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讓人厭惡,越早改變越好

2020-12-10 讀行人生

在工作、生活當中,我們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從他們的口中聽到千言萬語。

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無時無刻不考驗著做人的素養和情商。

越是情商低的人,說話越有這四個特點,越讓人厭惡。

1

說話喜歡與人抬扛,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

有些人,不管你說什麼,做什麼,他們總要和你抬槓。

你說這件衣服真好看,她說根本就是很難看,你品味真差;你說這篇文章真不錯,他說我覺得很垃圾...

簡而言之,就是凡事都和你唱反調、抬扛,讓你不舒服。

喜歡抬槓,處處和別人唱反調的人,表面上是在懟別人,否定別人,其實是對自己無力改變糟糕處境的一種宣洩,是在和自己內心的壞情緒較勁。

除了情緒宣洩之外,他們總想在言語上勝過別人,往往是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成就感,顯得自己很厲害,而這恰恰證明了他們的無能。

有人說,所謂情商高,就是好好說話,不抬扛。

真正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是非常儒雅溫和的,他們不抬槓,只抬人。

一個總喜歡抬槓的人,人際關係往往比較差,令人討厭,是徹徹底底低情商的人。

這樣的人,說話行事總是帶著攻擊性,對別人缺少最基本的尊重。

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情商最低的行為。

戴爾.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裡寫了一個自己的故事。

在一次宴會上,坐在他旁邊的一位男士為大家講了一個幽默的故事,大家卻為一句名言的出處爭論不休。

這位男士稱這句話來自於《聖經》,卡耐基為了顯擺自己的才學,針鋒相對地指出,這句話是出自於《哈姆雷特》。

當時飯桌上,還有他的一位老朋友,這位朋友是專門研究莎士比亞的作品的學者,卡耐基便拉著他來評理。

朋友聽完他們的爭論,偷偷踢了下他,並說:「戴爾,你錯了,這位先生是對的。」

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對朋友埋怨到:「弗蘭克,你知道那句話絕對是莎士比亞說的,為什麼要把錯的說成對的?」

朋友卻質問他:「為什麼不能給他留點面子呢?人家只是想表達,根本不需要你的意見,你又何必一定要和他爭個輸贏?」

這段話讓喜好爭論的卡耐基徹底頓悟:「普天之下,贏得爭論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避免爭論。」

當一個人非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的時候,他說話的目的就不再是為了溝通,而是為了戰勝。

無謂的爭論,只會讓你離真相和良好的人際關係越來越遠。

很多時候,一個人喜歡與人抬槓,不認可別人的觀點,往往是因為他的認知水平局限。

在《莊子·秋水》裡有這樣一句話: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之所以說不要和井底之蛙聊大海,不要和夏天的蟲子談論冰雪,那是因為它們不曾見識過,沒有經歷體驗過。

即便你說的都是實話,都是對的,他們也不會相信你的話,不會認同你的觀點。

那些喜歡抬槓的人,受困於自身淺薄的見識,較低的認知水平,導致非常地固執、自大,容不得其他的觀點和看法。

那些見過江海湖泊,經歷過四季更迭的人,和那些整天枯坐在井底下的蛙以及夏天的蟲子,很明顯是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層次。

情商越高、認知水平越高的人,往往越是謙遜有禮,越是能認真地傾聽別人的聲音,不會一味地反駁別人、否定別人。

一個人情商的修煉,往往是從好好說話開始,而好好說話,往往又是從不抬扛開始。

真正高情商的人,不抬扛,只抬人,因為他們不需要去向別人證明什麼。

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即使是在自己有理的情況下,往往也會給別人留點餘地和退路,給人臺階下。

2

說話沒有分寸,愛刨根問底。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生活中和一些人相處,會感到身心舒暢。

可是也總有一些人,一旦靠近了,便覺得窒息。

歸根結底,不過是因為每個人的分寸感不同。

曾經結識過一位網友,她說話讓人啼笑皆非。

對方一開口就問我年齡多大了,一個月做自媒體收入多少錢。

關係並不熟,一開口就問年齡、收入,難免讓人心裡不舒服。

於是,我婉轉地避開了這個問題,只給網友說了下行業的情況是怎樣的。

要是換作其他人,也就會不再追問了。

沒想到,網友很執著,非要我說一下具體收入。

我並不想回答,於是含糊地說:「不大穩定。」

網友居然說:「那你告訴我一下,你這幾個月收入如何?」

網友初識聊天,竟然就追問別人的年齡和收入,我感到很無語。

生活中,像這樣的例子不勝列舉。

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總覺得交往就該不拘禮。

殊不知,與人交往中,有一把尺子,叫做分寸。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而脆弱。

不管對待陌生人、熟人、還是親朋好友,都要拿捏好分寸。

有句話說得好:「話不可說盡,要把握分寸;事不可做絕,要留有餘地。」

說話做事,多考慮別人的感受。

心中裝著他人,處事才能不失分寸。

有分寸的人是高情商的人,他們心中有度,說話懂得斟酌,既傳達了自己的好意,又不會讓他人陷入難堪的境地。

分寸感,是對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把握,是一種推己及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對他人善意的保護。

在《朗讀者》節目上,一篇文章讓徐靜蕾想起了她的奶奶,直言:「唯一不能讓我掌控的,可能還是家人。 」

奶奶過世後,她傷心不已,連弟弟的婚禮都沒有參加,就跑到國外逃避傷痛。

徐靜蕾情緒有些難過,董卿對她進行安慰:「地上如果有一個人死了,天上就會多一顆星,因為它要給活著的人照亮。」

然後,董卿才接著問道:「有什麼特殊的時間,你能感受到奶奶嗎?」

談到這裡,徐靜蕾想起記憶裡奶奶的畫面,在現場失控落淚。

此時,如果主持人趁機追問,讓徐靜蕾說出更多感人的故事,收視率肯定能非常高。

但董卿沒有這樣做,她不再談這個話題,而是靜候一旁,待徐靜蕾恢復平靜後,溫柔地說沒關係,並巧妙地轉入下一環節。

正如有人說的那樣:所謂的「分寸感」,其實就是懂得用心裡的尺子,去猜出旁人心中到底需要什麼,並不露痕跡地配合。

有分寸感,是最高級的情商。

有分寸感的人,說話辦事顧及他人感受,點到為止,留有餘地,給人留出適當的空間,不越界,不探他人私隱;懂得將心比心,與人交往知進知退。

再好的關係,沒有了分寸感,只會把對方推得更遠,產生更大的隔閡。

3

說話愛炫耀自己,洋洋自得。

一個人說話越顯擺自己,越容易引來他人的嫉妒,甚至招來災禍。

在明朝時期,有個家產很富的商人叫沈萬三。

有一次,皇帝朱元璋有心試探他,「我有百萬軍,你的錢財養得起嗎?」

沈萬三得意地回答說,「每個人給一兩銀子都夠。」

原本沈萬三隻是為了證明自己很有錢,但他卻並不知道,這不僅嚴重威脅到了皇帝的政權,還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

於是當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因國庫空虛,就打起了沈萬三的主意。以一枚銅錢放在他那裡生利息的套路,最終讓沈萬三家產耗盡,家破人亡。

與人相處,說話越是愛炫耀自己,越讓人討厭,關係越容易變淡。

張愛玲和好友炎櫻就是因為炎櫻喜愛炫耀自己,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直至徹底絕交的:

在張愛玲經濟拮据、生活困窘時,炎櫻卻總是誇耀自己的賺錢能力了得;張愛玲情路坎坷、孀居多年,而炎櫻卻大談特談自己婚姻的甜蜜幸福;

頻繁地炫耀自己之後,終於把張愛玲惹惱了,於是兩人徹底絕交,沒有往來。

作家亦舒說過:內心真正富足的人,從不炫耀擁有的一切,她從不告訴別人自己讀過什麼書,開過什麼車,去過什麼地方,有多少件衣裳,買過什麼珠寶,因為她沒有自卑感。

很多時刻,我們總是以自己的小聰明和小成就,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至去招搖過市。

殊不知,在這個世上,高手比比皆是,有時你越去炫耀,反而越會讓自己下不來臺。

蘇東坡少年時就博覽群書,才智過人,於是漸生傲氣。一天,他乘興在自家門前寫了一副對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

有一天,一位白髮老者登門拜訪,見了蘇東坡,老人說:「聽說蘇才子學問蓋世無雙,老朽特來請教。」

蘇東坡見這麼大歲數的人都找自己問問題,心中十分得意,他說道:「老先生可有什麼疑難?」老人沒有說話,笑吟吟地捧過一本書來。

蘇東坡接過來,翻開第一頁,頭一列就讀不下去了,為什麼呢?有兩個字不認識。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他當時立刻臉上紅一陣、白一陣,腦門上汗涔涔的。老人看後說道:「怎麼?這些字連蘇才子也不認識呀?」

此時蘇東坡才恍然大悟,趕忙添了幾個字,重新寫成這副門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當你去炫耀自己的才華和學識時,不僅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反而會自取其辱,更顯露自己的淺薄和無知。

4

說話口無遮攔,不給人留面子,讓人難堪。

說話沒有分寸,口無遮攔,就如同往自己家的牆子上亂釘釘子,即便拔掉了,傷痕卻依然突兀地在那裡,傷人傷己。

演員何藍逗在《快樂大本營》上當眾吐槽汪蘇瀧個子矮,說:「不公平我和汪蘇瀧最矮!」

何炅想救場緩解尷尬,於是打圓場說:「這樣說我會不高興的。」

她直接來一句:「哦!還有何老師!」

何老師當時臉色就有點不對了,說:「你這樣說我就更不高興了。」

高情商的人,說話間應該是帶有善意的,懂得給人留面子,不讓人難堪,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什麼時候該給別人留餘地。

不讓人難堪,說起來簡單,但能否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仔細觀察,生活中有很多人,說話不分場合,不注意把握分寸,不經意間讓別人難堪,或者拿別人取樂,還自以為幽默。

但這不是幽默,是情商低的表現。

在一期《嚮往的生活》中,眾人圍坐,何炅給黃磊的新電影做宣傳。

談到拍電影的時候,魏大勳忍不住發了句牢騷:「現在很多電影明明是導演讓這麼演的,本來就該怪導演, 但是最後承擔結果的卻是我們演員。」

他說得痛快,卻完全忘了當時在座的黃磊正是他上一部戲的導演,何炅第一時間聽出來問題,立刻替他解圍:「大勳說的肯定是《梔子花開》。」

這是魏大勳才意識到,何炅曾經也是他的導演,一句話傷害了在場兩個人,尷尬得想要原地消失。

何炅知道他其實無心,先假意生氣,但最後還是跟他分享自己的經驗:「想說誰好就說誰好,不要說誰不好,因為你不知道聽見這話的是誰,不知道自己就得罪了人。」

「說一句話,要看在場所有人的臉。」在言語中顧及他人的體面,體現的是一個人的高情商。

口無遮攔的人,大多數時候都會傷人而不自知。

黃渤在一次演講中說到,真正的高情商,就是不讓人感到尷尬

村上春樹曾說過:「很多人都會說這樣的話,我這人心直口快,不會拐彎抹角;我這人敏感脆弱,難以與人打交道。

然而我多次目睹敏感脆弱的人無情地傷害他人,心直口快的人不自覺地再三強調於己有理的歪理。」

說話口無遮攔的人,實際上是修養不夠,情商低。

情商高的人,不會刻意為難別人,他們懂得尊重別人,不管是在行為上還是在言語上,都有著自己的分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情商越低的人,越有這3個說話習慣,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與之相反則是,情商低的人開口就得罪人,惹人厭煩。情商低的人通常會有這3個說話習慣,人緣變得很差,希望你一個都沒有!1、愛炫富的話說話經常愛顯擺的人通常是沒有情商的人。
  • 心理學家:越是情商低的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是明顯,不妨自測
    心理學家:越是情商低的人,身上這「4個特徵」越是明顯,不妨自測 心態悲觀 有些人樂觀,積極向上的一面是很容易感染身邊人的,大家都有這種感受喜歡跟正能量的人一起玩,但是也有完全相反性格的人
  • 飯局上,越是混得好的男人,敬酒時越喜歡這3句話,難怪越混越好
    飯局上,越是混得好的男人,敬酒時越喜歡這3句話,難怪越混越好能力並不是評判一個人能不能混得好的唯一標準,有很多人能力沒別人強,卻反倒混得比能力高於自己的人要好。這並不是說能力不重要,而是說能力不是混得好的唯一決定因素,還有其他的許多原因會影響到一個人的發展。比如說他的情商、他的人脈以及他的思維方式等,這些都能夠影響到這個人的發展。
  • 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這4句話掛在嘴邊,希望你一個也沒有!
    很多智商很高的人,確實可以過的不錯,但是論起成就來說,情商高的人絕對更勝一籌。高情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把話說好,但是反觀現在社會,很多人都意識不到情商的重要性,對於情商的教育方面也是0接觸,這就導致了很多人在「不會說話」上吃大虧,情商越低的人,越喜歡把4句話掛在嘴邊,快看看你有沒有犯低情商的錯誤!
  • 情商低的人,往往會有這幾種表現,格局越小,活得越累
    儘管朋友對此勸解,任就沒有任何改變,說明喜歡我行我素,如果繼續深交下去,未來可能會誤事。 哈佛大學教授、著名心理學家 丹尼爾.戈爾曼說:人的成功,智商的作用只佔20%,其餘80%是其他因素,其中情商佔很大一部分。事實證明,無論是在生活中或者職場中,那些左右逢源之人大多都有一個共同點:情商很高。
  • 層次越低的人,越是愛「抬槓」
    有人不禁會問:這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在我看來,層次越低的人,往往越是喜歡與人抬槓。換句話說,愛抬槓的人,所處的層次通常比較低。至於原因,且聽我說道說道。這樣的人不是情商低,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沒有修養,沒有素質,就是純粹地心眼壞。請記住這句話:很多時候,你諸事看不順眼,並非是因為別人不好,往往是因為自己的修行不夠,修養不夠。
  • 俗話說:情商決定命運!如果你有這4個說話習慣,需要引起注意了
    反之,那些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卻依然碌碌無為的人,不是你沒有別人優秀,而是因為你不懂得如何說話,所以事業上處處碰壁,生活中也遲遲找不到女朋友。所以,想要在人生中各個方面混得更好,很有必要掌握一些說話技巧。如果你有以下這4個說話習慣,一定要重視起來了。
  • 一個人,層次越低,身上的這幾個弱者思維越明顯,越早改掉越好!
    綜上所述,一個人,層次越低,身上的這幾個弱者思維越明顯,越早改掉越好!1、不知道如何及時阻止損失如果被鱷魚咬了腳,你會怎麼辦?讓我們看一下經濟學中著名的「鱷魚效應」:一條鱷魚咬住了你的腳。如果此時嘗試用一隻手將腳從鱷魚的嘴中拉出,則你的手也可能會被鱷魚咬傷。
  •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
    越是情商低的人,給領導敬酒時越愛說這3句話,領導一聽就不耐煩酒桌上的文化,永遠都學不完。酒桌上的人際關係複雜,很多人之間認識,當然也有不認識的。朋友多就好辦事,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每個酒桌上的人都不會嫌朋友太多。不過在酒桌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對方的朋友,因為酒桌上,從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做事的方式,就能看出一個人值不值得結交。所以不管是生活中,和親朋好友出去吃飯喝酒,還是在職場上,和領導同事出去喝酒,在酒桌上都有很多講究。根據喝酒的對象不同,酒桌上說的話做的事也要有所區分。
  • 爺爺說:難成大器的人,大多都有這3個致命缺點,越早改變越受益!
    如今在職場上,相信很多職場朋友,他們都希望在公司裡有所作為,能夠在社會上成就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可是那些難以成大事的人,他們會有各種各樣的弱點,讓他們在社會上被大家所厭惡,即使有些職場朋友他們能說會道,屬於人來瘋的性格,可是他們在處理和領導或者是客戶關係的時候,卻顯得不是那麼遊刃有餘,就是因為他們快人快語,大大咧咧,在社會上弱點太明顯
  • 孩子若常說這3句「口頭禪」,預示著未來情商低,越早戒掉越好
    每個聰明的人與他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密不可分的,智商體現在各科的成績上,而情商主要體現在說話的藝術上。智商決定每個人的下限,情商則關乎每個人的上限。並且一個人的成功,有80%取決於他的情商,僅20%取決於智商。 受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會形成一些特殊的行為習慣。
  • 心理學:越是情商高的女人,越不喜歡與人交往
    沒有一個人能讀懂另一個人,每一個人都很孤獨」。正是如此,儘管我們是群居動物,但從本質而言,我們每個人都生而孤獨。很多時候,被閱讀被理解被接納是奢侈的,而越是思想深邃、情商高的人越是深有此感。他們往往有著比常人更敏感、更善思的一顆心,思想高度也超出常人的思維。
  • 在公司群裡,情商高的人從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被領導厭惡
    在公司群裡,情商高的人從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被領導厭惡在職場生存,很注重說話之道,相信很多朋友應該深有體會。作為職場人,沒有情商肯定是不行的,能說會道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別人的認可與肯定。如果連這也做不到,那麼我只能說你的前路一片坎坷,未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不僅僅是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學會說話,懂得閉嘴。在公司的群裡,一樣也要做到該做的東西。像那些情商高的人就從來不會說這3句話,說得越多,越容易被領導厭惡。
  • 君子慎言,情商高的人都怎麼說話?
    情商高的人都怎麼說話?會說話一直是情商高的表現,一個情商高的人非常懂得交流的技巧,那麼我們日常的說話有哪些技巧呢?怎樣說話才算是情商高的表現?當我們對身邊的人都有了深刻的了解,懂得了他們的情感所向,那麼交流自然就會向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03學著委婉的表達,告別直來直去很多人都說自己就是個直性子,不喜歡拐彎抹角的說話,從來都是有話直說。
  • 真正厲害的人,身上都有這4個特點,越早知道越好
    這句話耳熟嗎?「如果當時我知道就好了。」我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說過或者聽過這句話,當某件事的結果不是很好的時候,突然反應過來自己當初不應該這麼做。可事實上,很多事情的結果一旦產生,就意味著已成事實,想回去改變是不可能的。所以,那些真正厲害的人,身上都有這4個特點,越早知道越好。1不被別人的看法左右生活。
  • 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嘴笨不會說話不會聊天
    如果你在日常的生活中屬於那種情商很低的人,自然就會讓你缺少很多的朋友,而且就連自己喜歡的那個人也不會輕易的喜歡你,因為你不知該怎樣去表白,不知該怎樣與他相處,那麼?情商低不會聊天怎麼辦?怎樣才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侃侃而談的人,變成一個能讓身邊朋友都喜歡自己的人,就請你認真的看下面的介紹吧,說不定對你會有一些啟發,其實情商低的人他不是不喜歡說話,只不過是他說的話會讓別人感覺到不舒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他說的話都是不經過大腦的,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脫口而出的話,很大一部分都會很傷害別人,所以說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那個喜歡人的欣賞,而且也為了讓自己周邊的朋友都覺著你是一個很善良的人,我們一定要學著說話
  • 越是情商高的人,酒桌上越懂得這3個絕招,沒看懂可以多看幾遍
    想在職場上混得好,除了智商高以外,情商也同樣不可少。其實如果你想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酒桌上就是最佳的場合。情商低的人,往往不會看氣氛,總是說錯話、做錯事,讓眾人尷尬;情商高的人,往往能夠在酒桌上來去自如,左右逢源。越是情商高的人,酒桌上越懂得這3個絕招,沒看懂可以多看幾遍。
  • 越是學歷低的人,越喜歡幹這3個工作,年紀越大越被動
    越是學歷低的人,越喜歡幹這3個工作,年紀越大越被動 在如今這個社會上,想要找到一個工作尚且不容易,想要找到一個符合自己心意的工作那就更是難如登天了。 工作就是飯碗,就是你養家餬口的經濟來源,很多時候,有的人因為選擇錯誤,導致耽誤了大好青春,後悔不已。
  • 情商越高的女人,越不會「好好說話」,這才是女人的頂級魅力
    我們都知道情商與說話緊緊相連,情商高的人說的話總能討人喜歡。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情商越高的女人,越不會「好好說話」,不像低情商的女人唯唯諾諾、呆板刻薄,她們更喜歡不按常理出牌。真正高情商的女人,都有這4個說話的特點。
  • 越是情商高的人,在開會時越不喜歡說這3句話,難怪會被領導重用
    越是情商高的人,在開會時越不喜歡說這3句話,難怪會被領導重用 在公司的時候,我們經常是需要去開會的,畢竟公司對於員工,除了讓他們每天都要在工作崗位上盡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外,還會根據最近的一些收益情況,大體的去分析員工所存在的優勢和問題,需要逐一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