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小手皸裂有4大成因,如何預防護理,你知道嗎?

2020-12-22 奶粉智庫

寶寶的皮膚含水量較多,因此看起來格外柔軟嬌嫩。尤其是寶寶白白嫩嫩的小手,最是惹人憐愛。但是當有一天,媽媽握著寶寶小手,卻發現寶寶原本嬌嫩的小手出現了皸裂脫皮,媽媽既心疼又納悶「寶寶的小手為什麼會出現皸裂?怎麼才能呵護寶寶的小手,防止手部皸裂呢?」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答。

皸裂是寶寶在寒冷乾燥多風的季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它一般表現為皮膚乾燥、增厚,還有皸裂、脫皮的現象

寶寶的皮膚在順皮紋的方向會出現一些裂口,其深淺、長短不一,經常伴隨有出血和觸痛,嚴重地影響著孩子的正常生活。手皸裂引起的皮損常見於手指、手背、手掌側。

下面這些寶寶的小手就出現了皸裂、脫皮的現象,看著好心疼。

導致寶寶小手出現皸裂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成因也可能各不相同,家長們要及時找到自家寶寶小手皸裂的真正成因,採取對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1

環境寒冷乾燥而多風

寶寶小手易失水而導致皸裂

在寒冷、乾燥、多風的季節,寶寶的小手為什麼會更易出現皸裂?

(1)寶寶的皮膚很薄嫩,對外界的抵抗力低,對氣溫的適應和調節能力還很差。加上寶寶皮膚缺乏保持水分的天然保溼因子,皮膚失水速度也比成人要快。

(2)寶寶的皮膚會因為外界刺激而出現屏障功能下降,含水量降低,尤其是寶寶的小手常常暴露在外,手部皮膚更容易出現乾燥、皸裂、脫皮的情況。

該怎麼預防和護理呢?

把寶寶皸裂的小手浸泡在溫水中20分鐘,或用溫熱水浸泡過的毛巾熱敷寶寶的手背。這樣做可以軟化寶寶的皮膚角質,軟化後再連續一段時間給寶寶小手塗上專用的寶寶潤膚霜或者尿素軟膏、楊酸軟膏,寶寶的手部皮膚會逐漸改善。

PS:睡覺前採用上述辦法為寶寶「護手」,效果更好哦~

0~2歲是寶寶皮膚的脆弱期,十分需要每天保溼,保護皮膚屏障。不要等到突然發現寶寶小手皸裂才想起來塗保溼霜,寶寶受罪不說,皮膚功能還受損。

因此各位家長可選擇一款溫和不刺激的寶寶專用護手霜,一年四季長期使用。呵護寶寶的水嫩肌膚,功在平時~

另外,還要提醒家長,儘量少讓寶寶接觸涼水,減少冷水洗手的次數,少用鹼性強的肥皂洗手,寶寶手上有水時要擦乾淨後再出門,而且要擦上護手霜、戴手套等以防皴裂。

2

寶寶體內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功能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如果寶寶的手出現皸裂,有可能就是體內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

建議給寶寶做個微量元素檢測,看看具體缺乏以下哪種維生素,好採取相應措施。

維生素A

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對皮膚的表層有很好的保護作用,一旦缺乏,就可導致皮膚出現乾燥和脫皮等現象。

如果寶寶手部皸裂是缺維生素A導致的,建議平時可從飲食上來調理補充,讓寶寶多吃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蔔、雞肝、牛奶、魚類、蛋黃等輔食,對皮膚可起到保護作用。

維生素B

體內缺乏維生素B可導致皮膚出現脫皮、痕癢現象,嚴重的話還會引起皮膚炎。

如果寶寶手部皸裂是是缺維生素B導致的,建議讓寶寶服用維生素B片進行治療,對皮膚有很好的修復作用。

維生素C

挑食的孩子比較容易缺乏維生素C,當缺乏維生素C時,會表現出胃口不好、皮膚脫皮等現象。

如果寶寶手部皸裂是缺維生素C導致的,可外用維生素C注射液搽塗手部患處,對皮損有較好的恢復效果。

維生素E

手部脫皮也可能和身體缺乏維生素E有關,寶寶身體一旦缺乏維生素E,就有可能導致皮膚脫水,引起手部等地方脫皮。

所以平時要讓孩子多吃一些含維生素E高的食物,如梨,同時注意手部皮膚護理,脫皮較重的,可用維生素E乳塗在手上,並一邊按摩,可更好吸收。

3

化學性因素:

接觸刺激性物質,導致接觸性皮炎

刺激性物質為什麼會導致寶寶小手出現皸裂呢?

寶寶手部皮膚嬌嫩脆弱,如果寶寶的手接觸過具有刺激性的物質,比如含鉛量高的兒童玩具太空泥,就有可能刺激皮膚炎症性反應,誘發皮膚皸裂。

還有一些物質本身不具有刺激性,但又可以作為過敏原引起過敏性接觸性皮炎,導致皮膚保護層受損。

接觸性皮炎可能由多種因素、通過不同方式引發,建議聽從醫生診斷決定治療方案。

另外,提醒家長要警惕出現在寶寶周圍的酸鹼含量高的物質以及不安全的化工製品等,避免寶寶接觸到刺激性物品。

4

生物性因素:溼疹、手癬

有過敏體質家族史的寶寶容易因過敏性皮炎引起溼疹,除此之外,遇到換季氣溫高低不定,皮膚乾燥,對各種刺激因素很敏感,也可能誘發皸裂性溼疹。

皸裂性溼疹成因複雜,一般比較頑固難治,需及時到醫院就診採取正規藥物治療。

手癬屬於真菌感染,具有傳染性。

該怎麼預防和護理呢?

提醒各位家長,家人之間臉盆、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千萬別共用,尤其是要為寶寶做到專物專用!

如果寶寶出現手癬需及時找醫生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專門的抗真菌藥物進行治療。特別強調,寶寶手部脫皮時,不要去剝掉它,要讓它自然脫落。

今天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大家有任何問題歡迎給我們後臺留言,我們會竭誠為您解答。

相關焦點

  • 比生孩子還要痛的乳房皸裂 幾乎每個媽媽都要經歷 預防方法要牢記
    有研究顯示,90%以上的新手媽媽們都曾經歷過乳頭疼痛或皸裂,甚至1/3的媽媽因乳頭疼痛感而放棄了母乳餵養。那到底什麼是乳頭皸裂?新手媽媽應如何應對和預防呢?什麼是乳頭皸裂?引發乳頭皸裂的原因?首先,是媽媽本身無法避免的原因,媽媽乳頭過短或是凹陷,以及乳暈直徑過大等原因。
  • 【解救】乳頭皸裂不用怕!
    作者:寶寶知道 賈翠翠heart這位寶媽反應的情況是乳頭皸裂,乳頭皸裂是哺乳期乳頭發生的淺表潰瘍。常在哺乳的第1周發生,初產婦多於經產婦。大多是和媽媽的哺乳姿勢不當有關係。哺乳時媽媽最好是坐姿,讓寶寶含住大部分的乳暈,這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疼痛難忍,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母乳,放奶瓶裡餵寶寶媽媽可以讓寶寶先吸允疼痛較輕的乳房。產婦產後如果乳頭護理不當,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或母親未能掌握正確餵哺技巧可引起乳頭皸裂。它常發生在哺乳的第一周,亦稱乳頭潰瘍。乳頭裂傷後,母親常因心亂疼痛而無法授乳,使乳汁迅速減少成乳汁瘀積。
  • 皸裂、脫皮、紅臉蛋、凍瘡……寶寶冬季護膚看這一篇就夠了
    與成人相比,寶寶們的表皮和真皮層發育都不成熟,尤其到了冬天,天氣寒冷、溼度下降,寶寶皮膚內的保溼因子迅速減少,皮膚屏障功能相應地受到損傷,非常容易出現乾燥、皸裂、瘙癢、長凍瘡等皮膚問題。如何預防寶寶紅臉蛋?減少冬季寶寶皮膚問題?穿衣保暖有講究冬季寒冷,首要的當然是給寶寶做好保暖工作,不過也不要給寶寶穿蓋太多,家有小嬰兒的不要包裹得太嚴實,過熱易誘發溼疹、瘙癢。如果摸到寶寶脖子腋下有汗,就說明穿多了,需要適量減少衣物。
  • 新生兒日常用品有哪些?如何選擇?護理寶寶要注意哪些
    分娩日即將來臨,寶寶也即將出生,準父母都會提前準備很多嬰兒護理用品,即使向老輩人或是已為人父母的閨蜜請教,實際應該準備哪些嬰兒用品以及應該如何選擇,這當中也有不少學問。4,無刺激性的嬰兒洗髮沐浴露,痱子粉,松花粉,乾濕巾,護臀膏。5,消毒棉籤,肚圍,肚臍帶,嬰兒帽。6,吸鼻器,餵藥器,矽膠調羹。
  • 寶寶的真愛,子初米胚芽寶寶多效面霜保溼又清爽
    寶寶的真愛,子初米胚芽寶寶多效面霜保溼又清爽秋冬又來了,這個季節對於寶寶的面部肌膚來說,真的是一個大考驗階段!要是不注意護理寶寶的面部肌膚,小臉蛋兒很容易出現起皮和皸裂的情況。這時候,選一款合適的寶寶面霜非常重要!
  • 乳頭皸裂,無法正常哺乳?這四點寶媽們了解一下
    有些寶媽在哺乳期裡,會出現乳頭皸裂的情況。乳頭皸裂就是乳頭表面出現了小裂口,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有液體滲出,或者血液滲出的情況發生。時間久了症狀依然沒有減輕的話很有可能會形成潰瘍,沒有正確處理的話,還可能引發乳房結塊,疼痛,紅腫,還可能會發燒等。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 耳朵進水會引起寶寶中耳炎嗎?中耳炎如何預防?
    4、粘稠的鼻涕和黃色眼屎越來越多。 5、睡覺長期打呼,反覆有濃鼻涕、鼻塞。 6、寶寶聽力下降。 7、測量寶寶雙側耳溫,若相差 0.5℃以上,考慮溫度偏高一側的耳朵患有中耳炎。
  • 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時間:2015-11-22 12:3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寶寶發燒39度怎麼辦?寶寶發燒39度如何護理?其實媽媽不需要太焦急,發熱不過是身體對感染所產生的一種正常反應罷了。
  • 寶寶溼疹反覆發作,需要忌口嗎?溼疹護理的幾點注意,媽媽收藏好
    寶寶溼疹反覆發作,需要忌口嗎前幾天收到閨蜜小洋的微信,小洋的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溼疹就發作了。婆婆擔心是寶寶對食物過敏,說什麼也不讓小洋餵輔食。溼疹的誘因有很多,過敏是最常見的原因。小洋的寶寶剛吃米粉和青菜,過敏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春天到來,寶寶對一些盆栽植物、花粉過敏的可能性更大。
  • 寶寶多少度算發燒?寶寶發燒如何護理
    那麼引起嬰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呢? 1、感冒: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感冒的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2、耳鼻喉發炎: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常見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症狀。
  • 嬰蓓佳:做好這4點,寶寶溼疹不復發!
    寶寶為什麼會得溼疹呢?  經過多年研究,溼疹的病因還不明確。通常認為,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2個方面:  ①內在因素:遺傳或者自身免疫系統失衡,內分泌疾病、慢性感染等;  ②外在因素:也就是過敏。如食物過敏、護膚品過敏、環境因素引起的過敏等。
  • 維愛成長|新生兒媽媽常見問題解答-日常護理篇
    待孩子稍大,能自己拿著奶瓶喝奶的時候,再選擇240ml或360ml規格的塑料奶瓶,相對更安全。7、寶寶需要做口腔護理嗎?嬰兒口腔護理是日常護理的重要之一,由於沒有長牙的寶寶,口腔黏膜脆弱,一般不需要特別清洗,只是每次給寶寶餵養後,再餵些溫水將口腔內殘留物衝乾淨即可。
  • 那些年經歷過的開奶痛,你還記得嗎?新媽媽注意五點,避免開奶痛
    你以為卸貨了就完了嗎?然而並沒有,寶寶生下來之後,新媽媽就會有新的一輪煩惱了,不打算母乳餵養的媽媽就要想著怎麼回奶,打算母乳餵奶的媽媽生完寶寶之後,第一個想的就是開奶。
  • 新生兒寶寶該如何護理?「網約護士」上門現場教學
    楚天都市報1月5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簡傑)孩子出生才兩周,年輕的寶爸寶媽不知道怎麼護理照顧,網上預約一名資深的產科護士上門護理教學,新手寶爸寶媽直呼「受教了」。1月4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延續護理項目「網際網路+護理服務」產婦及新生兒護理上線,成功完成武漢市公立醫院首單產婦及新生兒護理網約業務,為一對年輕夫妻的小寶寶提供了專業的護理服務。(護士上門為新生兒寶寶做護理,家屬在旁觀摩學習)95後寶爸小謝的兒子亮亮(化名)出生剛兩周,寶寶回家後沒過幾天,小謝夫妻倆的煩惱就來了。
  • 寶寶發燒如何護理,可能你以前全都做錯了
    冬天裡得個發燒感冒是很常見的問題,寶寶也是這樣,幾乎每個孩子都經歷過發燒的折磨。而在應對小兒發燒這件事情上,家長們的做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不去看醫生就給孩子吃抗生素退燒的,有用白酒擦身的,甚至還有各種奇奇怪怪的偏方,比如用蛋清和鹼面塗身子的。
  • 家有女寶必看!孩子私處要這樣護理,做錯了寶寶每次尿尿都會疼!
    前兩天上了一篇關於男寶丁丁護理的文章,很多寶媽反映很實用,更多媽媽要求再出一篇關於女寶私處護理方法。作為寶媽們的「貼心大棉襖」,菌菌當然是第一時間安排上!因為女寶私處感染這件事,是真的存在並且需要重視的,這兩年也不斷的有相關新聞。很多家長一直覺得,孩子太小了,需要私處護理?!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嘮嘮這件事!
  • 朱丹產後奶水超多:「寶寶就是最好的催乳師!」
    要想下奶順利,一定要寶寶多吸,要想母乳不痛,一定要注意母乳姿勢和乳房護理,做好這兩點,真的能少受罪。我們先說第一點:如何下奶和保證奶水充足?到寶寶滿月時,你每天平均會產生720毫升乳汁,足夠寶寶吃。媽媽們要記住:按需餵養寶寶,讓寶寶多吸,任何吸奶器,通乳師,都比不上寶寶的有效吸吮。如何避免乳頭疼和漲奶疼呢?
  • 一個針管測出寶寶吃奶的力氣有多大!別再說「不就餵個奶」這句話
    「這不該是一個媽媽的本能嗎?」「什麼奶粉都比不上母乳,為什麼不讓孩子吃母乳?」「沒有奶,那你多喝點下奶湯,請個通乳師啊!」「哎呀這孩子真受罪,媽媽沒奶。」前兩天有網友上傳了一段剛出生的寶寶用針管喝水的視頻。你以為沒什麼力氣的寶寶,嘬著一個針管,不用人推針管,就可以把水吸進嘴裡,把針管的助推器吸到底部。還有的寶媽,測試了兩個月的寶寶吃奶的力氣有多大。
  • 視頻|「大手拉小手」嚴防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高發期,尤其是農村部分家庭冬季取暖仍然以燒煤為主,預防一氧化碳事故不容忽視。近日,臨淄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一氧化碳安全隱患大排查。同時,臨淄區應急管理局聯合臨淄區教體局走進學校開展「大手拉小手」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宣傳活動,提高中小學生的避險防災能力,嚴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發生。「一氧化碳中毒如何辨別?」「會有頭暈、渾身乏力的感覺……」「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搶救呢?」「要馬上開窗通風……」12月14日,在臨淄區齊陵一中5年級一班,同學們正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 這例嬰兒鉛中毒的病因非常隱匿,你想知道嗎?如何預防鉛中毒
    在臨床上,柯大夫遇到一位寶寶8個月體檢,查了好幾次血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減少,其他血色素和血小板基本正常,到底是什麼原因,常見有可能最近病毒感染,但是最近寶寶沒有任何症狀, 也沒有服用藥物病史,家庭最近也沒有裝修等情況?為什麼化驗了幾次多是異常,吃了升白細胞藥物效果也不好,那到底有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