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魚生完小魚要把水全換掉,要不然大魚會死,是不是真的?

2020-12-14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一位魚友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說是孔雀魚生完小魚之後,就要把水全部換掉,要不然大魚一定就會死,是不是真的如此呢?

而且,這位魚友還信誓旦旦的說,這是某位專業飼養孔雀魚的主播說的,這個問題看來就有點大了。

其實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大,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人家說的是一個意思,我們要學會自己去分析,要學會分析著去聽,這才是實情,人家說的並沒有錯,但看是什麼情況了。

如果換成是我,我可能會告訴大家,全換水之後,大小魚可能都死,這又是為何呢?

孔雀魚繁殖缸大小的問題才是關鍵點,這是最重要的問題

很多魚友為了圖省事,總愛去在魚缸裡設置一個小型的隔離盒,然後讓孔雀魚在隔離盒裡面繁殖,其實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死魚的,除非是我們的孔雀魚生出來的小魚數量不多,或者是冬天裡自己的某些條件不太允許,我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問題我也早就說過了,別以為隔離盒和主缸通氣,它裡面就不會缺氧,一窩小魚只有十來條和一窩一百來條,它的飼養密度可能一樣嗎,這個問題不是明擺著嗎?

主缸的水體大小和飼養密度到底如何,是不是能夠缺氧,那還是問題呢,更別說一個隔離盒了。

在我們提供的繁殖空間較小的情況下,如果是大小魚的數量突然過多,這個道理和我們剛開缸,往魚缸裡放入過多的主魚之後,引起氨氮超標、水質中毒現象,還會有什麼兩樣,不是一個道理嗎?

說句不好聽的,即使我們在隔離盒裡打氧,那也是多餘,它們該死照樣會死,小魚苗也經不起那個折騰,隔離盒裡同樣會缺氧。

這個時候才會牽扯到大魚在生小魚的時候,一些體內代謝物存留繁殖缸裡,可能更會敗壞水質的問題了,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可以把隔離盒給它全部換水的,但是一定要換取原缸水,具體操作倒也不難,我就不再去詳細說明了。

本來大魚生產完後,就應該單獨隔離靜養,依然是要使用原缸水

假設我們不是使用的隔離盒繁殖,只是一些其他的小型魚缸或者是小容器,在大魚生產完畢後,本來就應該把它撈出來單獨靜養三天左右的,這個問題我也早就說過,如果是大魚過於飢餓,它也會攝食小魚苗,所以必須迅速提出來,還是使用原缸水靜養。

對於剩下來的小魚苗來說,如果數量過多的話,我們可能就要隨時準備分缸,數量不多或者容器很大,那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

再一個問題就是小魚苗的質量問題了,有一些成魚的體質本來就不好,在受到了新水刺激之後,直接就會產蛋的,或者是小魚苗出生後有的體質太差,根本不能夠直接起水遊動,彈開身體,這樣的魚苗和那些蛋很快就會死去,那麼我們把它們留在那裡又有何用?當然要想辦法剔除了,辦法有的是,自己想去吧。

還有就是小魚苗如果帶有大大的卵黃囊,這個時期是絕對不能動的,如果卵黃囊在出生後就已經消失了,小魚苗生出來立刻就起水遊動,繁殖缸空間不大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迅速給它們進行分或者倒缸缸處理,沒有任何的問題,我的孔雀魚苗都是如此做的。

因為我是集中繁殖,根本不管它,所以幾乎是大魚生出來一批小魚苗,我就在當天撈取一批,直接進行倒缸處理,也不是使用的原缸水,就是平時的魚缸困水,那缸水已經待在那裡很長時間了,它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原因很簡單,魚苗的體質很棒,經得起任何的折騰。

不要再拿脫殼豐年蝦卵投餵任何魚苗了

很多魚友在繁殖迷你鸚鵡魚、燕魚苗、孔雀苗的時候,不願意去孵化豐年蝦,總以為脫殼豐年蝦卵更為省事和有營養,其實關鍵的問題不是營不營養,就是圖省事。

關於這個東西的好壞,我是一概不知,我也從來不去使用,我只知道有些魚友使用的還可以,但是大部分魚友使用這個東西都曾經導致大批魚苗的死亡,至於說是我們投餵量的問題還是買到了假貨,或者質量問題,我不知道。

但是為了安全起見,我們還是建議新魚友們,我們儘量不要去使用,總而言之,據我所知,老魚友們是沒有一個人去使用那個東西投餵魚苗的,我也只能言盡於此了,愛信不信吧。

我的孔雀魚苗就是使用碾碎的魚飼料或者熟蛋黃投餵,之後就是投餵自己培養的小魚蟲,即使不去投餵魚蟲,在它們稍微大點,繼續投餵魚飼料也是可以的,只是在生長速度上會有所緩慢罷了,但至少不會有性命之憂。

再一個就是孵化的豐年蝦,仍然是很多魚苗的不二選擇,假設我們不會培養魚蟲的話。

而在飼養金魚苗的時候,我就發現了投餵魚飼料,小魚苗一旦吃得過多就會失漂,我還需要打開過濾器讓它們適當運動之後才可以緩解,所以說金魚苗我就停餵了魚飼料,還是使用小魚蟲投餵,第二窩的金魚苗,準備使用蛋黃水投喂。

而對於出生時個體就比較大的孔雀魚苗來說,剪碎的冰紅蟲、線蟲、冰的豐年蝦成蟲等,甚至於黃粉蟲細碎殘渣,投餵給它們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看我們自己處理得是否精細了,也就是適口性,最起碼保證它們能夠吃得下去。

再就是使用培養綠水、青苔的方式來投餵金魚苗和其他各種小魚苗也不錯,甚至於褐藻都可以,而培養洄水大部分魚友也是做不來的,在此就不必詳細介紹了。

我就不明白了,投餵小魚苗的方法多的是,無論上述的哪一種方法,小魚苗都可以很好的成長,我們為什麼偏偏非要去選擇什麼脫殼豐年蝦呢?或許有些小魚苗可以耐受,但是大部分都不可以。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
    如何判斷孔雀魚生完小魚了?我把方法告訴你孔雀魚養得好,非常容易爆缸。這種觀賞魚繁殖能力強,養得好的小魚一般三到四個月就有繁殖能力,可以繁殖下一代。每次產仔大約在20到40條小魚左右,因此它也有一個獨特的稱號叫做「百萬魚」。
  • 今日份開心,飼主家的瑪麗魚生小魚了~
    母魚產後,需要單獨隔離到一個環境,沒有其他魚,也沒有小魚的一個環境,隔離一天,正常餵食,給它靜養恢復。 如果母魚直接回大缸,公魚為了追求第一交配權,會一直組團追尾母魚,母魚體質差的會被追死,有些還會影響後續懷孕和生產。
  • 如何判斷家裡的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呢?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如何判斷家裡的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希望看完文章的小夥伴們會有所收穫,廢話不多說,進去主題!孔雀魚作為一種很皮實的熱帶魚,在家庭中飼養比較廣泛,也深受飼養者的喜愛,不到耐養,而且繁殖起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讓飼養者充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判斷孔雀魚快要生小魚了。
  • 孔雀魚是最弱的小型熱帶魚
    答案很簡單,孔雀魚養不好就容易死,所以養好孔雀魚,其實是需要非常多的耐心和知識儲備的! 孔雀魚生存的必備條件 養水成功+溫度22-28度+PH7.2+餵食,只要保持這個環境,孔雀魚必能爆缸!
  • 開啟孔雀魚爆缸模式,免隔離、免換水,還是使用最簡單的過濾
    很多魚友看到文章標題一定會說,免隔離倒是可以,免換水未必是真的,其實我也不妨說句實話,飼養觀賞魚不可能完全免換水,但是相對而言,通過我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飼養模式,我們的換水頻率就可以降到最低,包括了洗棉等操作都可以降到最低頻率。
  • 有養孔雀魚的魚友,你能照顧好新生的小魚嗎?
    孔雀魚是一種耐養繁殖又快的熱帶小魚,而它們也是新手魚友最愛養的小魚,但是很多魚友在孔雀魚繁殖的時候不懂怎麼照顧小魚,結果最後小魚也沒得活,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再出現,小編就來說說孔雀魚繁殖的時候要注意的情況吧。如何判斷母魚是否要生產?
  • 飼養孔雀魚大量繁殖要注意優勝劣汰,什麼情況可以淘汰種魚?
    這種飼養模式雖然簡單易操作,不用單獨把大魚提出來繁殖,但是有些問題我們必須注意:繁殖一批、清理一批,包括了水草的清理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不斷爆缸的竹節草,過密的竹節草給與懷孕的母魚和剛出生的小魚,以及生完孩子的母魚都提供了很好的遮蔽和保護作用,
  • 孔雀魚怎麼養?網友問題解答第四集,你若掌握,十條變千條不是夢
    不考慮母魚單獨待產,不考慮剛出生小魚在臨時居所飼養一個周,我習慣將孔雀魚分成三級進行飼養,這樣養殖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大魚吃小魚悲劇的發生。將那些出生一個周后的小魚仔,放在一起飼養,屬於第一級孔雀幼魚。這些小魚飯量少,投食量少,排洩物少,水質變化慢,這樣可以避免缺氧而引起的小魚死亡,當然最主要的是避開了大魚的蠶食。
  • 孔雀魚怎麼養?餘月解答網友問題匯總(二),十條變千條,很容易
    問題六、為什麼孔雀魚下小魚的時候,要將小魚隔離?用什麼隔離?孔雀魚是雜食型魚類,大魚會吃小魚,剛出生不久的小魚,躲避危險的能力較差,經驗較少,往往會成為大魚嘴裡的美食,所以要將小魚隔離。通常情況下,母魚不吃自己剛下的魚仔,但是,當母魚受到驚嚇,或者極度飢餓的情況下,母魚也會吃掉自己剛下的小魚。
  • 很多孔雀魚的魚苗死在了隔離盒裡,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大部分魚友由於各種各種條件的限制,會使用到隔離盒或者在原缸繁殖觀賞魚,這些行為倒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觀察隔離盒裡的水質和投餵量以及觀賞魚苗的飼養密度。網箱繁殖孔雀魚,密度大了一樣是個死,何況隔離盒?
  • 孔雀魚你都養不好?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這幾點沒做好
    前面我講了關於水的要求,接下來我和大家說一些有用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喜歡孔雀魚的朋友們。 孔雀魚對環境變化較為敏感,一旦發生激烈變化,它們會有激烈的行為動作,例如跳缸。 至於魚缸內的環境和造景,孔雀魚性情溫和但是比較活潑,可以多在魚缸內放一些沉木、石頭、陰性水草等可以讓它們活動玩耍(躲避)的地方。還有,雖然孔雀魚性情溫和,但你儘量不要與其他遊速較快的魚類混合飼養,否則容易受到驚嚇,甚至會發生"打架鬥毆"的現象。
  • 孔雀魚飼養答魚友問
    4、為什麼我的母魚肚子癟了,可是看不到小魚?答:孔雀孕母在生產時會吃掉自己的生的小魚崽兒的,所以在魚缸裡一定要放置一些躲避的物品或者蜈蚣草等水草,讓小魚崽兒有躲避的地方。5、為什麼我的孔雀魚老是生病?答:魚老是生病有很大的原因是水質出了問題,還有就是平時換水、撈魚等操作時太過暴力,使得水體溫差過大,或者造成魚體表面受傷被細菌侵入。解決辦法就是進一步改善水質,水溫不要過低,對病魚隔離治療,避免傳染其它健康的小魚。6、為什麼我的母魚生下來的小魚都是死的,還有卵?答:建議給母魚安靜的生產環境,最好是有專門的生產缸,不用太大,20的小缸(玻璃或者亞克力)就可以。
  • 夢見大魚預示著什麼 夢見大魚吃小魚什麼意思
    夢見大魚預示著什麼 夢見大魚吃小魚什麼意思夢見魚,會發財。夢見魚,百事如意。夢見井內有魚,吉兆,代表著將會在他處任職。因為「魚」和「餘」諧音,在中國傳統的解夢觀點中,夢見魚一直和財富密切相關。
  • 一種超適合新手養的魚——孔雀魚
    它的名字叫孔雀魚,孔雀魚十分好養,它們是胎生魚,有很多個種類。孔雀魚是有20塊錢一袋子的,還有40塊錢一對的,要是新手小編建議大家先買20塊錢一袋子的。孔雀魚十分耐活。它們需要十分乾淨的水質,它們不會像有的熱帶魚一樣不吃糧不會挑食,餓急了連蟑螂都會吃。好了,言歸正傳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孔雀魚的種類吧!順便給大家推薦一下新手該養哪種孔雀魚。
  • 新手需要掌握的孔雀魚爆缸繁殖技巧
    3、母魚的行為特徵接近臨產的孔雀魚,母魚的行動特徵非常明顯區別於正常的孔雀魚。通常孔雀魚的母魚在即將生小魚或者生小魚的過程中,會很安靜地長時間的躲在在某一個角落裡。這種方式是由於四面都有透水的條件,能夠緩解母魚在生產時羊水在隔離盒小區域內的汙染情況,避免母魚產生感染。如果懷孕生產母魚自己就有偷吃產下啊的孔雀魚幼崽的行為。那麼採用倒三角形的塑料材質的隔離盒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因為這種設計方式能夠保證出生的孔雀魚小魚安全的躲避在一個獨立的空間之內而不受到攻擊。
  • 孔雀魚怎麼養?做好這五個方面,新手就能輕鬆養到爆缸
    我們一般都會選擇養雄魚,因為雄魚的顏色會更豐富漂亮一些,不過,要想體驗孔雀魚生小魚的樂趣,雌雄搭配飼養才可以。相比於其他熱帶魚,孔雀魚算是十分容易飼養的,可謂是養魚新手的佳選。孔雀魚雖然易上手養,但是養的過程中也要講究方法。根據自己的養殖經驗,總結了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 飼養孔雀魚經歷的四個階段
    今天說說養孔雀魚會經歷的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好奇。許多魚友剛開始飼養孔雀魚都是因為孔雀魚的尾巴大、色彩豔麗好看,而且以前沒養過,想養著玩玩。然後養著養著,就會覺得這魚挺有意思的,還是直接生小魚的,不是魚卵,然後種類還特別多,不同的種類還都不一樣,還能互相串。這時候飼養者對孔雀魚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也想好好養養孔雀魚,於是開始學習怎麼養魚,怎麼治魚病,怎麼養水,硝化菌是啥,發現原來養魚也有好多學問。當然,新手養魚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魚生病啊、死魚啊、魚狀態不佳啊等等等等。。。所以有些魚友就放棄了,但更多的魚友進入到了第二個階段。
  • 你知道怎么正確飼養孔雀魚嗎?
    小巧的孔雀魚,玲瓏矯捷,性情溫和而活潑,體色五顏六色,滿足了人們多種多樣的需求而廣受歡迎。但要將孔雀養得盡善盡美也並不容易,不僅要考慮主人平時的飼養水平,如溫度的控制、水質的調節和飼養方法,還要了解魚只的遺傳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決定其性能的最基本的前提。
  • 孔雀魚的飼養方法
    孔雀魚的適應力也較強,是新手剛開始接觸養魚的入門魚,但是個人建議新手不要從孔雀魚苗入手哦~可以從孔雀成魚開始養,有了一定經驗之後再開始養小魚崽兒,不然很打擊積極性的哦~~1、養水 養魚先養水,養水的過程也就是養菌的過程,培養有益菌群(如硝化菌),硝化菌可以分解掉一些有毒的物質(如魚的排洩物所形成的氨和亞硝酸鹽
  • 大魚吃小魚|老戚外傳
    深藍色的大海裡,一條小魚在惶恐地遊蕩,躲避著從它身後或者身前遊來的大魚,為了生存,不至於丟命,它活得很屈辱,也活得很脆弱,只有尋找比它還小的蝦米賴以維持自己的生命。靠吃這些蝦米,小魚一天一天在長大,可以去吃一些小魚了,但是面對大魚,它還是必須及時地躲開,否則它就沒命了,儘管活得也很艱難,但是畢竟要比以前好多了,從容多了。這時候,魚兒依然低調,韜光養晦,它知道,在沒有長大、沒有強壯起來之前,它必須忘記自己,必須敬畏地面對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