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華潤情,步步蓮花生」。來自國家級貧困縣江西廣昌白蓮子,從基地直接通過華潤萬家採購平臺,進入到華潤萬家位於全國的各大門店,成為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特色產品。
不僅是白蓮,截至目前,廣昌通芯白蓮、藕粉、茶樹菇、麥片、豆奶粉、核桃粉、柑橘等30餘個產品進入華潤萬家銷售,華潤萬家累計幫扶廣昌縣銷售農產品近5000萬元,帶動當地老鄉脫貧增收。
近年來,華潤萬家一方面察覺消費者喜好,一方面指導農民生產出適銷對路的產品,對接產銷一體化的供應鏈條,讓「大市場」帶動「精準扶貧」,帶領當地百姓走上脫貧致富路。
以「農超對接」為抓手 推出「萬家煥鄉計劃」
長期以來,連接市場的能力不足,一直是貧困地區致富的一道「坎」。在華潤萬家,早在2015年已經著力探索以「農超對接」為抓手的扶貧工作新模式。到2019年,華潤萬家正式推出「萬家煥鄉計劃」,宣告著「輸血和造血並行」。
據介紹,萬家煥鄉計劃包括「農超對接」、「技術振興」、「教育振興」、「就業振興」、「生態振興」、「管理振興」、「女性幫扶」、「救災幫扶」等八大方面,將扶智和扶志融入到振興工作中。
從「輸血」到「造血」模式轉變,成效顯著。據統計,2015年至2020年9月,華潤萬家累計採購各類扶貧農產品逾5.8萬噸,採購金額近3億元,銷售金額逾3.3億元,採購品類、數量、金額逐年遞增,覆蓋江西廣昌、安徽金寨、寧夏海原、江蘇盱眙等地的貧困縣,切實解決農民「銷售難」的問題。
截至2020年9月,華潤萬家共在全國建設生鮮扶貧基地31個,覆蓋安徽、江蘇、貴州、江西、海南等地的貧困縣、貧困村。
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 多種模式促農戶增收
如何借市場之水激活產業基因,形成自上遊到銷售終端的良性產業通路?華潤萬家的回答是:市場。在華潤萬家高層看來,產業扶貧必須以市場化為導向,升級「產銷匹配」的深度和廣度,多種模式幫助農戶開拓市場,才能打通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
據介紹,依據「萬家煥鄉計劃」的指引,華潤萬家在江蘇沿河村、遼寧朗月村、貴州畢節、新疆喀什等地積極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以貴州畢節為例,畢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是貴州重點貧困地區,制約畢節農業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穩定的銷售渠道。
為了解決銷售痛點,華潤萬家去年在貴州畢節建立了6個扶貧性質的農超對接基地。華潤萬家在扶貧工作中堅持市場化為導向,當地貧困地區群眾實現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的精準定位。
華潤萬家與畢節地區籤訂農產品銷售合同,在賣場搭建畢節農產品銷售專區,集中陳列,促進扶貧產品銷售。通過農超對接的方式,華潤萬家除了為當地農民直接帶來千萬的年銷售之外,預計每年將帶去3330萬元的間接收入,帶動20萬群眾增收,實現5萬戶貧困戶脫貧。
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 滯銷農產品成為」爆款「
在市場化、產業化扶貧攻堅的基礎上,華潤萬家對國家級貧困縣江西廣昌開展了深層次的定點幫扶。
以廣昌白蓮為例,華潤萬家率先在廣昌建立了扶貧性質的蓮子農超基地,來自華潤萬家的相關專家,開展專業種植培訓,提升作物產量,增加農戶收益。終端銷售方面,華潤萬家江西區域門店加強蓮子的宣傳營銷,通過銷售帶動生產,鞏固脫貧成果。
「本來以為今年要白幹了,感謝華潤萬家把我們的桔子都收走了,有了收入,我們有信心把今年的桔子管理得更好。」千善鄉村民黃月明喜形於色,言語間是對華潤萬家的感恩,更是對未來發展的堅定。
因地制宜特色幫扶 打出扶貧領域組合拳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旺,則農民富。
在華潤萬家總經理徐輝看來,農超對接是華潤萬家的扶貧主要經驗之一。華潤萬家通過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把民生供應鏈與當地自然資源直接結合,準確定位,體現差異,精準施策,攜手當地共同打出扶貧領域精彩的組合拳。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最艱巨的任務。「徐輝表示,華潤萬家作為紅色央企,始終走在國家脫貧攻堅戰的前線,福潤中華,惠澤萬家。(許維娜)
(責編:許維娜、夏曉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