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當我在網絡上瞎逛時,我發現了一個令我感到詫異的消息,伽利略沒有做鐵球實驗。
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聽到這則消息時是否和筆者一樣的震驚呢?人教版的小學課本收錄的內容,還會有假?這可是官方的權威。
然而,在筆者多方求證後,顯然結果打臉了,那麼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我們先來回顧下課文內容。課文講述的是年輕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敢於挑戰權威,並對人人都相信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所謂真理表示懷疑。經過反覆的實驗和驗證,他在人們的嘲笑和懷疑中登上了比薩斜塔,並用實驗驗證了真理。
這篇文章讚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他對真理的執著追求。
筆者也很想強迫自己去相信課本內容的權威信,可是真相併不站在小學語文課本那一方。
實際情況是,伽利略當時是通過理論方式推翻亞里斯多德的理論,並非是以實驗形式推翻,以及現有的各種資料並不能證明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過「鐵球實驗」,就連伽利略自己的著作中也沒有談及此次實驗的蛛絲馬跡。
而且,「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故事,是民國時期由國外傳入,近幾十年被寫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其真實性並沒有得到過廣大學者的證實,所以說這件事很可能是後人杜撰的。然而,為什麼後代要給名人這樣一個經不起推敲的故事?
想必很多人也知道這其中的原因,這無非是為了顯示科學家們求知的偉大精神。然而,像伽利略這樣的科學家真的不必為他們編造故事。偉人的偉大成就本身就是後代的最好榜樣。
綜上足以說明「比薩斜塔鐵球實驗」並沒有真正存在過。
而且,據筆者所知,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比如說「愛迪生救媽媽」、「愛因斯坦小學成績考了5分」、「牛頓被蘋果砸中」等。
不管如何,課本中的東西理應保證其真實性。儘管出發點是好的,但真實性才是教育的基本條件之一,不是嗎?那麼朋友們,你們認可教科書上出現與歷史真相不符合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