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格瓦拉?????切格瓦拉!!!!

2021-01-15 歷史教育

小編的話:最近偷電動車的「竊格瓦拉」又火了起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只能靠偷維持的樣子」,在這些流行文化的背後,映射的是一些人價值觀的衝擊。那麼切格瓦拉到底是誰,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通過對切格瓦拉的了解,相信大家會有所收穫。


2008年6月14日是古巴革命領導人之一埃內斯託·格瓦拉 (1928 ~ 1967年)誕辰80周年紀念 日。2007年10月9日是切 ·格瓦拉遇難 40周年紀念日。人們在世界各地舉行了各種紀念活動 。 

一 格瓦拉 :魅力長存的戰士 

  格瓦拉出生於阿根廷羅薩裡奧的一個優裕家庭 。他上大學期間, 就遊歷了整個南美洲。從此 , 格瓦拉開始真正了解拉丁美洲的貧窮與苦難 , 他的國際主義思想也在這次旅行中漸漸定型 , 他開始認為拉美各個獨立的國家其實是一個擁有共同的文化和經濟利益的整體, 倘若革命則需要國際合作。格瓦拉在這次旅行中所寫的日記後來被成冊出版, 並 依此2004 年好萊塢拍攝了電影《摩託日記》。1953年6月1日 , 他於醫學院正式畢業 。格瓦拉本可成為一位受人尊敬的醫生, 但他又開始了第二次拉美之旅。在玻利維亞, 他經歷了一次革命 ;在哥斯大黎加時, 這個當時拉美的民主國家深深打動了格瓦拉 ;在瓜地馬拉 , 他目睹美國支持下軍政權對左翼人士的殘酷鎮壓 ;從此, 格瓦拉 堅定了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 認為共產主義是解決拉美種種困難的唯一途徑 。隨後, 他前往墨西哥避難 , 並在那裡加入了菲德爾·卡斯楚領導的古巴起義隊伍, 1959 年與卡斯楚一起推翻了古巴的獨裁政權, 並在古巴革命勝利後參加了古巴重建工作。格瓦拉協助卡斯楚在古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當古巴遭到美國經濟封鎖後 , 格瓦拉與蘇聯籤 訂了貿易協定 。在古巴擔任高官的這段時間內 , 他因為對美國的強硬態度而逐漸聞名於西方 。在古巴任職期間, 格瓦拉抵制官僚主義, 生活節儉 , 曾經拒絕給自己增加薪水, 周末還積極參加義務勞動 。1965年, 為實踐「遊擊中心 」 理論 , 格瓦拉離開古巴前往非洲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和遊擊戰術。1966 ~ 1967年間, 格瓦拉在玻利維亞帶領遊擊隊員進行革命活動。1967年10月8日 , 格瓦拉在一次由美國中央情報局策劃的軍事行動中因傷被捕, 並於次日被玻利維亞軍隊殺害, 時年僅 39歲。

作為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級人物, 格瓦拉在拉美的共產主義運動中發揮了無與倫比的作用 。遇難後 , 格瓦拉的事跡逐漸廣泛為人所知, 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一些抗議將其殺害的示威, 同時出現了許多頌揚他和記錄他生平以及遇難的文學作品, 即便是一些否 定格瓦拉共產主義理想的自由人士也對其自我犧牲精神表達了由衷的欽佩 。他之所以被廣大西方青年與其他革命者區別對待 , 原因就在於他為了全世界的革命事業而毅然放棄舒適的家境。當他在古巴身居要職時 , 他又為了自己的理想放棄了高官厚祿, 重返革命戰場 , 並戰鬥至犧牲。格瓦拉的犧牲 , 反而激發著拉美乃至整個發展中世界對於經濟、 政治、 社會公正的追求。從 60 年代中期開始席捲拉美的「解放神學 」運動, 很大程度上吸收了格瓦拉關於「新人」 的思想;而當前拉美一些左翼政黨執政的國家 , 則把民眾主義與格瓦拉式的社會平均分配理想重新舉起 , 當作反擊國際經濟貿易不平等和自身經濟結構惡化的全新武器 。

格瓦拉犧牲後, 比生前獲得了更多的榮譽, 在世界範圍內特別是亞非拉國家有了眾多崇拜者。在許多國家的群眾集會上, 經常看到他的畫像和毛澤東像並列。那幅穿作戰服留鬍子的照片 , 成了為擺脫苦難而奮鬥的許多人的精神偶像 。幾十年來, 格瓦拉一直是第三世界共產主義運動中的英雄 , 西方左翼政治理想的代名詞, 特別是在眾多青年人心目中成為公眾偶像化的革命英雄的代表。2007年以來 , 在世界各地 , 特別是在格瓦拉的祖國阿根廷, 在格瓦拉的第二祖國古巴, 在格瓦 拉犧牲地玻利維亞, 在拉美左翼力量執政的巴西 、 委內瑞拉和智利等國 , 人們以各種方式紛紛舉行活動 , 紀念這位傳奇革命者 。


二 格瓦拉在中國 

   在中國 , 切 ·格瓦拉雖不能說是家喻戶曉, 但 切的名字及其思想在國人尤其是青年人中廣為流傳 。在這場全球性紀念格瓦拉活動中, 中國的一些報刊發表了紀念文章 , 出版了 《格瓦拉語錄 》 等 與格瓦拉有關的書籍 , 新華網 、 人民網 、 新浪網 、 網易、 搜狐網以及中國青年報 、 國際先驅導報、 南 方周末等媒體的網絡版均有專題介紹格瓦拉的系列 文章或紀念會報導。但是, 格瓦拉這樣一個具有國際影響的著名人物 , 在中國的不同歷史時期的影響不同 , 對其評價也迥然不同 。20世紀 60年代初, 格瓦拉曾兩次訪問中國 , 受到中國黨 、 政領導人和人民群眾的熱情接待和歡迎 。格瓦拉因為把遊擊戰理論發揚光大 , 同時非常崇拜毛澤東 , 也曾公開說中國的公社模式和對精神因素的強調符合他的 「世界革命思想 」, 他在中國變得幾乎家喻戶曉。「文革 」 期間在極 「左」 思潮影響下, 主流媒體將格瓦拉的遊擊戰理 論歸結為 「遊擊中心主義 」 或 「遊擊中心論 」, 當時對格瓦拉思想的批判主要是出於當時國際鬥爭的某種需要。在那個沉鬱又亢奮的時代, 張揚不羈的格瓦拉註定是迷惘與懷疑中的中國青年記憶裡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 。他們誦詠他的詩歌, 默記他的事跡 , 咀嚼著他那時流傳還不多的寥寥數語。在他們心目中 , 切 ·格瓦拉代表一種生存的意義, 是當時那個兩極對峙的世界中的先鋒力量的象徵 。人們高舉著偶像的旗幟, 只是想找到一種生活與精神的依 據, 正如一位當年的格瓦拉的崇拜者所說 , 那時候 「人們熱愛格瓦拉 , 實質上是熱愛屬於自己的切 · 格瓦拉, 愛自己殘存的理想主義的那一部分」。1978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後, 比較典型的看法是肯定格瓦拉的個人人品 , 但仍否定格瓦拉的思想主張。1990年以後 , 中國媒體和出版物對格瓦拉及其思想的肯定意見逐漸佔上風 。格瓦拉為真理和理想而捐軀 , 他是身後在全世界受到如此廣泛的人們崇敬和懷念的不多的共產黨人之一。他是 20世紀共產主義運動的驕傲 。在下個世紀, 他會 是一面人民戰鬥的旗幟 。」「格瓦拉是拉丁美洲歷 史上一位偉大的國際主義革命家 」, 「切的畢生追求, 就是革命 」, 「格瓦拉是古巴革命的英雄 」, 「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 「一個外國人, 毫無自私 自利之心 , 把別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毫無保留地當成自己畢生的事業, 為之奮鬥, 為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什麼精神? 這是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近年來, 中國眾多主流媒體如新華網 、 人民網 等網絡媒體以及多家報刊均發表文章介紹 、 紀念格 瓦拉及其思想。2008年 5月底 , 多家網站和報刊 刊登了 《古巴阿根廷紀念格瓦拉誕辰 80周年》 的 新聞 , 及時介紹古巴和阿根廷等地舉行紀念格瓦拉 誕辰 80周年的活動 。 早在 2000年 4月, 沈林、 黃紀蘇、 張廣天等主 創的史詩劇 《切·格瓦拉》 在北京等地上演, 引起了 熱烈的反響。劇中格瓦拉在譴責種種社會不公後大聲說:「不革命行嗎?」 觀眾 (多是年輕人)立即報以 一陣掌聲和呼喊。當然, 劇場內同時也有笑聲和嘆 息, 表現出中國新時期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多樣性。「不革命行嗎?」 成為眾多年輕觀眾的「口頭禪」 。一家網站開設了 「切 ·格瓦拉專題」 , 除重點介紹史詩劇 《切 ·格瓦拉》 外, 還著力介紹了格瓦拉生平、 發表紀念文章並專門設立了「格 瓦拉圖庫」 。格瓦拉作為一個富有浪漫主義氣息的偉大革命 者 , 成為青年人成長道路上繞不開的文化墓碑。他 甚至成了劃分文藝青年、 中產階層或者先鋒知識分 子的象徵符號之一。近年來網際網路的應用對介紹宣 傳和研究格瓦拉及其思想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國內一些青年人 (「拉美文化沙龍 」)發起並創建 的介紹和研究格瓦拉的 「切 ·格瓦拉中文網 」介紹格瓦拉的事跡和他的詩歌, 認為他是「這個 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 同時膜拜著他那不可複製 的叛逆精神 。一些年輕人甚至把切的語錄、 詩歌以 及照片作為其精神動力與支柱。2007年 「拉美文化沙龍 」 以該網站為平臺舉辦了一系列紀念和宣 傳格瓦拉的活動 。此外, 還有眾多的網站和媒體設 專題推介, 宣傳格瓦拉及其思想。例如 , 一家網站 以 「切 ·格瓦拉小組 」為名專門開設了討論格瓦 拉的系列專題 。其中的一個專題名為 「切 ·格瓦 拉 」, 題首鮮明地寫著 : 「一個完美的人 , 一個理 想主義者。一個世界。」 這個專題下是一組文章或 論題, 如 「紀念切 ·格瓦拉誕辰 80周年 」 「告別 過去, 向切學習 」 「切·格瓦拉的名言 , 你最喜歡 那一句 ?」 「為什麼喜歡切 ?」 「經濟學人關于格瓦 拉的文章 」 等等 , 第一論題下往往都有一些讀者 發表看法或展開討論。還有一個名為 《一個大寫 的人———切 ·格瓦拉 》 專題 , 題首是:「我們沒有 理想, 所以需要英雄 ;我們沒有勇氣, 所以需要英 雄 。」 下面是介紹格瓦拉的著作 《切 ·格瓦拉語 錄 》 《切·格瓦拉畫傳 》 等, 還有反映格瓦拉思想 的代表作 《致雙親》 《致菲德爾·卡斯楚》 《古巴 的社會主義和人》 《格瓦拉談古巴革命的矛頭和旗 幟 》, 以及若干有關格瓦拉的電影介紹, 等等。世界上關于格瓦拉的書與電影作品層出不窮 。格瓦拉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作家與詩人 , 作品在全 世界範圍廣泛流傳 , 但譯成中文作品的卻鳳毛麟角 。2008年, 一部全面反映格瓦拉精神與氣質的 《切·格瓦拉語錄》, 由內地三聯書店、 中國臺灣聯 經出版公司、 中國香港明報出版社在三地同步出版, 書中的哲理語言再一次激起了中國人的格瓦拉熱。除上述主流媒體和知識界對格瓦拉精神的深入 探討外 , 中國更多的年輕人之所以喜歡格瓦拉, 並不是因為對格瓦拉有多麼了解, 而僅僅是因為覺得 他很 「酷 」。在他們心目中 , 格瓦拉是名牌鐘錶、 雪茄菸、 摩託車、 高爾夫等時尚用品鍾愛的廣告大 使, 也是球王馬拉度納的肩頭天使一般的圖騰 。除 此之外, 格瓦拉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個模糊的 概念 。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CNNIC)最新發 布的 2008年發展系列報告之 《中國青少年上網研 究報告》 顯示 , 目前中國 25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 數量已經超過 1 億 , 其中 18 歲以下的網民超過 6 600萬 。青少年無疑是目前網際網路最為關注的群 體。隨著這一群體的不斷擴大, 格瓦拉的生平和精 神必然越來越多地通過網際網路影響中國的青少年。需要特別指出的是 , 少數西方媒體對格瓦拉的 報導和評介給中國讀者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紐約 太陽報作家威廉斯 · 邁爾斯給格瓦拉貼上了一個 「反社會的暴徒」 (「 sociopathicthug」  的標籤, 其他一些美國報紙的批評家也有類似的評價。

三 影響中國人的格瓦拉精神

  幾十年來 , 格瓦拉的影響從來沒有離開過他曾為之奮鬥的這個世界。格瓦拉是當今世界左派政治 家和進步青年的一面旗幟、 一種象徵 。格瓦拉的支 持者認為 , 格瓦拉被證明是繼拉美獨立運動的領導 者西蒙·玻利瓦爾之後 , 拉丁美洲最偉大的思想家 和革命家 。無論是從標籤到偶像 , 還是從偶像到商 標, 切·格瓦拉都依然是整個世界 20 世紀以來最 值得懷念的風流人物之一。那麼 , 中國人特別是青 年人為什麼把格瓦拉視為一種精神和象徵 ? 其一 , 格瓦拉是一個榜樣, 是一種不可摧毀的 精神力量 。在格瓦拉身上, 充分體現了他的浪漫主 義理想和革命的堅韌作風、 犧牲精神 、 戰鬥意志和 工作精神。格瓦拉為了自己的信念去反抗 、 鬥爭 ,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終生都在追求 , 他富有冒險與 浪漫情懷。正如他所說, 「我想, 革命是不朽的 」, 「為了成功 , 你必須先拋棄一切」 , 「革命並不會瓜 熟蒂落 , 你必須親自採摘果實 」。今天, 我們推崇 的是格瓦拉忘我的革命獻身精神①。格瓦拉留下的 是精神價值 , 是覺悟 。他象徵著一種崇高的獻身精 神和一個非凡的榜樣 。② 其二, 格瓦拉精神在今天的中國具有時代意 義 。今天, 在我們這個喧鬧的世界上物慾橫流 , 「理想主義 」 通常受到訕笑 ;相反 , 似乎越庸俗越 容易被理解 、被認可 。然而無論何時何地, 人們的 內心對美好精神的追求從未泯滅。因為人們永遠需要保留一些記憶來提醒自己, 比如一段苦難而偉大 的自我流放的歷史, 或者 , 一個堅定、 浪漫又輝映著理想主義榮光的偶像英雄。格瓦拉是以自我犧牲 為核心的英雄主義的革命實踐者, 他為了解放世界的苦難者 , 毅然放棄了常人難以放棄的優裕生活 條件或高官 , 選擇了常人不會選擇的道路, 以一個戰士的名義奔赴遙遠的戰場, 因為他見不得這個世 界的不公不義。他說 , 「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有任何非正義的事情, 都使人產生最強烈的憤怒 。」 在 格瓦拉一生中 , 態度和行為完全統一, 沒有距離 。哪怕這種選擇意味著捐棄個人利益乃致生命本身 。在世間追尋理想的行為中 , 格瓦拉最為直接 。他言出身隨 , 殺身成仁。這使他從骨子就區別於有些政治家和空談者。為了多數人的公正、 正義而犧牲自己是格瓦拉精神中最能觸動人們內心的一個方面 。其三, 格瓦拉已成為一個時代符號 , 具有多元意義。格瓦拉那張由攝影師阿爾瓦羅 ·科達拍攝的 、 戴著貝雷帽的照片 , 無疑是20世紀最著名的 人像照片之一, 被稱為 「世界上最有革命性最有 戰鬥性的頭像」 。這已在全世界成為一個標誌 , 一 個標新立異 、 追求反叛和真誠的文化符號。對格瓦 拉來說 , 在中國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 , 他是 60 年 代中國年輕人崇拜的革命偶像。到 90 年代以後 , 他的形象更是烙入了中國的大眾藝術和文化 , 出現 在戲劇 、 歌曲, 甚至印在了 T恤、 挎包 、 煙盒上 。格瓦拉已不再單純代表一種革命理想, 人們對待格 瓦拉的態度體現了他們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和情感的 多樣性 。在北京使館區附近有家叫做 「 A-che」 的西 餐廳, 廚師來自古巴 , 燒得一手很棒的西班牙風味 菜 。「 A-che」 是格瓦拉在拉美地區的暱稱, 餐館牆壁上掛著幾幅不同時期的格瓦拉肖像照 。餐館的 廣告語頗為 「後現代 」:A-Che切 ———加勒比海 的燃情歲月 /一個魅力革命家理想的終極地 /一個狂 野天才作家的靈魂歸宿 /一個充滿良辰美景和混血 姑娘的饕餮之鄉 /一個激情音樂與舞蹈的浪漫國度 ———離天堂很 「遠 」, 離快樂很近 ……切作為一個 革命者, 已經成為消費時代的時尚符號。其四 , 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為什麼喜歡格瓦 拉? 網際網路上的留言回答了這個問題:「在我的內 心, 只有格瓦拉是真正的革命者 , 是理想主義的完 美化身, 我喜歡這樣的人, 並且願意以他為榜 樣。」 「一個完美的人, 一個理想主義者。」 「格瓦 拉是世界上所有愛好自由的人民的英雄 !」 「格瓦 拉精神永存!」 「真正的戰士。」 「無論周圍有多少 人認為切過於理想化, 亦或是對他的理想不屑 。但 是, 喜歡他就是因為我們是缺失理想的一代!」 「我覺得他不是一個 `理想主義者 ' , 他是一個敢 把理想付諸行動的 `超現實主義者 ' 。有幾個人會 像他這樣為理想為自由而流浪 , 而鬥爭, 而犧牲? 我喜歡他的勇敢無畏。」 如果對網際網路上的讀者留言作一梳理 , 會發現 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人最喜愛的格瓦拉語錄是: 「讓 我們面對現實 , 讓我們忠於理想 」 「我怎能在別人 的苦難面前轉過臉去」 「直到永遠勝利, 為祖國勿 寧死 」 「請聽聽人民的聲音吧!」 等等 。通過這些 回答 , 我們不難看到中國青年對生活和理想的追 求, 同時也體現了當今青年人思想的多元化和主流價值趨向。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時代的眼淚:切格瓦拉
    今天的人們聽到切.格瓦拉這個名字,多少都會感到一絲陌生,某視頻網站用戶還會想起一個偷電瓶的毛賊。但是,曾幾何時,這個名字是全世界青年的偶像,他的照片被印在明信片上,體恤衫上,甚至被塗鴉在柏林圍牆上。」格瓦拉也是慷慨激昂,與這些革命者一起投入到保衛阿本斯政權的鬥爭中。也是在這裡,他獲得了他最著名的稱號「切」。這裡說明一下,切在西班牙語當中是一個感嘆詞,類似於咱們漢語中用的「餵」。到這裡,切格瓦拉的人生走向了另一個方向,就像這篇文章一樣,畫上了一條分割線。
  • 我們把切 · 格瓦拉穿在身上,雖然不知道他是誰
    後來切 · 格瓦拉把這段經歷寫成《摩託車日記》,非常轟動,改編成電影。 在這一段旅程裡面,最重要的是切 · 格瓦拉第一次切身接觸到整個南美大地的底層社會,碰到很多的病人,碰到很多的印第安人,了解了他們的苦況。回來之後,他整個人生就徹底改變了。改變了就成為了將來我們慢慢會開始熟悉的那一位英雄人物切 · 格瓦拉。
  • 「紅色羅賓漢」切.格瓦拉,領導古巴革命勝利後為何選擇離開?
    眾所周知,切.格瓦拉是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革命家,他的頭像與名字如今享譽全世界,他曾經與他的親密戰友卡斯楚一起領導了古巴革命,並且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然而,當古巴革命勝利後,已是功成名就的切.格瓦拉為何拋下身上所有的榮譽離開了古巴呢?
  • 切 格瓦拉死後,竟被砍掉雙手!他只是一個執著於理想的追夢人
    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歷史上真有一個名叫「切 格瓦拉」的風雲人物,那麼,這位切 格瓦拉究竟是何人?為何他的影響力這麼大? 切·格瓦拉,原名埃內斯託 格瓦拉,1928年6月出生在阿根廷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曾是西班牙王室派遣到秘魯的最後一任總督。當時的阿根廷政治腐敗,亂象橫生,年少的格瓦拉不禁對這種現狀產生各種疑惑,為什麼窮人這麼多?貧富差距這麼大?
  • 竊格瓦拉,會去打工嗎?
    但是,隨著竊格瓦拉出獄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我們還能夠看到一個目前已經積累了2300+萬閱讀量的次要話題「網紅機構欲籤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男」。30多家網紅直播公司爭著要籤竊格瓦拉做旗下主播,乃至開出了1500萬的天價!
  • 不可能打工男子將被重點關注 切格瓦拉周某人
    不可能打工男子將被重點關注 切格瓦拉周某人時間:2020-04-18 14: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不可能打工男子將被重點關注 切格瓦拉周某人 據南寧市五塘鎮司法工作人員透露,周某齊出獄後將被重點關注。司法所將為其提供幫教,以幫助其更好融入社會。
  • 「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出獄!網友調侃道:電動車會不會瑟瑟會抖?
    「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出獄了!網友調侃道:電動車會不會瑟瑟會抖?「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原名周某,外號「阿三」,和舊上海的「癟三」意思相似,即好吃懶做,好逸惡勞之意。由於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周某把自己的「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 竊.格瓦拉.周某即將出獄了!
    他,就是被無數網友奉為精神領袖的一代奇才竊.格瓦拉.周某。他即將在今年的4月18日出獄,將在江湖上掀起腥風血雨!得知這個消息,許多網友都表示:「大哥在哪個監獄?到時候我要親自去給他接風洗塵。」竊.格瓦拉真名周立齊,綽號「阿三」,也就是喜歡小偷小摸之意。因為好吃懶做,成為監獄「常客」。2016年被判4年,判決書上寫著刑期至2020年4月18日,中間沒出什麼意外的話,還有幾天此人就要走上南寧街頭了。實際上竊·格瓦拉僅僅是網友們給起的網名。為什麼取名「竊格瓦拉」?
  • 精神領袖「竊格瓦拉」出獄成網紅,這種社會現象你怎麼看?
    這位周某因其打扮長相酷似古巴革命領導人:切格瓦拉,於是乎便被網友稱之為:精神領袖竊.格瓦拉,顧名思義就是以偷為生,主要以偷電動車為主,即便被抓也屢教不改,曾在2007年6月,盜竊罪入獄9個月;2012年10月,盜竊罪入獄一年6個月;2015年1月,盜竊罪入獄8個月;2016年9月,盜竊罪加搶劫罪入獄4年6個月,刑期從2015年10月19日計算,到2020年4月
  • 狂妄奉獻者格瓦拉視主席為人生導師,主席說:切,你很年輕嘛!
    他視主席為恩師,總理也對他很高評價,格瓦拉遭槍決變「膽小鬼」談起切·格瓦拉,我們對他的第一印象永遠是黑色帽子、微卷長發再加上目不轉睛深邃執著的眼睛。格瓦拉是高傲的人,他有著自己的報復野心,他也一直在為此奮鬥著。一直企圖用遊擊戰的方式去與呼應勢力做對抗。格瓦拉那種為解放苦難者不惜獻身的精神永遠會受人尊崇。切·格瓦拉出生於1928年阿根廷的一個富裕貴族式家庭之中,自小聰明懂事,對於家裡面安排的任務或是規劃,他都做得很好。長大後也是聽從家長的意見報考了醫學。
  • 看好自己的電動車,「精神領袖」竊.格瓦拉,要出來啦
    大家還記得偷電動車的「精神領袖」竊.格瓦拉不,這位大神要出山了。這位老兄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火遍大江南北,吸粉無數,無數人當成了人生信條。只要這次竊格瓦拉能找個靠譜的公司合作,以後過上笑川天皇這種到處恰爛錢的幸福日子機率還是挺大的。這對他,對南寧市的電瓶車可能都是最好的結局。還有看到網友留言差點笑死,隨便取幾條大家樂呵樂呵。網友1:嗯嗯,這個確實是利益相關,趕緊給自己的電瓶車加幾把鎖。
  • 偷電動車的「竊格瓦拉」賣電動車,是喜劇還是鬧劇?
    在2012年一次報導反盜竊電瓶的民生新聞中,面容邋遢酷似古巴革命人物格瓦拉的周立齊落網。記者問他為什麼不去打工掙錢,當時單手被拷在鐵管上的周立齊說,「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進看守所像回家一樣……裡面都是人才」。 周立齊的這次露面產生了轟動效應,因為他的言行展露了難以浮出水面的底層生存心態。
  • 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 遭人告密被捕 頭像成文化符號為搖滾所崇拜
    第一篇日記寫於1966年11月7日,是格瓦拉到來之後在農場寫的,最後一篇寫於1967年10月7日, 是他被擒的前一天。日記敘述了遊擊隊怎樣開始運作以及被政府軍發現,解釋格瓦拉怎樣決定劃分二個縱隊但隨後無法重建聯繫,並且描述他們的整體失敗。它記錄了格瓦拉和玻利維亞共產黨之間的不和導致格瓦拉遊擊隊士兵比最初期望少。玻利維亞日記由Ramparts雜誌迅速及未加修飾地翻譯後在世界上流通。
  • 切 格瓦拉槍決後現場照:遇害47年後第一次曝光,圖5是遇害現場
    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城和卡斯楚兄弟相結識,幾人一見如故,隨後投身於革命,格瓦拉加入卡斯楚組織,並且對古巴巴蒂斯塔政權展開衝擊,在長年累月的作戰當中,擔任醫生的格瓦拉
  • 「格瓦拉」在中國的遭遇(多圖)
    人們的疑竇從《切》劇開演不久即產生:《切·格瓦拉》是否有「來頭」?有什麼特殊背景?否則,這樣的戲怎麼敢演、怎麼能演?  私底下,有人更直接問劇組主創,是誰在保護「格瓦拉」?  編劇黃紀蘇援引中國一位學者名流的話對記者說,這不過是幾個「無門無宗」的人搞的一出標新立異的戲而已。
  • 竊格瓦拉——小民的精神信仰,探索其背後的意義
    說起周某,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要是說起竊格瓦拉的話,很可能你的腦海中會瞬間蹦出來一個鮮活的文藝範的頭像:哪怕已經過去了四個年頭的時光,當再次念到名字的時候,還是仿佛就是在不久發生的事情一樣,尤其是幾句經典的語錄時常被引用在生活之中: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 格瓦拉-永遠無法忘卻的理想
    一直想寫一篇關于格瓦拉的文章,卻不知道從何下筆,所以拖延了很久。當然,我要寫的是真正的切,而不是那個「竊.格瓦拉」,他不值得和真正的切相提並論,這是一種侮辱。在上一篇中,我提到汪峰怒放的生命,我說那是我想獲得而無法得到的生命體驗,我想,在所有歷史人物中,切,格瓦拉的生命體驗才是我們一生無法企及的。
  • 偷電動車的「竊格瓦拉」賣電動車,是喜劇還是鬧劇?_社會_澎湃新聞...
    圖為籤約現場周立齊是他的真名,但在社交媒體上最被人熟悉的是「竊格瓦拉」這個外號。在2012年一次報導反盜竊電瓶的民生新聞中,面容邋遢酷似古巴革命人物格瓦拉的周立齊落網。這些擔憂並非全是道德大棒,也是因為洞察了「竊格瓦拉」現象背後扭曲的現實。「竊格瓦拉」周立齊不是第一個被網紅的邊緣人,2010年媒體發現流浪到寧波的「犀利哥」程國榮,2019年上海的「流浪大師」沈巍,在草根網紅史上都屬「竊格瓦拉」的前輩。後兩位走紅於社交媒體的不同發展階段,目前都已度過網紅的鼎盛期,遭受注意力經濟的急速榨取和拋棄,未能實現階層躍升。
  • 原版純伴奏:英雄聯盟 Cal Scruby Run it 張廣天《切.格瓦拉》
    原版純伴奏:英雄聯盟 Cal Scruby Run it 張廣天 《切.格瓦拉》姚六一 - 媽媽作詞:姚六一作曲:姚六一
  • 尋找傳奇英雄格瓦拉遺骨始末
    1997年7月12日,在玻利維亞尋找拉美著名傳奇遊擊英雄、古巴革命家切·格瓦拉遺骨的專家小組正式宣布,經醫學專家科學鑑定證明,今年6月28日在玻利維亞巴耶格蘭德機場廢棄跑道下面挖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