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回到師兄每周五的動漫音樂巡禮。
上周,我們正式開啟了對於東映動畫的歷史回顧,一些我們的甚至是我們的父輩們童年的動畫上榜,一下子被我們拉到了遙遠的上個世紀。
這一周,我們先從時間的長河中走出來,一次性說一說我們更熟悉的,東映乃至整個日本動畫界引以為豪的那些長篇的多系列作品。製作這種跨越時間長、系列篇幅長的自己真正形成了IP的動畫作品,向來是東映這種老牌(或者說吃老本)的公司所最擅長的。
聖鬥士星矢系列,1986~2015
《聖鬥士星矢》改編自日本漫畫家車田正美原作的同名漫畫。1986年《聖鬥士星矢》在日本播出後,之後在80多個國家熱播,使這部作品風靡全世界。幾乎可以說,《聖鬥士星矢》是日本動畫藝術走向世界道路上的一個極為具有標誌性的裡程碑。
如今依然無法忘記的是,當年遼藝版配音播放時「萬家小學生空巷」的場景,更不知有多少孩子嘗試過親手為自己做一件「聖衣」,由此又誕生了多少科學家和大工匠......
《聖鬥士星矢》共有114集,以及以OVA形式出現的「冥王篇」,東映在幾十年後的2012年開始,又陸續製作了《聖鬥士星矢Ω》和《聖鬥士星矢:黃金魂》兩部短篇(相對而言)。這其中也誕生了不少經典的OP和ED。師兄個人最喜歡的是松澤由美唱的「冥王篇」的OP《地球ぎ》,但真正流傳度最高的「聖鬥士」歌曲,則唯有這首《ペガサス幻想》。
龍珠系列,1986~2018
我們這篇文趕出來的時間,剛好是《龍珠超》最後一集完結的時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有著各種各樣的巧合。
也是1986年,龍珠系列中的開山之作——《龍珠》橫空出世,根據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的真正巔峰正式到來。獨自住在深山的少年孫悟空,遇上搜集七龍珠的少女科學家布爾瑪,布爾瑪為得到悟空擁有的四星七龍珠而帶同悟空踏上找尋七龍珠的旅程也正式開始。
三十幾年裡,龍珠系列一共推出了七部作品。作品時間跨度之長、作品之長壽,業界鮮有,歲月無情,甚至包括宮內幸平(役龜仙人)、鶴弘美(役布爾瑪、布拉)、青野武(役比克大魔王)、鈴置洋孝(役天津飯)、鄉裡大輔(役牛魔王、撒旦先生)等一眾最早的聲優們都已經離世,而孫悟空的傳奇卻從未止步。
而《龍珠》最經典的歌曲,應該永遠是高橋洋樹的那首《魔訶不思議アドベンチャー!》。
美少女戰士系列,1992~2016
好了,接下來開始師兄公眾號史上最沒有發言權的一段評論。講道理,師兄的童年,哪個男孩說自己喜歡看《美少女戰士》,一定是會被嘲笑到盡人皆知的,因此上,師兄真的沒怎麼看過這個。
《美少女戰士》是一部由東映動畫製作的魔法少女變身類動畫片,該片由佐藤順一、幾原邦彥等導演,富田佑弘、戶洋司等編劇,該劇集於1992年3月7日在日本首播。截止到2016年的《美少女戰士Crystal·Season3》,一共陸續製作了七部。
《美少女戰士》作為日本商業動畫的代表作,它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在亞洲乃至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播映。「男有聖鬥士,女有美少女戰士」的坊間謠傳還是有一定市場的。
還有就是,《美少女戰士》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代男孩壓抑童年的「性啟蒙」式作品了,具體原因我就不說了,懂的人自然懂。
最經典的歌曲,應該是DALI演唱的《ムーンライト伝說》。
數碼寶貝系列,1999~至今
嗯,從這裡開始,才是屬於師兄的童年。(行了,別往回找補了)
《數碼寶貝》在師兄這代人的童年裡,有著真正不可替代也不可抹去的影響。它也直接推動了國內繼變形金剛之後的又一次動漫周邊購買風潮,你們永遠想像不到一堆堆帶著那種看上去很「炫酷」(這個詞大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出現的)的「進化手錶」的孩子喊著各種動畫中的指令的樣子......
某種程度上,《數碼寶貝》系列是東映商業最成功的系列作品。從7部TV版動畫,到目前累積到18部且未來還會不斷產出的劇場版,《數碼寶貝》就像是一個永不枯竭的寶庫,只要東映想,就能從裡面榨出錢來。想想也是,有這樣強大的吸金IP,換我,我也不去做什麼新番。
至於《數碼寶貝》最經典的歌曲?這有疑問嗎?和田光司的《Butter-Fly》。藉此表達一下對在天堂的光叔的懷念。
好了,下周我們回歸正常時間線,按歷史順序回顧東映的經典之作,一部全民級別的動畫即將登場哦。
我們下周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