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諸葛亮為何在《三國演義》中形象非常正面?

2020-12-04 秋雨魯北

首先說劉備是漢室後裔也是末代漢獻帝的皇叔,人送外號劉皇叔。作為漢朝皇室的後裔他在西蜀建立西蜀建立政權,自然是和漢朝一脈相承,因此劉皇叔也就得到了後世人的認可。

劉關張三結義情誼感天動地,三顧茅廬也是人情之重

作為《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先生本身就對劉備和諸葛亮進行了非常正面的描繪,尤其是桃園三結義也讓我們真正地認識到大哥三弟的友情。作為素不相識的三人為了共同的目標結義為兄弟,並一起出生入死永不背叛這本身就很正面,更何況關公在小說中的形象近乎完美,以至於被後世尊稱為武財神,因此劉備等人受人喜歡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三人一起放下架子三顧茅廬也是給足了諸葛亮面子,當然諸葛亮出山之後也是幫助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取其一的目標,建立起了蜀漢政權。這樣重情重義的班子成員自然會受人愛戴,因此喜歡劉備諸葛亮那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曹操孫權雖然也是國主但不受人喜歡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本身就被塑造成了反面的形象,以至於很多人認為曹操是奸詐小人的形象,其實真實的曹操也值得尊敬,僅從他寫的詞中就能感受到他領袖的氣度。老驥伏櫪之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可以說為了統一大業奮鬥了一生。當然曹操多疑的性格在小說中被擴大以至於最終影響到他的人設。

孫權也算是少年英雄,在赤壁之戰前還算是比較正面的形象。但從他派遣呂蒙白衣渡江奇襲拿下荊州最終俘虜關公並把他殺掉後,孫權的正面形象蕩然無存。再加上劉皇叔為了復仇被火燒七十裡聯營病死的白帝城,更加重對他的討厭程度。

總結

小說是帶有作者思想的,而羅貫中先生很明確就是要塑造劉備諸葛亮正面的形象,畢竟在封建社會宣傳正統思想是符合思想主流的。而為了襯託人物的正面形象,相對的貶低下周圍的配角人物,這也是可以接受的寫法。

漢室後裔的劉皇叔本身就沒有什麼大的失誤,因此他的形象也就被高高地樹立起來,加上他身邊有正義感的關公諸葛亮等人,被喜歡那也是人之常情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提起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個故事也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流傳了千古,它的精神更是一直散發著光芒。作為著名的一本小說,也就是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其中三顧茅廬這個故事是被羅貫中著重寫出來的,也是意在體現不管是真實生活中的還是書中,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形象,著重寫出劉備的品性以及諸葛亮的才能。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隨著故事進展,劉備憑藉著血統與人格魅力,吸引各路英雄好漢前來投效,書中為了強化「仁君」的形象,劉備便成了眼淚專業戶,從頭到尾哭不停。或許在《三國演義》成書的年代,作為主要閱聽大眾的老百姓們,特別偏愛為人君要愛護屬下、視民如子的男主形象,但隨著時代變遷,大眾觀念轉變,《三國演義》中劉備軟弱無能、沒有實踐理想的才幹,還帶有一點小心機的形象深植人心。事實上,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劉備非但不軟弱,反而還是脾氣頗為躁進的任俠型領袖。
  •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章回體小說之一,也是我國小說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其文筆豪放,場面宏大,一直被後世津津樂道。三國中的核心人物很多,有亂世三雄、五虎上將、臥龍鳳雛、周郎呂布等等。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者難得,忠臣可貴
    提起諸葛亮,即使是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對他有大致的了解。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基本就是:聰明、有謀略、運籌帷幄。他除了是傑出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以外,還是一名優秀的文學家,他的著作《出師表》也體現出了他作為忠臣的良好形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是把良臣忠臣形象表現到了極致。
  • 三國演義 為何劉備死後,諸葛亮沒贏過?姜維臨死前道出真相!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為經典的古典小說之一,作者用他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為我們描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三國史詩。在三國這個戰場上處處都充滿著爾虞我詐,各方群雄在此爭權奪利。三國三國,顧名思義在這個時期最終是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的劉備形象對照
    劉備字玄德,是涿郡涿縣人,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這些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寫的差不多,沒什麼區別。這也只是初步介紹劉備的身世,三國演義後文書中的劉備那可是個大義凝然的君子形象。但在三國志中劉備的事跡就不是很露臉了,甚至有點小人行徑。
  • 諸葛亮形象為何被小說過分抬高
    它的形象初步形成於西晉時期,《三國志》中諸葛亮的形象就較為真實,隨後經過唐宋元明各個時期的文學加工並加以流傳,最後再到明清時期《三國演義》的完成,最終標誌著諸葛亮形象神化的完成。所以說諸葛亮的人物形象是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的。
  • 《三國演義》中是否對諸葛亮的實力誇大了?歷史諸葛亮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實力確實是誇大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到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地步,確實被神化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就一般了。不是因為《三國演義》,諸葛亮才那麼神的。是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足夠厲害,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能,徵服了百姓,百姓懷念他。
  •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演義》這本書非常出名,大家讀時,覺得哪段故事情節,描述的最精彩呢?我覺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這段最精彩!特別是在周瑜嘔血而亡,臨終之前大叫道:「既生瑜,何生亮?」這段情節更讓整個故事,轉入高潮!
  • 《三國演義》中的「三顧茅廬」,真的只是諸葛亮對劉備的考驗
    其二、當時諸葛亮與劉備所處的位置,諸葛亮處於「上手」,而劉備只是連個「下手」都不如的追求者。諸葛亮當時處於「閒雲野鶴」般的自由狀態,這符合漢末時期儒生的入世狀態。且出不出山也並不影響他「文智無雙」的名號,而且其追求者眾多,甚至連最強大的軍閥曹操都親自致信請其出山。足見諸葛亮是處於一個「待價而沽」的狀態。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明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出色的一個角色了。
  •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可稱神,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有人要問啦,你是不是胡說八道,諸葛亮都被三國演義吹上天了。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把諸葛亮吹過頭了,而是把諸葛亮吹成妖了。以至於魯迅批評三國演義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妖。實際上正史中的諸葛亮可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種神棍形象。正史的諸葛亮除了不如演義諸葛亮那般神棍,其他方面碾壓演義諸葛亮。
  • 《三國演義》劉備的人物形象分析
    在《三國演義》三雄中,只有劉備出身貧困、顛沛流離,四處依附各方勢力。既無先天始族優勢,又乏後天棲身之所, 這樣的一位英雄究竟因何崛起? 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文章主要分析了《三國演義》劉備的人物形象,包括其對 君臣、父子之間的義; 對兄弟、百姓的仁; 對家國、外交、賢士的禮;對部將的信等。
  • 三國演義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何到最後卻勞累致死?
    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一個事實,那就是作為領導者,其實他還是很失敗的,因為諸葛亮是被累死的,為什麼會被累死?第一、總是明哲保身從三國演義裡面我們看到一段關於任命關羽負責守護荊州的故事,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關二爺那是響噹噹的漢子。
  • 94版《三國演義》:曹操劉備關羽呂布諸葛亮,全是神仙選角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最難拍的一部,這版《三國》從前期籌備,到拍攝創作,最後播出,創造了很多的紀錄,也留下了很多故事。 導演王扶林透露,當年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孫權、周瑜,這七大主演是他們六位導演一起商定的,必須全票通過,但凡有哪個導演認為哪個演員不合適,就不能通過。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有哪些差異呢
    很多人通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喜歡上的諸葛亮,可以看出書中描繪諸葛亮是像神仙一樣的人物。三國演義中說到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劉備以禮相待,給予重任。而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諸葛亮首次指揮劉備軍隊就取得了勝利。可以說為之後的劉備,獲得荊州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聲望。但是在歷史中的諸葛亮卻不是這樣的。
  • 經典動畫人物形象分析:劉備篇
    既然劉備的娘化也寫了,那我們慣例對於劉備本體在日漫重這一形象到底都進行了何種改造。首先是劉備的生平,以下資料摘自百度,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神嗎?
    一個「三國演義」讓諸葛亮成為民間的眾神,書中的諸葛亮是無所不能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備去世後,他一片忠心幫助新主人,讓蜀漢政權生存下來。簡而言之,諸葛亮是東漢末期最神奇的人物。當然,小說中有許多藝術手法。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現代學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 三國演義:劉備請諸葛亮出山,老版哭的自然,看到新版:你哭早了
    電視劇《三國演義》十分精彩,這部劇中的情節也讓我們印象深刻,比如「三顧茅廬」一直是傳誦至今的一段佳話,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段吧!劉備在打拼事業的進程中一直鬱郁不得志,甚至被人打得連安身之地都沒有,於是他深刻的明白,想要成功必須有高人相助,在水鏡先生的引導之下,他聽說了諸葛亮的名字,於是就有了後面三顧茅廬的故事!
  • 三國中,水鏡先生明知漢朝氣數已盡,為何還把諸葛亮舉薦給劉備?
    相比於曹操的屠城劣跡,劉備真的算是不錯了。劉備來到荊州數年,其實水鏡先生對他也是多有觀察,覺得劉備這人還是不錯的,是一個梟雄,有爭奪天下之姿。為何說水鏡先生對劉備了解頗深呢?從他們的一番對話中可以發現端倪。原文:水鏡曰:「不然。蓋將軍左右不得其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