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是否對諸葛亮的實力誇大了?歷史諸葛亮是怎樣的?

2020-12-22 與生活交朋友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實力確實是誇大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到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地步,確實被神化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就一般了。

不是因為《三國演義》,諸葛亮才那麼神的。是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足夠厲害,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能,徵服了百姓,百姓懷念他。諸葛亮還徵服了對手司馬懿和晉武帝司馬炎,所以官方上也推崇他。陳壽寫諸葛亮就沒什麼忌諱,給了諸葛亮一個非常高大上的歷史形象。

諸葛亮通過官方和民間兩個渠道流傳下來,演繹出各種傳說野史,諸葛亮也逐漸被神化。羅貫中將正史,野史,民間傳說加以總結加工,寫出了《三國演義》。我們便在演義中看到神化後的諸葛亮。

在以前,我看到關於諸葛亮的討論,都是非常肯定他的治國能力。諸葛亮身上存在的爭議,主要就是軍事能力。有的人認為他是軍事家,有的人說他軍事不行。

但是到了如今,自媒體流行,開始出現了為了黑諸葛亮而黑的人了,說諸葛亮治國也不行了,窮兵黷武,搞垮蜀漢,蜀中百姓都紀念劉禪而怨恨諸葛亮,就是因為諸葛亮導致蜀漢滅亡。甚至有人說諸葛亮的軍事全靠他妻子,木牛流馬,八陣圖都是全是他妻子幹的。

說這種話的人其實根本就沒有拿出任何依據,全靠自己意淫而已。諸葛亮一直被視為智慧的結晶,他們反其道而行之,增加爭議,無非是為了獲取流量。一般開罵的人越多,文章更容易推廣,看的人越多,收益當然會更多。這些人不會管自己寫的東西有沒有依據或論據證明。

說到諸葛亮,有些人馬上會說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空城計等都不是諸葛亮幹的,這很重要嗎?一個人幹了十件好事,其中五件是虛構出來的,這個人就不是好人了?我們更應該了解,歷史上的諸葛亮幹了哪些事!

如果是對歷史感興趣,想了解真實的諸葛亮,最好不要看自媒體上的任何文章,還是自己去讀一遍《三國志》,去看看史書上的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然後就有自己心中的諸葛亮。我寫出來的也僅僅代表我個人的認知。

諸葛亮是戰略家。諸葛亮還沒出山就有了隆中對策,為劉備的未來指明道路,劉備因此開始鹹魚翻身,發展成為一方霸主。

諸葛亮是外交家。劉備當陽大敗,生死存亡之時,諸葛亮臨危受命,親自去東吳遊說孫權聯劉抗曹。

諸葛亮是政治家。諸葛亮的治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劉備在前線打仗,靠的就是諸葛亮在後方想方設法的足兵足食。劉備死後,諸葛亮治理國家的能力發揮得更加突出。死後幾十年,都被治下百姓懷念。

諸葛亮是軍事家。諸葛亮出山之後,就不是像郭嘉那樣的謀士定位。諸葛亮赤壁之戰後就是軍師中郎將,開始掌兵,沒多久就參與了入蜀之戰。劉備時期,諸葛亮一直待在最重要的崗位,沒多少機會上前線。劉備死後,諸葛亮南徵北伐,都充分體現了他的軍事才能。

諸葛亮還是發明家、散文家。改良連弩,發明木牛流馬。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出師表》、《誡子書》等。

關於諸葛亮的事跡說得太多了,這裡也只能簡單說一下,要詳細了解,最好還是看一看史書。

有人說諸葛亮軍事不行也是以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作為論據,還有人說陳壽與諸葛亮有仇,故意黑諸葛亮,但是陳壽是個歷史學家,以他的話為諸葛亮蓋棺定論合適嗎?

實際上在我看來,陳壽並沒有黑諸葛亮,而且給了諸葛亮高度評價。陳壽對諸葛亮的治國才能是高度評價的,也認為諸葛亮善於治理訓練軍隊,但是諸葛亮不能夠奇謀制敵。陳壽認為諸葛亮治國之能強於他為將的謀略,而諸葛亮的對手都是當代人傑,兩國國力力量懸殊,諸葛亮北伐才沒有成功。

陳壽說的還是很客觀的,只是說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表現沒有他在治理國家上那麼突出,並沒否定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陳壽強調的是諸葛亮沒有奇謀制敵,認為諸葛亮軍事能力不及韓信這樣超一流的統帥,並沒否定諸葛亮的軍事能力,練兵能力難道不屬於軍事能力嗎?沒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怎麼上戰場

諸葛亮北伐中確實沒用什麼奇謀,一直是謹慎的穩紮穩打。諸葛亮在正面戰場也沒怕過誰啊,進能打得司馬懿出不門,退能斬殺張郃這樣的悍將。這是沒軍事能力的表現嗎?諸葛亮要是沒軍事能力,曹魏還需要那麼被動,去耗國力嗎?

諸葛亮六次北伐,規模最大的是第一次和最後一次,最有機會的是第一次。因為那時候曹魏一直在打東吳,忽略了西線,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屬於出其不意,曹魏被搞得有點措手不及。可惜,諸葛亮看人眼光不如郭嘉,用了馬謖,失敗而歸。

諸葛亮後來的幾次北伐,都是些小打小鬧,要麼取得局部勝利,要麼糧盡就退兵。諸葛亮時代不像劉備時代,劉備在前線打仗,是不會管後方實際情況的,反正就是下令給諸葛亮,要他為前線提供兵源和糧草。諸葛亮北伐,看菜下飯,有糧就打,沒糧就退,並沒有強迫後方源源不斷向前線運糧。如果諸葛亮這都叫窮兵黷武,那三國時代,只有劉表、劉璋不算窮兵黷武了吧。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準備打持久戰,在前線一邊打仗,一邊開荒種地。但是諸葛亮沒多久就病死了。

司馬懿最初誇下海口,說諸葛亮這不行,那不行,滅掉他分分鐘的事,但他面對諸葛亮,最終也只能防守,死耗國力。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巡視蜀軍的駐紮營地,不得不嘆道:「孔明真是天下奇才啊!」

諸葛亮以弱攻強,北伐目標至少是關中吧。諸葛亮最終沒成功,就有人說他軍事不行。司馬懿以強抗弱,滅掉諸葛亮北伐隊伍的難度比諸葛亮奪關中的難度要小吧?但司馬懿也只能被動防禦,整個曹魏也沒人能出個奇謀滅掉諸葛亮這支有生力量。司馬懿就是以奇謀著稱,面對諸葛亮,他也沒有什麼奇謀。

奇謀也就是類似於陰招,以巧取勝。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當世人傑,要耍陰招怕是很難不被識破吧。那些吹捧子午谷計劃的人,我看他們是在把司馬懿、曹真、郭淮等都當人機在打。

有人發現劉禪不是白痴,就認為他是大智若愚,難道世上只有白痴和聰明絕頂兩類人了?諸葛亮軍事達不到韓信的超一流水平,就是不會打仗了?諸葛亮也可以是一流水平吧。

有人發現諸葛亮不如演義中那麼神,就認為諸葛亮是一般人。

蜀漢為什麼會亡國?因為諸葛亮。

三國為什麼會歸晉?因為諸葛亮。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就是料到了下一代的沒落。蜀漢滅亡是因為國力崩潰瓦解了嗎?我看是成都的官員太平日子過久了,不會打仗了吧。成都但凡有一個像姜維那樣能帶兵的人,也不至於滅亡。

司馬懿能發動高平陵之變奪權,最主要原因是他活得夠久。司馬懿能夠老不死,難道是諸葛亮將自己借的十二年壽命送給了司馬懿?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是否誇大了諸葛亮的實力?真實諸葛亮更強悍
    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一個神通廣大的人物,魯迅都說羅貫中「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是說在作者羅貫中的生花妙筆下,諸葛亮快要變成一個妖道了。 《三國演義》是一部演藝小說,所面對的讀者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市井之人、山野村夫。
  •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嗎?
    其實不必如此,《三國演義》確實有神化諸葛亮的傾向,把很多別人做過的事情轉嫁到他身上,或者給他虛構了許多出色謀略,比如空城計啊,那諸葛亮的真本事到底是怎樣的,又為什麼要神化他呢?軍事才能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三國演義》中突出呈現的正是這部分。 為什麼呢?畢竟《三國演義》是小說,受眾就是普通百姓,跟百姓講廟堂講治軍講賦稅,他們很可能不愛聽,而你講諸葛亮料事如神,算準颳風下雨,會搞伏兵設錦囊,反而更符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大家還會覺得,孔明真乃神人也!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明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出色的一個角色了。
  •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可稱神,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有人要問啦,你是不是胡說八道,諸葛亮都被三國演義吹上天了。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把諸葛亮吹過頭了,而是把諸葛亮吹成妖了。以至於魯迅批評三國演義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妖。實際上正史中的諸葛亮可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種神棍形象。正史的諸葛亮除了不如演義諸葛亮那般神棍,其他方面碾壓演義諸葛亮。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有哪些差異呢
    很多人通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喜歡上的諸葛亮,可以看出書中描繪諸葛亮是像神仙一樣的人物。三國演義中說到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劉備以禮相待,給予重任。而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諸葛亮首次指揮劉備軍隊就取得了勝利。可以說為之後的劉備,獲得荊州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聲望。但是在歷史中的諸葛亮卻不是這樣的。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山,是劉備三顧茅廬,還是諸葛亮毛遂自薦
    提起三顧茅廬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的,這個故事也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流傳了千古,它的精神更是一直散發著光芒。作為著名的一本小說,也就是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其中三顧茅廬這個故事是被羅貫中著重寫出來的,也是意在體現不管是真實生活中的還是書中,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物形象,著重寫出劉備的品性以及諸葛亮的才能。
  • 總有人說諸葛亮是被三國演義神化的人,看三國志對諸葛亮評價如何
    很多人對諸葛亮的評價來自三國演義這本小說,因為三國演義將諸葛亮神化成一個神機妙算、無所不知,時不時拿出幾個錦囊妙計就能輕易擊破百萬大軍的神仙一樣的人物,所以當大多數人知道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時,就完全否定了三國演義中神化的諸葛亮,這個理論叫:諸葛亮的厲害是三國演義神話出來的,歷史上的諸葛亮治國能力一流,軍事能力一般,而且還不懂得用人,一人獨攬大權,第一次北伐用馬謖的這樣的庸才是用為培養親信勢力
  •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三國演義》這本書非常出名,大家讀時,覺得哪段故事情節,描述的最精彩呢?我覺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這段最精彩!特別是在周瑜嘔血而亡,臨終之前大叫道:「既生瑜,何生亮?」這段情節更讓整個故事,轉入高潮!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最大的兩件功勞,在歷史都並非他所為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堪稱是神的化身。在諸葛亮身上既有草船借箭、木流牛馬,最令人稱奇的當屬空城計。在諸葛亮身上發生的這些神奇的故事,有真有假,甚至有些並不是發生在他身上,而是在同時期的其他人物的身上。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可以肯定的兩件故事肯定不是發生在諸葛亮身上。其一是草船借箭,其二是空城計。
  •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神嗎?
    一個「三國演義」讓諸葛亮成為民間的眾神,書中的諸葛亮是無所不能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備去世後,他一片忠心幫助新主人,讓蜀漢政權生存下來。簡而言之,諸葛亮是東漢末期最神奇的人物。當然,小說中有許多藝術手法。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現代學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空城計」真的沒有被司馬懿識破嗎?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羅貫中老師基於《三國志》的基礎之上創作的一個故事。雖然這段故事並不全是真實的,但是《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老師也比較尊重歷史,並沒有改變歷史上真正的三國時期戰役的勝敗結果。 那麼與諸葛亮同樣智慧超群的司馬懿沒有看出來這是「空城計」嗎?
  • 諸葛亮是否被過於神化,還原歷史,帶你走進真實的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被塑造成一個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人,無論是軍事政治才能,還是品德修養都是無可挑剔的。可隨著網絡的興起,各種電視欄目的播出,諸葛亮這一千古名臣正被很多人抹黑。為了將其拉下神壇可謂不遺餘力。
  •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
    不談正史,只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心中對關羽是怎樣的呢?筆者先說一下自己的看法,諸葛亮一生的心願是興復漢室,還舊都。隆中對是派一得力大將鎮守荊州,讓劉備從益州北伐。毋庸置疑,以關羽的才幹和對劉備的忠心,鎮守荊州是最合適的人選。
  •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
    《三國演義》中,誰最符合小說中諸葛亮的形象氣質?《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章回體小說之一,也是我國小說界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其文筆豪放,場面宏大,一直被後世津津樂道。三國中的核心人物很多,有亂世三雄、五虎上將、臥龍鳳雛、周郎呂布等等。
  •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對手,在真實的歷史上都是怎樣的形象?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橋段,就是諸葛亮"舌戰群儒"。諸葛亮到江東勸說孫權抵抗曹操,受到江東投降派的刁難。諸葛亮和這些投降派進行辯論,把這些人物全部辯倒。在"舌戰群儒"的橋段中,這些人物當然都成為了諸葛亮的背景板。不過這只不過是文學創作而已。下面小編就來簡單聊一聊這些被諸葛亮辯倒的江東人物,原本的歷史形象是什麼樣的。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強與司馬懿交鋒多次,誰更略勝一籌
    《三國演義》是一部大型古裝題材電視劇,講述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到魏蜀吳三足鼎立的故事,劇中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武將與謀士,其中最著名的謀臣就是郭嘉、法正、荀彧、諸葛亮、司馬懿等人。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劉備的前半生完全沒拿自己的出身說嘴,因為劉備所謂的「皇族後裔」,根本是旁支中的旁支,比他血統更純正的漢氏宗親多到兩隻手數不完,一直到劉備都快要五十歲了,才在諸葛亮的提點下發現原來還有這招可以用。』在《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讎〉,劉備正式將主角光環交棒給諸葛亮。早在第三十八回之前,書中就已經藉由「水鏡先生」司馬徽以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的口中,將諸葛亮不世出的天才形象推到極致,再經由劉備「三顧茅廬」的藝術渲染,營造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氣勢。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到底借的是「東風」還是……?
    畢竟《三國演義》中張冠李戴的情況並不少,像唐代詩人杜牧也有過「東風不與周郎便」的詩詞,而不是說「東風不與諸葛便」。我們姑且不論「借東風」之人究竟是誰,但歷史上的赤壁之戰東南風起,周郎火攻退曹軍的故事在史書上確有記載,正所謂「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那麼問題來了,這東風到底能不能借來?答案是:能!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聰明絕頂,歷史上有哪些關於他的傳聞?
    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即便是現在人都知道他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三國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留下非常濃厚的一筆。
  • 《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在歷史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物
    在《新三國》中,諸葛亮和王朗的互懟,可謂真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這是一場動口即可秒殺彼此的互懟,動手就交給那些打打殺殺的人好了。好了,諸葛亮和王朗的互懟精彩就在於他倆的唇槍舌戰。可這只是《三國演義》,精彩歸精彩,但還得要真實去看看王朗到底是何方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