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大瘟疫,市民不願隔離付出慘重代價,亞姆村改寫了英國歷史

2021-01-19 騰訊網

都說以史為鑑,但是對於英國人來說,可是歷史並沒有什麼借鑑作用。

最近世界各國的疫情形勢都很嚴峻,甚至出現了變異。為此倫敦甚至不得不提高封鎖等級,進行封城,但是新聞裡看到英國人卻大批外逃,不老實在家呆著隔離。這讓小編想到了300年前的倫敦,那場——倫敦大瘟疫。

往前推300年,到了1665年,倫敦發生了一場大瘟疫死亡超過8萬人;而再往前推300年,到了1348年,倫敦又爆發了一場瘟疫,從這年開始持續300多年。可是這些300年一輪迴的疫情,都沒有警醒這些英國紳士,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1655年這場倫敦大瘟疫。

倫敦大瘟疫是可以說是在英國本土爆發的最後一次大型鼠疫了,在之前的30年裡也爆發過兩次,造成了數萬人死亡。

疫情爆發:

1655年的這場倫敦大瘟疫被認為是從荷蘭傳入的,因為荷蘭在此之前曾多次爆發疫情,於是人們認為是從阿姆斯特丹駛來的商船帶入的。

倫敦大瘟疫首先在倫敦的外圍碼頭和聖賈爾斯教區爆發,因為在此生活的人們十分窮苦,居住條件很差,為病毒的生存提供了空間。

疫情傳播的很快,同年7月,病毒已經進入倫敦內城區,時任英國國王的查理二世甚至帶著家人和宮廷人員逃到牛津郡避難,大量的富商們和各行各業的職人都紛紛撤離。這似乎同日前的一幕很相像。

當然作為紳士,還是有一些人員留守的,比如倫敦市市長、市府參事以及其他主要當局官員都選擇了堅守崗位(也可能是國王的命令,不得不堅守),還有少數牧師、醫生和藥劑師願意留下來。

應對措施:隔離民眾,不配合

英國在1579年便已頒布隔離瘟疫患者的法令,所有瘟疫的病患及其家庭成員都要在家中隔離40天,不允許任何親友探訪。政府會在其家門口安排守衛,負責看管病患並提供食物。

既然有法可循,很快政府便頒布了法令,英國的樞密院下令:瘟疫死者的家屬,必須在房間內自我隔離40天。

不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英國是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國家,基督的教義要傳播福音,相互幫助,那麼禁止家人和朋友幫助病患的措施卻被認為是殘忍而冷酷的。感染者的親朋好友們一直反對這項政策,聯合起來抵制隔離政策,死者家屬大搖大擺地出去逛街,政府對此也毫無辦法。

既然隔離一個家庭周圍的親朋好友都反對,那就這裡整個住宅區,可這依然沒有辦法阻擋無畏的市民爭取自由的腳步。而且還有在隔離期間往往會不配合,甚至會隱瞞家庭中患病的情況,並賄賂官員以逃避隔離檢疫。

改寫英國歷史的亞姆村:

倫敦的疫情逐漸從城市傳向北方地區,1665的9月,亞姆村的一位名叫喬治·維卡斯的裁縫,從倫敦訂購了一包布料。結果這給整個村莊帶來了滅頂之災,因為這些布料上跳出了一些跳蚤,跳蚤攜帶了鼠疫桿菌。很快這個小村莊便死亡20多人,恐懼讓村民想逃往更遠的北方,但是一個牧師阻止了村民的做法,認為不能逃,不能把病毒傳到更遠的地方。

牧師對村民進行了苦口婆心的勸說:「大家如果走的話未必能活,誰也不知道是否已經被感染了瘟疫;如果不走的話很可能會死,哪怕沒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但是,這樣至少不會再感染別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結果村民被牧師勸住了,進行了「封寸」,同時也阻絕了南北交通,亞姆村在村子北邊用石頭修築了一道圍牆,並派人在村口把守,不許任何人員出入(這跟年初的中國村莊的一幕何其相似)。

就這樣,到第二年8月,全村377人,死亡267人,死亡率高達78%,但是亞姆村卻救了整個英國。10年之後,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知道亞姆村的事跡後,深受感動,他特批亞姆村後代世襲免稅,但亞姆村人拒絕了國王的好意,亞姆村的這段歷史後來還被寫進了英國教科書。

疫情的發展與終結:

由於市民的不配合,不願隔離,致使政府的應對措施沒有什麼效果。根據記錄,倫敦死亡人數從每周1000名升到每周2000人。最高峰期間為1665年9月,每周約7000人死亡,直到冬季到來才有所緩解。

1666年9月2日至6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橫掃倫敦中心城區,燒毀了13200座民居,聖保羅大教堂及其他87座教堂,還有絕大部分的市政建築。鼠疫也從倫敦這座城市消失了,且再也沒有大規模暴發。

結語:

然而,300多年後,當英國遭遇新冠疫情的時候,仍然不知如何應對,甚至想著群體免疫。而當病毒變異,準備封城之時,歷史上逃離倫敦的那一幕再次重演。

而整個西方國家都是「無自由毋寧死」。看新聞就知道,各種反對隔離的聲音此起彼伏,各種嗨……

是不是和1665年的情況有些相似?難道是「三百年一輪迴」?

可以說現在的西方國家,連晚清政府對疫情的應對都不如,1911年清末的東北大鼠疫,在伍連德的指揮下僅僅4個月就戰勝疫情,這對於即將滅亡的清朝來說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

相關焦點

  • 450年前的黑死病,英國死亡10餘萬人,亞姆村344個村民死亡267人
    450年前的一場黑死病肆虐歐洲,英國死亡10餘萬人,英國的亞姆村人自覺隔離,其中有一家25人口,僅倖存一人,亞姆村344個村民死亡267人。亞姆村人民自覺隔離,堅守善良,留下了一個感人的、悲傷的故事。下圖是薛蠻子實地考察英國的亞姆村,講述亞姆村感人故事。
  • 亞姆村的故事——請把善良傳遞下去
    在遙遠的、黑暗的中世紀,那場最著名的恐怖瘟疫,前後毀滅了上億人的生命,並深刻改變了歐洲的社會結構。17世紀60年代,英國亞姆村的村民為了阻止黑死病的蔓延曾將村莊隔離,這種犧牲精神被後人歌頌,他們的故事也為後世傳頌。
  • 瘟疫主題展覽及博物館
    1918-1919年流感瘟疫爆發,這場全球性的流行病也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導致全球五千萬至一億人口死亡。展覽展出的虛構的玻璃病毒雕塑 來源:倫敦博物館官網亞姆村瘟疫博物館EyamPlague Village Museum亞姆村瘟疫博物館外景 來源:亞姆村瘟疫博物館主頁17世紀英國黑死病給人類帶來巨大災難,成為人類發展史上難以磨平的傷痕。這場瘟疫過去300多年後,曼徹斯特人為了紀念那段難忘的過去,建成了亞姆村瘟疫博物館。
  • 外國文學與歷史上的瘟疫
    作為疫情的親歷者和見證人,薄伽丘以疫情為背景,寫下了《十日談》,敘述了七女三男在佛羅倫斯郊外隔離的十天內講述的一百個故事。這些故事多數是一些詼諧幽默、下裡巴人的趣聞軼事,其中一些甚至是粗俗的段子。但是,正是這種自隔離點內散發出的世俗氣息,表現了薄伽丘對於生命的認識,特別是在人類受到瘟疫威脅的大背景下。在書中,薄伽丘寫道,「來到這個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權利,去延續、保護和捍衛自己的生命」。
  • 世界名畫裡的八次人類大瘟疫
    最終,米蘭為這場狂歡節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6萬具屍體,大概是米蘭當時所有人口的一半。一次節慶,幾乎毀滅一座城。除了米蘭,瘟疫還波及義大利的許多主要城市,包括那不勒斯、倫巴和威尼斯,最終總共造成28萬人的不幸遇難。
  • 歷史上最嚴重的5次大瘟疫大流行,是如何得到控制最終結束的?
    查士丁尼大瘟疫(群體免疫的先例) 公元541年至542年之間,地中海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瘟疫,歷史上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遭遇的大規模瘟疫,在當時對拜佔庭帝國造成了極為悲慘的破壞,並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歷史發展進程。
  • 瘟疫常改寫人類歷史 但並非隨心所欲
    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疫情,將深刻改變今日世界,並以沉重的方式寫入人類歷史。它有橫衝直撞之勢,但在恰當、有力、堅韌的應對面前,也會暫時式微、退卻。這符合千百年來呈現的規律——瘟疫經常改寫人類歷史,但也並非隨心所欲。
  • 歐洲現狀已證明群體免疫失敗,歷史上他們面對瘟疫,都採取啥決策
    我們不妨去看看歷史上發生過的重大疫情,看看歐美國家是如何應對的。有人說比較早的大瘟疫代表應屬「雅典大瘟疫」,因為它發生於公元前431年,這個時代真的只是四肢發達,而科技幾乎為零,特別是藥物這一方面。正因為如此,當瘟疫爆發之後,醫護人員根本沒辦法自保,以至患者只能通過到神廟祈禱來為自己消災。結果就是,盛大的古希臘之光因此而殞滅,北方馬其頓人崛起。
  • 史上最偉大的「自我隔離」事件:350年前以肉身截斷瘟疫的傳播
    也許今年大家聽過最多的詞語,非「隔離」莫屬了,為什麼說隔離一詞顯得特別重要?可以回顧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鼠疫,自我隔離這種意識就已經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深深地烙下了印記。英國村莊伊姆村(Eyam)因在瘟疫中自我隔離而聞名。
  • 瘟疫爆發的隔離期,他們意外走上了人生巔峰,是因為……
    更有甚者,在瘟疫爆發的隔離期,獲得了影響世界的成就,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01牛頓:史上最強大學生 1665年,被稱為「倫敦大瘟疫」的黑死病席捲歐洲,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落後,其可怕程度遠超今天的新冠疫情。
  • 歷史上,中國戰勝了321次大瘟疫
    下文可以了解歷史上中醫對傳染病的貢獻。《中國疫病史鑑》記載,西漢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中國先後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 由於中醫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在有限的地域和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國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西班牙大流感、歐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樣一次瘟疫就造成數千萬人死亡的悲劇。
  • 爆發在1665年英國的大瘟疫,是什麼病?
    在17世紀連續兩年中,倫敦遭受了兩次可怕的災難。1665年春季和夏季,暴發性瘟疫在各個教區之間蔓延開來,直到成千上萬的人死亡,並且挖出的大坑被塞滿了屍體。1666年,倫敦大火摧毀了倫敦市中心的大部分地區,但也有助於殺死一些攜帶鼠疫桿菌的黑老鼠和跳蚤布本鼠疫被稱為黑死病,在英國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這是一種可怕的疾病。受害人的皮膚在斑塊和腹股溝發炎的腺體或「氣泡」處變黑,再加上強迫性嘔吐,舌頭腫脹和頭痛欲裂,使之成為一種令人恐懼的痛苦殺手。
  • 二戰德軍12架轟炸機迷航,倫敦慘遭彈火洗滌,為何英國喜出望外
    其實,回望世界戰爭史,我們會發現每場戰役的背後,更像一場所屬兩方陣營的權利爭奪遊戲,雖然極度殘忍,但這又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二戰期間,西歐眾多國家都遭到了來自德軍的猛烈攻擊, 尤其是英國,然而面對軍力強悍的德軍,皇家軍隊也一直都找不到有力反擊的機會。
  • 劉守英:瘟疫與人類發展
    我們為這次的瘟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所以我呼籲國人從現在開始放下身段,客觀理性地思考瘟疫與我們的關係,對我們產生的影響,真正將瘟疫納入對政治、經濟、社會的考量。在此基礎上尋找應對瘟疫的方法,探索人類的未來。
  • 英國曾因黑死病僅存33人的小鎮亞姆,現為英國人喝茶遛狗的後花園
    書中提到在1665年倫敦爆發大規模的黑死病疫情,而這個名為亞姆的小鎮有一個居民從倫敦回家,把黑死病帶到了村子裡,成了整個地區的第一個案例。為了避免疫情蔓延,當地居民自行與外界隔離,把黑死病封鎖在村子內,保全了其他附近的村落小鎮。僅有359人的亞姆,死了290人。現在在許多戶人家的門口還而已見到與黑死病相關的紀念文字。
  • 人類歷史上十次最嚴重的瘟疫
    ▽ 倫敦大瘟疫是指1665年到1666年發生在英格蘭的大規模瘟疫。在這場瘟疫中,有七萬五千到十萬人喪生,超過當時倫敦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它在歷史上被確定為淋巴腺鼠疫(bubonic plague)引起的大面積黑死病,由人通過跳蚤感染了鼠疫耶爾森菌。1665年這場傳染病是淋巴腺鼠疫在英格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 瘟疫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來自法國,1665年4月,兩個法國海員昏倒在倫敦西區特魯裡街與朗埃克路口,後來他們身上攜帶的病毒引起了大範圍的傳染。
  • 人類瘟疫歷史上,10大濟世神醫,最後一位不接受反駁
    他寫的《千金方》一書,留下許多防止瘟疫的方子。他是我國第一位麻風病專家,治療的麻風病有600多例,在病因、病機、治療上,為後世對抗麻風病留下了珍貴資料。他首創的雄黃治療瘧疾病,比英國人用砒霜製成的孚勒氏早1000多年。
  • 復旦通識·學人疫思|瘟疫中的莎士比亞
    人類的理性從上帝的信仰中剛剛解放出來,歐洲地理大發現拉開了海外殖民的大幕,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迅速崛起,歐洲新教和舊教之間殘酷的衝突,與此同時,還有來自大規模的黑死病和瘟疫的威脅……這些我們看似遙遠的歷史圖景,在莎士比亞生活的時期,卻是日常生活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