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講閱讀的李老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清平樂 村居》
原詩
《清平樂 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原詩翻譯
草屋的房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有人操著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在相互逗趣,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老翁和老婦?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內容賞析
詩詞開頭茅簷、溪水、青草為我勾畫了一幅清新優美的農家畫面,這裡用了白描的手法,茅草屋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邊長滿了青草。只寥寥幾筆便交代了特定的背景。隨即看到了小屋的主人,一對老夫婦,滿頭白髮親熱地坐在一起,用方言交流著。「媚好」一次更是突出了老兩口幸福、溫暖、和諧的幸福生活,更加突出來他們的精神生活非常愉快。接著用一個反問句將人帶到了另一幅畫面。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兩句話也寫出了農家生活無閒人,各自幹著農活,「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出了小兒子天真活潑、頑皮可愛的樣子。「喜」字更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既是對兒子的喜歡,也是對現在生活的喜愛。「臥」字把小兒子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樣子描繪得惟妙惟肖。這個也從側面描寫了,在農家只有老人和孩童無勞動能力的人才不可以參加農事勞作。
課文結構
課文中心
這首詞描繪了農村一家五口生活的畫面,表現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達出作者對農村寧靜安逸生活的喜愛之情。
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現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考點練習
給標黑的字的字注音清平樂( ) 相媚( ) 翁媼( ) ( ) 蓮蓬( )( )
2詞語解釋
亡賴——
相媚好——
3填空
A 辛棄疾字( )號( ),( )時期的愛國詩人。
B題目的詞牌名是( )題目是( ),你還知道的詞牌名有( )
C文中寫村裡優美環境的是( ),描寫翁媼圖的是( ),描寫小兒子活潑可愛的是( )
D這首詞的下闋,用白描的手法寫大兒子( )表現了大兒子( )的特點
描寫二兒子( ),表現了二兒子( )的特點
4賞析題
A「最喜小兒亡賴」從那個詞看出小兒子的頑皮,老夫婦對小兒子的態度是什麼?
B「溪頭臥剝蓮蓬」哪個字用的好?為什麼?
5探究提
本詩描繪的是平和的田園生活,他是如何傳達出詩人的愛國情懷的?
同學們學完了記得練習一下,需要答案的請私信老師,關注李老師講閱讀,學習語文不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