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06 04:41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李如婷 瀏覽:4786
溫州4家非法小電鍍廠被查處
☉商報記者 黃宇翔
商報訊 白天大門緊閉,夜裡非法電鍍加工。日前,位於甌海婁橋和郭溪的4家非法電鍍廠,被甌海區環保局和甌海公安分部門聯合查處取締。周邊長期受其排汙困擾的居民,對此無不拍手稱快。
上周五夜間9點,記者跟隨甌海區環保局監察大隊、甌海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的檢查人員,來到婁橋下山頭玕東北路的一處民房,在確認了該民房為群眾所舉報的非法電鍍加工點後,執法人員破門而入,大門剛剛打開,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
民房內,3名工人正在工作,而在工人的臥室,執法人員發現了約15公斤的白色化學品,執法人員說,這就是劇毒物質氰化物。
執法人員當即對該非法電鍍廠進行取締,拆除非法電鍍廠的生產設備。由於電鍍液內有大量的重金屬,不能直接倒掉,環保人員將查扣的酸液及各類電鍍液全部交由危險廢物回收單位進行處理。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廠排水渠處,由於長期受到強酸腐蝕,裡面已呈現出紅、黃色。「電鍍廢水中含有重金屬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如沒有按要求處理,直接排到水、土壤中,會造成極大汙染。」執法人員說。電解槽子,電鍍廢液、廢酸……現場,環保人員對屋內的各種液體進行取樣檢測,根據檢測結果做進一步處理。
據甌海區環保局監察大隊大隊長彭朝陽介紹,非法電鍍廠生產嚴重汙染環境,屬於國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企業。
儘管環保部門屢屢打擊,可「非法電鍍」為何屢禁不止?執法人員林達表示,電鍍行業中,汙水處理系統最為關鍵,也是生產中佔成本最大的一塊。如果不上汙水處理設備,不辦理任何手續,只要一塊場地,一套簡單的電解設備,買些原料,非法電鍍廠就可以投產了。如果碰上環保部門檢查,廠主可以拔腿就走,損失不過幾千元。至於廢水的危害,黑心的廠主根本不會考慮,可殊不知,這些直接排掉的廢水,對土壤和水體造成了嚴重損害。
最後,環保部門呼籲,希望市民能維護自身權益,隨時舉報身邊的非法「小電鍍」,讓其無處藏身。
相關搜索:電鍍廠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