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高價收微信,不想賣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一些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了類似「廣告」。
近日,「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人貪圖小利,把自己的微信號出租給別人,這些微信號大多被不法分子用來實施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
2019年10月,河南新鄉某技校學生李某、畢某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把微信號出租給他人,每天只需同步登錄一下微信電腦版,就有80元的報酬。發現有利可圖,他們又當起了二道販子,多次以每天50元的價格收集同學、朋友的微信號,出租給別人賺取差價,短短幾個月獲利超萬元。
很快,他們為此付出了沉重代價。今年4月,警方發現,犯罪分子利用李某、畢某租來的100餘個微信號添加了上百個兼職類微信群,發布網絡刷單、貸款等詐騙信息,進而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隨後,李某、畢某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李某、畢某並非孤例。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網絡上不少人在做微信號、支付寶帳號的「生意」,有的網絡帳號日租金甚至高達數百元、上千元。
北京孟真律師事務所律師舒勝來表示,微信號本身是免費註冊的,出錢租別人微信號的人,一般是為了實施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把個人微信號租給他人,號主的行為也涉嫌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此外,如果把他人的微信號倒手轉租、轉售給別人,則可能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而今日(7日)微信官方帳號「微信派」也發布提醒稱,「出租微信號,千萬別!」
微信派稱,大齡失業男青年大程最近吃夠了泡麵,直到他在群裡瞥到一個快速轉運發達的機會:出租微信號,70-100/天日結。
那一刻,他突然參透了「聽天由命,不如自己爭取」的奧秘。靠自己的微信號賺錢,也算是自食其力!心動的大程馬上添加了對方的微信,結果……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很多人和大程一樣,總想著靠租號賺點小錢,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微信號的感受。
小王就在朋友圈看到一條「微信租號」的廣告,40元一天,日結,並鄭重承諾租號只用於點讚、投票,不會發消息、朋友圈,對帳號絕無半點副作用。
苟富貴,勿相忘。小王不僅馬上將自己的微信帳號和密碼和盤託出,還呼朋引伴讓大家一起出租,為租號業務拉新促活,all in!畢竟好朋友就要一起發財~
朋友圈裡發布的違規租號廣告
沒過多久,他們卻一起收到了微信團隊下發的封號提示。
原來,騙子利用他們的微信號,在朋友圈發布了大量色情廣告,並不斷用垃圾消息轟炸騷擾他們的微信好友,最終引起大量投訴而被封號。
出租帳號後因違規導致封號陪伴多年的微信號被封了,青春結束了;拉朋友上車結果翻車了,感情散架了;朋友圈「圈容」被汙染了,微信好友間的人設崩塌了,當事人社會性死亡了。
越主動,就越會有事故
當初不是說好了「不發消息、不發朋友圈、只點讚和投票、穩定安全」嗎?不怪騙子太殘忍,只怪當初的小王太天真。
不知者無罪。但是!有些人卻是明知山有虎,偏要攜號去爬山。
在被明確告知租號是用於「洗錢」的情況下,他們仍然慷慨大方毫不手軟,明確表示「只要不抓我,號你隨便用」。
道理我都懂,我就是想賺錢
還覺得自己只是個吃瓜群眾?事實上,如果你出租的帳號被違法犯罪團夥用於不法行為,這可不是「與你無瓜」。
小賈將自己的微信帳號以每天40元的價格出租給樊某,不久卻接到警方通知,得知自己被舉報在網上實施詐騙。
原來,租用他帳號的樊某夥同他人,將租來的微信帳號交給電信詐騙團夥使用,並通過小賈的收款碼收取6192元。受害人報警後,警方通過微信帳號追蹤到了小賈。
被騙子賣了,成為幫騙子數錢的工具人,最後自己還被舉報成了騙子。和小賈拿到同樣劇本的人還真不少,一搜就是一群小夥伴。
這些用戶明知不法分子會將帳號用作洗錢、欺詐等違法犯罪活動,還執迷不悟繼續出租,就只能面臨法律制裁,被追究刑事責任了。
而一旦有了刑事記錄,對個人今後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規定,將帳號提供給詐騙團夥使用的行為,涉嫌構成幫信罪,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條規定,為洗錢行為「提供資金帳戶」,提供帳戶的人會被立案追訴,最高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好的愛是不放手
你以為網絡黑灰產團夥是看上了你的微信號?
他們是看上了你!租號生意,本質上就是騙子借普通用戶身份實施違法犯罪行為,逃避監管追蹤而布設的魚塘。
不管你是租號「小白」還是酷愛冒險的「勇士」,只要進入了這片魚塘,就會身不由己。
你不僅要直面帳號被盜、個人隱私信息洩露的慘澹人生,還要正視被冒用身份欺詐、騷擾好友的崩潰現場,更嚴重的便是被動接受自己的工具人命運,淪為違法犯罪活動的「幫兇」。
還敢出租嗎?
愛自己的微信號,就別放它走。
對於在平臺中租售微信帳號的行為,微信團隊也絕不手軟!我們一直嚴打嚴防,避免讓用戶落入圈套、以防有人成為不法分子違法犯罪的「小助手」和「背鍋俠」。
武漢反電詐中心與守護者計劃、微信安全中心、騰訊110共同提醒:
出租微信號不但違反了微信軟體的使用規定,而且存在極高的安全風險,請廣大用戶切勿嘗試。
如果不慎被騙,資金遭受損失,請儘快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嘗試追回資金。騰訊公司會依法配合執法部門、司法機關調查。
同時,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和小程序騰訊110進行舉報,核查情況屬實我們會對相關帳號進行相應處罰。
編輯|趙雲 王嘉琦
本文來源:微信派、新華視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