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網訊】 附子從今年產新開始一直就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雲南產區附子產新的相繼結束以及安縣、江油加工的陸續結束,最近附子的熱度似乎已經沒有前段時間那麼火熱,因今年鮮貨價格上漲,導致附片加工出來的成本都在100元以上,這對一個在售價從來都沒有上過100元的品種來說無疑是火了一把,從最近走訪市場和對產地加工戶調查了解,目前附片價格雖然已經創下歷史高價,但實際市場終端消化卻不盡人意,附子緣何有行無市,筆者將簡要分析,願與大家共享。
上篇筆者通過對附子產區分布、各產地產新情況、社會庫存、種植成本和加工成本幾個方面全方位介紹了附子。其實看今年附子一路走來,筆者最深的感受是經過這麼些年的煎熬與等待,附子終於也迎來了它的輝煌時刻。今年對於種植戶來說無疑是揚眉吐氣的一年,以前附子採挖後都需要簡單處理成淨根銷售,而且收購商家對個頭大小都有要求,今年的情況是毛貨帶根須帶泥土的都有人搶購;今年對於附片加工戶來說也是充滿驚喜的一年,往年的情況是加工戶把貨加工出來等買家上門買貨,而今年是還沒有加工出來訂單就紛至沓來。從前的買方市場今年卻變成了賣方市場,清水白附片統貨的價格也有前期的75-80元上漲到現在的120-130元。
前期附子如此瘋狂的局面說到底還是供需失衡造成的,常年的低價造成種植戶種植積極性有限,就算這兩年行情上漲,也沒能大量刺激種植戶的積極性,加上城固地區沒有留種習慣,要從雲南調種子進行種植,這樣也容易造成種子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爛種現象。加上前期加工戶對今年產量一個錯誤判斷,認為最大產地雲南種植面積大、產量大,就算錯過漢中產新後期還是能收上量來完成訂單加工,因此當時的「高價」讓很多加工戶錯失良機。
雲南產新初期,鮮貨價格和漢中產新價格持平,一些有經驗的加工戶對各個小產區的貨源質量都很清楚,他們知道哪些地方的折幹率高,加工出來的片形好看,也就是這些所謂的「經驗」讓他們在前期並未低價進貨,而是選擇了觀望,反而是一些新的加工戶在這個時候把貨購進,抓住了機會。隨著產新的深入,購貨商們發現雲南附子的產量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這樣就發生了搶購現象,由於江油和安縣屬於個體散戶加工,在產地鋪設的收購點有限,沒有能力和大藥企搶購資源,最後導致原本有100噸清水白附片加工能力的加工廠今年只能加工30噸。今年對於附子來說的確出現了僧多粥少的局面,以至於雲南產區的的附子剛被採挖出土連根須都沒有去掉就被買家買走,這樣的先例一開就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安縣和江油加工戶買到的鮮貨幾乎都是帶須帶泥的貨,就是這樣的貨在今年也似乎變的那麼搶手,鮮貨價格也不斷上漲。魯甸鄉是雲南產區最後一個附子產新的地方,每年當地的貨源幾乎都被江油加工戶壟斷,今年也不例外,隨著產新進入尾期,產出的貨源越來越少,各產區對種子的需求矛盾也越發明顯,相對往年調配起來似乎更加困難,以致種子價格也打破歷史,漢中產區創下28元/公斤的記錄。
後期附子行情是平穩運行還是有繼續衝高的可能呢?筆者認為明年產新前至少不會大幅掉價,畢竟今年庫存不大,且目前的價格虛高成分不多,當前的高價也早已超過歷史任何時期,這樣加工戶、市場商家、藥企和終端消費者心裡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大家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目前的高價。現在產新已經全面結束,加工成本已定,安縣、江油兩地的貨源也開始不斷流入市場進入實際消化階段,如果終端接受困難或者減少用量,今年的高價無疑讓市場商家的經營風險也增加不少。藥企自然也不希望附子行情太高,這樣藥企投料的成本也會大幅增加,但是如果有囤積炒貨的目的,自然也希望附子行情繼續攀升。
對於中藥材來說,高價是一定會抑制需求的,附子也不例外。後市附子行情能否繼續飆升就看資金的博弈情況了,但附子畢竟是家種藥材,今年各地留種量和購種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從各產區了解到的情況來看,今年農戶的種植積極較高,擴種明顯,並出現了一些新產區。瘋狂以後我們是不是該冷靜思考附子以後的出路?如果附子產業能規範做好,我相信就算原材料大幅降價,像炮天雄這種難得的精品還是會繼續高價。
最後還要提下草烏,新疆、東北野生草烏產新結束,其他家種產區也已經結束,隨著庫存消化良好,各個產地的草烏也和附子一樣依然有大幅上漲的動力。
相關消息:
附子正在創造歷史(一)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智慧財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連結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註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zyctd.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