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空幾乎是真空的?

2020-12-05 量子認知

太空,亦稱外太空、外空、外層空間、宇宙空間(簡稱空間),指的是地球大氣層及其他天體之外的虛空區域。

與真空有所不同的是,外層空間含有密度很低的物質,以等離子態的氫為主,其中還有電磁輻射、磁場等。理論上,外層空間可能還包含暗物質和暗能量。

外層空間與地球大氣層並沒有明確的界線,因為大氣隨著海拔增加而逐漸地變薄。假設大氣層溫度固定,大氣壓會由海平面的大約1013毫巴,隨著高度增加而呈指數化減少至零為止。

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在100公裡的高度為卡門線,為現行大氣層和太空的界線定義。美國認定到達海拔80公裡的人為航天員,在太空飛行器重返地球的過程中,120公裡是空氣阻力開始發生作用的界線。

真空是一種不存在任何物質的空間狀態,是一種物理現象。在真空中,聲波因為沒有介質而無法傳遞,但電磁波的傳遞不受真空的影響。目前在自然環境裡,只有外太空堪稱最接近真空的空間。

引力為王

太空確實「太」空,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真空,充滿了宇宙空隙。為什麼?簡而言之,應歸咎於引力。

以空間平均質量而言,即使沒有引力,太空仍將是非常空的。加州理工學院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卡梅倫·胡默斯(Cameron Hummels)說:「相對於放置宇宙中的這些東西的宇宙的體積來說,裡邊沒有多少東西。」

根據美國宇航局統計,宇宙的平均密度相當於為每立方米約6個質子的密度,質子為帶正電的亞原子粒子。隨後,引力通過使宇宙中的物質聚集而放大了宇宙中某些區域的真空度。

從本質上,任何兩個具有質量的物體都將相互吸引,即是引力。用通俗的話來說,物質本質上喜歡湊在一起。

在太空中,引力將附近的物體拉近,它們的共同集體質量增加,從而質量更大,意味著它們可以產生更強的引力,從而又將更多的物質吸引到這樣的宇宙團塊中。所以,質量增加、引力增加,然後是質量增加、引力增加。這看起來是一種失控的狀態。

當這些稱為引力熱點的吸引附近的物質時,它們之間的空間被抽空,形成了所謂的宇宙空隙。宇宙空隙,英語:Cosmic Void,指一種長絲之間的巨大空間的宇宙中最大規模的結構,其中很少或根本沒有星系。宇宙空隙的直徑通常為10至100 兆帕秒。天文學家通常以兆秒(Mpc)表示相鄰星系和星系團之間的距離。兆帕秒是一百萬帕秒,或大約326萬光年。

由於沒有豐富的超級簇而定義的特別大的空隙,宇宙空隙有時被稱為超級空隙。它們的物質密度的平均密度不到可觀測宇宙典型密度的十分之一。如圖所示宇宙的大規模超級空隙結構,顯示了宇宙中的物質如何組織成細絲和空隙。天文學家說,這些宇宙空隙的半徑可達10億光年。

但是宇宙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在大爆炸之後,宇宙中的物質更加均勻地散布,「幾乎像霧一樣」。但是數十億年來,引力已經將物質聚集到小行星、行星、恆星、星系中。在它們之間留下了星際、星系際和如銀河星系際空間的空隙。

但是,即使太空宇宙空隙中的真空不是真正的純淨的真空,在星系之間每立方米內的密度也只有不到一個原子,這意味著星際空間不完全是真空的,但幾乎是真空的,而這樣的真空度人類在地球上的任何實驗室是遠遠辦不到的。

同時,宇宙還在不斷的擴張之中,宇宙超級空隙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太空的真空度也只會提高不會降低。

相關焦點

  • 太空中是真空的,為什麼不會把地球的空氣抽走?
    因此這就讓很多人覺得,真空的環境會將空氣吸走。不光是真空袋,稍微有生活常識的人都知道,我們將一個瓶子的空氣排空變成真空環境之後再將瓶蓋打開,瓶子內部立馬會吸入空氣使得瓶子內部的空間再次變得充盈起來。這樣一來很多人就開始疑惑了,都知道太空中是沒有氧氣存在的真空環境,地球對於太空來說也不過是很渺小的一個粒子,那麼為什麼這麼強大的真空太空環境竟然沒有將地球上的空氣都吸走呢?
  • 真空真的是空無一物嗎?科學家:沒有絕對的真空環境,即便是太空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真空」這個詞,大家對於真空的理解應該就是「空無一物」「空空如也」,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對於真空的運用,比如兩層玻璃的水杯通過中間的真空隔層對杯子裡的水進行保溫;把食物放在真空的器皿中,能夠保持的時間更久;太空中和月亮上都接近真空環境,沒有氧氣,太空人必須穿著太空衣才能上太空等等
  • 太陽和地球之間幾乎為絕對零度,穿越真空後的光線為何能加熱地球
    既然如此,問題就產生了,為何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太空明明如此寒冷,但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後卻還可以讓人感受到溫暖呢?其實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我們往往會忽略問題的本質,要知道太空中之所以溫度低,並不是因為太陽光不溫暖,而是因為太空是接近完全真空所導致的。
  • 進入真空:真空有多重?那裡有什麼?
    我們能意識到的只有真空,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任何粒子或場的缺失。然而,真空是有能量的。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時間與真空是彼此的對偶。對事件的衡量更確定,對能量的把握就更不確定,反之亦然。因此,真空區域的能量不可能為零,因為零是一個精確值。的確,雖然真空中的電場和磁場平均值為零,但它們的平方和——能量,不為零。這種能量有時被稱為零點能量,虛粒子,或量子漲落。
  • 為什麼太陽可以照亮地球,卻照不亮太空?看完終於知道答案了
    為什麼太陽可以照亮地球,卻照不亮太空?看完終於知道答案了現在我們對太空的探索也是越來越頻繁,每次看到太空中的照片,總讓我們覺得非常神奇,我們看完照片之後,不僅覺得不僅僅人類渺小,甚至我們地球都非常的渺小,當然我們也發現了這麼一個問題,太空中有這麼多的星星,為什麼看起來卻一片漆黑呢?難道星星不是發光的嗎?
  • 人體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會發生什麼?
    宇宙太空裡的生存環境與我們所生活的空間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我們的太空中,氣壓幾乎是不存在的,也就是一個幾乎完全的真空環境,在太空中也是非常的寒冷,在其中基本處於一個完全零下的環境。我們都能夠看到,我們的太空人基本都是穿著厚厚的太空衣,幾乎把身體的每個角落都包裹在太空衣之中了,即使在太空中作業也是必須要穿著這些衣服的。那麼如果他們不穿這些防護服,身體的表面直接裸露在太空中會發生什麼呢?
  • 硬核解答丨在太空裡,沒人聽見你的尖叫,可這是為什麼?
    是的,那就是把妻子放在太空中,那麼哪怕她大聲尖叫,你也是聽不到的。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而已,因為沒有哪個男人會情願把自己的妻子送入太空,因為太空中沒有空氣,幾乎是一個真空的狀態,把妻子放在太空裡,那麼妻子會死的。太空人能在太空中呆著,那是因為他有太空衣,可以提供他氧氣進行呼吸。
  • 宇宙並不完全是真空的,那麼在太空中是否可以聽到聲音?
    在太空能聽到聲音嗎?當你坐在電影院或家中觀看科幻大片時,片中激烈的星際戰爭場面和各種太空飛船爆炸、新式武器相互攻擊的聲音在你耳邊此起彼伏,使你相信如果真的置身於星際戰場中時,一定會被那些震耳欲聾的聲音鬧得無法安寧。但是,人類真的能聽到來自太空的聲音嗎?
  • 真空宇宙中的光——無法突破的速度
    宇宙是真空的,為什麼太空飛船不能無限加速,甚至連光速的20%都無法達到。在近一個世紀對宇宙的觀察和研究中,一系列的數據、照片以及反覆實驗向人類展示了宇宙的廣闊無垠。然而,就算愛因斯坦在相對論鍾解釋了物體無法到達光速的原因,但是許多人心中仍然有一個疑問:既然宇宙是真空的,為什麼不能讓太空飛船在這個沒有空氣摩擦的環境下無限加速呢?甚至連光速的20%都無法達到。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如果人類的航空設備達到光速的20%會發生什麼。
  • 假如人暴露在太空會怎麼樣?
    一.體液沸騰我們知道宇宙接近真空狀態,氣壓幾乎為0。在如此環境之下,水的沸點極低。如果人體暴露在太空之中,眼睛,口腔和皮膚表面的水分會直接沸騰,血液會產生氣泡。二.肺部膨脹由於處於0氣壓之中,人體內的壓強遠遠大於太空中的壓強。而存在於肺部的空氣會迅速膨脹,導致肺部器官被撐破。人體受到壓強的作用,會由內向外的一步步崩潰消散。
  • 真空能為什麼是0?普朗克尺度下的真空會是什麼樣?
    量子理論認為「真空不空」,真空看上去空無一物,其實蘊藏著巨大的能量。基於這一點,可以推算出我們身處的時空之中,蘊含的能量應該遠遠超過目前人類有能力觀測到的這部分能量,高達現有觀測值的10420倍。現代研究量子場論的學者們採用了比惠勒那個時代更為嚴謹的數學來分析時空量子泡沫,結果表明,即使是看起來空無一物的真空也可以被分割成普朗克尺度。真空裡充滿了「量子泡沫」,所以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樣的研究結果看上去令人難以置信,其實我們身邊就有這種低調的、隱蔽的能量源。
  • 真空真的是空無一物嗎?科學家告訴你: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空環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真空」這個詞,大家對於真空的理解應該就是「空無一物」「空空如也」,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對於真空的運用,比如兩層玻璃的水杯通過中間的真空隔層對杯子裡的水進行保溫;把食物放在真空的器皿中,能夠保持的時間更久;太空中和月亮上都接近真空環境,沒有氧氣,太空人必須穿著太空衣才能上太空等等,那麼我們平時所說的真空
  • 為什麼遇難太空人的屍體,不能從太空運到地球?背後真相令人動容
    前言太空這個詞帶給我們的是無窮無盡的聯想,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外星人、太空奇遇都充滿著神奇色彩,但實際上太空當中是十分危險的。人類如今雖然已經在太空當中建立了不少空間站,登上了其他星球,能夠發射衛星探索太空,這相比於古人而言確實是巨大的進步,但如果想徹底探尋太空的秘密,仍舊有很多限制,憑藉如今的科技水平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們都羨慕航天員能夠有機會登上太空,看看地球以外的世界,卻對他們要面對的危險知之甚少。
  • 太空人身穿的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
    我們常見的是穿著白色太空服在宇宙「遨遊」的太空人,那穿著橙色太空服和白色太空服有什麼區別嗎?橙色太空服只有在通過大氣上升或下降的車輛內才能穿著。他們的主要目的是保護船員免受車內減壓的不利影響。在宇宙飛船發射和著陸時太空人需要穿著它,因為它能夠在宇宙飛船發生意外的時候保護太空人。橙色太空服中帶有空氣和水供應,還配有一個降落傘和應急生存裝備,比如無線電、閃光燈和藥品。為什麼設計為橙色的?
  • 真空不空,為什麼不存在絕對真空呢?
    說到真空,大部分人可能覺得,「真空」就是什麼都沒有,連空氣都沒有那還不是什麼都沒有嗎?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真空的理解也是在不斷的變化。這可以看作是當時物理學界,對於真空這個概念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真空中充滿著「以太」。
  • 2003年楊利偉登上太空,為什麼帶一把手槍,他要打外星人嗎?
    除此之外,很多網友也提出了幾個腦洞大開的看法,在太空開槍會怎樣?太空中開槍能打著火嗎?學過物理的同學都清楚,太空中是處於真空狀態,沒有空氣亦沒有阻力,假如在月球附近開槍,子彈會因為月球的引力圍繞著月球做環繞運動,至於太空中能否開槍把子彈射出,答案是能。
  • 為什麼科學家把「超級基因編輯鼠」送上太空?這背後有什麼秘密?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為什麼將超級鼠送上天空呢?    除了萊卡之外,各國的科學家們相繼將猩猩、蜘蛛、老鼠、猴子以及其他許多生物送入太空,送入太空的目的,都是為了人類進入太空做準備。加加林進入太空前,曾感嘆這些動物們才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生物。
  • 老外將氣球裝滿水,放進真空環境中會怎樣?結果讓人想不到!
    老外將氣球裝滿水,放進真空環境中會怎樣?結果讓人想不到!真空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應用的十分廣泛,大到太空服小到隔音板,都用到了真空技術。有一個老外就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將三個裝滿水的氣球放進了真空箱,他想測試一下,在真空狀態下氣球會是什麼樣的狀態。真空箱一點點抽乾了箱內的空氣,這時氣球還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只是氣球裡面的水面上升了一個高度,隨後氣球竟然一點一點開始變大,這時最邊上的氣球「嘭」的一聲就爆炸了。
  • 太……太空味香水?我迷惑了|極客實驗室
    上個月,美國宇航局NASA推出了一款「太空味」香水,產品經理明確指出,這是一款混合了烤牛排、樹莓和朗姆酒味道的香水。這讓許多人深感迷惑——太空不是真空環境嗎?居然會有味道?就算有味道,人有機會聞到嗎?就算有機會聞到,為什麼是「烤牛排、樹莓和朗姆酒味道」,而不是「臘肉、白酒和大餅的味道」呢?NASA一向標榜科學主義,這次「太空味香水」的噱頭怎麼這麼像智商稅呢?可是賣香水賺的錢,也不夠投資火箭啊。
  • 如果人暴露在太空中是先憋死還是被凍死?
    由於太空是有高真空環境,且熱傳導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一旦人體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你首先會感受到的就是缺氧,其次才是冷。但是你不會馬上因為缺氧而死,你血液內還溶解著部分氧氣,當這份氧氣耗完後,你才會真正意義上的缺氧,到這時只需五秒你就會腦死亡,十至十五秒後出現腦壞死,變成植物人,然後迎來標準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