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大韓航空、韓亞航空等韓國主要航空公司預測明年的市場前景黯淡,國際出行需求與今年基本相同,並據此研究討論明年的航線規劃問題。
該報導指出,2019年3-11月韓國航司的航班總數達到40.8萬架次,今年同期僅為17.3萬架次。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的航班數量減少一半以上,明年的國際出行需求也可能無法恢復。
日本亞洲航空宣布破產
據了解,日本出現了疫情下的首例航空公司破產案,一家名為「日本亞洲航空」的廉價航空公司所有4條航線近日全部取消。日本亞洲航空目前正在退還租賃的飛機,其中1架在8日已經飛往租賃公司所在的新加坡,其餘兩架將在明年1月底之前退還。由於資不抵債,日本亞航上個月向法院申請啟動破產手續,負債總額約合人民幣13.6億元。
亞洲航空目前發展趨勢
新加坡是亞洲航空最熱點航線之一,亞洲航空通過新加坡又飛往13個熱點旅遊目的地的航班,其中包括印尼的萬隆、雅加達、峇里島和日惹;泰國曼谷、普吉和清邁;馬來西亞的哥達京達巴魯、古晉、吉隆坡、蘭卡威、美裡及檳城。每周航班數量超過550架次。
亞洲航空公司CEO,東尼費南德斯丹斯(Tony Fenandes)在300多名航空業資深人士前領取了獎盃。此次頒獎晚宴是與第四屆亞太地區航空業展望峰會同期舉行,榮聚了本地區眾多航空公司及機場管理高層。作為本年度最佳航空公司,亞洲航空公司對於本地區航空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僅成長為行業的領導者,並將在未來10內發展成為本地區最大的航空公司。
據悉,2018年全球航空客運量達43億人次,比2017年增長6.1%。全球航班離港數量增加到大約3,800萬次,以客運周轉量(收入客公裡RPKs)表示的全球客運量以6.7%的速度穩定增長,達到約8.2萬億RPK,增長率相比於2017年的7.9%有所下降。截至2018年底,全國頒證運輸機場達到235個,其中,旅客吞吐量千萬級機場共37個,同比增加5個,三千萬級機場10個。2018年全年中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達到6.12億人,較2017年增加0.60億人,增幅為10.87%;全年貨郵運輸量達738.5萬噸,較2017年增加4.62%。
在航空客運方面,部分三四線城市實現了30%以上的增長。目前中國的機場投資也保持高速前進,其中以三四線城市的中小機場項目為主。首先,一線城市深圳增速最快,而新一線城市追趕迅速,其中西安和鄭州表現亮眼;其次,三四線城市運力爆發,泉州、南通等三四線城市增速超過35%。隨著產業和消費的下沉,三四線城市航空客運也在爆發,其中東南地區民營經濟很活躍的三四線地級市表現突出,目前國內的機場建設的熱門地區也在三四線城市;其三,部分旅遊熱門城市,航空客運增速放緩,包括雲南的昆明和麗江的機場等,或和旅遊市場波動有一定關係。
按照目前的行業發展趨勢,2037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翻倍增長,達到82億人次。航空客運需求保持強勁增長,行業重心正加速東移。預計未來二十年,客運量與目前水平相比將翻倍增長,客運需求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5%。2017年至2037年增速最快的航空市場(在現有政策條件下)為:中國新增旅客10億人次,客運總量16億人次;美國新增旅客4.81億人次,客運總量13億人次;印度新增旅客4.14億人次,客運總量5.72億人次;印度尼西亞新增旅客2.82億人次,客運總量4.11億人次;泰國新增旅客1.16億人次,客運總量2.14億人次。整個亞太區域到2037年有望新增旅客23.5億人次,客運需求複合年增長率將達4.8%,增速最高。
亞洲航空未來載客情況如何
國際航協去年發布的《未來20年航空客運預測》報告稱,未來20年,超半數的新增旅客將來自亞太地區。這得益於亞太地區經濟穩健增長、家庭收入提高和人口紅利。根據飛抵、飛離中國及中國國內客運量計算,中國在2024年至2025年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航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