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嫌疑人Y的獻身

2020-12-15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 以電影為橋,以審美為道,回歸電影本體,見證評論力量。《今日影評》特別策劃《看·電影》,50部近五年熱片,50位專業影評人,一堂電影深度賞析課,一場影評人實力大考。

五月將至,影院卻仍遲遲未開。眾多社交媒體分別發起「在電影院看的最後一場電影」討論,而很多小夥伴的選擇,都是去年年底上映的《誤殺》。

電影名:《誤殺》

地區:中國

上映日期:2019年12月13日

類型:懸疑 / 犯罪

主創:導演:柯汶利/監製:陳思誠/主演: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

直至影院關閉之際,仍延檔在映的《誤殺》一度試圖與《唐人街探案3》築成院線「唐探宇宙」。12.07億的最終票房,足見中國觀眾對這部改編電影的認可與喜愛。閱片一千、世界無奇的「時空剪輯師」肖央,為子癲狂、兇若惡魔的陳衝,「惡魔」面前無懼爆發的譚卓……《誤殺》最被津津樂道的名場面,離不開幾位主角令人難忘的精彩演出。

不過,做客《今日影評:看·電影》的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陳剛,卻在他們之外指出了真正的主角——僅出場五次的羊。這些滿眼無辜的「嫌疑人Y」,在替罪獻身的迎來送往間代表的又是什麼呢?

今日影評·看電影:解析《誤殺》羊之隱喻

《誤殺》劇情概要:經營網絡公司的李維傑,與妻子阿玉、大女兒平平與小女兒安安在異國小鎮打拼。平平被警察局長拉韞的兒子素察侵犯,與母親一併反抗騷擾上門的素察卻失手誤殺對方。為維護家人,閱片無數的李維傑用電影賦予他的才智,試圖在時空縫隙中掩藏證據,與愛子心切的拉韞展開可怕的身心拉鋸較量……

起點:誤殺,以正義之名

李維傑一家「製造」的這場「誤殺」,來得並不蹊蹺。

他們與世無爭的平淡生活,因平平的被侵犯而蒙上陰影。「這場誤殺發生之前的情節鋪墊,已經告訴觀眾真相,」在陳剛看來,這場事實上的殺戮,其實被賦予了天然的正義性,「因此,觀眾已經帶著先入為主的道德判斷和憤怒情緒,期待著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一切。」

素察的登門來犯,「給」了這場正義悲劇以合理走向。這場屬於「誤殺」的高潮段落,滿是主客觀視點鏡頭的調度變換。

視點鏡頭調度

主觀視點鏡頭:觀眾所見即片中角色視線角度所及,可令觀眾感同身受地進入角色的主觀世界。

客觀視點鏡頭:我們在現實中看待客觀世界的角度,在片中則無處不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視點。

主、客觀視點鏡頭結合的剪輯方式,會讓觀眾有很強烈的代入感,既可看到客觀發生的一切,又可直觀感受到角色的內心情緒。

在平平擊殺素察的動作段落中,這樣主客觀視點往復切換的鏡頭組合被用至極致。而為「誤導」觀眾,導演在此處更穿插著日後被作為李維傑不在場證明的異地拳賽鏡頭,平行剪輯為一組模糊時空概念的蒙太奇魔術。

「兩個空間在同一段時間重合、交織在一起,覆蓋了所有人的記憶,包括李維傑自己和他的家人。」情感天平已然傾斜,如何推進情緒,則成了懸念的任務。

懸念:像希區柯克一樣緊張

《誤殺》開篇,李維傑在閒聊中分享著自己的觀影經驗:「希區柯克這種緊張,那才是真緊張。」

對於李維傑這樣的影迷而言,懸念的代名詞無疑就是將懸疑元素玩到大師高度的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而在與他的「迷弟」——著名導演特呂弗的對談中,「希胖」曾將他對懸念的理解付諸下面這個例子。

希區柯克的懸念

兩人同桌對談,桌下藏有一顆將於15分鐘後爆炸的定時炸彈。如果炸彈不在鏡頭中出現,和主人公一樣對危險毫無察覺的觀眾只能在爆炸一刻感受到「15秒鐘的驚奇,在爆炸之前看到的是一個絕對普通、毫無興味的場面」。而如果開場就在鏡頭中表現定時炸彈畫面,則「知主角之不知」的觀眾,將享受到「15分鐘的懸念」。

依《誤殺》的情節及視聽語言設置來看,包括柯汶利、陳思誠在內的主創們顯然也都是希區柯克的迷弟與學徒。「緊張+疑問=懸念」的模式俯仰皆得,其中李維傑處理素察汽車的關鍵戲碼,更直接致敬著希區柯克名作《驚魂記》中的沉車橋段。

就在李維傑望著作為證據的汽車緩緩沉入湖底之際,聲聲羊啼傳來。羊群之後,是趕著它們的牧羊人;而率先「目擊」李維傑的,是其中的頭羊。

「交叉蒙太奇的剪輯方式,使李維傑、牧羊人和下沉的汽車之間產生了邏輯關聯,營造出緊張的懸念感。」巧妙的視線錯位,沒能令李維傑沉車的「罪行」被牧羊人目擊。可作為目擊者的羊,則始終是這整樁懸念的解謎核心。

解謎:迷失羊群中,有你有我

《誤殺》的英文名,被寫作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沒有牧羊人的羊群)。這樣「隱」於片名存在的表述,在陳剛看來,更是片中隱喻般的存在。「羊作為一種隱喻的象徵符號,在影片中總共出現了五次,每一次出現都代表著不同的象徵意義。」

羊之隱喻

1. 李維傑寺廟祈福,一隻羊出現在布施僧人背後。

2. 沉車湖畔,羊群中的頭羊「目擊」李維傑。

3. 被李維傑打抱不平、踢了一腳的警察桑坤,開槍打死了李維傑身旁的一隻羊。

4. 雨中開棺尋屍,再次出現羊的屍體。

5. 脫罪的李維傑到寺廟懺悔,再次見到最初的那隻羊。

從無形的善念,到具體的個人,羊的意象變遷間,無時無刻不在指向的,是李維傑一家,是拉韞一家,更是這片街區的所有居民及觀看影片、投入其中的你我。

影片的英文名,在當下最為流行的翻譯指代是「烏合之眾」。因權力與溺愛,拉韞培養出了獸行做盡的兒子;因恐懼與迷茫,李維傑費勁心力掩藏家人的罪行;抱著偏見及看客思維,街區百姓隨著犯罪事件的翻轉再翻轉,從友愛鄉鄰畸變為破壞一切不肯容忍之美好的「暴民」……

片中作為意象出現的羊,如片名所言均為無牧羊人引導的作為個體的羊(第二處出現的牧羊人因無法目擊罪行而同樣可視為缺席)。這也恰恰意指著,無論從善如流、抑或人云亦云,這樣看似細微卻關乎生死的命運走向,永遠只能靠自身去抉擇、頓悟。你我的牧羊人,就在心中。

《誤殺》拉片小結 :懸念是懸疑片最重要的敘事技巧。不論整體的懸念設置,還是具體敘事手法及符號設置,《誤殺》都提供了新的範本。

相關焦點

  • 《誤殺》裡的這些電影梗你看懂了嗎?
    沒看過印度母本的觀眾,可能會覺得《誤殺》是一個山寨版《嫌疑人X的獻身》的故事。的確,在誤殺場景、臨場應變、混淆時空、偽造證據和對付問訊方面,兩個犯罪故事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主人公石神和李維傑在思辨和主導力方面,也有相似的魔力。所不同的是,石神的神布局智慧源於他的數理天分,而自稱「沒什麼本事」的李維傑,瞞天過海的本事受益於他豐富的閱片量。
  • 深度解析《誤殺》:十億級爆款電影的背後,隱喻著人性的光輝
    《誤殺》的作案手段分析相信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在警察局長拉韞分析李維傑的作案方法時,雖然我們覺得她說的觀點好像很了不起的樣子,但實際上就是沒聽懂,為了完美解析電影,就讓我們先來重演案件!先是搭乘大巴前往羅統,在酒店因為退房和前臺吵了一頓,再之後去吃了甜品看了電影,然後在看泰拳比賽時還打翻了賣商品小孩的爆米花,最終逛完夜市坐車回到家中。在李維傑的供詞裡面是怎麼說的呢?
  • 對比《誤殺》與《誤殺瞞天記》,分析劇中的殺人事件會如何判?
    涉及部分劇透,介意者勿看。《誤殺瞞天記》講述父親維傑為了維護錯手殺死不速之客的家人,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在印度上映,這部劇也打破了我對印度電影一定有歌舞的刻板印象。
  • 《誤殺》最全彩蛋解析!不看這篇,你的電影就算白看了
    導讀:《誤殺》最全彩蛋解析!不看這篇,你的電影就算白看了最近肖央和譚卓主演的《誤殺》在網絡上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都說翻拍電影會撲街,柯汶利和陳思誠偏不信這個邪,愣是把印度電影《瞞天誤殺記》拍出了國產味兒,這部國產味兒十足的影片問世後好評如潮,各平臺的影評人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 演完《陳情令》,再演《嫌疑人X的獻身》,何昶希是專門毀經典?
    《演員請就位》第二輪分組中陳凱歌導演組的三個表演片段是:表演電影《誤殺》片段的是四位實力派胡杏兒、倪虹潔、楊志剛、董思怡,《門徒》的表演者是張海宇、王鏘、婁藝瀟,經典宮鬥劇《甄擐傳》的表演者是陳宥維、孫千、劉芮麟。
  • 電影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
    電影《誤殺》翻拍自印度電影8.5高分電影《誤殺瞞天紀》,近些年少有的翻拍沒有完全照抄,本土化改編做的合理,邏輯能自洽在沒看過這部誤殺之前,我絕對沒想到它給我的驚喜會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層面。雖然結局沒有原版的內味兒,不過也是在現有制度下的最優解了,而且導演柯汶利巧妙安排了小女兒要「鋼琴」的橋段,讓女兒成為李維傑行為轉變的動機,畢竟李維傑也說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男人,其他諸如假如的「羊」
  • 電影《誤殺》堪稱燒腦神片,整理的這一份細節隱喻,你看懂了嗎?
    《誤殺》成為票房黑馬,熱度一直不退,這部口碑票房高開的神作,你看懂了嗎?1、關於電影的彩蛋李維傑的設定是狂熱影迷,一年看800多部電影那種的,在片中我們看到了導演對電影的致敬。在開場,他便引用了《肖申克的救贖》的臺詞,那段「越獄」情節也是對其致敬。
  • 《誤殺》——國內翻拍最成功的電影
    《誤殺》由肖央、譚卓、陳衝等演員主演,故事背景設定在泰國的一座小城。男主一家四口雖不富裕,但生活安逸、鄰裡和諧。肖央飾演的「爸爸」李維傑靠著經營維修網絡為生,平日最大的愛好是看電影,「媽媽」(譚卓飾)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將滿18歲的大女兒則正在準備畢業升學。
  • 《誤殺》出現羊有什麼寓意 瞞天記羊暗示深度意義解讀
    《誤殺》出現羊有什麼寓意 瞞天記羊暗示深度意義解讀  電影《誤殺》也被認為是12月最值得看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主要反映了青少年教育和父愛的問題,不過因為古裝背景設定在泰國,感覺更多了幾分神秘色彩,電影中一直出現的羊有什麼寓意呢?一起來了解下。
  • 蘇有朋攜《嫌疑人x的獻身》現身鄭州 分享幕後故事
    大河網訊 (記者 祝萍/文圖)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全國追蹤嫌疑人x」路演活動目前正在火熱進行中。3月24日下午,導演蘇有朋攜成片現身鄭州,與觀眾分享影片幕前幕後的那些事。  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講述的是物理教授唐川(王凱飾)與中學數學教師石泓(張魯一飾),被迫站在對立面展開的一場高智商對決的故事。該片作為蘇有朋的第二部導演作品,電影在籌備之初便備受關注。
  • 替罪的永遠是羊——評電影《誤殺》
    電影《誤殺》是柯汶利導演的一部劇情犯罪片,講述了一個平凡的父親為了保護女兒和一位身為警察的母親為了找到殺害兒子的兇手鬥智鬥勇的故事,道德與人性的較量,社會與法律的抗衡,真相撲朔迷離。作為一部懸疑類型的影片,《誤殺》敘事簡潔流暢,劇情遞進自然靈活,鏡頭調度與場景轉換又恰到好處。本片通過希區·柯克式的手法,利用電影中的蒙太奇語言為本片鋪設了很多細節,這些細節展示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預示了劇情走向,也暗藏人性的複雜多變。
  • 如何評價豆瓣評分8.3的日版《嫌疑人X的獻身》?
    在看完《嫌疑人X的獻身》(日版)之後,寫的觀後小記,一些觀影的感受,說不上影評,大家隨便看看聊撫寂寞耳。《嫌疑人X的獻身》日版的豆瓣評分是8.3,個人覺得這個評分偏高了。2.差異我們在看改編大IP的電影時,其實是在看導演對原作的理解。在看書時,東野圭吾故事結尾的處理非常令我著迷——花岡靖子到底有沒有認罪投案呢?這個結尾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懸疑犯罪片《誤殺》,影迷父親智救女,完美犯罪細節疑點深度解析
    近幾年國內電影市場形成了一股「翻拍」潮,例如買下一些商業片劇本進行本土改編,再請幾位知名演員在大銀幕上重現,但是翻拍成功的影片屈指可數。近日豆豆刷到了一部由肖央主演的國產懸疑犯罪片《誤殺》,一個一年看838部電影的資深影迷父親,為了維護女兒,居然利用蒙太奇手法完美犯罪。
  • 電影誤殺結局是什麼彩蛋有哪些 李維傑最後為什麼去自首了
    電影誤殺結局是什麼彩蛋有哪些 李維傑最後為什麼去自首了時間:2019-12-14 21: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誤殺結局是什麼彩蛋有哪些 李維傑最後為什麼去自首了 電影誤殺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 「南鑼薦書」《冬牧場》、《藝術的故事》、《嫌疑人X的獻身》
    那裡有遼闊空曠與世隔絕的冬牧場,有堅韌勤勞苦中作樂的哈薩克牧民,有同樣在堅韌的寒冬狂野中努力生存的貓、狗、馬、羊、牛、駱駝....而我總是會為局麻一家的快樂而快樂,為他們的艱辛感到憂傷,也讓我第一次了解到在那樣的生存環境中,沒有誰比誰更重要,也沒有什麼是完美的。
  • 繼《嫌疑人X的獻身》,東野圭吾又一小說被影視化,演員選角絕了
    當時不少原著粉得知《嫌疑人X的獻身》要被翻拍成電影時都激動不已,而這部由蘇有朋擔任導演的電影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不管是選角還是鏡頭設計,每一個環節都做得相當的出色,而電影中王凱、張魯一還有林心如等實力派演員也把這部電影演繹得讓人印象深刻,總的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的。
  • 聲入人心,《誤殺》的聲音運用詳解
    與印度版原作相比,這部《誤殺》在劇情和設定上改動不大,但也有獨特的符號性、地域性的元素添加。就整體而言,整部影片都是處於比較緊張、快節奏的狀態。因為在影片的開始,人物的動機就已經明確,所以可以從電影中一些重要段落裡的那些不依附於畫面,而是刻意設計的聲音元素,為整體性對於懸念和緊張感的保留作出的表達效果和意義來進行分析。
  • 相比《左耳》,《嫌疑人X的獻身》真是進步了太多
    國產版《嫌疑人X的獻身》刷了兩遍,中間還重看了一遍日版,本來想重看小說找找回憶的,但是時間實在太趕,索性還是放棄了。
  • 《陰陽師》《嫌疑人X的獻身》要拍電影了,這些IP為啥能火
    《陰陽師》《嫌疑人X的獻身》要拍電影了,這些IP為啥能火 王琳傑 2017-03-09 15:31 來源:澎湃新聞
  • 這是我第一次評《誤殺》,也是我最後一次,此後這部電影,翻篇了
    而影評人也不吝讚美,甚至誇讚影片是「2019年最佳犯罪片,更是改編電影的標杆之作」。豆瓣7.7,貓眼9.5,淘票票9.2,媒體吹爆,觀眾捧場,但電影質量是否真如評價這般好?帶著這樣的好奇,皮哥也在近日走進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在完整看完112分鐘的影片後,皮哥平復完複雜的心情,極其冷靜、寫下了一下文字,文字共3部分,供大家觀影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