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墾博物館化身「大課堂」

2020-12-16 金臺資訊

海口市英才小學濱江分校學生在海南農墾博物館參觀。 記者 張茂 攝

12月14日,走入位於海口市龍華區的海南農墾博物館(以下簡稱墾博),猶如踏入另一個時空:鏽跡斑駁的「三葉牌」鋤頭述說著屯墾戍邊的奮鬥往事,運膠種木箱裡裝載著濃濃華僑情,略顯古舊的電影放映機展現昔日的文化面貌……

近年來,墾博不僅是海南農墾人的精神文化家園,更隨著研學旅遊日益火熱,成為海南省大中小學生豐富社會體驗和文化歷史知識的獨特課堂。

作為城市中一道道看得見的文化風景,海南省各大博物館因資源稟賦和獨特魅力,成為研學之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隨著博物館研學的興起,「遊而不學」「缺乏體驗性」等問題也逐漸引發社會討論。

為了破除諸多博物館研學難點,墾博與海南省多所學校進行深入交流,開展多元合作,通過精心設計研學課程、豐富科普體驗、擴展研學邊界等多重舉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探索研學新形式,讓廣大師生、家長從這裡深入了解海南農墾的同時,豐富歷史、文化體驗。

館校深入交流 精心設計課程

在海南省多位中小學校、高校負責人看來,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研學活動頗具意義,它可以通過直觀的方式,加強學生們對本地歷史文化的了解。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把課堂搬入博物館,能夠豐富孩子們對生活和歷史文化感知的方式。」海口市英才小學濱江分校副校長譚高金認為,海南農墾的發展史是海南,乃至全國歷史中不可錯過的重要部分。而海南農墾發展建設中所體現「艱苦奮鬥、勇於開拓」的農墾精神,是學生們在教材和課堂中難以切身體會的,讓孩子們到墾博開展研學活動,可以加深他們對於奮鬥和開拓精神的認知,培養堅強意志。

「我們主動聯繫墾博,想在此開展研學活動,馬上便得到了支持。」譚高金介紹,最初校方僅單純地組織學生參觀遊覽博物館,但難題很快出現了——有些孩子反映「沒接觸過農墾,聽不懂解說詞」「逛完了什麼都記不住」「沒有好玩的活動」……

譚高金介紹,發現問題後,校方與墾博深入交流,針對教學需求共同設計具有的趣味性和體驗性的研學課程。「墾博的支持力度出乎意料,不僅主動了解學校各個年級的教學需求和教學計劃,甚至來到校園走訪調研,探索如何面向學生,針對性完善研學課程。」

在雙方努力下,以「快樂成長,小腳丫課程」為主題的親子研學特色課程得以在墾博開展。「從單純的學生參觀,轉變為親子共同探索,不僅讓孩子們擁有沉浸體驗,也受到了家長廣泛好評。」譚高金介紹,館校共同發力,研學形式煥然一新,不再是老師領著孩子看,而是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尋寶」,還將讀、寫、繪、說等多元環節融入其中。

豐富科普體驗 好看還要好玩

根據省文物局的統計,目前,海南省共有18家國有博物館和14家已備案的非國有博物館。業內人士指出,博物館規模大小有別,經費投入有差距,參觀人數自然也會有差異,但是拋開這些因素,場館的冷熱也跟服務體驗存在極大關係。熱門場館與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存在良好的互動。

如何讓博物館的研學體驗真正做到高品質、有價值?墾博給出的回答是在體驗設計上下功夫,在挖掘、整合自身資源的基礎上創新研學教育模式,讓研學體驗好看更好玩。

一方面,墾博健全信息化建設,展館中多處巧妙使用現代科技展陳手段,為參觀者打造「沉浸式」體驗。「每次研學活動中,最讓學生、家長們意猶未盡的便是『抗颱風』體驗區。」 譚高金說,在體驗區,墾博通過先進的聲光電技術,模擬出颱風肆虐時的膠林,讓大家身臨其境般感受抗風保膠的「驚心動魄」場景。

墾博副館長王智介紹,墾博設有特色化的講解系統,講解員的講解內容和風格會根據高、中、低年級進行特色化區分,提供更為精細化的研學體驗。例如,針對低年級兒童的講解語言上會更加通俗易懂,加入一些適當的趣味性解釋。同時,講解員會在講解中穿插提問,與小朋友們展開互動。

如今,墾博在開展研學教育時,還結合自身實際資源,設計了讀書分享會、博物館尋寶、繪說文物、爭當小講解員、社會調研等一系列體驗性高、趣味性強的具有科普意義的研學課程,讓學生們充分感受海南農墾歷史,體會農墾精神,從而實現「遊」與「學」的深度結合。

拓展研學邊界 展示文化風景

今年11月,省教育廳聯合省委宣傳部、省旅文廳以及省委黨史研究室等7部門下發方案,要求充分利用海南省各類博物館、史志館、規劃展覽館和革命紀念館等場館的教育資源,進一步強化海南省大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和激勵廣大學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海南自貿港建設。

業內人士認為,在此背景下,博物館的教育意義將會進一步凸顯,而研學活動將極大地促進博物館資源與學校教育的深度融合。

「通過墾博研學之旅,我們發現海南農墾還有諸多研學資源有待挖掘。」 譚高金介紹,該校還計劃與墾博加強合作,從墾博場館走入智慧膠園,並設計以「一雙膠鞋的故事」為主題的研學課程,讓學生們實地了解橡膠產業的發展,從歷史、文化、農業、生產等眾多領域了解海南島上的「橡膠傳奇」。

「墾博的宣教資源並不拘泥於場館之中,還體現於散布在全省各地的海南農墾文化舊址等場所。」海墾控股集團黨委宣傳部部長、墾博館長張愛莉介紹,墾博積極整合瓊安膠園、五指山茶廠等海南農墾文化舊址等資源,打造點線連接、區塊結合的研學資源集群,建設海墾特色研學窗口,以此進一步向社會展示、宣傳海南農墾文化積澱和精神內涵。

張愛莉表示,研學活動不僅是學校教育的補充,也是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延伸。下一步,該館還將與海南省大中小學校在合作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更多嘗試。在各類公共服務機構與學校的共同推動下,通過館校多元合作方式,讓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相關焦點

  • 乳膠製品、南繁種子、熱帶水果...多種海墾好物亮相冬交會海墾館
    記者 李昊 攝  乳膠製品、南繁種子、熱帶水果、畜牧產品......走進館內,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海墾特色產品,令人應接不暇。據介紹,本屆冬交會海南農墾館面積為945平方米,共有19家企業參展,近百種海墾產品齊亮相,為廣大市民展商上演一場海墾品牌「大狂歡」。
  • 海墾:紅毛丹更紅 好日子更甜
    8月11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的一處紅毛丹種植基地裡,種植戶梁小萍向海南省農墾科學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科學院)科技事業部副主任崔志富急切詢問。在得知解決方案後,她高興地說:「多虧了崔博士的幫助,這幾年家中的紅毛丹才能越長越好。」  「種紅毛丹碰到啥問題,就找海墾科學院的專家問問。」這是很多保亭紅毛丹種植戶的共識。
  • 海墾神泉集團與金墾賽博公司共推農業物聯網建設 芒果穿上「智能衣」
    近日,在海墾神泉集團,職工打包剛採摘的芒果。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訊 (記者鄧鈺 通訊員項磊 王玉香)5月25日,在位於三亞市海棠區南田居,海南農墾神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神泉集團)的南田現代農業示範區內,鬱鬱蔥蔥的芒果樹間,傳感器、氣象站等物聯網設備精準採集氣溫、溼度等各項數據並傳送至後方系統,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機進行監控。
  • 【聚焦2020海南冬交會海墾館④】咖啡香、肉香縈繞,吃貨的你不能...
    在冬交會開展首日,來自重慶的陳悅在海墾館的母山咖啡展區,加入採購咖啡的隊伍。  只見母山咖啡展區,一盒盒包裝新穎的母山咖啡產品整齊地排列在展柜上。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裁李豫化身推銷員,正忙得不可開交。
  • 海墾集團為保亭什龍村14戶脫貧戶發放分紅款
    海墾集團相關負責人為貧困戶代表發放產業扶貧分紅款。同時,該村委會領到海墾科學院熱作種苗扶貧基地5萬元分紅,進一步拓寬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據悉,海墾畜牧集團作為什龍村養豬產業扶貧的牽頭單位,充分利用該集團在加茂鎮養豬基地的優勢,主動承接託管養豬產業扶貧項。目前,已連續3年向脫貧戶發放分紅款共計29.6萬元。
  • 海墾商貿物流產業集團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達成合作初步共識
    海墾商貿物流產業集團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達成合作初步共識共同打造國家冷鏈大數據物流平臺海南農墾報11月20日訊11月20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規劃研究院院長李錦瑩一行應邀到海墾商貿物流產業集團,考察商洽冷鏈物流體系規劃建設事宜。
  • 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獲甘肅省際交叉考核組點讚
    甘肅省際交叉考核組及瓊中縣政府一行到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調研12月8日,甘肅扶貧開發成效省際交叉考核組組長張麟、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徐斌一行,到海墾大豐咖啡產業集團的咖啡種植基地和生產加工廠調研工作。
  • 墾地聯合!海墾紅明與三門坡鎮政府開展違法建築專項整治聯合行動
    海墾紅明與三門坡鎮政府開展違法建築專項整治聯合行動12月8日上午,海墾紅明農場公司與海口市瓊山區三門坡鎮人民政府開展違法建築專項整治聯合行動,堅決遏制違法佔用耕地建房勢頭,強力拆除「兩違」違法建築,共同維護轄區違建管控秩序
  • 住宅小區變了樣,海墾「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見成效啦!
    海墾設計院小區是海南農墾「三供一業」維修改造後舊貌換新顏的一個縮影。近日,記者對海墾部分職工家屬區走訪調查時發現,隨著墾區「三供一業」移交與改造工作的進一步推進,不少老舊小區煥然一新,物業管理水平也大大提升,正帶給居民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海墾一供大院南門新設的車輛道閘系統。
  • 合作「加速度」海墾紅明農場公司「牽手」上海逸刻公司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0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王小龍)近日,在由海南省商務廳牽頭、海墾集團召開的商品供應鏈建設(基地)事宜座談會上,海墾紅明農場公司與上海逸刻新零售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逸刻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並僅用時兩天就迅速推動項目合作。
  • 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到海墾茶業集團白馬嶺茶業公司調研
    摘要:11月17日,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到海墾茶業集團白馬嶺茶業公司調研。據悉,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坐談、現場考察的方式對農墾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
  • 海墾中建農場公司完成352宗未銷號圖斑核查和補正工作
    海墾中建農場公司共完成了352宗未銷號圖斑的信息核查和補正工作。通訊員 餘曉梅 供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15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餘曉梅)近日,海墾中建農場公司積極抓好未銷號圖斑信息核查和補正工作,共完成了352宗未銷號圖斑的信息核查和補正工作。
  • 電視劇《天涯熱土》央視4K高清頻道熱播 講述「三代海墾人」奮鬥史
    這是一部講述三代海墾人懷揣理想和激情,用青春和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山河的傳奇史詩大劇,集中展現了海南從解放初期、改革開放到推進自貿港建設所經歷的70年滄桑歷程。電視劇《天涯熱土》劇照由中央電視臺、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等單位牽頭聯合攝製的大型農墾題材電視連續劇《天涯熱土》聚焦海南建設發展70年滄桑歷程,以橡膠產業的升級變革作為故事的主要脈絡和線索,講述了三代「海墾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前赴後繼奮鬥著、痛苦著並快樂著的故事。
  • 全託管一站式服務 海墾三葉物流公司廣拓業務「朋友圈」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2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張思詩)近日,幾輛滿載7700件國內知名白酒品牌五糧液的貨車抵達海墾商貿物流產業集團下屬海南三葉醫藥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葉物流)向榮路全託管倉,這標誌著三葉物流從醫藥倉儲物流向全託管經營模式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 海墾東昌農場公司完成海南省圖斑核查補正工作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5日消息(記者 杜倬荷 通訊員 林寶華 黃智)日前,海墾東昌農場公司全面完成632宗「兩違」圖斑信息核查、補正工作。其中,生活配套47宗、住宅424宗、農業設施94宗,其他(偽圖斑)67宗,完成率均達100%。
  • 「苗」準新商機 「種」下二次創業夢:海墾龍江農場公司轉變思路...
    同時,以市場為導向,聚焦培育發展支柱產業,全力構建配套產業、支持產業和延伸產業體系,壯大種植紅橙和苗木培育兩大產業,促進企業增效、職工增收。海墾龍江農場公司大嶺熱帶水果精品苗木培育產業園。記者 曹志 攝海墾龍江農場公司大嶺熱帶水果精品苗木培育產業園。
  • 海墾林產旗下項目榮獲「2020年中國木結構優質工程獎」金獎
    其中,海南農墾寶橡林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墾林產)旗下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遮陽棚及附屬工程(除鋼木組合屋架安裝)Ⅲ標段,榮獲「2020年中國木結構優質工程獎」金獎。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遮陽棚及附屬工程(除鋼木組合屋架安裝)Ⅲ標段,榮獲「2020年中國木結構優質工程獎」金獎。
  • 海南海墾茶業集團白沙牌綠茶榮獲「中茶杯」第十屆國際鼎承王賽...
    摘要:12月10日,海南海墾茶業集團白沙牌綠茶在「中茶杯」第十屆國際鼎承王賽領獎典禮上榮獲金獎。據了解,「中茶杯」第十屆國際鼎承茶王賽秋季賽覆蓋6大茶類,影響力輻射全球3大產茶國、全國16個產茶省、51個產茶市。
  • 海墾土貨變身上海灘「佳果」 16噸柚子、木瓜和火龍果亮相上海高端...
    原標題:海墾土貨變身上海灘「佳果」   近日,在海墾紅明農場,農戶們忙著採摘、裝運火龍果。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袁琛 攝   近日,在海墾紅明農場,農戶們忙著採摘、裝運火龍果。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袁琛 攝   「我們的優質熱帶水果,長途跋涉到達上海,經過層層的驗收和檢查,終於擺上海高端商超的貨架!」
  • 海墾實業公司商管公司舉辦「悠悠十載,踏步前行」十周年慶典系列...
    當天上午,全體員工齊聚一堂,在海墾廣場B座寫字樓參加公司舉辦的「悠悠十載,踏步前行」十周年慶典系列團建活動。團建活動現場。該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王曉佳在致辭中表示,過去的10年,是商管公司銳意改革、勇於創新的10年;是幹部員工奮力開拓、不斷成長的10年;是公司經營模式發生巨大變化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