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花李
《樂隊的夏天2》霹靂合作賽中,重塑與蘇運瑩的合作怎麼樣?首先,雖說請嘉賓合作是慣常的綜藝套路,但嘉賓與樂隊的合作,確實可以帶來更有意思的結果。我看到有三種類型的合作:一是照顧嘉賓,讓嘉賓融入表演,成為表演的一部分,舉例:大波浪,HAYA,達達等,這種表演的呈現,如果最終能實現一個完成度較好的作品,既可接受,可以看出這幾個樂隊在與嘉賓的磨合中也基本是這麼做的,二是各唱各的,椅子就是這樣,其實椅子的風格幾乎是絕對穩定的。
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嘗試出一種突破,可惜,我覺得還是和樂隊成員的性格有關,白白丟掉了一次難得的突破機會,而和椅子合作的嘉賓也不夠強勢,導致沒有人有想法作出主動的變化,遺憾,三是新加入成員帶來的化學變化,舉例:mandarin和重塑為典型。村長有專業實力又足夠強勢,樂隊成員水平高又謙遜,便達到了最終回歸簡單純粹的藝術呈現,效果不錯,而重塑的化學變化回想起來更讓人覺得難得,偶然性是嘉賓不僅水平高,性格又活潑靈秀,和重塑如此互補。
而敏姐和黃錦無疑是欣賞這種變化的,予以了主觀上的支持,其實最該欽佩的是華東,可以接受這樣的變化,是需要勇氣的。這之後,樂隊風格變與不變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不過,促使這種化學反應發生,並將過程完全展示給我們,卻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值得回味,我一個樂痴也不知道說些什麼,但以我有限的觀感來說:哎呦,還不錯哦,蘇姐是真的靈,蘇運瑩的聲音本來就有點奇特,至少對我而言,是有一種疏離和割裂的感覺。
唱的過程中有一些點,應該華東讓她這樣處理的,但唱到後面,蘇有點按自己的路子走了,也有可能就是華東讓她自己發揮了,沒時間編排了,所以華東才說有時間的話可以101,個人認為蘇最後的高音堪稱點睛之筆,不過輸出還是以重塑為主的,這個猶如黑白建築裡面裝飾的彩色油畫,僵硬的電子音樂襯託靈動的花腔,對反差的控制是成功的關鍵。您特別喜歡彩色那部分,這個其實就說明了重塑的過人之處,要是單獨把蘇那部分音軌拿出來重新編,不會有這個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