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城裡有多座劇場,與羅馬的一樣為圓形大劇場!

2021-01-10 搖籃們的孩子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龐貝城裡有多座劇場,與羅馬的一樣為圓形大劇場。其中用作角鬥的圓形競技場比著名的羅馬競技場還要早建51年。這裡主要表演角鬥,包括人與人、人與獸之間的角鬥,有時也舉行體育賽事。圓劇場外圍的圍牆高達2米多,牆上繪有許多狩獵、競技的壁畫,反映出當年人們的生活狀態。城市裡還有另外一大一小兩個劇場,多用於戲劇和音樂演出。

維蘇威火山海拔1277米,據地質學家們考證,它是一座典型的活火山,數千年來它一直在不斷噴發,龐貝城就是建築在遠古時期維蘇威火山一次爆發後變硬的熔巖基礎上的。可是,公元初前,著名的地理學家斯特拉波根據維蘇威火山的地形地貌特徵斷定它是一座死火山,當時的人們完全相信他的這一論證,對火山滿不在乎。火山的兩側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平原上到處遍布著檸檬林和橘子林,還有其它果園和葡萄園,他們萬萬沒料到這座"死火山"正在醞釀著一場毀滅性的大災難。公元62年2月8日,一次強烈的地震襲擊了這一地區,造成了許多建築物的毀塌,我們今天在龐貝城看到的許多毀壞的建築都是那次地震造成的。地震過後,龐貝人又重建城市,而且更追求奢侈豪華,然而,龐貝還沒來得及從那次地震中復甦過來,在公元79年8月24日這一天,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龐貝古城漸漸淡出世界。後來,從羅馬南下和從希臘、西西里北上的移民們發現火山山腳一帶已經長滿茂密的森林。當人們伐去樹木之後,便露出黑油油的黑土地,於是大家就在這上面開發種植葡萄。

如今的龐貝古城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遊客們稱這裡是"天然的歷史博物館",它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們來這裡參觀。我穿梭在古城廢墟的大街小巷,進出於半毀的民宅、別墅、貿易市場、商鋪、麵包房、溫泉澡堂、倉庫以及劇場、鬥獸場、運動場,不覺心潮起伏,浮想聯翩。

龐貝城除了民宅、商鋪、別墅所遺留的各類壁畫與精美的馬賽克鑲嵌畫、那些造型奇異的各類陶器與玻璃器皿讓人陶醉和浮想連連之外,更是那大理石築就的有5000座位的圓形劇場、3000座位的鬥獸場及有4萬個座位的大型體育場讓我吃驚不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古羅馬人的人文素養與社會發展眼光,就是2000年後的今天,依然讓人敬佩不已啊……

為了揭開龐貝古城紅色顏料之謎,丹尼爾將龐培壁畫中的紅色顏料樣本與同時期其他古羅馬壁畫的紅色顏料成分進行了分析:辰砂是汞的硫化物,龐貝古城壁畫中所用的辰砂是經過精心處理的,丹尼爾把這一加工過程概括為"淨化、研磨,然後以三維的手法進行藝術表現。"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歷史:羅馬圓形劇場的建築!
    歷史:羅馬圓形劇場的建築!普拉競技場是位於普拉的羅馬圓形劇場,位於克羅埃西亞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的南端。據估計,目前仍有大約230座羅馬圓形劇場仍然倖存。普拉競技場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經常聲稱這個圓形劇場是「唯一剩下的羅馬圓形劇場,有四個側塔,所有三個羅馬建築秩序完全保留」。
  • 喬納森•瓊斯:修復羅馬圓形大劇場就是一場悲劇
    義大利要修復最出名的古羅馬建築——羅馬圓形大劇場。國王又可以在主席臺上觀看角鬥士的殊死搏鬥,讓獅子迫害基督徒了。  也許不至於這樣。但羅馬將花費1800多萬歐元為競技場建造一個新地面。義大利文化部長Dario Franceschini稱這個新地面為「信守的諾言」。  我稱它為歷史的背叛。  羅馬圓形大劇場已經被毀壞1500多年了。幾世紀以來,人們成群結隊的來觀看它毀壞的樣子而不是其壯觀的景象。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人半夜來此練習招魂術——雕塑家切裡尼在自傳裡寫過。18世紀的旅行者在懸掛的苔蘚間產生幻想。
  • 圓形大劇場——最為偉大的古羅馬建築之一!
    圓形大劇場是最為偉大的古羅馬建築之一,同時也可能是世界上名氣最大的古代遺蹟。圓形大劇場最初被稱之為「福雷維安圓形劇場」,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中部的一座橢圓形建築,也是古羅馬帝國所建造的最大建築。   圓形大劇場可容納5萬名觀眾,曾被用作鬥劍比賽舉辦地和公共活動場所。
  • 走近羅馬圓形大劇場 見證著名歷史遺蹟的變遷
    【環球網綜合報導】古老的羅馬圓形大劇場是歷史上極負盛名的鬥角場,可年久失修使得這個古老的建築現如今出現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數次有磚塊瓦礫陷落的情況發生。當地政府不僅對其實施了一系列修復維護工作,更針對此種情況制定了一個耗資2500萬美元的計劃以修築保護牆預防石塊脫落,該計劃將會於2015年完成。
  • 那一年,東漢步入盛世,龐貝古城沒入塵埃,帶你逛逛羅馬第二城
    如今每天有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這裡流連忘返。徜徉在已是廢墟的古城街巷、別墅、市場、劇場、鬥獸場、運動場中,你一定很想知道近兩千年前那裡到底是怎樣的一派景象。奢華浪漫的後花園這裡原本是地中海邊的一個小漁村,羅馬帝國及羅馬城的興盛與繁榮讓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龐貝迅速成為當時羅馬帝國僅次於羅馬城的第二大城市。
  • 歷史:建於羅馬帝國時期的圓形大劇場
    羅馬圓形大劇場是位於義大利羅馬市中心的一個大型圓形劇場,它建於羅馬帝國時期,古羅馬鬥獸場的建造始於公元72年的維斯帕西亞皇帝,它在八年後的公元80年完工,羅馬競技場很大,它可以容納5萬人,它佔地約6英畝,長620英尺,寬512英尺,高158英尺,建造羅馬圓形大劇場花費了超過110萬噸的混凝土、
  • 遊記: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的常規玩法通常是1日遊,參觀時間在5-7小時,因為這是埋在火山灰下的【一整個羅馬古城】,一整個!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布拉格或者布達佩斯的參觀強度。自駕推薦從龐貝古城「海門」入,可以避開從露天劇場正門進入的團隊遊客,而且海門景區邊有停車場,3歐/小時。
  • 龐貝古城:曾是羅馬富人的尋歡勝地,卻在一夜之間消失無蹤了
    在城市的北面,有一座火山——維蘇威,在當地民眾的認識中,它非常安靜。雖然,歷史上它曾多次「爆發」,但是,幾百年過去了,它卻是一直沒有動靜。當時,龐貝居民享受著這座火山帶來的「巖漿土」及地熱溫泉的「紅利」,但卻慢慢的淡忘了這座火山的脾氣,以為它不再有生命了。到了公元63年,這座海拔1277米的火山甦醒了。
  • 龐貝末日,被火山塵封的城市盛景
    這座僅僅離羅馬只有300千米的地方,西接著名的西西里島,南通希臘與北非。它有巨大的鬥獸場,還有恢宏的大劇院、神秘的太陽神廟,以及靈驗的巫師堂,新奇的蒸氣浴室和眾多的商鋪以及娛樂場館,地中海周邊城邦多少富商和貴族都在此流連忘返。
  • 古羅馬劇場中最大最震撼的以弗所大劇場
    以弗所大劇場(Ephesus Theatre)由羅馬人在公元41年到公元117年間改造。坐席可容納2.5萬人,從舞臺開始,坐席上每一排都比前一排更加傾斜陡峭的設計,改善了上層外圍觀眾的視聽效果。以佛所大劇場,依山而建,氣勢恢宏,由利西馬科斯國王所建,羅馬人進行了重建,座位隨著逐級臺階呈一定的斜坡傾斜,最多可以有25000名觀眾同時進入,非常佩服古羅馬人的劇場設計,總是選擇地勢建立,並且依靠舞臺特殊設計,聲音即使不依靠現代的擴音器也依舊能讓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聽到。
  • 探尋龐貝古城:曾是亞平寧半島最閃亮的星,羅馬文化的精神財富
    引言歷史上在歐洲的亞平寧半島,有一座古建築曾經被世界所矚目,它也見證了古羅馬最輝煌的時期,在古羅馬時期的所有建築中,它絕對榜上有名,這座有名的建築就是龐貝古城。當時龐貝有了一定的發展後統治者就提出把龐貝升級成一座小城,升級為城市的龐貝也吸引很多貴族前來定居,龐貝城中的一些豪華建築就是貴族所居,龐貝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逐步往城市的結構建造,很快龐貝也實現了由小漁村向城市的轉型,古羅馬又有了一座經濟強勢、發展迅速的城市。
  • 蓋烏斯·屋大維接受了羅馬元老院「奧古斯都」的稱號
    在龐貝遺蹟中有一幅羅馬壁畫,壁畫表現了一名婦女執筆思索的情景。她膚色白皙,有著漂亮的五官和柔軟的捲髮,是一位氣質高雅的年輕女士。她左手託著書冊,右手不經意地將一支尖筆抵在唇上,仿佛在構思優美的詩句。這個場景,在已經發掘的羅馬肖像畫中並不鮮見。顯然對古羅馬人而言,讀書、寫字是很常見的事情。
  • 那羅霍斯岬角戰役:龐貝家族與羅馬共和派的最後掙扎
    小龐貝在西西里島發行的銀幣公元前44年,當屋大維還在與共和派結盟對抗安東尼,塞克斯圖斯已開始在南方的西西里島掀起一場平權運動。為迅速控制當地局勢,並讓自己在短期內獲得足夠兵力,他號召廣大奴隸站起來掙脫枷鎖。許多人也的確如其所願,從富裕公民的農場中集體出逃,跑來加入這支從天而降的革命隊伍。隨即,塞克斯圖斯便以墨西拿作為自己的戰爭大本營,開始有步驟的擴充海軍兵力。同時將不斷整編完成的艦隊派遣到義大利沿海巡弋,並在稍後又切斷了送往羅馬的全部供應。
  •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羅馬浴場也一樣
    對於極重視清潔的古羅馬人來說,沒有比沐浴更重要的事了。同樣,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在發展公共洗浴事業上,能和古羅馬的公共浴場相媲美。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畫家塔德瑪以描繪古代的日常生活而聞名。在他以羅馬浴場為主題的系列畫作中,《卡拉卡拉大浴場》為我們重現了古羅馬人極端享樂的日常生活。
  • 古羅馬鬥獸場,竟然和今天的鳥巢一樣大,不知當時人怎麼建造
    凡是到過義大利旅遊的遊客,一定有一個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古羅馬鬥獸場,一座被稱為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建築。這座建造於兩千年前的龐大建築,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圓形劇場。當時僅僅只用了八年的時間就已經全部竣工,以當時的技術和條件來看,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 雲旅遊:羅馬之外的羅馬,約旦傑拉什古城,有著中東龐貝的美譽!
    傑拉什古城位於約旦北部,始建於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64年羅馬軍隊佔領了敘利亞南部包含傑拉什地區的一些城鎮,從此開始傑拉什才按照羅馬的建築風格發展,公元三世紀初因為羅馬帝國政治動蕩、拜佔庭帝國崛起、波斯人入侵等原因傑拉什開始逐漸衰退,終於在公元749年時的一場大地震中摧毀,一直到
  • 大英博物館展示公元一世紀羅馬旅行攻略:條條大路通羅馬
    克勞狄一世(Claudius)最近在擴建羅馬的外港奧斯提亞,在港外建了防波堤,並以亞歷山大城法洛斯島燈塔為原型,立了一座燈塔以指引夜間來往的船隻。這個人工港口通過運河與臺伯河相連,再經過公路與羅馬城相連。城內遊玩:上流社會的成員經常使用轎子在城中移動,大多數人則是走路或使用馬車。
  • 來自龐貝和赫庫蘭尼姆的10個人,他們的生命可以復活
    然而,在某些情況下,有可能把一個人生活的各個部分收集起來,像拼圖一樣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幅他們是誰的照片。描述馬庫斯·阿提利烏斯第二次戰鬥的塗鴉谷歌圖片格拉菲蒂保留了龐貝和赫庫蘭尼姆許多角鬥士的名字。霍爾科尼烏斯的策略奏效了,他得到了羅馬的青睞。我們之所以知道這一點,是因為在龐貝成為羅馬殖民地後,他是為數不多的幾個龐貝當地精英中的一員,曾擔任該鎮的贊助人。贊助人被選中代表龐貝在首都的利益,因此他們必須有聯繫和影響力。過去的贊助人包括奧古斯都的侄子馬塞勒斯。所以霍爾科尼烏斯贏得了一個有權勢的人的耳朵——也許是皇帝本人。
  • 義大利羅馬著名地標,歷經2000年風雨洗禮,如今成最浪漫旅遊點
    提起義大利羅馬,你會想到什麼?有人會想到電影《羅馬假日》,也有人想到羅馬這座城市眾多地標建築,鬥獸場、萬神廟、聖母瑪利亞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許願池、帝國廣場、羅馬廣場、西班牙廣場等都是羅馬著名的標誌性景點,尤其是羅馬鬥獸場,更是舉世聞名的名勝古蹟。
  • 古羅馬鬥獸場上的廝殺:奴隸制的羅馬最野蠻的「文化現象」?
    ,為羅馬修復了一條輸水道,又新建了一條,鑿水井700口,開水源500處,建蓄水池130座。混凝土和拱券結構相結合,使羅馬人掌握了強有力的技術力量,在建設上大展鴻圖。古羅馬的建築成就主要集中在「永恆之都」羅馬城,它最盛期有一百五十萬人口。簡單地說,古羅馬的建築成就可以用羅馬城裡的大角鬥場(Colossum,82年落成)、萬神廟(Pantheon,128年落成)和大型公共浴場(Thermae,主要建於3世紀和4世紀初)來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