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入魂!重型魚雷是艦艇的噩夢,為什麼發射後還拖著一根繩子?

2020-12-15 谷火平觀察

魚雷,是目前潛艇和反潛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因為海水和空氣不同,傳統的光線、電磁波等等很難穿透海水,所以在其他軍種和兵種特別吃香的"飛彈"在海水中卻派不上什麼用場。而潛艇至今為止,雖然也加裝有多種型號的潛射反艦飛彈、巡航飛彈甚至是戰略彈道飛彈,但是潛艇用於反潛的武器,依然是魚雷。即使是所謂的"反潛飛彈",其彈頭也絕大多數為自導魚雷。

現代魚雷在1866年由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Robert Whitehead)發明,因此在當時魚雷也被稱為"白頭"魚雷。1887年的俄土戰爭中,當時的俄國海軍在大約60米距離上向土耳其海軍"英且巴哈"號裝甲艦發射了數枚"白頭"魚雷,並將其一舉擊沉。這是現代魚雷第一次參戰並取得戰果,由此奠定了魚雷日後水中兵器王者的地位。

經過多年發展,現代魚雷已經基本形成了幾個固定的系列,其中使用最多的是533毫米和324毫米兩種口徑。魚雷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一條魚,它有著流線型的頭部,這主要是為了有效降低水的阻力,提升魚雷的射程。同時在魚雷的頭部通常裝有多個聲納探測器,通過分別接收上下左右各個方向傳來的聲波信息,進而鎖定需要打擊的目標,並進行攻擊。在聲納探測器之後,就是魚雷的戰鬥部,這通常是數百公斤的烈性炸藥,由於水和空氣不同,水在物理上具有不可壓縮性,所以同樣質量的炸藥,在水中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和爆炸威力要遠大於在空氣中爆炸。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二戰時期,很多艦艇在遭遇空襲時被命中數枚甚至數十枚炸彈還能掙扎著返回基地,但是一旦命中一兩枚魚雷,就會很快沉沒的主要原因。

正因為魚雷威力巨大,所以當今各國海軍的潛艇都裝備有這種強大的水中兵器。而且得益於技術的進步,現代魚雷的最大速度普遍可以達到40~50節(1節=1.852千米/小時),射程通常在30~50千米左右。但是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現代制導魚雷需要通過聲納接收器來偵聽聲波信號,進而跟蹤目標並進行打擊。但是當今潛艇普遍都設計有多重降噪措施,比如使用七葉大側斜螺旋槳、在潛艇上裝減震浮筏,將發動機置於減震浮筏上,在潛艇外部敷設消音瓦等等。當今潛艇的自身噪聲已經接近於海洋背景噪聲的水平。2009年2月,英法兩國的戰略核潛艇在大西洋亞速爾群島附近的海域意外相撞,其原因就是兩艘潛艇都太過"安靜",以至於在相撞之前,誰都沒有發現對方!

在這種潛艇靜音技術已經達到相當水平的情況下,單憑魚雷自身的小聲納去探測潛艇已經非常困難。所以,有人想到了一個全新的辦法:效仿第一、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給魚雷裝上"尾巴",通過潛艇去操控魚雷的攻擊。在歷史上,第一、第二代反坦克飛彈就是採用了這種線導方式,也就是飛彈和發射裝置之間有一根導線相連,飛彈發射出去後,射手可以通過手柄不斷修正飛彈的飛行方向,直到飛彈有效命中目標為止。這種直接由人操控的制導模式被稱為"人在迴路"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射手可以直接操控飛彈的飛行方向,從而大大提升飛彈的命中精度。

如今各國的先進魚雷也完全採用了這種制導方式,在魚雷身後同樣牽著一根20~30千米長的"尾巴",這根導線通常使用中性浮力的材料製作,這樣不影響魚雷在水中的正常運動。同時,由於潛艇上裝備的聲吶基陣要比魚雷大上百倍,因此靈敏度和精確度也要相應提升很多。所以當今很多魚雷攻擊時,都自帶導線,這樣潛艇內的射手可以根據聲納反應,來操控魚雷持續追蹤目標。只有將魚雷引導到距離目標較近的水域時,才切斷導線,由魚雷自行使用聲納系統對目標進行追蹤鎖定。這種攻擊方式可以大大提升魚雷的命中率,因此被各國廣泛採用。用一句形象的話說,確實是"害怕魚雷走丟了",所以給它牽上一根線。

相關焦點

  • 魚雷威力到底有多大?反艦飛彈都打不沉的戰艦,重型魚雷一發擊沉
    戰忽局編外原創美國MK-48 Mod 6先進技術重型魚雷的出售價價值1.8億美元,一枚就要價1000萬美元,堪稱天價。但是如果你了解重型魚雷的可怕性,就會對魚雷的威力產生更直觀的認識。重型魚雷的毀傷能力非常大,被命中一枚即可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例如,在美國海軍主導的2016年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中,有一個「重頭戲」為實彈攻擊艦船課目。擔當靶艦的為美國海軍退役的「佩裡」級護衛艦塔奇號(USS Thach,FFG-43),將接受參演的多國海軍各型飛彈、魚雷、制導炸彈和艦炮的輪番攻擊。
  • 一枚在1000萬美元的MK48重型魚雷,到底有多厲害?
    MK48重型魚雷,主要是由潛艇使用,大量使用在反潛上,目前已形成了9個型號,然而最近,某島購買的18枚MK48重型魚雷,訂單的總金額為1.8億美元,平均下來一枚就高達1000萬美元。估計這是「史上最貴的魚雷」了,畢竟這是周瑜打黃蓋的問題,一個有錢願意買了,賣家何樂而不為呢?MK48重型魚雷到底有多厲害呢?它的主要特點就是威力大,制導先進,航速高,屬於智能化魚雷。MK48重型魚雷有5.85米長,整體的直徑為533毫米,重1582千克,水中的速度在55節,最大航程46000米,最大航深1200米。
  • 「一發入魂」,重甲加身的大鳳號航母為何如此脆弱!一枚魚雷將它送...
    可這艘大鳳號航母那絕對是「一發入魂」,在馬裡亞納海戰中尾隨航母的美潛艇一共向大鳳號發射了六枚魚雷,儘管只有一發命中,不過也正是這一發魚雷要了大鳳號的命。雖然被擊傷後艦上人員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讓其繼續保持正常姿態行駛了一段時間,但由於內部油氣濃度不斷升高加之通風不良,最終大鳳號經過6個小時的「苟延殘喘」後自爆沉沒。
  • 魚10重型魚雷與MK48MOD7對比,誰更強?
    進入新世紀,終於有了魚雷戰力的世界第3極!美國人從二戰以來,就一直把魚雷當做潛艇兵最主要的作戰武器,美國也可算是世界上魚雷實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直到今天,美國海軍似乎都不太重視潛射反艦飛彈的研發和裝備,仍然把先進魚雷作為反潛和反艦的最主要武器。比如海狼級,就裝備了8個魚雷發射管,試圖通過一次齊射,就擊潰蘇聯的核潛艇。這其中最厲害的魚雷,當然是成名已久的MK48!
  • 印軍接收國產重型魚雷,別管技術多先進,解不了潛艇無雷可用尷尬
    印軍已列裝國產重型魚雷:Varunastra/瓦魯納斯特拉,第一枚印度設計和開發的重型魚雷已經由製造商巴拉特動力有限公司(BEL)移交給印度海軍。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就,全球能夠製造重型魚雷的國家不多,所以印度的成就不可低估。
  • 魚雷精度太低怎麼辦?日本人想了個辦法:把人焊進去駕駛魚雷
    日本海軍對於九三式酸素魚雷這種神兵利器極為看重,在其研製成功之後很快便大規模量產服役批量裝備到潛艇和水面艦艇上。為了加強九三式酸素魚雷在實戰中的作戰效率,日本海軍的驅逐艦、輕巡洋艦、重巡洋艦均裝備有魚雷發射裝置,除此以外還額外配置了一般國家海軍沒有的魚雷再裝填設施。
  • 法蘭西水下「月亮女神」服役,世界最強電動重型魚雷F-21交付使用
    重型魚雷,希臘海軍裝備4艘214型和209型潛艇,需要36枚現代化的533毫米重型魚雷來代替老化的德制SUT Mod0型和SST-4型重型魚雷。,最大速度超過50節,最大射程超過27海裡(50公裡),續航時間可達1個小時,作戰深度從小於10米到大於500米;戰鬥部採用250千克PBX B2211炸藥的高爆戰鬥部,配備觸發和聲觸發引信,能夠有效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
  • 俄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岸邊遊客落荒而逃,印軍看後心有餘悸
    由於魚雷或飛彈在魚雷發射的過程中,都會與海水進行接觸,容易造成海水倒灌潛艇的事故,所以現代國家發射魚雷多採用平衡水壓的方式來發射魚雷。 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打開魚雷發射管,將海水灌入魚雷管,平衡魚雷管內外的壓力,魚雷依靠自身的螺旋槳動力,射出潛艇。
  • 被美潛艇「一發入魂」!
    可這艘大鳳號航母那絕對是「一發入魂」,在馬裡亞納海戰中尾隨航母的美潛艇一共向大鳳號發射了六枚魚雷,儘管只有一發命中,不過也正是這一發魚雷要了大鳳號的命。雖然被擊傷後艦上人員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讓其繼續保持正常姿態行駛了一段時間,但由於內部油氣濃度不斷升高加之通風不良,最終大鳳號經過6個小時的「苟延殘喘」後自爆沉沒。
  • 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場面驚險堪比大片
    不用慌,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操作場面堪比大片。央視頻道近日報導,解放軍某潛艇基地的官兵組織了一場失事潛艇模擬逃生的訓練,解釋了如何在深水下潛艇失事後如何進行自救。眾所周知,潛艇一般工作的水深都在200-600m,其水壓可想而知。一旦潛艇出事,其逃生的可能性將會比水上的艦艇小的多,而且難度上也會大得多。所以對於解放軍的潛艇兵訓練來說,逃生就是一門必修課。
  • 與093一同亮相,魚10魚雷實現彎道超車,多項能力美俄都沒有
    在一次對抗演練中還出現了魚-10魚雷攻擊海上目標「一發入魂」的畫面,具有射程非常遠和轉角精確攻擊目標的能力,一艘靶艦被炸成了兩段。093型核潛艇是中國上世紀90年代生產的第二代核動力攻擊潛艇,經過多次升級後在靜音性能、對水下目標的探測能力大幅提升,具備了發揮魚-10遠程魚雷性能優勢的能力。
  • 同樣發射魚雷,為什麼二戰飛機擊沉的戰艦比驅逐艦要多得多?
    ,僅能在一些港口、狹窄海峽等特殊地區作戰,還無法走向遠離陸地的大洋。在這過程中,發現目標是魚雷運載平臺的工作,魚雷自己是不會發現敵人的,有了目標就需要計算目標的距離、航向、航速等參數,最好當然是還估計出對手的吃水深度、船體尺寸等數據。對於魚雷來說,要想在一兩千米甚至更遠的地方,以五六十節的速度擊中一二十節航速的戰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離得越近發射魚雷,越能提高魚雷的命中率。
  • 完蛋,買完美軍廢品魚雷,臺灣文物潛艇要「自爆」了
    ▲臺媒用「全世界最資深潛艇」形容海獅號(圖源:新浪軍事)除了潛艇,水面艦艇也可以使用魚雷。目前,臺海軍能夠發射魚雷的驅/護艦主要有:基德級驅逐艦、成功級和濟陽級護衛艦。這三種軍艦都裝有Mk 32型魚雷發射管,但這種發射管的口徑為324毫米,能發射Mk 44/46/50/54這四種輕型魚雷,就是不能發射Mk 48這種口徑為533毫米的重型潛射魚雷。
  • 八枚魚雷打出一個大扇面,只中了一發,卻創造了海戰史上的奇蹟
    擊沉「太平」號護航驅逐艦,更是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組建後的首次戰績,對國民黨海軍來說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圖1:人民海軍擊沉「太平」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裝備極其陳舊落後且建制上極不統一的國民黨海軍,因自身的諸多弱點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作戰艦艇或被日軍擊沉,或自沉堵塞航道,基本損失殆盡。
  • 為何魚雷的威力要大於反艦飛彈?水不可壓縮,魚雷也更重
    1941年11月13日,德國海軍u-81號u艇向英國皇家海軍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發射4枚魚雷,一枚魚雷命中,魚雷在皇家方舟號的右舷開了一個大口子,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當場沉沒。那麼為什麼一發魚雷就能夠擊沉一艘軍艦,而一枚反艦飛彈打到軍艦上面,就跟撓痒痒似的,什麼效果都沒有呢?為什麼同等威力的魚雷大於反艦飛彈?反艦飛彈攻擊的是戰艦的上層建築與艦體,而魚雷攻擊的是戰艦脆弱的水線以下部位。
  • 為什麼臺軍不惜代價購買MK48魚雷?盤點臺軍三種現役魚雷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為什麼臺軍不惜代價購買MK48魚雷? MK46魚雷是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研製一種輕型魚雷,重量只有258公斤,最大速度45節,最大射程7.3公裡。 魚雷從60年代開始服役,主要用於軍艦、反潛機和直升機。 目前,臺軍所有可以發射魚雷的水面軍艦,都使用MK46魚雷。
  • 南方大國一炮雙響,國產魚雷、潛艇接連交付,關鍵技術已超過美國
    據《生意人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21日,印度國防發展與研究組織(DRDO)下屬海軍實驗室,向印度海軍交付了首枚量產版"瓦魯納斯特拉"重型魚雷。"瓦魯納斯特拉"採用電力推進,最大射程達到40公裡,最大速度為70公裡每小時。
  • 「一發入魂」,舊日本海軍重甲航母大鳳號為何不堪一擊?
    我們都知道,航母這種武器裝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海上武器, 但是現代航母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發展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在最開始的時候, 它的體型還沒有這麼大, 技術也比較落後。航母可是戰機升降的平臺,在各國眼中是絕對不能有閃失的「寶貝」,但是在太平洋戰爭中, 美國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了日本的大鳳號,就是這一枚魚雷, 就讓大鳳號直接徹底失去戰鬥力, 宣布報廢了。
  • 長度為24米,尺寸遠超歷史上所有魚雷
    核彈因巨大的毀滅威力與恐怖的輻射後遺症被世人尊為"末日武器",為了增強其威懾力,擁有核武的國家還把它裝在戰略飛彈上,雖然都不敢輕易動用,但還是建立起各自的防盜網以策安全,畢竟能爭取出反應(攔截、反擊)的時間。
  • 海軍公布一全新利器,比魚雷更厲害
    眾所周知,我國海軍在最近十年中,服役數量最大的主力作戰艦艇是054A型護衛艦,從首艦入役至今,該型護衛艦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服役了25艘。這種魚雷也叫火箭助飛魚雷,是由艦艇發射,經火箭空中助飛到預定點入水,自動搜索、跟蹤和攻擊潛艇的魚雷。航程遠,航速高,破壞威力大,兼有魚雷和飛彈的優點。而這種「大殺器」,很不幸,它也是由西方率先研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