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位於我國西北方,疆域遼闊,其面積大約有16個江蘇省大小。由於這裡獨特的地貌,在這裡旅行的方式大部分以汽車和飛機為主,從烏魯木齊出發,無論是向東或者向西都有鐵路。在今年國慶假期,我曾乘坐火車在烏魯木齊出發,去180公裡開外的吐魯番玩了一番。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在新疆坐火車是一種什麼感覺。
一大早,太陽還沒有升起,我便早早地來到烏魯木齊火車站,這個被譽為「中亞第一大城市」的火車站建的的確是氣勢恢宏,其規模絲毫不亞於很多城市的大型機場,計程車直接開到了2樓的出發層,而火車站對面的建築也是非常前衛,很新穎。
在這裡向東眺望,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天山山脈,雖然此時的太陽還沒有天上山脈升起,但是東邊已經是朝霞一片。走進大廳,等待安檢的人非常多,這裡的安檢要比別的地方嚴格一些,其程度不亞於機場的安檢,因為安檢口非常多,並且工作人員充足,所以在這裡安檢是非常快的,並沒有耽誤很長時間,也沒有網傳的那麼「玄乎」。
說到底,烏魯木齊終歸是省會城市,4年前建成的候車大廳依舊氣勢恢宏。據悉,這個候車大廳面積達到了10萬平方米,在高峰期甚至可以接納24萬人左右的客流量,龐大的面積足保證了每一個的出行。想想之前剛剛完成改造的無錫車站,據悉每天的實際客流量是烏魯木齊站的2倍,但是面積連這裡的五分之一都不到,特別是遇到高峰期,人山人海走不動路,而這裡就不一樣了。
今天我們乘坐的是比較傳統的「綠皮車」,也有人稱之為「綠巨人」,它的名字為CR200J動車,內部的設施有點「復興號」的感覺,不過最高時速為160公裡。從新疆烏魯木齊到吐魯番大概需要80分鐘左右的車廠,而同樣的距離下,坐動車的話僅需要53分鐘的車程。但是「綠皮車」的價格卻比動車僅便宜4.5元,因為其「性價比」方面實在是太低了,這種車也被很多人調侃為「垃圾桶」。至於什麼叫它「垃圾桶」,據說是因為車體主要顏色以綠色為主,和我們在城市中見到的綠色垃圾桶的顏色非常相似。
走進「綠巨人」內部,我被其設施震驚了,這完全沒有我心目中「綠皮車」的樣子,其內部和高鐵車廂基本沒有什麼差距,只不過這裡的座位不能和高鐵、動車的座位一樣改變方向,其餘的我真的沒看出有多大的差別,而因為是新疆的「本土線」,整車裝飾以維吾爾族的傳統花紋為基調,瞬間讓車內的「顏值」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對於我這種的「外來人」來說,甚至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新鮮感。
列車緩緩啟動,慢慢的駛出了烏魯木齊車站,而車站邊無數的高樓大廈如雨後的春筍一般「長大」。不愧是省會城市,即便是在偏遠的「山區」,這裡的建築仍舊讓我驚嘆。
或許是因為剛剛開放不久,這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還是非常令人稱讚的,列車員對每一個乘客都做了非常細心的檢查,而列車是不是的經過這種大型的發電站,這次出行,讓我這一路看到了不少類似的發電站。
列車正跨過G30連霍高速,這次新疆之行我沒少在這個高速上跑,這條高速從連雲港直達中哈邊境霍爾果斯,因此得名「連霍高速」,堪稱是聯通我國東西部的「交通大動脈」之一。
歷時80多分鐘,我終於達到了吐魯番北站。和很多城市的高鐵站一樣,吐魯番北站也是遠離市中心建造的,四周有非常多待開發的地方,而建築上也非常有民族以及地域特色。
站前廣場的涼亭,像極了吐魯番人專門晾曬葡萄的曬房,而長長的連廊則被做出了「葡萄架」的樣子,不愧是吐魯番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這裡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人們:歡迎來到吐魯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