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再度回到師兄每周五的動漫音樂巡禮。
今天的專題,終於來到了師兄早就該講的老牌動畫製作公司——sunrise日升。如果說蟲工作室算是各個公司的鼻祖級先輩,那麼我覺得從尊崇動漫發展史的角度出發,其實即使這個專題中不提現在蒸蒸日上的「京阿尼」、「骨頭社」和「節操社」,也必須提一下雖然現在式微,但曾經星光熠熠的日升。
日升現隸屬於萬代旗下,成立於1972年,是由手塚治虫的蟲製作公司倒閉之後,由岸本吉功、伊藤昌典等幾個獨立出來的成員自主創立的。日升的作品大多為原創,其中最為世人所知曉的標籤,無疑就是「機器人動畫」。這和他們身後萬代的背景是分不開的,萬代作為全日本最大的綜合性娛樂公司之一,主要涉及娛樂、網絡、動漫周邊等,其生產的各種科幻、動漫模型的數量之多,品種之全是世界第一的。
這就是一種完美的互相成就吧。
《機動戰士高達》系列,1979~
「高達」,就是日升烙印在動漫史上的最絢麗的光圈。近40年的發展史,它已然成為日本動畫ID中最著名、最經久不衰、最龐大、也是盈利最高的系列。它和《宇宙戰艦大和號》、《新世紀福音戰士》(EVA)並稱為日本科幻動畫的3大裡程碑,但事實上,單說它的影響力,是遠遠高過後兩者的。
就不說這些年他們賣了多少高達模型,單就論在高達系列中產生出了的各種梗,就對動漫的影響力擴大做到了極大的推動。比如:「我爸爸都沒打過我」出自《機動戰士高達》;「前方高能」出自《高達0079》;「不作死就不會死」出自《高達Z》;「判斷為:罪該萬死」出自《高達00》......這樣的例子真的是不勝枚舉。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是,當上世紀末萬代進入內地市場時,才發現「高達」的商標早已被人搶註了,於是才被迫有了「敢達」的譯名,而在臺灣市場,因為同樣的原因,他們的註冊商標名為——「鋼彈」......哈哈哈哈。
音樂上推薦,師兄選擇了森口博子的《水の星へ愛をこめて》,一代神曲啊。
城市獵人,1987~1989
動畫《城市獵人》改編自北條司創作的同名漫畫,動畫於1987年4月至1988年3月在日本電視臺播出,全51話。動畫第二期《城市獵人2》於1988年4月至1989年7月播出,全63話。
《城市獵人》算得上是老一代漫畫大神北條司的頂峰之作了,在那個作畫風格單一的年代,他的寫實派畫風堪稱教科書級,有著別樣的魅力。他對於女性身體的細緻描繪不知道為多少無知少年帶來了青春期的懵懂啟蒙(這話怎麼聽著有點彆扭哈哈)。
說到《城市獵人》,不得不說當年它被引進時的譯名——《俠探寒羽良》。這個頗有港漫風格的名字,是比師兄更早一代的漫迷們青春的記憶之一。後來成龍拍攝的動作喜劇《城市獵人》又讓更多人知道了它。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俠探寒羽良》本身其實算是《城市獵人》的刪減本,畢竟你懂得,北條司的畫風,你不刪減怎麼給孩子們看。
音樂上,推薦PSY·S演唱的《EARTH~木の上の方舟》。
魔神英雄傳,1988~1998
動畫《魔神英雄傳》於1988年4月在日本首播,共45集。《魔神英雄傳2》則於1990年3月首播,共46集。《超魔神英雄傳》於1997年10月在日本首播,共51集。 除TV動畫外,系列另有三部OVA、五個廣播劇和六部小說版。
《魔神英雄傳》同樣擁有一個我們更熟悉的中譯名字——《神龍鬥士》。那個龍神小學的四年級生,那個會稀奇古怪忍術的頑皮女孩,那天整天找電話亭的河馬臉大叔,以及那座閃耀的創界山,又是無數人的童年記憶。某種程度上說,《魔神英雄傳》創造了「單集闖關、BOSS守關」的劇情模式的先河,而它對於日本動畫史的貢獻還不止於此。
如今,一手創造了《魔神英雄傳》的井內秀治老先生已經離世,「高達之父」富野由悠季也已經年近八旬,日升的元老們將逐一離去,堅持原創動畫,曾幾十年來雄踞TV動畫金字塔尖的日升的後輩們,真的任重道遠。
音樂推薦上,不作他選的,一定是a·chi-a·chi原唱,擁有極多翻唱版本的《STEP》。
魔神壇鬥士,1988~1991
動畫《魔神壇鬥士》是SUNRISE製作的39集原創動畫作品。1988年4月至1989年3月期間於名古屋電視臺首播。原版名稱為「鎧伝サムライトルーパー「,「魔神壇鬥士」為遼藝譯名,但現在在國內踏原來的名字已經基本無人知曉了,由此也可見當年的遼藝譯製的動畫片對80一代的影響之大。
《魔神壇鬥士》的企劃時間,與《魔神英雄傳》幾乎是同時的,這一批的遼藝翻譯引進動畫,還包括《花仙子》、《天空戰記》、《光能使者》等等,組成了80後的童年顏色。聽說在1982年底,遼寧省廣電副廳長晉韜光先生也出席了一次會議。在會上他聽說廣東剛進了一部日本動畫,但又因為沒有配音經驗無從下手,於是他說:「不如把片子交給我們來配吧。」經過幾番交涉,最終達成協議,那部片子就是東映的《聰明的一休》,也是後來一切故事的開始。
說回《魔神壇鬥士》,它本身是一種很複合式的存在,既有著西方超級英雄集結對抗暗示力的傳統劇情套路,也有著東方「仁義禮智信孝悌忍忠」的道德內核,是當時變革中的日本動畫業界特化的產物,知道現在也非常有研討的意義。
音樂上推薦,還是選擇時代女歌手森口博子演唱的ED《サムライハ-ト》。
好了,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裡,我們下周五繼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