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明明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什麼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所捕食?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在觀看有關老鷹的視頻時,往往都會被它們那碩大的身姿、出眾的飛翔能力、無比兇悍的性格所震撼,也會被它們那遨遊萬裡天空、俯視天下蒼生唯我獨尊的氣勢所折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老鷹可以說是生態系統的頂級捕獵者。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

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鵟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不同亞科的老鷹,其體型大小、分布範圍、生活習性、食物類型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但是從總體上看,無論是體型很大的金雕,還是體型僅有大貓大小的遊隼,都屬於肉食性動物,在身體特徵上除了引以為傲的翅膀外,還有敏銳的視覺、聽覺和嗅覺,因此老鷹的警覺性很強,鎖定目標獵物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再加上它們的性情也非常兇猛,使得它們基本上都能成為所在區域天空的霸主,成為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一旦一種生物成為食物鏈的頂端,那就意味著這種生物沒有什麼天敵。在這裡需要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沒有天敵,並不代表著別的任何動物、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以它為食。在生物學中,天敵的意思是指在自然界中,一種動物A,專門捕食或者危害另一種動物B,那麼A就是B的天敵。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要界定天敵,必須要有兩個先決的條件,一個是在自然界中,凡是有人類幹預的系統,都不能稱為純粹的自然界,比如人類捕殺老虎、鯨魚這樣的頂級捕獵者,並不妨礙它們仍然是頂級捕獵者的地位。另一個就是「專門」,比如老鷹總是抓捕老鼠,所以老鷹就是老鼠的天敵。而作為海洋頂級捕獵者的鯨魚,有時也會在捕食巨型烏賊時被反殺,但由於鯨魚的常態食譜中並沒有巨型烏賊,只是在食物來源非常匱乏、或者受到極大威脅時,才會與巨型烏賊進行「角鬥」,所以鯨魚不能稱之為巨型烏賊的天敵,鯨魚即使被反殺,也不影響其海洋頂級捕獵者的地位。

那麼,回過頭來再研究一下老鷹,雖然它們處於茂密山林區域的頂級捕獵者,可以說沒有天敵的存在,但並不意味著沒有威脅的來源。從科學家們大量的野外觀測來看,至少有兩種動物對老鷹的安全甚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一種是霸鶲,體型一般介於10-30釐米之間,與老鷹的平均身型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是這樣一種鳥,憑藉著高超的飛行技巧特別是非常尖銳的喙,能夠比較容易地飛到老鷹的背上,然後啄開老鷹頭部的毛皮甚至顱骨,老鷹對這種鳥是唯恐避之而不及。

還有一種鳥類,也是老鷹所無能為力的,那就是貓頭鷹,它屬於鳥綱鴞形目,屬於晝伏夜出的鳥類。雖然表面上看貓頭鷹樣子萌萌的,但是它的性情也非常兇猛,是典型的食肉動物。貓頭鷹至少擁有三大殺器,一個是粗壯的嘴部,雖然長度較短,但非常有力,而且前端有倒鉤,威力不比老鷹的差。二是腳爪異常有力,除了腿部粗壯以外,爪子也非常尖銳,而且還內彎,第四趾還能夠前後自由活動,這就使得它們對獵物的抓捕能力尤為出眾。

貓頭鷹的第三個特點就是飛行時聲音很小,由於貓頭鷹渾身都被柔軟的羽毛所覆蓋,在扇動時對空氣的震動頻率還不到1000赫茲,而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和鳥類,是很難捕捉到頻率如此之低的聲音頻率的,所以獵物一旦被貓頭鷹的「夜視眼」的敏銳的聽覺所定位,在貓頭鷹慢慢飛行靠近時,往往都是一點兒察覺也沒有。再加上貓頭鷹的羽毛是深褐色,在夜間也起到了很好的隱蔽效果,在夜間活動時暴露自身的機率非常小。

由於老鷹和貓頭鷹都屬於不同目類下的食肉類猛禽,它們所處的生態系統也不盡相同,所以在生態位上,它們之間並不存在著明確的捕食和被捕食的關係。在食物量相對短缺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貓頭鷹捕食老鷹、或者老鷹捕食貓頭鷹的情形,這種情形屬於自然界穩定食物鏈的例外,是特殊情況下的生存脅迫所致,而不是生態位的壓制。

相關焦點

  • 老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何有時還會被貓頭鷹捕食?
    但是,我們有時也會看到貓頭鷹抓捕老鷹的情景,這抓捕的對象可不是什麼老鷹的幼仔,而是實打實的成年老鷹個體,那麼看上去溫順的貓頭鷹,為何會抓捕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老鷹呢?老鷹隸屬於鳥綱隼形目鷹科,它是鷹科眾多種動物的統稱,包括我們俗稱的鷹、隼、雕、鷲等,從生物學分類上,一共可以分為雕亞科、鳶亞科、鷹亞科、亞科、禿鷲亞科等9個亞科。
  •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
    老鷹第一次捕食,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當看到老鷹在空中盤旋的時候,可能好多人都會為老鷹的捕獵技巧而折服。但是每一隻老鷹在成為合格的捕食者之前,都會經歷很多的磨練。畢竟高手非一日所能練成的。凡事都會有第一次,當老鷹第一次捕食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尷尬的事情。這隻老鷹捕食的時候高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幾隻羊正在懸崖附近覓食。二話不說就衝了過去,可是到最後自己卻差點兒骨折了,而下面這隻老鷹第一次捕食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老鷹遇到了一窩貓頭鷹,下一秒傻眼了!這隻老鷹羽翼已滿,也該離開父母的庇護獨闖天下了。
  • 處在食物鏈越頂端,種群數量越少?為什麼人類卻有70億人口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這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型動物,沒有競爭對手,繁殖能力反而更弱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在食物鏈越高的位置,能量的利用率就越低!如果種群數量多,它們將沒有足夠的能量或食物養活相應的種群。在深入了解這個問題前,我們先簡單來看下,能量如何在食物鏈中流動。
  • 如果地球動物都變成人類一樣大小,這種動物必會處於食物鏈頂端!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地球上存在數不清的動物 物種,大小個頭也是參差不齊每樣動物都有不同的特性和本領,但是卻因為個頭體積太小 ,導致再厲害的動物也會處於劣勢,站在食物鏈的最末端那今天就假設一下地球上的所有動物都變成和我們人類一樣大小的話又會怎麼樣呢
  • 人類並不在食物鏈頂端,僅僅處於前三分之一-虎嗅網
    然而縱觀歷史,我們已經被全球的食物網所包裹。Dunne 是聖塔菲研究所科學副主席,她從植物生態學開始,進而研究食物網。通過對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物種及所需的食物進行精心分類,Dunne 和同事構建了一個可以量化的食物網。在可視化的數據中,每一個置身於食物網中的物種都被表示成了一個節點;用節點之間的連邊表示兩個物種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關係。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為什麼剛出生時就大哭?而其他動物卻異常動靜
    人類一直是被稱為萬物之長,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我們,當今世界上已經沒有天敵能威脅到我們的生存。但是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什麼胎兒在剛出生的時候就嚎啕大哭,而其他動物卻異常安靜,很快就結束了。人類幼崽出生時,吸收的營養都是用來發育大腦,而動物的幼崽全用來發育身體,這也是為什麼動物的體格要普遍比人類幼崽發育較快的原因,它們不需要大腦,只需要體力,而人類卻恰恰相反。
  • 人類能在食物鏈頂端立足,不只是因為智慧,信息傳遞同樣不可或缺
    本質上而言,這三者其實處於共生關係,少一個都不行,可若是從能量傳遞上面來說,「消費者」又處於這個生態圈的最上層。從而也就形成了生產者、初級消費者、二級消費者、以及三級消費者這樣一個籠統的食物鏈模型。那麼如果單從「捕食」於「被捕食」的概念來看,人類確實佔據著食物鏈的頂端地位,畢竟消費者層級中每一條食物鏈的最上層,幾乎都有人類的影子。可問題是人類個體瘦弱,赤手空拳根本不是獅、虎、豹這樣的大型食肉動物的對手,那麼又是憑藉什麼在食物鏈頂端立足的呢?
  • 論體能,人類完全被虐,為何能屹立食物鏈頂端?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不是最強壯的動物,論體能、力量、敏捷,人類幾乎排不上號,但是事實恰恰相反,人類已經成為了食物鏈頂端,這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因為我們的智慧嗎?
  • 奧特曼怪獸內戰,博伽茹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專門捕食其他的小怪獸
    在殺死了泰羅奧特曼之後呢,又捕食了另一隻怪獸凱姆吉拉,凱姆吉拉就像是一隻弱小而無助的蟲子一樣被巴頓吃掉了。我就在想巴頓就像是一隻鳥,而凱姆吉拉呢,就是一隻小蟲子一樣。仔細想一想鳥吃蟲子也沒什麼不對,果然在怪獸裡面也是存在食物鏈的,弱小的怪獸就只能被吃掉了!
  • 為什麼人類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青銅開局大王收場,你會明白的
    事實上這是人類進化的最初階段,因為他是人類進化的最初階段,那時,人類在眾多的野生動物面前只能自詡為貧窮和弱小,人類現在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為什麼人類能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青銅開局大王收場,你會明白的。人類的起源是什麼?
  • 千島湖現溼地殺手,體重不到一斤,卻敢與老鷹爭食物,超級厲害!
    它們的嘴巴為彎鉤形,目的是了增加捕食的成功率。它們有著諸多種類,其中較為常見的是烏灰鷂和草原鷂。它們的身材比一般的苗條,並且雄鳥比雌鳥略微的重一點。雖然它們的體重沒有到1千克但是卻是鳥類中出了名的猛禽。它們的翅膀尾部為黑色,有些人不知道怎麼區分他們所看到的是雌鳥還是雄鳥,其實很容易區分。它們除了體重不同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雄鳥的身體上部的羽毛是藍色的,並且尾部和腹部有白色的羽毛。
  • 同屬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獅子和老虎誰是真的「百獸之王」?
    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動物,它們有的嬌小可愛,有的兇猛無比,為了生存,它們都竭盡所能。迄今為止,人類被認為是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而在自然界中,也有一些堪稱「百獸之王」的動物存在。有的人認為,「百獸之王」應該是兇猛的老虎,也有的人覺得這一名號是屬於威武的雄獅的。
  • 世界最大的猛禽,翼展最長可達3米,人類差點成為它的食物
    猛禽是鳥類中的一種類型,猛禽幾乎在食物鏈中佔據次級以上的地位,作為天空的霸主之一,幾乎很難找到它的天敵,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消費者」。猛禽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隼形類,如老鷹、禿鷲等,另一類是鴞形類,如貓頭鷹。
  • 這種小鳥不到二兩重,卻連蛇都敢捉,老鷹都常被它欺負
    這是因為伯勞鳥會捕食蜥蜴,老鼠和其他鳥類,捕食到以後會把獵物像肉串一樣掛在樹枝上撕著吃,有時也用這種辦法來儲存食物,簡直像是把肉掛起來賣的屠夫一樣。然而,伯勞鳥的兇猛和它的體型完全不成比例。伯勞鳥共有25種,但成年伯勞鳥的體重很多都在100克以下,很多甚至只有50克,也就是一兩重。但伯勞鳥卻進化出了一套相當強悍的「裝備」。
  • 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
    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和獅子是競爭者,它們有著共同的食物來源,並且時常會相互搶奪對方的食物,屬於夙敵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那種。既然是競爭的關係就避免不了打鬥場面,有的時候獅子會被鬣狗群殺並且吃掉,有的時候雄獅會進行報復殺死鬣狗,但大多數的時候會直接把它們的屍體遺棄,很少會去吃鬣狗。
  • 人類真的是在食物鏈頂端?科學家提到一種天敵,差點吃光人類祖先
    但人類真的是食物鏈頂端沒天敵嗎?科學家們提到了這個物種,曾經的它差點把我們的祖先全部吃光。 在1927年,英國動物生態學家埃爾頓提出了食物鏈這一概念,在整個生態系統中,能量會隨著進食關係不斷傳遞,而現在的我們,正是目前食物鏈最頂端的存在。 然而,這些說法都只是針對目前,在過去的世界裡可並不是如此。1974年,被認為是「人類之母」的人類遠祖南方古猿露西的骸骨被出土。
  • 老鷹吃了極毒的蛇為什麼不中毒?
    我們說不清為什麼老鷹喜歡吃蛇,就像無法解釋為什麼狼一定要吃羊一樣,這就是自然界的法則,天敵。天敵就是天生的敵人,一種動物生來就是另一種動物的剋星,專門以它為食,這就是天敵。鷹最喜歡的食物是老鼠、野兔和蛇。前兩個都還可以接受,為什麼鷹會喜歡吃蛇呢?而且很多蛇不是都有毒液嗎?老鷹不怕嗎?老鷹不會因為吃了蛇就死亡嗎?
  • 站在食物鏈頂端,為什麼我們的牙齒如此不堪一擊?
    事實上,現代人的牙齒處於一個非常矛盾的狀態:牙齒是我們身體中最堅硬的部分,但也無比脆弱;牙齒化石能保存幾百萬年,而我們的牙齒卻不能陪伴我們一生;牙齒讓我們的祖先在生物圈中佔據了優勢地位,然而現代人的牙齒卻需要精心養護。這種矛盾基本上是在工業時代,才在現代人中出現的。對此,科學家的最佳解釋是,使我們的牙齒及頜骨演化至今的食物與現代飲食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