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項目建成野生動物專用通道

2020-12-25 新疆新聞在線網

新疆新聞在線網9月1日消息(哈密臺記者田玉、郭子毅、高志華):國家重點工程--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項目建設方調整設計方案,在野生天山馬鹿棲息地處,建成一條專供野生動物覓食遷徙的通道。

8月28日上午,在G575線哈密至巴裡坤公路項目第一標段,一群天山馬鹿從伊吾軍馬場野生天山馬鹿棲息地「悠閒」地穿過公路路基下方的涵洞,到另一邊覓食。據了解,這座長47.5米、寬6.9米,高3米的涵洞就是建設方新建的野生動物覓食遷徙專用通道。

G575線哈密至巴裡坤公路項目土建工程一標段位於天山北坡伊吾軍馬場境內,施工區域臨近野生天山馬鹿棲息地。天山馬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了給野生馬鹿提供安全、便利的覓食遷徙通道。施工方調整了一座過水涵洞的設計方案,把涵洞加寬、加高,方便天山馬鹿等野生動物通行。中交一公局橋隧工程有限公司新疆G575項目斜井工區路基主任蔣有順:「我們設計往上調整,增加難度以及費用增加了一部分。以前我們這個涵洞設計有30多萬元,現在加寬、加高,約達到50萬元一個涵洞。」

今年8月初,野生天山馬鹿遷徙通道方案確定後,施工方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建成了這座涵洞。從8月15日起,經過半個月的「試用」後,野生天山馬鹿已習慣從專用涵洞穿行,不再攀爬路基。 中交一公局橋隧工程有限公司新疆G575項目土建一標副經理劉彥軍介紹,施工方後期還將在涵洞外圍增設引導設施,引導馬鹿、犛牛等動物從專用通道穿行。劉彥軍:「施工過程中主要以原有路基範圍內的作為一個臨時的便道,我們把土取完以後,再進行恢復,表面再覆一層土,再種草植草。把這條路打造成一個生態的、高標準的一條路。」

相關焦點

  • G575線巴哈公路東天山隧道項目復工
    日前,新疆在建最長公路隧道——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東天山隧道項目恢復施工,為2021年全線建成通車創造條件。  在隧道左洞施工現場,工人們正操縱大型機械進行掘進作業,計劃年內隧道掘進超過6千米。
  • 新疆G575線巴哈公路建設全面復工
    3月17日,新疆公路重點建設項目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復工儀式,在東天山特長隧道洞口舉行,這標誌著整個項目全線進入復工建設階段,也拉開了哈密市交通重點項目復工建設的序幕。  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經過4年建設,今年進入關鍵施工期,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晚了45天,項目建設單位從人員、物料組織等方面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進度。  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新疆G575線土建2標項目經理鄭靜說:「3天內,我們組織了五省八市的190餘人,用10輛車點對點讓工人返崗復工。
  • 新疆G575線巴哈公路建設全面復工:從北京請來4臺「三臂神將」
    復工儀式在隧道洞口舉行 3月17日, 新疆公路重點建設項目 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 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經過4年建設,今年進入關鍵施工期,受疫情影響,開工時間比原計劃晚了45天,項目建設單位從人員、物料組織等方面為突破口,進一步提升項目建設進度。 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新疆G575線土建2標項目經理鄭靜說:「3天內,我們組織了五省八市的190餘人,用10輛車點對點讓工人返崗復工。
  • 新疆G575線巴哈公路項目建設者 「80後」李強和團隊當好把關人
    在東天山深處有這樣一群人,在山洞裡、在特高大橋上,堅守崗位、搶抓工期、加班加點,為爭取早日打通東天山隧道、架起橋梁、早日通車不懈奮鬥,他們就是新疆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項目的建設者。  5月3日,在新疆G575線巴哈公路東天山特長隧道5000米深處,「80後」技術員李強正在組織工人對剛剛爆破完的隧道作業面進行立架施工。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G575線巴哈公路全線最高橋梁開架
    ■記者邢寶玉攝4月8日,作為G575線巴裡坤至哈密公路建設項目控制性工程的葫蘆溝特大橋建設進入架設階段,預計今年9月底全線橋梁工程完工。葫蘆溝特大橋最高橋梁距地面72米,在橋面上,工人們正按照程序安裝橋梁。這座橋梁架通後將實現東天山隧道與路基工程有序銜接。
  • 從哈密至伊犁,穿越三個魔鬼城,新疆東西大環線還可以這樣走
    每次做線路時,總覺得哈密是個被遺漏的地方。因為是在烏魯木齊附近,每次從烏魯木齊出發無論往北還是往西,就算是往南也覺得順路,但是哈密卻總覺得拐了一下,尤其是不走回頭路的環線。儘管無數次地嚮往著哈密和巴裡坤,可是直到現在卻從未涉足。對於新疆的環線路線,最多的就是南北疆線路比較多,而東西環線相對來說並不太多。
  • 人類公路威脅野生動物通行
    道路的修建改善了交通狀況,便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但保護區內的道路卻也給野生動物帶來了更多傷害。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公路並未將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安全影響納入規劃設計,因此,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交通網絡日趨密化,道路對生態系統的壓力必然日益緊張。為野生動物修建安全通道已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不容迴避的問題。
  • 澳洲的紅蟹橋,最出名野生動物安全通道之一,是數千萬紅蟹專用道
    公路,這些人類建造的道路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很有可能是它們的「生死線」,會導致很多動物會被撞,或者阻礙它們生存繁殖,所以野生動物能否安全過馬路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很多國家地方開始建設野生動物的安全通道,其中澳洲為數千萬紅蟹建造專用通道——紅蟹橋,是最出名野生動物安全通道之一!
  • 哈密巴裡坤山旮旯裡種出「致富菜」
    11月18日,在新疆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舉辦的第三屆綠色農副產品推介會上,農豐園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理事姜愛民一邊向參觀者和參展商介紹自己的有機蔬菜和脫水蔬菜,一邊介紹合作社的發展前景。  推介會上,當地34家參展企業帶來的綠色蔬菜、水果、各種奶製品、肉製品、食用菌和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刺繡品等284種商品吸引著來自烏魯木齊和哈密市的14家客商的目光。
  • 張汶高速公路同仁至賽爾龍段及省道206線街子至隆務段公路項目開工
    11月28日,張汶高速同仁至賽爾龍段及省道206線街子至隆務段公路項目開工儀式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信長星致辭並宣布開工,副省長匡湧主持。  信長星在致辭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書記王建軍向項目開工表示祝賀,向廣大建設者表示問候和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項目建設的社會各界朋友表示感謝。
  • 青海省一批公路建成通車
    據了解,去年我省建成通車的一批道路中,國道G569線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寧纏埡口至克圖段(仙米至克圖段),起點位於門源縣寧纏河,經門源縣仙米鄉,終點位於克圖鄉鎮的東側,順接克圖至大通段的起點,全長42.365公裡;國道G569線曼德拉至大通公路克圖至大通段,起點於門源縣克圖鄉鎮東側,終點於大通縣老營莊,全長52.06公裡,均為一級公路。
  • 中國最震撼的公路!穿越美景無數,美國66號公路都嫉妒
    G7路線:北京-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臨河)-阿拉善(額濟納)-酒泉(馬鬃山)-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 整段公路中最為亮眼的就是
  • 為什麼要花3000萬為野生動物造一座橋?
    蒙大拿州立大學西部運輸學院一篇關於道路生態項目的論文指出:「在最近報告的15年期間,野生動物與汽車的碰撞事故增加了50%,估計每年有近2百萬頭大型動物被飛馳的汽車殺死。」有一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汽車和動物爭過馬路時的事故,那就是給動物造一座立交橋。
  • 走筆哈密
    進戈壁前,記者和志願者們「打卡」的第一站就是哈密博物館前讓人震撼的「翼之巢」。作為哈密翼龍動物群的縮影,巨石佇立在博物館院內最醒目的位置,向來人訴說著億萬年前的秘密。  站在「翼之巢」前,汪筱林介紹,該標本重16噸,長約6米、高約4.5米、厚0.8米到1米。
  • 一個風電基地、兩個平價示範項目!2020年新疆重點項目全名單發布
    >G7巴裡坤-木壘公路項目G0711線烏魯木齊至尉犁高速公路項目S20線五工臺-克拉瑪依公路項目G216線烏魯木齊市過境段建設項目G575線巴裡坤-哈密公路項目G314線布倫口-紅其拉甫口岸段公路項目G219線塔城-裕民段公路項目S101線瑪納斯南山-巴音溝公路項目G580線和田-康西瓦公路項目G216線民豐至黑石北湖公路項目石瑪兵地融合試驗區一期-石瑪大橋及連接線道路建設項目農村公路項目
  • 杭州1號線三期、6號線一期年底建成
    年底計劃再添61.7公裡軌道交通地鐵1號線三期通蕭山國際機場2020年,計劃在年底前建成地鐵1號線三期(從下沙江濱站起至蕭山國際機場站,共5站,全長11.2公裡,均為地下站)、6號線一期、杭富線3個項目,杭州將再添61.7公裡軌道交通。
  • 省道S253線銀英公路英德段 改擴建四車道建成通車
    南方日報訊 銀英公路是英德通往清遠市區及珠三角的重要通道,全長83公裡,其中清遠昇平至銀盞段已於2004年擴建為雙向四車道的一級公路和超二級公路,而英德大藍至昇平段42.4公裡為二級公路(其中英德市境內38.6公裡,清城區境內飛來峽鎮區路段3.8公裡)。近年來,由於重型水泥車的重壓,銀英公路破損嚴重。
  • 人類如何和動物和諧共處?看看全球那些「動物公路」,看完很暖心
    在當今,尤其是這幾年,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到基層。以全球範圍來說,如今已經打擊了不少的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團夥,也頒發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法,就是為了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這個世界如果就只剩下我們人類,未免也太過孤單。所以保護動物真的需要從我做起,人類共同的一小步,就能給動物讓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