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建檔案「十三五」工作巡禮四:
聚焦留存城市記憶,構建城建檔案文化新發展格局
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多年來始終注重城市聲像檔案的採集、利用和編研工作,紮實開展中心城區城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和重大城市活動影像檔案的拍攝採集和收集歸檔工作,始終堅持做到從建設項目原貌到施工、工程竣工進行全程跟蹤服務,為此為記錄城市發展、留存城市歷史資源積累了豐富素材。先後舉辦了以傳承城市文化、留存城市記憶為題材主題展覽6次,製作城市影像專題片100多部,印製城市畫冊37部,編輯出版刊物26冊,向新聞媒體投稿1200多篇,提供社會照片利用近2萬幅。積極參與編寫了國家行業標準《建設工程聲像檔案歸檔規範》,落成開放了山東省城建檔案行業第一個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城建聲像檔案信息系統在山東省第一家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堅持以城建檔案史料為基礎、以傳承城市建設文明,講好城建檔案故事為主題,大力宣傳倡導城建檔案服務社會的重大意義,提升全社會檔案意識。通過館藏的歷史文檔、珍貴老照片,充分展示城市建設成就,引導全社會關心關注城建檔案工作,理解支持城建檔案事業,全面詮釋了新時代城建檔案人的責任與擔當。2019年,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利用保存的珍貴照片、視頻和史料,建成開放了德州市城建檔案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共展出館藏珍貴圖片207幅,歷史影像近100分鐘,檔案實物36件,其中較大部分史料圖片屬首次向社會展示。該基地作為展示城市建設歷史、城建檔案風採、精神文明建設的檔案科普教育基地,先後接待500餘人次中小學生和廣大人民群眾參觀展覽,並成為中小學校開展社會實踐教學的第二課堂。參與了德州市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德州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展覽《奮進的德州》等大型展示活動。
2020年,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加大了媒體宣傳工作力度,在德州日報、德州晚報等新聞媒體推送城建檔案工作動態和服務舉措,建設了雲上「城建檔案風採」專題,定期更新相關內容,向社會各界普及城建檔案知識。以「檔案見證小康路、聚焦扶貧決勝期」為主題,聯合德州廣播電臺自5月26日至6月25日連續推出了31期專題解說音頻,每天上午7點30分播出,架起了與社會交流溝通的連心橋,全面宣傳介紹城建檔案服務社會的工作舉措,同時在官網開設了城建檔案館網上展廳,便於廣大市民了解城建檔案指南、辦事流程、法律法規、在線移交檔案以及反映城市建設的歷史文脈、影像德州等內容。
2017年,在德州市城建檔案館成立三十年之際,推出了一系列編研成果:編制了《喚醒城市記憶,展現城建輝煌》精品畫冊,共計196頁,收錄340幅攝影圖片;成功舉辦了城建檔案精品展覽,通過深入挖掘珍藏的歷史文檔、珍貴照片,以新舊對比的方式,成為人們縱觀城市建設、貼近城建檔案的「城市記憶」;編印了《蘭臺春秋——德州市城建檔案館成立三十年發展歷程》行業專著,全面反映了城建檔案館從小到大、從白手起家到輝煌業績的工作歷程;攝製了《留住城市建設的足跡》城建檔案專題片,展現了城建檔案人30多年來不懼艱辛困苦、用青春和汗水譜寫城建檔案工作的大美華章。
「十三五」期間,城建檔案館黨支部組織黨員志願服務隊,認真履行作為德州市「市級文明單位」的職責和擔當,積極投身到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中,定期開展豐華社區「雙報到」「助力社區防疫」「疏導城市交通、倡導文明出行」志願服務,主動對接弘德小學,督導宣傳黨建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幫扶嘉城尚東住宅小區,向小區業主發放《城市文明手冊》,挨家挨戶走訪沿街門市、商鋪,幫助清理垃圾雜物,糾正不文明行為,隨時處理車輛亂停、共享單車亂放等問題。8月9日舉辦了「全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城建檔案文化展覽走進嘉誠尚東住宅小區」活動,將倡導文明城市創建與城建檔案文化相結合,通過小區微信群,向所有業主用戶進行文明城市創建宣傳,形成了齊抓共管創文明的良好氛圍。
「十三五」期間,德州市城建檔案館通過城建檔案編研成果,擴大了城建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傳承了城市文明歷史資源,實現了城建檔案文化新發展。如今,德州市城建檔案館已經成為我市全面反映城市建設、城市歷史、城市文化的重要基地和保管中心,逐步進入了社會公眾的視野。
通訊員:宋兆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