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吃瓜精神,不得不服英國人民。不僅極具死磕八卦的精神,還要一比一還原成電視劇展現給觀眾看,又莽又剛。
這不,把英國王室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王冠》系列又來了。
而且這一季,英國王室流量top的黛安娜王妃終於上線。全球瓜民關注的黛安娜、查爾斯王子和卡米拉狗血三角戀,也終於有第一視角的電視劇版!(真的好敢拍哦
查爾斯王子本人沒想到這道坎還過不去了,人生再次迎來至暗時刻,他表示拒絕觀看。(網飛:不差這一個點擊量)
但是千千萬萬的網友卻守著播出,劇情一上線,查爾斯和卡米拉就被噴到連夜關閉推特評論功能…
怎麼說呢,雖然這段王室糾葛大家都知道,可是變成電視劇版本,還是想再看一次。順便複習一下查爾斯到底有多渣?
在電視劇裡,倆人的初遇還是灰姑娘遇上王子的偶像劇畫風。
到籌備婚禮時,黛安娜知道了卡米拉的存在,也覺得當王妃壓力山大,一度想過跑路。
但最後還是選擇嫁進王室。
打個背景補丁,其實當時英國王室的聲譽和影響力都有所flop,到黛安娜頭頂「平民王妃」光環嫁進去,既有發光美顏,又積極參與親善活動,才又提升了王室的形象。
奈何嫁的是查爾斯這個國家級渣男,參加活動時嫌她搶了風頭。
背地裡又和前女友牽扯不清,放勸分小組都是要被置頂罵的極品渣男。
劇組大概是黛安娜王妃的真愛粉,不僅在劇情上勇敢還原,沒給查爾斯王子面子,在還原服飾上也十分用心,把許多經典造型都搬到熒幕上,即使現在看也美翻天。
都知道黛安娜王妃還是個「時尚icon」,劇組可以說是複製粘貼一般,把她宣布結婚的經典look,
到婚後出訪的花式換裝,
出席大場面的高級晚裝,統統安排上。
就連家居常服也沒漏,這套被瓜民說是隱喻了戴妃是跳入陷阱的小鹿毛衣,劇組同樣集齊了。
重頭戲世紀婚姻就更加壕無人性,專門找回當年的婚紗設計師之一,砸了34萬美元(rmb約222萬元)來復原當年的豪華婚紗。
這件婚紗用了600小時趕製而成,鑲嵌了1000顆珍珠和大量蕾絲,光是裙擺就有7.62米。
雖然這套婚紗能頂上一套房子,但是它不好穿!要拆分成五個部分,由10人團隊協助演員才能穿上。
不過看到這個美到爆炸的畫面,就能證明果然貴有貴的道理!
而且衣服畢竟還是外物,能不能神還原黛安娜的風採,關鍵還得看人。
演黛安娜青年時代的是英國90後妹子艾瑪·科林(Emma Corrin),第一眼看,確實是有幾分撞臉黛安娜。
只是她在氣質上更偏少女,沒有黛安娜那麼大氣舒展。
加上脖子偏短,一側頭就會顯得儀態不佳,沒有王妃氣場。
形態不夠相似,就靠神態來彌補。艾瑪·科林把黛安娜的神韻抓得很好,也還原了她的很多小動作。
在細節上,不可謂不用心。
所以剛開始看,也有人被嚇著,覺得她仿佛戴妃附身,光是這演技,直接明年視後預定。
大家覺得像也好,不像也罷,都不重要,因為下一季就看不到她了。
劇組以10年為一個季度來拍,下一季會由《信條》女主伊莉莎白·德比齊(Elizabeth Debicki)接手,演中年時代的黛安娜。
看臉的話,伊莉莎白·德比齊的輪廓和黛安娜確實挺像,但她是一米九的大高個,自帶身高壓制屬性,和其他演員同框,分分鐘讓人出戲。
加上伊莉莎白·德比齊今年才因為《信條》爆紅,有了個可能引起觀眾串戲的大熱角色。
相反地,《王冠》才是艾瑪·科林演的第四部戲,之前的角色也沒什麼水花,反而能帶觀眾入戲。
然而誰能想到艾瑪·科林最開始面試的角色是卡米拉?她還打算要是卡米拉麵不成,那就拿個小角色也不錯,畢竟她的作品不多,更沒什麼流量。
哪知道一進面試間,選角導演就覺得她撞臉黛安娜,讓她試念了黛安娜的臺詞。
不得不說,這選角導演眼光也是毒辣。
畢竟艾瑪·科林當時還是棕發,又帶了點嬰兒胖,實在看不到黛安娜的影子。
要說長相的話,她的臉形偏短,顴骨低,眉目上揚而不尖銳,英氣感更重。
真撞臉的是青春期的朱迪·福斯特。
也因此,艾瑪·科林也有著同款雌雄莫辨的中性氣質。
安靜的時候有種油畫少年的美感。
梳起大背頭時又攻氣十足,讓人姬達直響。
看來人間扳手又增一員。
就算換回性感造型,也是濃濃的女王氣場。
總之無論哪一種氣質,似乎都不會聯想到黛安娜?
偏偏一染上金髮,又像是黛安娜附身。大概只能說,她的塑造性是真的強。
性格也很貼地氣,時不時就在社交帳號放些沙雕自拍。
大概字典裡就從來沒有過偶像包袱這四個字。
沙雕歸沙雕,面對自己的夢想和工作時是相當認真。
艾瑪·科林還是小蘿莉的時候,就因為演話劇,而被種草了演員這個職業。
高中畢業之後,她打算進戲劇學校,然而考了兩年都沒著落。
於是索性gap了一年,去南非支教。
回來之後進了布裡斯託大學,又嫌棄這裡重課本,整天講戲劇理論,沒有太多實戰演練的機會,於是又想退學重考。
額,雖然布裡斯託大學不算頂流大學,但也出過BBC新聞首席政治通訊員、西蒙·佩格( Simon Pegg)這些娛樂圈大咖,成才率也很高。
這樣的學校都要嫌棄,是準備發大招,還是學渣跑路還要編藉口?
結果艾瑪·科林還真是跑得有理有據。
因為她開一個大掛,直接考進英國top2的劍橋。
然而讀完四年劍橋,艾瑪·科林也沒有變成英圈紫薇星,反而是一畢業就失業,一度窮到要去內衣公司做包裝小妹。
在演黛安娜之前,先是在一部電影裡跑過龍套,後來又在英劇《牧師神探》裡當了一集配角。
到《潘尼沃斯》才終於拿到固定角色,還上了海報。
不過也只有四集戲份而已…
當初面試《王冠》也是打算拿個小角色,結果卻誤打誤撞,直接演了全英人民的白月光。
為了演好黛安娜這個角色,她完全不敢划水應付。提前9個月開始準備,看了幾百遍黛安娜的紀錄片來抓細節。
又找到當語言治療師的媽媽,每天對她的口音進行地獄式改造,讓她練成了一開口就是貴族本族的名媛腔調。
拍世紀婚禮之前,還特意拜訪黛安娜當年的秘書助理,貼身了解黛安娜的心路歷程。
所以她能演好黛安娜,並不是靠外表相似,而是靠努力和演技達到神似的狀態。
演戲時投入,結束後也很分得清二三次元。
戲外就繼續走自己的酷颯路線,完全沒有把自己弄成黛安娜高仿,瘋狂打擦邊球蹭熱度的打算。
前兩年的艾瑪·科林還查無此人,今年就從180線空降視後候選人,可見命運有的時候是機緣。
不過前提還得是自己努力,才能等到機會的到來。就像她轉學也要當演員,再窮也不轉行一樣,能爆既要看命,也有前期積累與付出。
努力過後,即使結果達不到理想,也起碼累積了經驗,為衝擊下一個機會做準備。
所以,正在水逆期的少女們不要焦慮,可能你就像當年的艾瑪·科林那樣,正在積累的爬坡期。
等到登上山峰,就是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