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渾濁對魚的攝食有哪些影響?從餌料味型、顏色、動態巧妙應對

2021-01-07 野釣人老高

野釣的複雜性,不局限於難以預測判斷的魚情,水情的確定性也是困擾釣魚人的難題。本文討論的重點是釣魚人頻繁遇到,且相對棘手、有難度的垂釣難點:水體渾濁下,如何選餌、用餌。為更全面、更準確交流、理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1、水體渾濁對魚的攝食有哪些影響

2、水體渾濁情況下,如何選餌、用餌

水體渾濁對魚的攝食有哪些影響

河裡、湖泊水體渾濁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成因不盡相同,對魚的攝食產生的影響差距絕大。有的水體渾濁,本身就是因魚的活動所致,像鯉魚,它有低頭邊遊動、邊拱食的攝食習慣,嘴唇肥厚、力量突出,甚至能把水底的淤泥戳出成片成片的小凹坑,這些撬動的淤泥泛起,使水體渾濁,但畢竟範圍小,幾乎對鯉魚的覓食毫無影響。

但像河道注水、下大雨河流漲水,或者極個別的肥水塘,這些情形下的渾濁,極大程度影響魚的攝食。先說水體中的溶氧量,水體中含有大量類似淤泥塵土、藻類微生物、植物碎屑,甚至腐殖質的懸浮物,導致水體中的溶氧量大幅度減少。同時水進入魚的口腔從鰓流出的過程中,摻雜的懸浮物無法順暢排出,也會導致魚的活性不暢,而絕大部分淡水魚不怎麼耐低氧,以至此時魚活性、攝食積極性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魚的攝食依靠嗅覺、味覺、視覺,其中嗅覺是發現食物的關鍵。魚的鼻孔分布著褶皺的鼻囊,大量感知氣味分子的細胞、神經末梢附著在表層,所以當水中有附著物時,必然會影響正常感知氣味的能力,無疑要求氣味更濃鬱、更刺激。另外渾濁、懸浮物充斥在水體間也會影響光線的折射,包裹在食物外層,無疑影響魚的視覺發現食物,這也為選擇餌料顏色指明了方向。

水體渾濁情況下,如何選餌、用餌

通過前文的介紹,水體渾濁下,魚的活性、攝食積極性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其自身的嗅覺、視覺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衰減,這對餌料的選擇、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先說餌料的味型。前文稍有提及,魚主要依靠嗅覺發現餌料,所以餌料的味型是引起魚注意的關鍵因素。釣魚人清楚餌料的味型眾多,常見的就有香、奶香、麥香、甜香、穀物香、腥、濃腥、酸臭等等,不同味型對魚的吸引力有強弱的差異。但並非魚不喜歡這款味型,只是魚在不同水域、情形下味型偏好不同。水中渾濁下,建議優先考慮腥味餌料,腥味不同於麥香、香甜等味型,它更偏向於強刺激的一種味型,能刺激魚的嗅覺神經,激發它們的捕食慾望。冬季鯽魚、鯉魚魚口輕、攝食不積極,其他味型餌料基本上屬於束手無策的處境,唯獨腥味能讓兩魚開口進食。同理,在這種情況下,用腥味餌料也是不錯的選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垂釣的水域有水草,清澈程度可能略高些,選用的餌料可加入適當藥酒,即泡製酒米的誘魚藥酒,也偏於強刺激的味型。

再說餌料的顏色。魚的視覺結構的原因,紅、黃、綠三種顏色是魚的敏感色,為區分開水草、餌料,所以大部分餌料的顏色是以紅色、黃色為主。儘管魚的視覺並非魚攝食的主要器官,為儘量提升餌料對魚的吸引力,建議餌料通過著色劑或者加入適量有著色功能的添加劑,提升餌料顏色強度。

最後是儘量提升餌料的動態效果。魚的眼睛結構的原因,它對靜止的物體敏銳度低,對活動的物體有極高的敏感度,這也解釋了為何魚喜歡追逐自由下落小蟲。正是基於這點,如何實現餌料的動態則是問題的關鍵。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是將餌料配置蓬鬆、霧化,入水後外層餌料不斷散落、霧化,極具動感;二是釣行程,利用行程專用浮漂或者飛鉛釣法,延長子線長度、擴大擺動幅度,使餌料緩慢下落;三是逗留,長竿短線配合七星漂,下壓竿稍、上抬魚竿,餌料上下浮動,不過這時餌料更多使用的是紅蟲、蚯蚓等葷餌。三種方法更有優劣勢,結合具體情況選用。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介紹了渾水情形下對魚攝食的影響,接著分享了為獲得較好的魚口、魚情,選餌、用餌技巧、策略,不管是餌料的味型,還是顏色,乃至動態,協同、配合效果更佳,而並不是「單打獨鬥」。即便如此,造成水體偏渾的原因,遠比本文描述的要多得多,甚至有些情況,並不是從調整餌料角度所能解決的,因此遇到渾水情況,釣魚人應先對其有個初步分析,了解大致的成因,再採取應對方案,相信這樣施釣,會有不錯的魚情、漁獲。

原創:野釣集結號

相關焦點

  • 釣魚:餌料搭配有什麼講究嗎?
    它在整個餌料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一般味型偏淡,有良好的可塑性,更多的起到營養物質提供的角色,魚的味覺感知時,能滿足魚的要求。其次是主攻餌,它的味型多樣,可腥香,可濃腥,可麥香,可酸臭,可香甜等等,整個餌料氣味的源頭主要是它,利用氣味分子在水體中的傳播、擴散,以吸引目標魚的注意。
  • 野釣:窩料什麼顏色誘魚效果好?真就那麼有效果嗎?
    首先魚的視覺辨別顏色問題。到底魚是否能辨別顏色,是存在爭議的。多數研究認為,魚在水體中是不能辨別出食物的顏色的。食物通過光線的強弱,呈現在魚的眼睛裡通常為亮白、白色與灰色、暗灰色的區別。其次顏色能為魚的攝食提供多大的效果有限。前文提到,魚的攝食主要依靠味覺、嗅覺,視覺有作用,但更多的是發現一些活動或醒目的食物。比如夜間魚四處覓食,水底幾乎沒有光線的攝入,因此窩料的顏色,魚是無法辨別的,但魚依然瘋狂覓食,所以紅色、黃色等醒目的顏色,有作用但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 從攝食角度談鯉魚在嗅、吞、品餌時黑漂卻不中魚原因及應對策略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黑坑偷驢,他那邊剛開始就頻頻黑漂,結果不是提竿無魚就是錨到魚,不一會兒功夫就把窩子裡的魚全部驚跑了。事後我過去看了看他的調釣和用餌情況,感覺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味型過大了,二是調釣太靈,三是搓餌過大。建議他將味型減淡、適當釣鈍並搓小軟粘餌施釣,結果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 冬季怎樣才能釣到魚?冬季釣魚用什麼味型?冬季釣魚的幾個訣竅
    不過,還是有一些魚類是可以在冬季垂釣的,比如鯽魚、鯉魚和青魚等。即使在室外不容易垂釣,還可以到冬釣大棚裡垂釣這些魚,依然可以滿足廣大釣友的釣魚需求。冬季怎樣才能釣到魚?冬季釣魚用什麼味型?今天,我們來講幾個冬季釣魚的小竅門。
  • 野釣鯽魚:用哪種餌料效果佳,有什麼規律可循?
    有時遇到氣味清淡的蚯蚓,可輕蘸丁香油或者在紅糖水浸泡一下,豐富蚯蚓的味型,在秋季和春季用這種方法,常用意外驚喜。其次商品餌料的使用。商品餌料講究味型、狀態,其中味型根據鯽魚的食性變化不斷調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低水溫時鯽魚偏好腥味,主要是因為鯽魚此時活性低,攝食不積極,腥味屬於味道濃厚,偏向強刺激,可激發鯽魚的攝食慾望,類似於人吃酸辣,能多吃幾個饅頭。餌料滿足垂釣環境的情況下,儘量做到蓬鬆、霧化佳,鯽魚攝食方便的同時,餌料橫向、縱向散落,小分子瀰漫周圍水體,能將魚群留在窩點,邊釣邊誘的效果顯著。
  • 釣魚:製作鰱魚餌料有技巧,這些細節值得注意!
    青草鰱鱅有四大家魚之稱,也在側面反映出人對其的熟悉程度。鰱魚作為其中的一員,在釣魚領域也扮演重要角色,是許多釣魚人期待的目標魚。釣友的問題「如何自製白鰱餌料」為更全面、更準確回答這個問題,筆者結合多年餌料、窩料配置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描述,具體如下。
  • 水產養殖為您詳解不吃料原因及應對措施
    對魚的鰓部產生損傷。影響魚吸收水體氧氣,造成魚血液溶氧急劇下降,導致攝食量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水體富營養化,藻類中毒的情況越來越多見。引起中毒的藻類主要有藍藻、裸藻、金藻、甲藻等。8.就是平時富營養化導致的有害藻爆發引起的水體營養失衡導致有害藻爆發尤其是一些不易消化的藻類如裸藻、藍藻等。這些藻類被攝食後不能及時被體內吸收,以至於影響了魚的攝食。
  • 從味型、狀態來分析化氏餌料.
    所以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比如在黑坑,沒有小雜魚,你可以味型調重一點,誘魚快。野釣小雜魚多,味型就調淡一點,避免招惹小雜魚。再說下化氏經典的鯽魚餌料。1、大板鯽+4號鯽+6號鯽大板鯽跟野釣7號的功能一樣是基礎麩類餌。淡香。4號鯽是小鯽魚喜歡的又香又腥,一半一半吧。6號鯽是蝦粉,濃腥。
  • 假餌的顏色對誘魚真的有影響嗎?看完就差不多明白了
    在交流的時候我們發現,大家似乎對竿、輪並沒有太高的要求,重點反而在假餌的選擇上,提問頻率最高的便是「什麼形狀的餌最好用」以及「什麼顏色最好誘魚」。鑑於假餌的種類實在太多,涉及的因素也太雜,所以咱就以標題為切入,概括的說一下假餌顏色與誘魚效果之間的關係,有興趣的釣友可以做個參考。
  • 魚委屈:「你根本不了解我,說的就是你,整天誘我上鉤的釣魚人」
    魚很委屈,那些整天琢磨怎麼誘使它們吞餌的釣魚人,其實並不怎麼了解它們。打了多年交道,竟然對魚一知半解,也難怪魚發牢騷。本文一窺,釣友對魚有哪些認識偏差。有釣友指出從未見過魚閉眼,它怎麼睡覺呢?魚是脊椎動物,在河流、湖泊不停地遊弋、擺動、張口閉合,特別是吞食餌料的過程中,能量消耗巨大,神經系統及肢體處於高度緊張狀態,需要通過睡眠緩解、消除疲倦,恢復體力。絕大部分淡水魚並無眼瞼,即無法實現眼睛的閉合,但睡眠早已發生。
  • 春天三個時期釣魚,餌料味型和狀態2個因素,是真的很關鍵
    對於釣魚來講,餌料味型和狀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也是釣魚人在實際垂釣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為餌料的味型和狀態直接關乎著漁獲的多少。餌料味型狀態選擇的對,漁獲相對於就多,餌料味型狀態選擇偏差,漁獲就會少,這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我們都知道,春天分為早,仲,暮三個時期,這三個時期的天氣和氣溫都是有所不同的。
  • 魚為什麼不開口吃餌?提高餌料適口性進而讓魚開口的方法有哪些?
    諸多的釣魚人在釣魚時,魚不愛開口的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黑坑釣魚時,即使你是個釣魚高手,也可能無奈地面對窩裡沒魚咬鉤的情況。那麼,魚為什麼不開口吃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魚不開口呢?下面,我們來詳細講解雨不愛開口的原因,並闡述下提高餌料適口性進而讓魚開口的方法和技巧。
  • 只要餌料做到聚、散、味、粘,小爆炸釣法,聚魚快、中魚更快
    小爆炸釣法用的餌料,需要具備聚、散、味、粘四個特點,基於這四個特點,小爆炸的餌料配方,有這麼幾種: 1、麝香米、雞飼料、玉米面組合 小爆炸釣法的餌料配方,肯定不止以上這三種,但是,這三種配方組合,非常有小爆炸餌料的典型特色,既一款和合適的小爆炸餌料,必須體現聚、散、味、粘四個特色,那麼,什麼是小爆炸餌料的特點呢?
  • 冬季餌料搭配直接影響到上魚
    專門針對釣鯽魚的餌料也是很多,每一款餌料基本都能釣上來魚,但是現在天冷,魚的吃口減輕,餌料味型不對,會導致窩子裡面有魚,就是不吃鉤的情況,也會出現狀態不對,浮漂有吃口缺提不上來魚。野戰藍鯽開餌料可以搭配一些紅蟲粉,讓餌料的味型加重一些,但是在靜水釣鯽魚不需要再加蝦粉,如果稍微走水的時候就需要加點蝦粉。也可以使用藍鯽加大藍鯽一比一的比例搭配,因為兩個餌料都有拉絲粉,並不推介再加拉絲粉。如果餌料中加入酒米可以適當加點拉絲粉。
  • 魚缸水體渾濁發白,教你三招輕鬆搞定,水清後看著魚也漂亮了
    經常有魚友問我,我的魚缸水為什麼總是渾濁發白,看著不清澈呢?而這些硝化細菌目前還沒有穩定,也就是說還沒找到載體和歸宿,自然就游離於水體之中,所以我們看著就會發白和渾濁。二,魚缸水渾濁發白如何處理很多人一見魚缸水體渾濁發白就急忙的去換水,其實這個時候換水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剛剛出現的硝化細菌,就這樣又被你換水給抽走了,等你加水後過幾天硝化細菌再次繁殖出來的時候,你的魚缸又會渾濁發白。所以要想解決這個問題,不是不停地換水,而是要為這些硝化細菌找到一個住所。
  • 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亞洲龍魚(金龍魚)
    主要觀察亞洲龍魚的活動狀態和遊泳姿態是否正常,如有離群獨遊、懶遊趴池、體色黯淡、身體瘦弱等情況的龍魚需及時撈出判斷原因;飼餵時觀察亞洲龍魚的攝食積極性和攝食量,如有攝食慾望和食量下降的龍魚需及時撈出判斷原因;巡池時觀察水體水質,如有渾濁、異味等情況需及時換水或進行水質調節,同時判斷水質變壞的原因;巡池時如有死亡龍魚需及時撈出,判斷死亡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
  • 大鯽魚最喜歡什麼味型?釣大鯽魚用什麼釣魚餌料和小藥效果最好?
    大鯽魚喜歡靜,除了春季產卵在水體邊沿活動以外,其他季節都在深水區底部活動。野釣大鯽魚,釣距要遠一些,使用長竿施釣的效果要好很多。使用黃小米製作的釣鯽魚窩料,打窩誘魚效果會更好。製作方法如下:取黃小米2000克,添加氣味傳播劑1毫升、金頂藥王6毫升、多巴鹽6毫升、魚安定1克、果糖糖漿20毫升、攪拌均勻,放入容器內密封,48小時後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