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聰明絕頂,歷史上有哪些關於他的傳聞?

2020-12-22 逗貨歷史會

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歷史上關於他的故事有很多。即便是現在人都知道他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其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三國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留下非常濃厚的一筆。

正史上或者野史上有很多關於諸葛亮的神奇傳聞,特別是在《三國演義》中幾乎將其塑造成為一個神話級別的人物,比如八陣圖、七星燈等跟諸葛亮有關的事情都帶有一些神話色彩。除了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故事之外,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比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七擒七縱孟獲、火燒赤壁等。

其中最讓人感到驚奇的就是關於七星燈續命的傳說,據說諸葛亮北伐時,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決定點燃七星燈,向天借命完成自己的北伐大業。當時司馬懿夜觀天象,發現諸葛亮活不了多長時間,就派夏侯霸帶兵前去查看敵情。當魏延看到夏侯霸帶兵過來時,以為他準備過來劫寨,趕緊跑到諸葛亮的帳篷中,準備將這件事情告訴他。由於魏延過來的比較匆忙,慌亂之中無意間踩滅了主燈,導致諸葛亮靠七星燈續命的辦法功虧一簣,最終死在了帳中。回看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來評價他。

很多人都不知道,諸葛亮其實有兩個兒子,分別叫諸葛喬和諸葛瞻。大兒子諸葛喬其實是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的次子,小兒子諸葛瞻才是他的親生兒子,據說這個孩子是諸葛亮四十多歲才有的,這也是諸葛瑾為何將自己的次子過繼給諸葛亮的原因。畢竟在古人眼中,沒有後人是一件天大的事情,過繼也是迫不得已的辦法。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是否對諸葛亮的實力誇大了?歷史諸葛亮是怎樣的?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相對於歷史上的諸葛亮,實力確實是誇大了。演義中的諸葛亮已經到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地步,確實被神化了。但是這並不代表歷史上的諸葛亮就一般了。不是因為《三國演義》,諸葛亮才那麼神的。是因為歷史上的諸葛亮足夠厲害,才有了《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歷史上的諸葛亮的才能,徵服了百姓,百姓懷念他。
  •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有哪些差異呢
    很多人通過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喜歡上的諸葛亮,可以看出書中描繪諸葛亮是像神仙一樣的人物。三國演義中說到諸葛亮跟隨劉備出山後,劉備以禮相待,給予重任。而在面對曹操大軍的時候。諸葛亮首次指揮劉備軍隊就取得了勝利。可以說為之後的劉備,獲得荊州奠定了基礎,提高了聲望。但是在歷史中的諸葛亮卻不是這樣的。
  • 歷史上的諸葛亮,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神嗎?
    其實不必如此,《三國演義》確實有神化諸葛亮的傾向,把很多別人做過的事情轉嫁到他身上,或者給他虛構了許多出色謀略,比如空城計啊,那諸葛亮的真本事到底是怎樣的,又為什麼要神化他呢?軍事才能呢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那《三國演義》中突出呈現的正是這部分。 為什麼呢?畢竟《三國演義》是小說,受眾就是普通百姓,跟百姓講廟堂講治軍講賦稅,他們很可能不愛聽,而你講諸葛亮料事如神,算準颳風下雨,會搞伏兵設錦囊,反而更符合普羅大眾的口味,大家還會覺得,孔明真乃神人也!
  • 他是《三國演義》人物塑造中的敗筆,諸葛亮說他有反骨
    霍雨佳先生認為,這是《三國演義》沒有塑造好的形象。關於他的爭議主要來自諸葛亮死後魏延是否叛變的問題。《三國演義》裡寫魏延在諸葛亮死後反叛,但最終被諸葛亮臨終授予秘計的馬岱所殺。在正史中,當得知諸葛亮遺令讓其斷後的消息,魏延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真的有《三國演義》中說的那麼神嗎?
    一個「三國演義」讓諸葛亮成為民間的眾神,書中的諸葛亮是無所不能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備去世後,他一片忠心幫助新主人,讓蜀漢政權生存下來。簡而言之,諸葛亮是東漢末期最神奇的人物。當然,小說中有許多藝術手法。諸葛亮真的有這麼神嗎?現代學者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
  •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可稱神,還原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有人要問啦,你是不是胡說八道,諸葛亮都被三國演義吹上天了。其實三國演義並不是把諸葛亮吹過頭了,而是把諸葛亮吹成妖了。以至於魯迅批評三國演義說:狀諸葛多智而近妖。實際上正史中的諸葛亮可不是三國演義中的那種神棍形象。正史的諸葛亮除了不如演義諸葛亮那般神棍,其他方面碾壓演義諸葛亮。
  •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揭秘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否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一樣神乎其神?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歷史人物,明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被塑造得神乎其神,不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且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最出色的一個角色了。
  • 《三國演義》故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
    讀者也從這段故事中,看到軍師諸葛亮高深的智慧。在佩服他有智謀的同時,又嘆息周瑜為何如此,心胸狹窄與嫉妒,以致喪命! 實際上,《三國演義》中周瑜被諸葛亮氣死,是明代羅貫中所寫的一個故事。 01 《三國演義》中周瑜幾次用計都被諸葛亮識破,後被諸葛亮氣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正史上並無此事!這個故事羅貫中為了美化諸葛亮,而塑造了周瑜嫉妒賢能,心胸狹小的形象。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最大的兩件功勞,在歷史都並非他所為
    在小說《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堪稱是神的化身。在諸葛亮身上既有草船借箭、木流牛馬,最令人稱奇的當屬空城計。在諸葛亮身上發生的這些神奇的故事,有真有假,甚至有些並不是發生在他身上,而是在同時期的其他人物的身上。從現有的史料來看,可以肯定的兩件故事肯定不是發生在諸葛亮身上。其一是草船借箭,其二是空城計。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真實的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一本章回體的歷史演義小說,可讀性極強,擁有眾多的讀者,可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某些章節事件是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的。我們在稱讚其精彩的同時,切不可就把它當作真實的歷史來讀。關於三國武將,有個排名流傳甚廣: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
  • 《三國演義》中貫穿了羅貫中的政治理想,諸葛亮竟是他的化身?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是歷史演義小說,但是以《三國志》為基礎,融合了民間流傳的三國話本、戲劇的橋段,最終經過羅貫中的藝術加工而形成的。但是鮮有人知道,其實這部小說寄託了羅貫中的政治理想,而《三國演義》的諸葛亮這個人物更像是羅貫中的化身。1.
  • 三國演義中為什麼諸葛亮從來沒有換過「裝備」?
    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是婦孺皆知,不管在正史還是演義中,諸葛亮都是一位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他輔佐劉備從零開始,一步步建立鼎立三國的蜀漢,戰爭中他的神機妙算與運籌帷幄令人折服,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發明堪稱逆天,他是忠臣與智者的代表,是世人眼中完美的代名詞。
  • 《三國演義》中被低估忽略的幾個真實歷史人物,你知道哪些?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一本章回體的歷史演義小說,可讀性極強,擁有眾多的讀者,可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某些章節事件是與真實歷史相去甚遠的。我們在稱讚其精彩的同時,切不可就把它當做真實的歷史來讀。
  • 三國演義中最神秘的人,他的來歷,諸葛亮不敢問,羅貫中不敢寫
    在漫威電影世界,蜘蛛俠、鋼鐵俠、美國隊長,所有的超級英雄都有自己的支線故事,有鮮明的氣質特點,有完善的成長線路。但最後,通過復仇者聯盟這樣一個組織,他們又都匯聚到一起。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演義,雖然歷史上確有此人,但演義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已經和真實世界的人物偏離非常大了。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智者難得,忠臣可貴
    提起諸葛亮,即使是沒有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會對他有大致的了解。人們對他的第一印象基本就是:聰明、有謀略、運籌帷幄。他除了是傑出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以外,還是一名優秀的文學家,他的著作《出師表》也體現出了他作為忠臣的良好形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謂是把良臣忠臣形象表現到了極致。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正史中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正史中他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導語:提及諸葛亮這個人,想必大家肯定會聯想到「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當年曹操南徵,劉備和孫權結盟抵禦曹操,但東吳缺少足夠的弓箭禦敵。這時候諸葛亮承諾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於是在半夜江上大霧瀰漫的時候帶著十幾條船到曹營外鑼鼓,曹軍因為看不清情況於是只能用弓箭反擊,天亮的時候諸葛亮帶著十幾條船滿載而歸。還有「火燒藤甲兵」,他掌權後南蠻作亂,諸葛亮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南中問題,於是用一把火燒光了南中精銳,從此南蠻再也沒有能力反叛。但其實這些是《三國演義》杜撰的,正史上的他並沒有這麼強大的本事,我們今天一起看看正史上的臥龍先生到底如何。
  • 真實歷史上的劉禪 聰明才智並不輸於諸葛亮
    一、《三國演義》中的劉禪在《三國演義》當中,劉禪有非常多經典的情節。趙子龍在曹操軍隊當中七進七出,為的就是將當時還在襁褓之中的阿鬥從亂軍之中救出來,交到劉備的手上。劉備一直將軍政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劉備有諸葛亮替他處理政事,又有張飛關羽,趙雲,馬超,黃忠等人率領軍隊,蜀國的大權完全被他掌控。劉備死後,阿鬥這才有了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機會。可《三國演義》當中卻將阿鬥塑造成了一個昏庸無為的君主,甚至在後期還寵幸宦官,不聽諸葛亮的建議,以至於在諸葛亮出祁山快成功時將他召回,造成諸葛亮一生的遺憾。
  • 歷史上真實的三國和《三國演義》中講述出來的差別大嗎?
    在其創作過程中,作者羅貫中在其中添加了許多個人情感傾向。想必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蜀漢是正義的,曹魏是邪惡的,而東吳則是打醬油的。但在正史上,曹魏才是三國正統,而東吳不論從實力還是其實力以及影響力,都要強於蜀漢。事實上蜀漢也是第一個淘汰出局的。比如蜀漢之主劉備。
  • 歷史上周瑜是怎麼死的?真的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嗎?
    「三氣周瑜」是羅老師為了顯示諸葛亮如神一樣的智慧而強加的橋段,但他卻忘了這麼一來就會把人家無辜的「美周郎」給抹黑了,從而讓人們對於周瑜的歷史形象產生誤解。《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真心可以說是三國時期的第一聰明人。就連周瑜這樣的人才在諸葛孔明面前就好像是個孩子一樣。赤壁之戰期間,諸葛亮只身前往東吳,也就在這段時期,周瑜多次輸給了臥龍先生——諸葛亮。
  • 別被《三國演義》騙了,劉備、諸葛亮、關羽都和歷史記載的不一樣
    歷史上的劉備完全與眼淚、厚黑扯不上關係,他終其一生的處事態度都帶有江湖氣,與其交流過的人,也將劉備評價為「梟雄」。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除了「揮淚斬馬謖」的少數失誤外,幾乎都是以絕對無敵的姿態,輾壓各方與他作對的敵手。即便到他死後,都還要上演一場「死諸葛走活仲達」的大戲,把畢生宿敵司馬懿玩弄於股掌之間。然而回顧歷史,諸葛亮並未像《三國演義》裡描繪的那般從容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