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留存城市記憶,構建城建檔案文化新發展格局

2020-12-10 德州新聞網

德州市城建檔案「十三五」工作巡禮四:

聚焦留存城市記憶,構建城建檔案文化新發展格局

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多年來始終注重城市聲像檔案的採集、利用和編研工作,紮實開展中心城區城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城市活動影像檔案的拍攝採集和收集歸檔工作,始終堅持做到從建設項目原貌到施工、工程竣工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為此為記錄城市發展、留存城市歷史資源積累了豐富素材。先後舉辦了以傳承城市文化、留存城市記憶為題材主題展覽6次,製作城市影像專題片100多部,印製城市畫冊37部,編輯出版刊物26冊,向新聞媒體投稿1200多篇,提供社會照片利用近2萬幅。積極參與編寫了國家行業標準《建設工程聲像檔案歸檔規範》,落成開放了山東省城建檔案行業第一個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城建聲像檔案信息系統在山東省第一家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堅持以城建檔案史料為基礎、以傳承城市建設文明,講好城建檔案故事為主題,大力宣傳倡導城建檔案服務社會的重大意義,提升全社會檔案意識。通過館藏的歷史文檔、珍貴老照片,充分展示城市建設成就,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城建檔案工作,理解支持城建檔案事業,全面詮釋了新時代城建檔案人的責任與擔當。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利用保存的珍貴照片、視頻和史料,建成開放了德州市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共展出館藏珍貴圖片207幅,歷史影像近100分鐘,檔案實物36件,其中較大部分史料圖片屬首次向社會展示。該基地作為展示城市建設歷史、城建檔案風採、精神文明建設的檔案科普教育基地,先後接待500餘人次中小學生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觀展覽,並成為中小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教學的第二課堂。參與了德州市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德州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覽《奮進的德州》等大型展示活動。

2020年,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加大了媒體宣傳工作力度,在德州日報、德州晚報等新聞媒體推送城建檔案工作動態和服務舉措,建設了雲上「城建檔案風採」專題,定期更新相關內容,向社會各界普及城建檔案知識。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為主題,聯合德州廣播電臺自5月26日至6月25日連續推出了31期專題解說音頻,每天上午7點30分播出,架起了與社會交流溝通的連心橋,全面宣傳介紹城建檔案服務社會的工作舉措,同時在官網開設了城建檔案館網上展廳,便於廣大市民了解城建檔案指南、辦事流程、法律法規、在線移交檔案以及反映城市建設的歷史文脈、影像德州等內容。

2017年,在德州市城建檔案館成立三十年之際,推出了一系列編研成果:編制了《喚醒城市記憶,展現城建輝煌》精品畫冊,共計196頁,收錄340幅攝影圖片;成功舉辦了城建檔案精品展覽,通過深入挖掘珍藏的歷史文檔、珍貴照片,以新舊對比的方式,成為人們縱觀城市建設、貼近城建檔案的「城市記憶」;編印了《蘭臺春秋——德州市城建檔案館成立三十年發展歷程》行業專著,全面反映了城建檔案館從小到大、從白手起家到輝煌業績的工作歷程;攝製了《留住城市建設的足跡》城建檔案專題片,展現了城建檔案人30多年來不懼艱辛困苦、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城建檔案工作的大美華章。

「十三五」期間,城建檔案館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服務隊,認真履行作為德州市「市級文明單位」的職責和擔當,積極投身到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中,定期開展豐華社區「雙報到」「助力社區防疫」「疏導城市交通、倡導文明出行」志願服務,主動對接弘德小學,督導宣傳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幫扶嘉城尚東住宅小區,向小區業主發放《城市文明手冊》,挨家挨戶走訪沿街門市、商鋪,幫助清理垃圾雜物,糾正不文明行為,隨時處理車輛亂停、共享單車亂放等問題。8月9日舉辦了「全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城建檔案文化展覽走進嘉誠尚東住宅小區」活動,將倡導文明城市創建與城建檔案文化相結合,通過小區微信群,向所有業主用戶進行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形成了齊抓共管創文明的良好氛圍。

「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城建檔案館通過城建檔案編研成果,擴大了城建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傳承了城市文明歷史資源,實現了城建檔案文化新發展。如今,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已經成為我市全面反映城市建設、城市歷史、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保管中心,逐步進入了社會公眾的視野。

通訊員:宋兆池


相關焦點

  • 李鴻忠: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創新,凝心聚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大家高度評價我市「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完全贊同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並圍繞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強港城融合、打造先進位造研發新優勢、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促進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加大創新型人才引育力度、加快推進養老事業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等提出意見建議。
  • 專家解讀|崇文爭先,文化領航,譜寫新時期城市發展新篇章
    ,為新發展格局下的城市發展道路引航定向。>模式創新——以文化功能布局帶動城市品質提升首先,《實施意見》提出構建「一二五五」的整體布局,以文化布局帶動功能格局的發展以及城市品質的提升,通過確立「一軸」的文化核心地標,發揮「雙區」優勢推動事業、產業融合貫通,以交相呼應的「五帶」串聯起「文化東城」的豐富內涵,立足東城文化建設成果重點打造特色鮮明的「五城」品牌,全方位擘畫「十四五」時期東城區的文化建設方向
  • 聚焦新發展格局「好客山東服務節」助力飯店業高質量發展
    12月7-8日,山東飯店業「好客山東服務節」現場觀摩活動暨應對新發展格局下飯店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濟南山東大廈圓滿舉行,這是在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勢下,山東旅遊飯店業謀新機、開新局、聚人心、鼓士氣的一次年度盛會,會議吹響山東旅遊飯店業在新形勢下開創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
  • 雙循環格局下 城市運營商如何賦能城市新發展
    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不僅是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也是「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主線。  分析人士認為,雙循環格局下,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將走向更加深入的推進階段,這為各個城市提升自身能級、實現加速超越提供了新的寶貴機遇。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筆談⑩|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贏得...
    對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為應對國際局勢的複雜變化,進一步保證我國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積極態勢,黨中央及時提出了以國內經濟大循環為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思路,習近平總書記5月27日在政協經濟界代表座談會上講話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
  • 湖南: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
    我們具備全面融入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諸多條件,理應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積極作為、大展身手,為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塑造新發展優勢。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構建新發展格局,題中之義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立足自身、「練好內功」。要牢牢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發力點
    要抓住「十四五」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就一定要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歷史必然性,深刻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內在邏輯和深層次變革,認識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歷史必然性和發力點,為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民營企業力量。
  • 何立峰在《黨建》雜誌刊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學習領會《建議》核心要義,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實現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
  • 李鴻忠: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搶抓機遇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
    9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決心,全面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全力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聚焦「城市更新」 打造「更」美玄武
    當城市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轉變,實施城市更新已是適應城市發展新形勢、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12月16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玄武分局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更」美玄武的開放日活動,聚焦城市更新,展示城市建設成果。圍繞城市功能升級和品質提升,注重歷史風貌保護和文化傳承,為推進「美麗古都」建設、打造大美玄武發揮規劃資源部門擔當。
  • 高培勇:構建新發展格局所凸顯的是「安全」二字
    但如果把「暢通」二字簡單理解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核心要義則有失偏頗,這種調整要求早就有之,而且圍繞這種調整的操作也早有實踐。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背景條件下,提出由「擴大需求」進一步聚焦於「擴大內需」,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擴大內需,立足國內市場」又被提升到新高度。高培勇強調,暢通無疑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之一,但不是全部,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考量是什麼?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聚焦高校與城市的互動融合發展——首屆中國城市與高校發展論壇...
    高校是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文化第一軟實力,這「四個第一」的重要結合點,高校是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重鎮,高校對城市發展起著重要的智力、科技和人才支撐作用。城市的產業、商貿、金融、交通、醫療、住房、社區建設,既保障了高校的辦學需要,又對高校提出了服務需求;城市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既對高校提出了服務需求,又有力地推動著高校加強學科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
  • 嚴鋼: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奮力展現新時代擔當
    > 12月16日下午,嵊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嚴鋼在全市科級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輪訓班上,作了「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 天津城建大學舉辦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1月28日,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在天津城建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為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 安順:建檔案修村志 深挖鄉愁文化 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
    近年來,安順市堅持把鄉村文化振興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各領域全過程,著力布局「全域旅遊+鄉愁文化」新業態,深入推進「旅遊+文化」發展戰略,打好鄉愁文化和黔中特色文化兩張牌,通過建檔纂志留住鄉愁文化,為鄉村振興固根基、聚人心、謀發展,進一步堅定全市各族群眾鄉土文化自信,把鄉愁文化貫穿於鄉村振興的各領域
  • 打造高質量綜合運輸大通道 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綜合運輸大通道是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融合聯動發展的關鍵紐帶,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資產。在新發展階段,打造高質量綜合運輸大通道是發揮大國規模經濟優勢的重要支撐力,是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 積極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有的放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日趨複雜。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強調必須把發展質量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 解讀文本:關於加大有效投資力度構建「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三年...
    文本解讀:關於加大有效投資力度 構建「三區並進」區域發展格局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一、出臺背景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對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做了進一步部署,審議通過了《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大有效投資力度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
  • 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要靠深化改革
    來源:經濟日報張軍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不僅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列為一項重點工作任務,而且將其確定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