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疆公路重點建設項目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復工儀式,在東天山特長隧道洞口舉行,這標誌著整個項目全線進入復工建設階段,也拉開了哈密市交通重點項目復工建設的序幕。
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經過4年建設,今年進入關鍵施工期,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晚了45天,項目建設單位從人員、物料組織等方面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進度。
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新疆G575線土建2標項目經理鄭靜說:「3天內,我們組織了五省八市的190餘人,用10輛車點對點讓工人返崗復工。目前,隧道兩個洞掌子面已全部復工復產,作業人員到崗率達95%。同時,我們在去年的基礎上,把人力、物力、資金等方面的投入提高1.2倍以上。」
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的東天山特長隧道,目前掘進7公裡多,進入天山深處施工難度最大區域。建設單位加大了科技攻關,向科技要進度,不斷提升施工作業效率。
鄭靜表示,在科技創新方面,項目建設作了很多種嘗試,尤其是在洞內掌子面施工進度方面,採取兩臺階施工和直眼掏槽等科學方式,這些科技創新的嘗試,對加快施工進度有很大幫助。
在隧道施工中,爆破作業一直是最危險的工序。為順利完成工程既定任務和通車目標,把疫情防控期間耽誤的工期搶回來,把落後進度趕上去,近期,施工建設單位從北京調來4臺三臂鑿巖臺車,整個項目工程鑿巖設備從去年的4臺增加到現在的8臺。該設備的主要功能是代替人工打炮孔,快速完成打炮孔作業,有效提高項目建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據了解,在市交通部門的協調下,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部僅用了一周時間,採取點對點包車、包機等形式,使工人返崗率達95%以上,同時,現場物料也可保證一個月的施工需求。市交通運輸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白建國說:「我們還要陸續做好各施工單位人員輸入,保證各種建築施工材料充足到位,幫助企業做好安全生產,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
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是「絲綢之路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疆交通運輸「57712」工程路網布局中「五橫七縱」「第五縱」的重要組成路段。今年項目計劃完成投資3億元左右,為明年實現通車目標創造條件。
中交哈密交通建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黃解放告訴記者,今年要完成隧道外全部工程,隧道內工程建設要達到85%,繼續採取機械化施工、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的思路,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
自3月17日起,哈密兵地融合大道、G331線、G575線老爺廟至巴裡坤縣等公路項目也將陸續復工復產。
「這些項目的啟動,對加快推進『十三五』交通規劃,打造哈密交通樞紐地位將起到積極作用。交通部門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還要確保交通項目順利實施。」白建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