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極反轉在未來100年內還會發生嗎?

2020-12-15 物理科普

地球靠著強大的引力,在周圍聚集了一層厚達1000公裡的大氣層,過濾掉了太陽光線中99%的紫外線,保護著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在大氣層頂端600—1000公裡之間,還存在著一頂「地球保護傘」——地球磁層,在它的作用下,主要由氫、氦組成的等離子太陽風,會被迫繞過地球向前運動,這就極大降低了太陽風對地球的危害。

地球磁場這一概念的提出,已經過去整整420年了,關於它的起因,科學界一直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解釋。更不可思議的是,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的強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過去7000萬年的時間裡,它的強度一直在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了上百次磁極反轉的現象。

研究表明,過去的120年中,地球磁場的強度已經下降了10%—15%。如果地球磁場的強度持續減弱下去,將會再次發生反轉。而在計算機模擬中,未來100年地球磁場的強度有可能上升,但同時也有可能大幅度下降,直至出現磁極反轉。

那麼地球磁極的反轉,到底是怎樣形成的?未來100年,還會發生嗎?

地球磁場的起因

地球磁場屬於弱磁場,平均強度不足1高斯。這樣的強度,還沒有一塊手掌大小的磁鐵強度大。它的磁極與南極、北極並不重合,兩個磁極的連線與地球自轉軸存在11.3度的傾斜角。

地球磁場的起因現在還沒有完全揭開,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它是由固態內核外層液體鐵漿的定向流動造成的。有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外核的液態鐵中,電子的定向流動和地球最原始的微弱磁場之間,會像磁流體發電機一樣,磁力與電流產生相互增強的作用,從而達到一種平衡,形成地球周圍的磁場分布。

但這種解釋是有漏洞的,有物理學家指出,在地球外核,上千度的高溫會使液態鐵的磁性幾乎全部喪失,因而地球內部不可能存在一個天然的磁電機。時至今日,地球磁場的起因還是一個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與地球外核液態鐵的定向流動有關係。

地球磁極反轉的原因

令人驚訝的是,還沒有徹底搞清楚磁場起源時,地球磁極的反轉,反而顯得更容易被解釋。科學家曾提出過一個離譜的解釋:百萬年前一顆小行星進入了地球軌道,最終在對地球強烈的衝撞之下,造成地球外核液態鐵的流動發生變向,逐漸導致磁極發生反轉。而更靠譜的解釋是:

地球外核的液態鐵等重金屬物質,在溫度達到熔點,壓力達到百萬個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使得大量電子獲得能量,形成一層覆蓋內核的電子層,進而出現一個由電子組成的負電層,負電層在地球自轉產生的擾動之下,可能會隨著液態鐵漿改變流動方向,就逐漸產生了地球磁場方向的變化,甚至於磁極的徹底反轉。

未來100年會發生磁極反轉嗎?它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已有證據表明,地球磁極曾經最短在4年時間內完全發生過反轉。由此推論,未來100年內地球磁極發生反轉也不是不可能的。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地球完整的一次磁極反轉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達到幾萬年甚至上百萬年。

另一方面,就算在未來的日子裡,人類經歷了地球的磁極反轉,那也並不代表著世界末日的出現。因為它對地球的影響遠遠不是毀滅性的,但會造成候鳥、回遊魚和其它遷徙類動物迷失方向,並可能使地球直接暴露在太陽風的吹射之下,對電力、通訊系統包括人類自身的健康造成損害。

相關焦點

  • 地磁北極正在遊移,每年向著我國方向跑50公裡,未來磁極或將反轉
    據外媒報導,美英兩國的科學家們近日發現地球的地磁北極(北磁極)正在靠向俄羅斯西伯利亞,而且是向著我國的方向移動,速度比之前快很多,未來或有與南磁極反轉的可能。根據模型推測,至少在未來10年內,它仍將沿著同一軌跡漂移,繼續向俄羅斯西伯利亞方向移動390至660公裡左右,如果屆時該趨勢仍然繼續下去的話,那麼北磁極甚至有移動到我國的可能。為什麼地球北磁極有這樣的移動變化呢?研究者們認為可能是由地幔與地核交界處負磁通量強弱變化造成的。
  • 地球小冰期板上釘釘,太陽磁極翻轉可能已經完成
    太陽活動的恢復說明,地球小冰河期不會來臨已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但地球會面臨太陽活動高潮的危機嗎? 太陽磁場每11年翻轉一次,翻轉後南北磁極交換位置,同時伴隨著太陽活動的衰弱。目前,太陽已經經歷了11年的高頻活動周期,這表明太陽磁場可能已經完成翻轉,進入了新的周期,並且在未來太陽的活動水平可能會更高。
  • 大膽的想像一下,地球千萬年後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最後一次發生逆轉是在78萬年前,現在正處在又一輪逆轉發生的開始時期。逆轉之際的地球磁場就如條形磁鐵的一端磁場強度變小,接著逆轉後的條形磁鐵的磁場強度逐漸增強。地磁場的逆轉需要幾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逆轉的時候,在地表觀察到的磁場強度會減弱到現在的1/10左右。最近,磁場強度正以每100年5%的比例繼續減少。這樣再經過200000年磁場幾近消失。
  • 當指南針不再指南,地球磁極翻轉加速,地球將迎來什麼樣的後果?
    地磁北極跟地球的北極不同。地質學家認為,地磁北極發生轉移,主要是由熔融的地球內核(包含液態金屬鐵)發生改變造成的。科學家在1831年首次確定了地磁北極的位置,從此以後他們一直在努力跟上磁極的變化進程。 加速移動的地磁北極記錄顯示,在最初的幾十年,地磁北極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不過1904年後,它開始以每年大約 15 公裡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
  • 磁極翻轉前兆?科學家:南大西洋磁場出現異常!地球磁場強度削弱9%
    眾所周知,近幾十年來地磁北極已經從加拿大快速移動至了西伯利亞,這引發了科學界對地球磁場的深入探索。然而,地磁學家們在繪製全球磁場圖時又發了一種極端異常的現象——位於南大西洋的地磁場強度出現明顯下降,仿佛在封閉球形的地磁場上鑿出了一道道裂口。這一現象究竟意味著什麼?研究人員再次陷入困惑之中......
  • 10億年後地球會發生什麼變故?人類還會存在嗎?科學家說出答案!
    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超過幾百萬年時間,誰都不想要看到有一天地球毀滅,實際上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有壽命可言,地球並非我們想像中的一直如此安穩,每隔一段時間內,地球都會發生物種變故,除了地球之外,地球附近的太陽即將發生變化,它的壽命大約在100億年左右,根據目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來看,它已經成功度過了
  • 地球磁場為什麼能穩定存在?
    然而我們知道,如果地球的磁場是像永久磁鐵那樣,那麼它應當在大約2萬年內衰減殆盡,因為地核的溫度太高,熱運動會讓鐵原子(類似一個個小磁針)的指向雜亂無章,無法維持永久磁性。  另一方面,古地磁記錄也顯示,地球磁場的兩極在過去曾多次反轉,兩次反轉之間的時間間隔平均而言大約是20萬年,一次反轉事件——從磁場變弱,到消失,再到產生反向磁場——只需要幾千年就可以完成。
  • 男子來到2749年,還曾參與神秘計劃!
    你相信時光旅行可能發生嗎? 科學家認為,如果一個人可以移動比光速還要快,那麼那個人理論上就可以在時空中旅行。 「最初的蒙託克計劃日期可追溯至1943年,當年雷達隱形技術正在美國海軍驅逐艦埃爾德裡奇號(USS Eldridge)發展研究中,當埃爾德裡奇號駐紮在費城海軍造船廠時,有關軍艦發生的事件常被提及到的是【費城實驗】的來源。」
  • 悉數地球上的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還會有第六次發生嗎?
    有時,一件事情的發生會導致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可能會造成大量的物種在短時間內滅絕。根據人類已經掌握的資料來看,迄今為止地球曾經發生過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那麼會不會有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發生呢?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為奧陶紀物種大滅絕,其發生在4.4億年前,當時大多數生物生活在淺海中,新出現的火山巖被風和海水侵蝕並與二氧化碳反應之後被海水吸收,這一過程導致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下降、氣溫開始降低、水開始凝結成冰,進而導致海平面下降,淺海開始枯竭,經過這樣的幾個海平面上升下降的周期,地球上百分之八十六的生物永遠消失了,再經過了幾百萬年之後,海洋和陸地重新被魚和陸生植物所佔據
  • 地球磁場出現「斷裂」,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如今人類唯一可能將其變為「第二地球」或者「第二棲息地」的天體也就只有——火星。按照科學家的說法,大概在2-300年的時間就可以改造出來,到時候就可以直接上去並且不用穿太空衣。所以人類未來還真有可能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天體,就看能不能提前出現這種景象。
  • 地球磁場—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須環境—第四章 地磁場的翻轉疑問
    地球磁極變化的現象裡,最不可思議的一幕是「磁極倒轉」事件。在地球演化史中,「磁極轉向」事件經常發生。僅在近450萬年裡,就可以分出四個磁場極性不同的時期。有兩次和現在基本一樣的「正向期」,有兩次和現在正好相反的「反向期」。而且,在每一個磁性時期裡,有時還會發生短暫的磁極轉向現象事件。特別是短暫的磁極轉向現象用「磁極倒轉」解釋,讓人無法理解。
  • 2024年,太陽黑子大爆發,地球「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
    2024年,太陽黑子大爆發,地球「小冰河期」可能即將到來!你知道嗎?實際上,太陽黑子還會引起地球上的氣候發生變化,畢竟100多年以前,一位瑞士的天文學家就已發現,太陽黑子較多的時候,在乾燥的地球上會出現農業豐收的局面,太陽黑子少的時候,是氣候潮溼、暴雨成災的情勢,還有人統計了一些地區降雨量的變化趨勢後,人類發現每版的變化同樣是每11年後重新上演一遍,並指出這種變化很可能也與黑子數目的增減有關,因為太陽黑子數目增多時,地球上的地震活動頻發
  • 為什麼地球像個大磁鐵一樣?
    為什麼地球就好像一塊大磁鐵,不,地球就是磁鐵。但它不是永磁體,而是電磁體。為什麼呢?因為在地球深處,熱量不均產生的對流,導致了熔融金屬(主要是鐵)流動(熱量似乎是由於鐵在地球的固體核上凝結而產生的)。Morris),LBL-20131(1985年9月,1986年8月修訂),發表於《地球物理研究快報》 13,1177-1180年,從發表於《地球撞擊的地磁反轉》一書中。 (1986)。這篇文章總結於1987年2月的《今日物理學》第17-20頁。地球磁場也稱為地磁場,是從地球內部延伸到太空的磁場,在太空中它與太陽風相互作用,太陽風是從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流。
  • 生物大滅絕必然會發生嗎?地球已有過五次,還會不會有第六次?
    生命珍貴,因為它難得且易逝,在已知的宇宙範圍內,我們並未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發現生命的蛛絲馬跡,生命十分脆弱,生命之於宇宙,就好比孤舟之於大海,稍有風浪,就可能徹底翻覆。在地球生命的發展歷史上就曾經經歷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都使地球生命徘徊於徹底滅絕的邊緣,好在生命的種子頑強地存活了下來。那麼,生物大滅絕的發生是純屬偶然,還是具有某種必然性呢?
  • 如果未來百年內有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人類的勝算有多大?
    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電影中,最終都是以人類獲勝而大結局。可是如果這樣的情節發生在現實世界中,人類還能夠勝利嗎?曾經有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未來百年內有外星文明入侵地球,人類的勝算有多大?一旦人類跟外星文明的星際戰爭爆發,雖然太陽系和地球是人類的主場,但是最終我們能否勝利的關鍵還是取決於科技實力有多麼強大。
  • 地球磁場長腿了?1831年來地磁北極已經移動了1400英裡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地磁北極與世界地圖上的北極並不完全一致,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自1831年首次發現地磁北極以來,它以冰川般的速度漂移了約1400英裡。這可能會對定位系統、軍事行動和其他依賴於測量磁極的活動造成嚴重影響。地磁北極被發現正以每年34英裡的速度向俄羅斯漂移,最近速度減緩到只有25英裡。
  • 科學家說100年後地球石油資源會枯竭,是真的嗎?
    ,預測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將會在50-100年內消耗殆盡,一旦用完將會引發嚴重的能源危機。機器的使用代替人工,石油成為重要能源石油危機這個概念其實出自於上世紀70年代著名物理學家哈伯特繪製的鐘形曲線,這個鐘形曲線主要描述石油的產量什麼時候達到頂峰、石油什麼時候會耗盡,哈伯特在鐘形曲線裡面預測地球石油資源將會在100年內耗盡,剛開始人們是不太相信他的預測的,可是隨著全球石油產量在70年代達到了頂峰,和鐘形曲線給出的預測一致
  • 地球磁場究竟源自何處?
    條形磁鐵對您來說也許並不陌生,而從本質上講,地球的磁場與之非常相似。想像一個巨大的條形磁體從極點到極點貫穿地球的核心,有畫面感了嗎?但是,地球的核心是熔融的,因此我們的行星磁場是由核心處的循環電流引發的。其結果之一是,在極少數情況下,地球磁場會發生磁極翻轉。據信,這種情況平均每20萬年發生一次。
  • 世界地球日 「穿越」地球46億年
    我們人類要見證第六次重大集群滅絕事件嗎?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影響也越大。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警告稱,動物的滅亡和減少正是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前奏。從1500年開始,超過320個陸棲脊椎動物物種接連滅絕。剩餘物種也表現出了平均25%的衰退,這種現狀在無脊椎動物中也極其相似。
  • 我們能在100年內到達另一個星系嗎?
    如果你能以光速旅行(這是你達不到的),那就需要100年才能遠離地球。 當然,這是以地球時間衡量的。 如果你能以光速旅行在飛船上你將會覺得時間更短(儘管還有像進入氫原子這樣的其他問題)。 就你在飛船上的時間而言,如果你乘坐的是一艘在1g時連續加速的船(你需要保持健康)這個圖表顯示了哪裡你可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