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和動物和諧共處?看看全球那些「動物公路」,看完很暖心

2020-12-14 山河獵人

應該很多人都喜歡看《人與自然》這樣的紀錄片吧,這個開播在1994年的節目,不知道讓多少小孩每天4點以後安靜地待在電視機前。而這個節目的宗旨其實也很符合當今的時代主題,那就是「謳歌生命,關注環境」。在當今,尤其是這幾年,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到基層。以全球範圍來說,如今已經打擊了不少的非法販賣野生動物的團夥,也頒發了很多野生動物保護法,就是為了保護這些可愛的小動物,這個世界如果就只剩下我們人類,未免也太過孤單。所以保護動物真的需要從我做起,人類共同的一小步,就能給動物讓出一大步。

不過儘管從各個方面約束人類捕捉動物的舉措,但野生動物的數量還是在一直減少。事實上,相比於捕獵,野生動物數量會一直減少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車禍。環保組織學者預估每天約超過100萬隻野生動物會因為在公路上行走而喪生車輪底下。交通致死的數量才是最讓人痛心的。

盤點全球那些「動物公路」的暖心設計

所以為了緩解這樣的情況,一些公路設計師紛紛出謀劃策,就是為了能夠改善這樣的情況,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世界上最「奇特」的動物公路。

公路下方的「逃生洞」

「動物通道」的概念起源於20世紀中期的法國,那時候法國就開始致力於研發這樣的通道來錯分人流車流和動物,為了保證兩者的安全。而最初的想法就是在公路之下挖個洞。歐美很多國家的高速公路都是穿過國家公園的,所以經常有野生動物橫渡公路的情況,也就經常有交通事故的發生。

所以最早期的交通公路就是在公路地下挖個洞。最具有典型意義的就是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高速路下設置的通道,因為這裡有著很多馴鹿和灰熊,以及蛙,蛇類的動物,這類動物穿過公路的速度很慢,所以就在橋底下開通涵道,讓他們通過。

而同樣有這樣概念的還有澳大利亞的「牛隧道」。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奶牛經常散養,但也經常出現牛羊交通事故的事情。所以設立了牛隧道。

肯亞公路地下的大象隧道,在附近架高公路的高度,為了讓地下的涵道可以讓體積龐大的大象通過。

公路上方的「生態橋」

而後來公路涵道也逐漸不流行了。因為動物的思維很簡單,有一些動物更喜歡在太陽底下行動,所以開設涵道後,他們還是經常走公路,對此「生態橋」的概念就逐漸興盛。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們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生態橋,在上面建設一座公路,並且模擬草木的環境,讓動物步入綠色通道,而不是走上會出事的柏油公路。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包括比利時的野生動物大橋

荷蘭的國家公園,為了讓動物車禍的事故很少出現,所以就修建了全長超過半英裡的野生動物橋梁。

澳洲聖誕島上,每年都會擁有數千萬紅蟹從內陸奔向海邊繁殖後代,但因為數量太多,所以每一次的遷徙都伴隨著車輛軋壓的悲劇,所以當地設立了通高5米的「紅蟹通道」,讓紅蟹能夠安全回到海邊。目前已成為當地最著名的旅遊資源。

奇形怪狀「生命通道」

而除了兩種方式外,還有許多更加獨特動物通道,就比如日本烏龜隧道。烏龜繁殖的途徑中需要經過一個鐵軌,所以當地就在鐵軌地下弄了個烏龜通道,儘管火車在上面疾行,但卻不會對這些烏龜產生影響。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地區的高速公路設立繩索通道,為了讓這裡可愛的鸚鵡有停歇下來的地方。

和動物和和諧共處,僅僅需要你我退後一小步

事實上,這樣的「動物公路」還有很多,並且其實耗資也都並不貴,只需要提供給動物一個可以錯開公路的環境就好了,人類如何和動物和諧相處,其實不需要什麼大道理,一條小繩索可能就是動物的棲身之所。一點點寬容,一點點關心,我們退的一下步,就能給動物們留下一大步的生活空間,就能和我們好好共處,也能讓這個世界更加溫馨和暖心。

相關焦點

  • 與動物共舞,和諧共處|百家故事
    冼星海說:每個人在他生活中都經歷過不幸和痛苦。有些人在苦難中只想到自己,他就悲觀、消極、發出絕望的哀號;有些人在苦難中還想到別人,想到祖先、子孫,想到祖國和全人類,他就得到樂觀和自信。最近對動物的評頭論足,是不是把人類和動物雙方放在了對立面?其實億萬年來,不管動物還是人,作為大自然生態的一部分,縱然吵吵鬧鬧,但也和和氣氣的共生到現在。 狗成為人類的小夥伴已經有萬年的歷史了,貓也有三千年的時間了。 傳說裡的諾亞方舟,也是一起拯救了人類和飛禽走獸。
  • 人類公路威脅野生動物通行
    道路的修建改善了交通狀況,便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但保護區內的道路卻也給野生動物帶來了更多傷害。目前國內絕大多數公路並未將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安全影響納入規劃設計,因此,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交通網絡日趨密化,道路對生態系統的壓力必然日益緊張。為野生動物修建安全通道已經成為我國公路建設不容迴避的問題。
  • 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檢察機關經審查認為,被告人楊某某等人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與生態平衡,損害了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依法應承擔侵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民事責任,因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 羅小黑戰記:人類與妖精的共存與對立,人類能和自然和諧共處嗎?
    文丨漫菌#電影羅小黑戰記#事物的發展都有自身的規律,在發展當中尋求共存,人類與自然達到和諧共處。《羅小黑戰記》是由MTJJ執導的中國動畫電影,在熙攘的人類世界裡,很多妖精隱匿其中,他們與人類相安無事地生活著。
  • 人與動物該如何和諧共處:盤點十五部動物向人類復仇的災難電影
    《猩球崛起》2011年 美國 人類為了研製藥品從而拿猩猩做實驗,而且毫無憐憫之心,該藥品讓人猿類生物進化為高級智慧生物、進而攻佔地球。8. 《群鳥》1963年 美國 喜歡養鳥的人是否想過籠中鳥很可憐,鳥群對小鎮展開恐怖的攻擊。看這部電影時候我是張著嘴看完的,1963年敞篷跑車,超高清畫質,鳥群特效,這是怎麼做到的。9.
  • 央視播出「90後導演」用鏡頭記錄城市動物與人類生活,看完驚呆
    可惜的是,隨著文明的高速發展,人類靠侵佔自然來擴充城市,與自然和諧相處,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奢望。和大自然一起被佔領的,還有動物們的家。當森林逐漸被鋼筋水泥替代,動物們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遠離人類、遠離城市,似乎已經成了野生動物唯一的選擇。
  • 人與野生動物能否共享棲息地科學數據說了算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人與野生動物的關係再成焦點。研究表明,佔據新興傳染病60%以上的人畜共患病,大部分來源於野生動物。不僅如此,只要是在人和野生動物共存的區域,兩者就會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衝突。因此,如何化解普遍存在的人獸衝突,成為考驗人類智慧的一大難題。
  • 動漫《天空之城》,這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動漫《天空之城》,這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首先動漫《天空之城》,我來說說《天空之城》,宮崎駿的動漫電影真的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暖心。其次,宮崎駿的電影很美,畫面和音樂以及傳遞的內涵。那些天馬行空的飛行器和魔幻跟現實結合,並不會有違和感和突兀,類似於周星馳的電影的搞笑的無釐頭,別人用起來會牽強和生硬,而宮崎駿的電影中刻畫的故事傳遞給我們,我們能覺得非常真實,引人思考,從而讓人有回味,時間久了再看總能有新觀感。
  • 在一拳超人的世界中,怪人是否有可能和人類和諧共處?
    前言:英雄和怪人,似乎是兩股水火不容的力量,但是事實上,我們仍然能在作品中發現一些和諧共處的例子,那麼既然有先例了,是否能往大局去想,讓怪人與人類和諧共處呢?從作品角度來看,一部作品要設定正派和反派,英雄所代表的人類立場在作品中屬於正派,而與之作對的怪人自然是作品的反派,作品裡偶爾有改變陣營的情況發生不新鮮,但是仍然不會給整體帶來任何改變,因為矛盾推動故事的發展,所以就一拳超人而言,如若人類和怪人和諧相處了,英雄們的存在就失去了意義,作品也隨之失去了推動情節發展的契機(當然也可以另闢蹊徑,怪人和人類和諧相處之後,英雄們開始變壞
  • 人應該怎樣對待那些對人類友好的動物
    如何對待那些對人類友好的動物有位名人說過一句話:「一個國家的文明和道德水平,看看他們怎麼對待低等動物的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人對待動物友善相處才是作為高智商人類應有的表現,把有些動物當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家入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
  • 人類和海洋如何和諧共存,看看這部紀錄片就懂了
    可以說,《海洋》這部紀錄片能夠成功展現在人們眼前與雅客貝漢的執著努力密不可分,他用五年的時間,耗資五千多萬歐元(注意不是美元,不是人民幣),集結了一共12個攝製組和70餘艘船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攝製。如今呈現在人們眼前的這一百多分鐘電影內容是從多達500多個小時的素材中遴選而出的。
  • 澤塔奧特曼:人類和怪獸是否真的能和平共處,奧特戰士該如何處理
    看完《澤塔奧特曼》第11集「應該守護之物」,不得不又思考一個問題「雷德王該不該消滅」,繼而又深入思考「人類和怪獸能不能真的和平共處」。而作為守護者的奧特戰士,又該如何處理這類問題。人類和怪獸能不能真的和平共處」。
  • 「設置野生動物通道」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為方便野生動物自由遷徙,減小鐵路對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影響,鐵路在通過新疆卡拉麥裡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時設置了34處野生動物通道。這條鐵路從規劃之初,鐵路部門就深入調研,反覆將方案進行對比和評估,確保將其建設成為綠色鐵路、生態鐵路。如今,阿富準鐵路儘管橫貫北疆廣袤的荒原、草場和自然保護區,但是卻能夠與自然和諧相處,三十多處野生動物通道便是最好的例證。
  • 《瘋狂動物城》,兔子和狐狸跨族愛情,這個動物反應亮了!
    直到後來望望看了一部很火的電影,才知道原來他們是說望望像電影裡的樹懶一般,做事慢吞吞的。今天望望就想給大家介紹這部電影。它的名字叫《瘋狂動物城》,而且望望也是在看完這部電影後才發現自己居然會被一隻狐狸迷住。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
  • 動物源性傳染病如何通過動物傳染給人類
    如果這隻鹿蜱攜帶了可導致萊姆病的細菌,這種致命的微生物就會進入人體宿主,這個人就會患上動物源性傳染病。 動物源性傳染病又稱人畜共患病,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的多種疾病的統稱。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提供的數據,全世界近16%的人類死亡可歸咎於傳染病,動物源性傳染病佔已知傳染病的60%,佔新發傳染病的75%。
  • 動物狂想曲: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共處的世界這個設定合理嗎?
    動漫概況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共處的世界,在這裡,食肉可是重罪,但是某天,一位食草動物被咬殺致死,導致其他的食草動物人心惶惶,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開始出現敵對的現象。並且後續又陸陸續續地傳出食草動物失蹤的消息。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關係將會怎樣呢?
  • 與蝙蝠「對話」 青島小學生快板呼籲人類保護野生動物
      半島網2月2日消息 當前正是防範新型冠狀病毒的關鍵時期,在不能出門的這段時間,市南區實驗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席千華用自己原創的快板《蝙蝠和人類的對話》刷爆朋友圈。今天,半島網記者聯繫到席千華的父親,他告訴記者, 2月1日下午,席千華僅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創作完成了《蝙蝠和人類的對話》,並在表演成型後發到網上。《蝙蝠和人類的對話》以兒童的口吻、傳遞正能量的語句、孩子與蝙蝠對話的方式,來呼籲人類要保護野生動物,愛護大自然。
  • 愛貝英語ECA: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帶來美好生活
    這樣美味又營養的早餐,除了感謝媽媽精湛的廚藝,還要感謝給我們提供食材的動物們,它們產出了雞蛋、牛奶、蜂蜜……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來源。動物在人類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們給我們提供食物、衣物、勞力和陪伴。
  • 豆瓣高分動物電影,看完還想看!
    今天推薦的幾部動物電影,充滿感動與溫情,無論你是否養寵物,都能深刻體會到人與動物之間的愛。1 .尤其導演這次運用鮑勃的主觀視角作為拍攝畫面也具新鮮感,是一部療愈系暖心電影。3.《鵜鶘的故事》豆瓣評分:7.4 年份: 2019少年救下了三隻因獵手捕殺而失去媽媽的幼小鵜鶘。在少年的精心照顧下,小傢伙們健康長大。
  • 那些意義深刻的動漫影片,《風之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她的村莊就位於腐海森林附近的風之谷裡,那裡有吹拂的海風,讓腐海的孢子無法擴展到這裡,利用風力提供能源和地下水,在峽谷裡過著和諧幸福的日子。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就像一個小仙子一樣,飛翔在空中,能與蟲們交流,敏感、善良、機智果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