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之後直至現在,我始終認為英語在我國高考中不應該佔有那麼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近幾年,更應該將英語的重要性再往下降,我覺得英語應該作為一個等級考試,而不應該作為分數的參考,當然這樣對大多數英語好的人沒有絕大的優勢,但對於更多數英語不好而數理化都相對較好的學生就有更有利的好處。
當然有人說絕對優秀的人,數理化好英語也不會差,但這顯然適用於少數人,而我們大多數人,至少我當年身邊很多同學都是數理化比英語要好幾個檔次,我本人也是這樣,我高考英語正好過及格線,我記得我宿舍有個同學英語離及格線還差兩分,但他的物理化學都是A+,可惜在江蘇物理化學只是算等級,不算高考分數,可那年高考理化雙A+,在整個江蘇也不會超過10%,但這並不能給他高考帶來任何優勢,如果不是數學考得也不錯,可能我跟他當年連個二本都上不了。
我說英語沒那麼重要當然不是說我們沒有必要學英語,英語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門外國語言,我們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看懂外文資料,就像我們自小學習母語一樣,我們是為了交流,為了認識漢字,我們身邊有很多普通話講的非常好的人,但他們語文考試未必能考得很好。而學習英語與學習語文又不一樣,學習英語只是掌握一門輔助工具,而學習語文是為了了解我們國家的文化,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家對英語的重要性看得過高,甚至很多人因為英語,失去了很好的上學機會。我記得我們那年高考,總分480,英語120分,佔了25%,可我們學習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地理、歷史九門學科,但英語就佔了25%,真的看得太重了,很多人歷史很好,物理很好,化學很好,卻都要把時間用來惡補這較差的英語,就我本人而言,後來在考研的時候,英語依然考得很差,100分,考了50分不到,我當時就鬱悶,我一個學物理的,為什麼英語要那麼好,就算要看外文文獻,難道就不能帶工具翻譯來看嗎?雖然頂尖的學霸不會因為英語而被大學校門擋在外面,但卻有很多普通學子除了英語的理工科成績都很好的人因為英語而上不了大學的。
跟身邊的朋友聊起此事,多數人都覺得是因為我英語吃虧較多便如此感慨,當然,但英語吃虧的人還少嗎?有人喜歡英語喜歡文學,那就多花點時間,有人喜歡數學物理,那就英語比重少佔點比重。
我個人覺得,未來國家應該培養一少部分人來專攻英語,翻譯文獻,不管文理科,英語都應該跟江蘇高考的選秀等級一樣,實行等級制而不是計分制,對英語重要的專業則要求是A+,不重要的學科是否靠考慮達C就可以了,而不把這英語成績作為分數計入,這樣國家或許會有更多的可用人才進入象牙塔,當然也會讓一些只有英語突出的人失去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