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瑞士近衛隊更換頭盔 中世紀最強僱傭兵由何而來

2021-01-09 八百裡加急

近日,據國外相關媒體報導,梵蒂岡的瑞士衛隊新成員在宣誓就職的儀式上放棄了文藝復興式的傳統的金屬頭盔,改用3D列印技術製作的PVC材料頭盔。據說這種打破傳統的新式頭盔有更多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說,新頭盔比金屬頭盔造價更加便宜。並且,這種PVC材料的頭盔佩戴起來更加舒適,涼爽。據說,瑞士衛隊正在尋找贊助商來列印這種頭盔。新式頭盔的單價約為6700元人民幣。

為什麼一個國家衛隊更換頭盔的事情還要媒體進行專門報導呢?僅僅是因為這個國家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岡嗎?事實並非如此。比梵蒂岡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是這隻衛隊本身。這支衛隊是專門用來保護天主教會聖座羅馬教廷和教皇本人的僱傭兵組織。衛隊一共只有110人,並且全部來自於瑞士軍隊。

這支衛隊有著光榮的傳統和英勇的事跡。在1527年5月6日的羅馬之劫中,時任西班牙國王和羅馬帝國皇帝的卡洛斯一世企圖抓捕教皇。瑞士近衛隊與其進行了慘烈的戰鬥,共有147人戰死在教堂外。因此感動了當時的教皇,遂決定從此只僱傭瑞士青年來保衛教皇。也因此從那以後瑞士僱傭兵就成了唯一由梵蒂岡指定的近衛隊性質的軍隊。

瑞士僱傭兵並不是單單在羅馬之劫這場戰鬥中表現出了英勇無畏的品格。他們這種打起仗來不死不休的特點,是在15世紀時,瑞士士兵使用長矛兵方陣時期培養出來的。那時瑞士軍團的核心是長矛兵。他們使用的長矛約為12到15英尺長,矛頭約為一英尺。事實上,長矛兵方陣本身並不完美,瑞士人能在當時取得不錯的戰績完全取決於他們那一套有效的作戰方式。

在瑞士擴張的諸多戰役中,戰爭往往發生於山地中的小塊平地上。在這種地形中,紀律性更強的瑞士長矛兵往往比其他國家的佃農步兵更加靈活。在戰鬥剛剛打響的時候,瑞士軍隊首先派出的是戟兵和弓箭手。他們一邊進攻一邊尋找敵方軍隊的薄弱環節。這時的長矛兵則分散隱蔽在四周。當戰鬥進入關鍵時刻時,長矛兵突然進入戰場。長矛兵方陣的個數,寬度和指揮人選都是在戰鬥開始之前由最高統帥安排好的。在前進時,幾個長矛兵方陣互相掩護。方陣中的士兵行動都保持高度一致,絕不允許搶劫財物或者捕獲俘虜。甚至連救助傷兵都是不允許的。在遇到騎兵攻擊時,長矛兵方陣則馬上轉為防守。由於騎兵在進行攻擊時往往不能馬上停止,因此經常會在方陣前撞的頭破血流。而這時的方陣又是嚴禁追擊敗退敵軍的。有著這種嚴明的紀律,想不勝利都難呀!

那麼到底為什麼瑞士軍團打起仗來都不怕死呢?那是因為在當時的瑞士軍團中,士兵幾乎都來自於同一個村落,他們之間都有著相似的語言和意識形態。如果在戰場上苟且偷生,則會被其他人恥笑。即使活著回家,也會永遠抬不起頭來。因此,瑞士軍團的士兵都選擇拼死一戰。就算馬革裹屍,起碼不會辱沒自己的名聲。

相關焦點

  • 第4288回:羅馬之劫靈魂墮落,屠宗座瑞士近衛隊
    我在參觀梵蒂岡時,曾經見識過瑞士近衛隊的颯爽英姿,宗座瑞士近衛隊是在1506年由教宗儒略二世建立。宗座瑞士近衛隊是現存最古老的軍事組織之一。 宗座瑞士近衛隊是保護天主教會、聖座、羅馬教廷和教宗本人的僱傭兵組織,隊員原本為受僱於保護君主的傭兵,而漸漸轉變為專屬於梵蒂岡城國的近衛隊性質的僱傭兵組織,服務年限差不多介於2年和25年之間。
  • 莎拉遊記|梵蒂岡衣著鮮亮的那些士兵,為何必須是瑞士人?
    梵蒂岡,全球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國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去過梵蒂岡旅行的朋友,一定會注意到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前,那些站崗的士兵。他們身著鮮豔的文藝復興式的黃藍紅制服,不像是士兵倒像是舞臺上的演員。
  • 大軍壓境,士兵全跑了,僅189名僱傭兵堅守,理由是:合同沒到期
    瑞士近衛隊目前是最古老的積極軍事單位,最早是1506年由教皇儒略二世建立的,它是為了保護天主教會聖座羅馬教廷和教皇本人的僱傭兵組織。僱傭兵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職業,他們往往都伴隨著死亡,由僱傭兵組成的瑞士近衛隊一向頗受尊敬和信任。
  • 號稱永久中立國,數百年來無戰事,瑞士這一手靠的是什麼?
    瑞士之所以能夠確立其永久中立國的地位而不被滅國,最重要的還是他曾經有很強的軍事力量和近代瑞士金融中心的地位。在16世紀後的近代,瑞士一開始並不是一個中立國,而是一個武裝力量很強的近代國家。由於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在歐洲還方興未艾,封建主義依然是歐洲的政治主流和文化主流。由於歐洲的高度封建,許多封建領主,包括很多公爵級的領主在內都沒法維持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因此,一旦發生戰爭,他們往往選擇僱傭兵。
  • 莎拉遊記|我們都誤會瑞士了,忠誠與守諾才是真正的瑞士精神
    你對瑞士的印象是什麼?富庶、湖光山色,還是那個永久中立國?現在的瑞士祥和、安定,有著「世界公園」的美譽,多次被評選為世界最宜居國家之一。但是你能想像嗎?曾經的瑞士很貧窮很落後, 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輸出僱傭兵。
  • 若是有國家要打梵蒂岡,整個西方都會向他開火,這是為何?
    事實上,如果有哪一個國家想要竊取梵蒂岡的財富而舉兵攻打它,那將迎接的將是整個西方國家槍炮反擊,這就是梵蒂岡能夠讓人不寒而慄的地方,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梵蒂岡的常住人口不過800餘人,國土面積也只有0.44平方公裡。這裡的國土面積是什麼概念呢?假設你想在梵蒂岡內散步,大概僅僅需要50分鐘就能將這座小城走完一圈。事實上,梵蒂岡境內保存著非常古老的中世紀建築,像聖彼得大教堂以及教宗宮等,這些都是吸引世界遊客慕名而來的地方。
  • 人口不到1000的梵蒂岡,軍隊也才100多人,為何沒人敢打它主意?
    說起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那就要數梵蒂岡莫屬了,這個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西北角高地上的「國中之國」,國土面積0.44平方公裡,全國人數還不到1000人。這面積和人口可能還不及中國的一個村子。梵蒂岡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領土包括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梵蒂岡宮和梵蒂岡博物館等。
  • 梵蒂岡在國際上有多大地位
    梵蒂岡僅僅只有0.44平方公裡的面積、不到一千的人口。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無論在經濟上或是軍事上都是沒什麼地位可言的:在經濟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計算世界各國的GDP時都不計算梵蒂岡的,因為梵蒂岡的GDP數據基本上不會對國際經濟格局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說白了也就是梵蒂岡的數據可有可無。
  • 梵蒂岡總共不到一千人,軍隊也才240人,為何沒有國家敢攻打它?
    可歐洲偏偏就有這麼一個奇特的國家——梵蒂岡,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不過兩個足球場大小,人口還不到一千人,軍隊也僅有240人,分別是瑞士近衛隊的110人和梵蒂岡憲兵130人,但為何沒有國家敢去攻打、侵犯梵蒂岡呢?
  • 瑞士長矛兵:歷史上最著名的僱傭兵之一
    現在的各種局部對抗和衝突中,我們經常見到其中大多有僱傭兵的參與,其實僱傭兵不是什麼新鮮職業,歷史上就已經出現了很多的僱傭兵組織,我們今天主要講的是最著名的僱傭兵之一瑞士長矛兵。今天我們提到瑞士,我們會想到的可能是瑞士銀行、瑞士手錶和美麗的景色。但歷史上的瑞士卻以僱傭兵而聞名,從15世紀開始,瑞士的政府就招募士兵來給其他歐洲國家當僱傭兵,當時瑞士還不是很富裕,窮人們為了維持生計而選擇加入了僱傭兵。瑞士僱傭兵是有很高素養的。
  • 為什麼有人說如果攻打梵蒂岡,整個西方都會向他開火?
    梵蒂岡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國土面積也不是特別的大。如果羅馬能夠狂妄一點勢,必能夠說出我們這一座城市裡面還有一個國家。雖然梵蒂岡的國土面積比較小,但是所處的地理位置卻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又或者是一艘城市,能夠替代梵蒂岡所處的優越環境。正因如此才會有人直接表示:「如果有人攻打梵蒂岡,整個西方國家都會向他開火」。
  • 義大利旅行,羅馬不能錯過梵蒂岡博物館旅遊參觀指南
    梵蒂岡(義大利語正式名稱: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面的國中國,國界以城牆標記。這裡是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以及教宗居所所在地;雖為世界面積最小國家,但全球有超過17%人口均為天主教徒,梵蒂岡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梵蒂岡博物館除了聖伯多祿廣場、聖伯多祿大殿外,梵蒂岡境內的梵蒂岡博物館也非常值得參觀。
  • 世界最小國家梵蒂岡,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卻有一隻瑞士網紅軍隊
    梵蒂岡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軍事防禦由義大利提供,梵蒂岡城內的交通管制、刑事調查等警務工作則由梵蒂岡憲兵負責,編制為130人。此外,在梵蒂岡的公職人員中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瑞士護衛隊。瑞士護衛隊堪稱梵蒂岡的網紅軍隊,每個到達梵蒂岡的旅遊者的相簿裡,幾乎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身穿據說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紅藍黃彩條制服,恰如從中世紀走來的騎士。瑞士護衛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隊。這是一支全部由年輕的瑞士天主教徒組成的軍隊,500年來一直恪守著效忠教皇的誓言。
  • 羅馬教皇放棄梵蒂岡證件 更換阿根廷身份證(圖)
    當地時間2014年2月17日,羅馬教皇方濟各已放棄梵蒂岡護照,更換其快到期的阿根廷身份證。他表示,希望使用阿根廷護照在全球旅行。阿根廷內政部長蘭達佐指出,這意味著教皇放棄了梵蒂岡證件在一些國家擁有的豁免權。在國際旅行時,他將和普通人一樣,需要辦理相關的籤證手續並支付費用。這一做法,讓阿根廷人引以為傲。
  • 明日方舟世界觀原型:披著廢土文明的皮的歐洲中世紀
    泰拉世界很顯然是一個縫合成品,文明科技較為發達,然而仔細推敲,可以看出其基礎骨架是歐洲中世紀,廣泛流行的礦石病正是歐洲中世紀四處肆虐的黑死病,而羅德島的原型,則是中世紀時期著名的歐洲騎士團——醫院騎士團,即聖若翰騎士團,在十字東徵退潮之後,先遷徙到賽普勒斯島,羅德島,馬其他島,而羅德島的名稱就來源於此
  • 19世紀德國「都卜勒武士」僱傭兵,為何能拿雙倍的報酬?
    圖為公元1530年蝕刻的德國僱傭兵。一般德意志傭兵兵團中,定的比率是每四名國土傭僕中,要一位是雙酬傭兵,放在最前面衝鋒陷陣,而且,「雙酬傭兵」通常都是驍勇善戰的老兵,因為它們使用的武器需要很高的技巧。也就是說,「雙酬傭兵」相當於德意志僱傭軍中的「敢死隊」和「死士」,有點類似於後面歐洲軍隊中「擲彈兵」的編制。
  • 世界3個僱傭兵禁地:第1歐洲的瑞士,第2亞洲大國,第3常被忽視
    在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會存在一種兵種,他們就是僱傭兵。僱傭兵其實是一種特殊兵種,因為僱傭兵只要有錢就可以僱傭他們為僱主服務。僱傭兵經常出現在各種戰爭之中。僱傭兵常給人冷酷無情之感,讓人感覺沒有人情味。
  • 梵蒂岡的與眾不同之處
    梵蒂岡(VATICAN),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這裡是天主教總部,是8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教皇國家。元首即教皇,是世界上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於一身。教皇自稱是「基督在世的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神權,任期終身。國旗由黃和銀白色兩個垂直長方形構成,傳說黃和銀白兩色是彼得的兩把鑰匙顏色。
  • 琉森,瑞士的傳統旅遊勝地,這裡恍若置身於中世紀
    琉森一直是瑞士的傳統旅遊勝地。美麗的湖水,阿爾卑斯山與中世紀的建築互相映襯。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傾倒。羅伊斯河從城市中間流過,卡貝爾等橋梁連接兩岸。琉森具有21世紀的現代化,更具有中世紀所特有的美、和諧及生命力。琉森保留了很多帶有美麗壁畫的歷史建築和各種各樣的塑像、噴泉。來到這裡,恍若置身於中古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