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於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於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於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並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於見到家人。此後,便形成了元宵節。
在南方,元宵節要吃湯圓,在北方,元宵節要吃元宵。湯圓和元宵的外觀很相像,很多人覺得元宵和湯圓同一種美食,只是叫法不一樣,其實湯圓和元宵不止叫法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別傻傻分不清楚。
湯圓是「包」出來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滾」出來的,表皮乾燥鬆軟。元宵是要先做好固體的餡兒切成小塊兒,蘸上水,撈出來放在糯米粉裡,來回搖晃滾動。中間還要稍微灑點水,繼續搖晃。一直到餡兒的表面裹上厚厚一層鬆軟的糯米粉,直到滾到需要的大小,元宵就這樣做好了。所以叫做「滾元宵」。湯圓是把生糯米粉先用熱水或冷水,和成粉團,然後把各種餡心包進去,搓成圓圓的。
湯圓的餡料一般偏軟一些,也是比較豐富,常見的就是甜口的餡兒,味道也是很好的,紅豆沙,黑芝麻就是很多人的首選,湯圓餡料有洗沙、蜜棗、冰片、蘇麻、櫻桃、冰糖、桔餅、玫瑰、火腿、芝麻、核桃等十多個品種,味道各異,有的糯軟爽滑,有的甜潤清涼,有的肉質幹香,有的果味濃鬱,有時同一碗湯圓,有幾種不同餡料。 相比之下,元宵的餡料就比較單一,元宵的餡偏硬,一般甜口為主,黑芝麻和花生餡的居多。
湯圓和元宵吃法也不同,湯圓適合煮著吃,元宵適合炸著吃,也可以煮著吃或者蒸著吃。元宵煮著吃外皮較厚,煮的時間要比湯圓時間長些,口感不如炸著好吃。煮湯圓的湯也比較清澈,煮元宵的湯,比較渾濁。湯圓可以冷凍起來,所以保質期比較長。元宵冷凍容易開裂,所以保質期比較短。一般都是現做現賣,買回家就做著吃了。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讚、收藏、轉發,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做法,歡迎關注:冬至雪夜的小廚,每天都會發布原創家常美食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