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改編:忘掉原作是第一步|專訪柯汶利

2021-01-10 壹娛觀察

提示:本文有劇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付于洋,編輯/冒詩陽。

曼谷往西60公裡有一個小鎮叫佛統,這是佛教在泰國最早的發源地,一座如巨鍾倒扣的巍峨佛塔是它的標誌。

當地傳說1000多年前,有算命師說皇帝的兒子長大後會殺死父親,皇帝便想讓兒子餓死,一位婦人偷偷把他收養。孩子長大後率眾起義殺死皇帝,知道真相後又在憤怒之下處死養母。等到他神志清醒後悔恨莫及,因此建了一座鴿子飛不到頂的佛統大塔贖罪。

電影《誤殺》的故事裡,一切因果也從這裡開始。

16歲的女孩平平夏令營時來參觀這座佛塔,她看著周圍景致,警察局長的兒子卻看著她。身後導遊的聲音響起:

「相傳很久以前,國王老來得子,巫師卻預言孩子長大後會弒父奪位,於是國王將王子棄之荒野,想讓他自生自滅,沒想到一個路過的農夫救了他,並將他撫養長大。王子長大後領導了一場反動,推翻了國王的統治並殺死了他,得知真相的他十分憤怒,一怒之下又殺死了扶養他的農夫。事後他又十分悔恨,他向大師請教該如何彌補。大師告訴他,只有建一個連鴿子都無法飛到的塔,才能減輕罪孽。於是他就修建了這座懺悔塔,日日懺悔,來減輕他的罪孽。」

現實拍攝地的傳說成為虛構故事的楔子和讖言,形成奇妙的連結。

但對幾位主創而言,在佛統拍攝或許只是一個更方便的考量。因為它離曼谷很近,車程一個小時,那時網劇《唐人街探案》的拍攝和製作接近尾聲,繼續創作《誤殺》,他們連酒店房間都不用換。

陳思誠是在《唐人街探案》拍攝間隙看到劇本《誤殺瞞天記》的,看完後他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唐探》網劇的導演之一,他看過他的奧斯卡提名短片《自由人》後,專門去臺灣邀請他參與這次拍攝。他就是柯汶利。

在短暫回馬來西亞處理父親葬禮期間,柯汶利收到了一條微信。他手機裡裝有三種即時通訊工具,WhatsUp 和LINE,是在家鄉馬來西亞,及在臺灣讀書和工作時用的。微信,是去年陳思誠帶團隊找他拍劇時才開始用的。

微信消息是陳思誠發來的劇本,他當天就看完了,想了一天後回覆說可以拍。

「我沒有看過原版,但故事打動了我,寫實主義題材,有商業元素的包裝,尤其後面提到父愛和女兒的叛逆期,讓我想到蠻多的。」柯汶利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

《誤殺瞞天記》的故事從2011年誕生以來,已經在印度被翻拍為6個不同語言的版本。恆業買下它的中國版權多年,改編劇本完成已有兩年。

「其實當時那個劇本已經有七八十分,但是陳思誠導演他們並不滿足於只是改編。」製片人馬雪說。

「如果是完全的翻拍就沒啥意思了,我們感興趣的是怎麼再度創作。」柯汶利說。

以至於拍攝過程中,有人提醒陳思誠:「印度那版是這樣的。」陳回:「我忘了那個版本。」

名為「翻拍」,柯汶利和陳思誠卻達成共識,要拍一個不同的故事。

高潮改編:強化戲劇衝突

佛統的風很熱,身體永遠粘膩。旅遊手冊上寫著,每年5、6月份是泰國旅遊的淡季,那是最悶熱潮溼的兩個月。

劇組很忙,一切都太趕了。

「2月談判、5月開機、7月殺青,然後12月上,」馬雪掰著手指頭數,「基本上完全按計劃來,沒有一個是違背計劃的。每天壓力都很大,堅持一個原則:不甩戲,保證每日按計劃拍攝。」

在佛統遍地的稻田和黃土場上,男主角李維傑的家搭起來,片中的倉庫、拳館搭起來,連警察局所在的那整條街都是搭起來的,建築工事日新月異,轉場途中塵土飛揚。

▲ 《誤殺》現場照

柯汶利每天都要說很多話。

他要跟監製陳思誠討論怎麼拍,對接攝影指導、六名副導演和各個環節,普通話和面對泰國協拍方時的英文來回切換,每次都講一大堆。

最具挑戰的溝通是面對中國知名演員。他,外國人、青年導演、沒怎麼拍過院線電影,怎麼說服富有經驗的演員們,贏得演員的認同來達成他想要的每一場戲,都要求溝通技巧。

百忙之中,柯汶利還掛念著一件事,就是等雨,他希望那場高潮戲能在雨中完成。

這處高潮改動,來自陳思誠作為商業片導演的經驗。《誤殺》全片高潮是警察挖村民祖墳尋找屍體,挖開後卻一無所獲,繼而引發暴亂的戲碼,這在原版中是沒有的。原版故事裡最初男孩屍體只是被埋在樹林某處,村民們反抗毆打警察的理由是得知警察打了主角家的小女孩。

這處情節改動,強化了村民反抗的動機和影片的階級主題。影像處理上,種種混亂的場面帶來更大的視覺衝擊,各色人等在那種情況下的反應指向更深的表達,也更能引發觀眾情緒和思考。

「到這個點一定要下雨,雨水滴落的感覺會讓你覺得世界是靜止的,拍高格(慢鏡頭)的話,沒有雨水襯託就沒有意義,把握這些氛圍很重要。」

柯汶利很清楚下雨有多重要,但最開始沒有說。一是拍攝雨戲會給劇組增添更多工作量,二是製作成本會變高。他在心裡希望佛統下一場雨。

時間轉到6月,泰國進入雨季,每天都開始下雨,道路變得泥濘。

柯汶利抓住機會對製片主任說:「現在每天下雨,如果那一天下雨的話,我們就拍不了戲了,完全掌控不了進度。唯有一個辦法,就是讓戲裡面下雨,下雨的時候就拍雨戲。」他又給監製陳思誠打電話說為什麼要拍,獲得了支持。

新的預算下來,雨中高潮戲如願開拍。

這是全片最大的一場戲,所有主要角色到齊外,還動用了上千名群眾演員。

大雨磅礴,雨點毫無遮蔽地打在李維傑一家人身上,拉韞在傘下戴著墨鏡神色冷峻,棺材被打開的那一刻時間仿佛被無限拉長,當發現裡面並沒有男孩的屍體時,雨水打到拉韞的帽簷上,警戒線外村民的抗議終於傳入,眾人突破守衛,一切失控。看這場大雨裡的亂局,畫外的觀眾難免產生一種真相和罪惡都會隨雨水流去之感。

而成片中的這十幾分鐘拍了4天,最後一天已經超期。馬雪對柯汶利說,你必須把人分出一半,有個B組去拍其他的戲。人走了大半,攝影師不夠用,柯汶利只能自己上陣掌機,那天他補拍了很多大場面和細節,群眾推翻警車、中彈的羊、在旁靜觀的石佛等,完成了這場全片的高潮段落。

人物改編:讓譚卓演的母親立住

回頭來看,正是充斥的細節豐滿了影片的血肉,不同很多一格一格連鏡頭都照搬的翻拍,《誤殺》從運鏡、剪輯,到構築起人物的很多細節都是原創。

原作故事,母女二人和男孩在倉庫搏鬥時男主在店裡看電影,《誤殺》中男主正在外地看拳賽。觀眾看到的是同時不同地的兩場搏鬥畫面相互交織,拳手被踢到肚子,男孩踢到母親,拳手挨拳倒地,男孩被砸中頭部倒地……

因為要跟拳擊戲份對照,柯汶利說,最開始泰國動作指導上來就給倉庫搏鬥設計套招,但三個角色都是沒有打鬥經驗的人,他們決定寫實地拍沒經驗的人是怎麼搏鬥的。

這意味著所有的動作巧合都要精心設計,搏鬥中每一個動作必須扣得很細。母親阿玉被推到架子上撞落的粉塵,男孩抱住她的頭撞擊了多少下牆面,女孩的鋤頭勾動燈光……都要演員用心記住。

同時畫面切換越來越快,節奏越來越緊張,一切在雙方倒地時戛然而止。

快速的剪輯節奏和鏡頭調度是中國觀眾熟悉的《唐人街探案》的風格,這是柯汶利拍網劇時跟陳思誠學的。《誤殺》中的光影運用則是柯汶利式的,他的作品裡光影對人物情感的投射貫穿始終。

一場陳衝扮演的反派警察局長拉韞拷問小女孩的戲,她逆光站起,影子逐漸把小女孩吞沒。有網友說,他感受到的陰影程度不亞於《唐探1》裡張子楓最後的眼神。

而另一場陳衝和譚卓的正面剛,是他們特別設計的「兩個母親的對決」。

譚卓扮演的母親阿玉在原作中是傳統印度女性,性格軟弱,缺乏主見。在改編中,當面對強勢的拉韞,平時溫言細語的阿玉顫抖卻毫不退縮地回答「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時,母親的角色才算立住了。

到了肖央扮演的男主角李維傑這裡,一大挑戰是肖央還沒有做過父親,卻要詮釋父愛主題,柯汶利對他的要求是「收著演」。用很細微的表演來傳達角色,比如眼神,甚至細到扎眼的次數。作為核心人物,鏡頭經常給到肖央面部特寫,「讓李維傑看著鏡頭說話,給觀眾催眠感」。

柯汶利難忘李維傑上囚車的那場戲,當時他和攝影師都在車上,車外面母女追著囚車呼喊。戲裡的人在哭,柯汶利眼睛也紅了,他轉過去發現攝影師在哭,外面的劇組也很動容。

「表演很細微,當時我們所有人都進入了李維傑的世界,跟著他一家遭受的點點滴滴。」

最後一個鏡頭,他讓肖央笑一下,這代表李維傑在心裡解脫了。

結局改編:因為主題已變

李維傑在自首前去了佛塔處,對著懺悔之塔贖罪,罪惡在這裡發芽,也在這裡終止,羊群再度出現。

關於羊群與佛已經有大量解讀,這些《誤殺》改編後加入的意象,觀影時給觀眾提供了上帝視角。

羊的靈感是來自編劇想到的英文片名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聖經》裡的一句話,譯為「烏合之眾」。既然片名有羊,團隊想,能不能把狗換成羊?這裡的狗是指原作裡,警方挖男孩屍體挖出來的一具狗屍,在《誤殺》中變成了一頭被警槍打死的羊。如此,那乾脆把「羊」意向化吧。

李維傑開走男孩的車,把它推入湖中時都只有羊群看見,開棺後,挖出的只有羊屍,等李維傑懺悔完,羊復活了。羊在泰國並不好找,因為泰國人很少吃羊肉。在羊群場景裡,柯汶利還特意弄了12隻,「十二門徒嘛。」他說。

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的英文名直譯是「沒有牧羊人的羊」,而原作《誤殺瞞天記》的名字是 Visual,代指主角瞞天過海的詭計。

一開始就註定,柯汶利和陳思誠要拍的是《誤殺》,而不是《誤殺瞞天記》。兩部作品在主題上就不盡相同。《誤殺》被討論最多的結尾是緊扣貫穿始末的主題寫就。

柯汶利說,這個結局不是因為制度調整的,而是團隊都很喜歡的結局。原版的結局就是男主角隱藏罪行成功了,但他們想要一個更大的主題。

「我們希望可以達到一個更大的格局,看這個事情的時候不是從一個單一的面去看,最後訪談有路人為李維傑加油,到他朋友那卻說不出話,人事都有很多面,我們想說的其實是一個社會的眾生相。」

開劇本會時,一開始編劇覺得結局到自首處就可以結束了。有人提出,結局加一個採訪可能更合適,更貼近《誤殺》的主題。加上採訪戲後,柯汶利又堅持加上最後監獄的那段戲,李維傑進了監獄,跟開片的場景一模一樣,電影的結束也是電影的開始。

「他是一個電影迷,反正戲如人生,人生如戲,他到底是否自由了?我覺得就讓觀眾自己去想,有點留白就好。」

現在來看,《誤殺》的改編其實是藉助原作故事內核進行的一次再創作,在眾所周知的限制下,改編者大膽地給出自己的答案,從主題出發,到重要情節都沒有拘泥於原作,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 《誤殺》現場照

柯汶利回憶在泰國拍攝的60天,前30天每一天都很熱,流很多汗,溼溼的、粘粘的,後面30天每天都在下雨,也是溼溼的。在一個齊心做事的劇組裡,他心裡很滿足。但創作的過程又很痛苦,「我每一部作品都可以說是用生命在拍」。

他想起拍《自由人》的時候,預算105萬新臺幣,除去資助,自己要墊60多萬,賣了車子再向親戚朋友借錢,打算破釜沉舟。更早一點,2006年,21歲的他在馬來西亞打工攢了些錢,同時向北京、香港、臺北遞申請,想著哪邊通知先到他就去哪兒。到臺北學導演,習慣家鄉四季如夏的他度過了第一個冬天,對那時的「冷」記憶猶新。

馬雪調侃柯汶利,拍了兩部內地作品都沒有來過內地,現在他終於來到北京。故事是從父親的葬禮開始的,那是2月在馬來西亞檳城,發生在900多公裡外的泰國,最後在4000公裡外的中國結果。

熟悉的熱帶景象消失了,我們見到他的時候是晚上10點的北京,溫度1℃,溼度13%。他馬上要迎來人生中第一次電影的上線,每天在開無盡的會,明天他會走過十幾場首映禮跟幾千人打招呼,然後飛去更多的城市做同樣的事。在某些忙碌的間隙,他注意到街上《誤殺》的廣告牌,會想到父親,然後把它拍下來。他說他感到一種無法停下的興奮。

相關焦點

  • 「專訪」柯汶利:我當《誤殺》是原創在拍
    從左至右:導演柯汶利、攝影指導張穎、監製陳思誠《誤殺》講的是一個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與2015年的印度版電影《誤殺瞞天記》相比,柯汶利保留了原作的反轉和蒙太奇部分,但把重點放在了「誤」而非「瞞」上。他用大量鏡頭講述了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鄰裡間的關係,以及警察局局長的兒子「素察」被誤殺的原因。在採訪中,柯汶利並不認為《誤殺》是一次改編。
  • 《誤殺》曝幕後工作照 陳思誠柯汶利聚焦類型片
    《誤殺》攝影指導張穎《誤殺》監製陳思誠、導演柯汶利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的懸疑犯罪電影《誤殺》今日曝光一組幕後工作照,記錄了主創在拍攝現場的專注創作一刻,監製陳思誠與導演柯汶利相對而談,全身心投入的狀態極具感染力。據悉,影片將於2019年12月上映。
  • 執導《誤殺》後,柯汶利邀約變多,在他眼裡劇本的契合最重要
    即便它出身「翻拍」(翻拍自印度片《誤殺瞞天記》,推薦小夥伴們看看,也不錯),但它也的的確確超越了「原版」。影片故事也並沒有直接照搬原作,反而利用「蒙太奇」概念來引出後續。劇了解,當陳思誠看完後,兩人因此而結緣,柯汶利也入局,19年開始執導個人首部電影《誤殺》,同年與戴墨、姚文逸、來牧寬聯合執導懸疑劇《唐人街探案》。不用我說,單是這兩部電影最後的票房,和觀眾的響應,讓柯汶利成為了一個潛力非常大的導演。這部《誤殺》也成就了他。
  • 《誤殺》導演柯汶利「雲籤約」新作 已開展選角
    《誤殺》導演柯汶利「雲籤約」新作1905電影網訊 據悉,電影《誤殺》的導演柯汶利正在籌拍一部新作,他在疫情期間與宇樂樂(海南)影視文化進行了一場「雲籤約」,該作品已展開前期籌備及選角工作@宇樂樂CosmicBliss 方目前也已在官方平臺發文確認消息,並曬出了與導演柯汶利的視頻照片。
  •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誤殺》近期將登臺灣院線 導演柯汶利新作籌備中 時間:2020.04.2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 「中國版」扎堆來襲,誰會是下一個《誤殺》?
    前不久,愛奇藝影業發布2020-2021年片單,有三部新片都是「中國版」電影:改編自東野圭吾小說、王千源和王景春主演的《彷徨之刃》,改編自日本電影《忠犬八公物語》的《忠犬八公》以及葉偉民執導,翻拍自西班牙同名懸疑片的《看不見的客人》。
  • 電影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
    電影《誤殺》翻拍自印度電影8.5高分電影《誤殺瞞天紀》,近些年少有的翻拍沒有完全照抄,本土化改編做的合理,邏輯能自洽在沒看過這部誤殺之前,我絕對沒想到它給我的驚喜會來自一個意想不到的層面。雖然結局沒有原版的內味兒,不過也是在現有制度下的最優解了,而且導演柯汶利巧妙安排了小女兒要「鋼琴」的橋段,讓女兒成為李維傑行為轉變的動機,畢竟李維傑也說了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男人
  • 楊紫新劇《女心理師》三亞開機,畢淑敏、倪萍、柯汶利等均在現場
    《女心理師》改編自畢淑敏同名小說,今日開機,導演柯汶利以及演員楊紫、王嘉、菅紉姿、倪萍、章若楠、代文雯等亮相首屆海南電視劇產業高峰論壇現場。該劇以女心理師賀頓的成長經歷為主線,結合真實案例探討當代人的心理困境。柯汶利導演說《女心理師》基本就是《誤殺》的班底,攝影、美術、音效、製片等等都是《誤殺》原班人馬。
  • 舐犢情深的對決《誤殺》:本土翻拍片的標杆!
    2019年12月,由柯汶利執導的懸疑劇情片《《誤殺》根據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改編而來,其原作的故事靈感則來自日本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獻身》。《誤殺瞞天記》在印度本土上映時收穫了高口碑讚譽,片中主人公維加雖然只有小學文化,但因為平日酷愛看電影,積累了很多刑偵方面的知識。
  • 誤殺,由於一場誤殺引發的深思,探索背後真相的精彩過程
    電影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劇情犯罪片。影片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影片不僅保留了原作的精華還增加和改編了許多故事情節使人物更加豐滿、更加符合當前社會環境、更能牽動觀眾的心。
  • 電影:《誤殺》全解析(含有劇透!)
    誤殺」這個故事,已經不是第一次被翻拍了。最早的一版「誤殺」是由印度導演/編劇吉圖·喬瑟夫(Jeethu Joseph)自編自導的,中文翻譯成《較量》。中國版《誤殺》則翻拍自印度2015版《誤殺瞞天記》,「2號去聽經,然後住旅店,3號去餐廳,然後看電影」、「爺爺,奶油麵包好好吃啊」便出自這裡。如果沒看過原版去看翻拍的話,感覺應該相當不錯。但看過原版或者相關資訊的話,那觀感就有點難受了。畢竟推理和懸疑如果全都見過一遍的話,相當於被全片劇透了一樣。這就有一種柯南剛開始就告訴你兇手是誰,你說你還怎麼往下看。
  • 原創《誤殺》之後,陳思誠、柯汶利再度合作,網劇《唐人街探案》開播
    原創 《誤殺》之後,陳思誠、柯汶利再度合作,網劇《唐人街探案》開播 原標題:《誤殺》之後,陳思誠
  • 《誤殺》——國內翻拍最成功的電影
    《誤殺》由肖央、譚卓、陳衝等演員主演,故事背景設定在泰國的一座小城。男主一家四口雖不富裕,但生活安逸、鄰裡和諧。肖央飾演的「爸爸」李維傑靠著經營維修網絡為生,平日最大的愛好是看電影,「媽媽」(譚卓飾)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將滿18歲的大女兒則正在準備畢業升學。
  • 《你是兇手》和《誤殺》都是翻拍片,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
    《你是兇手》和《誤殺》都是2019年底翻拍的改編電影,然而兩部電影的呈現結果可以說是天淵之別。《你是兇手》豆瓣評分只有5.7,票房不到5000萬;而《誤殺》的評分有7.7,而票房則達12.07億。按理說這兩部電影所改編的原劇本其實不相上下,《你是兇手》改編的是韓國的《蒙太奇》,而《誤殺》則改編自印度的《誤殺瞞天記》,都是懸疑犯罪電影的經典之作。而且兩部電影還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蒙太奇類別的電影,在《誤殺》裡肖央瞞天過海的伎倆就是藉助了韓國電影《蒙太奇》。都和《蒙太奇》相關的兩部翻拍片,殊途,卻沒有同歸,為什麼呢?
  • 柯汶利:我和陳思誠一拍即合
    今天,《中國電影報導》繼續推出「追夢十年」系列,帶你一起看看為「唐探」開疆拓土的功臣之一——柯汶利的追夢人生。(由筆者整理):「拍唐探網劇時,我壓力很大」01去年12月,電影《誤殺》熱映。由於故事結構精巧、演員演技到位,《誤殺》超越同期電影,成為了「10億票房俱樂部」成員。此時,人們開始將目光投向該片導演——柯汶利。沒多久,《唐人街探案》網劇上線,首播豆瓣8分,開篇四集《曼陀羅之舞》的導演處也赫然寫著「柯汶利」三個字。
  • 《誤殺2》最新海報,能否再次成為黑馬,能否超過上部12億票房?
    相信大家還記得去年電影中,有一匹黑馬,被網上一致評為2019年最好的國產商業片了這匹黑馬就是《誤殺》。雖然相比《誤殺瞞天記》的8.5高分,還是有著差距。但是作為改編作品,能夠取得這樣的佳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 電影《誤殺》:誰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誤殺》是由陳思誠監製,柯汶利執導,由肖央、譚卓、陳衝、姜皓文領銜主演,秦沛特邀演出的劇情犯罪片,豆瓣評分7.7。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影片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
  • 柯汶利執導新劇《女心理師》,楊紫井柏然11年後再合作
    提起大馬導演柯汶利,無論是唐人街探案還是誤殺都相當出色,剛剛官宣的新劇《女心理師》自然也獲得了大家的期待。這部改編自畢淑敏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海報以山水為主,號稱萬物有靈,「相」由「心」生,整體描繪了一幅花鳥自然之美。
  • 從山羊之死到鐘聲長鳴,深度解讀《誤殺》中的超現實主義
    陳思誠監製的電影《誤殺》成為近期電影市場最大的贏家,低成本的懸疑類型片竟然能夠力壓巨石強森的《勇敢者遊戲》、天王嫂昆凌的《天·火》以及黃渤主演的《被光抓走的人》。不僅票房穩居第一,口碑更是形成了一騎絕塵之態。《誤殺》的故事並不難理解,它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一位父親幫助誤殺歹徒的妻女洗脫嫌疑的故事。
  • 誤殺票房突破11億大關 誤殺有哪些彩蛋結局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看懂了...
    誤殺票房突破11億大關 誤殺有哪些彩蛋結局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看懂了嗎?時間:2020-01-18 13:51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誤殺票房突破11億大關 誤殺有哪些彩蛋結局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