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5年前在老家買了一棟超級豪華別墅,後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回去住過,她將鑰匙交給物業,以備不時之需。誰知,2019年,林女士突然在熱門電視劇《我和我的兒女們》上看到了自家別墅,劇中人在自己別墅裡吃飯睡覺、摔摔打打,女主角還睡了自己的床。最讓她震驚的是:在她家別墅拍電視劇的還不止一家,《大約是愛》等電視劇也是以她家別墅作為拍攝基地。
自己買的房子,卻成了影視劇組的拍攝基地,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物業公司的界限不清。
什麼是界限
心理學上的界限,主要是指個體、子系統或系統與外部之間的無形邊界線,屬於一種情感上的屏障和距離,用來決定誰是內部成員,誰是外人,誰能加入以及加入的規則。界限在維持個體自主性的同時,也維繫著系統的正常運作,是個體和系統完整性的重要條件。它的功能在於調節並維護個體、及個體所在的系統與外界平衡所需要的信息以及能量,是有一定滲透性的屏障,也是一個連續體。
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從剛出生就自帶一個「我」的概念,比如「我的身體,我的胳膊,我的腿,我的想法……」,伴隨著這個「我」的成長,會圍繞著TA形成一個「我的」的概念範圍,比如「我的衣服,我的家,我的班級……」。就好比一個國家裡,「我」是這個國家的國王,「我的」是這個國家的領土和領土內的所有物和人。一個國家要有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別的國家要尊重我國家的主權,不能干涉我的內政,也不能隨意侵犯我的領土完整、主權和領土就相當於個體的心理空間,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國王和國王之間的關係。在人和人之間,每個人都是有區別的,是獨立存在的,本應存在獨立而明確的界限。
然而,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不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把別人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和拿走別人的東西,對著別人的生活或空間進行指手畫腳。
小林是某個音樂團體的成員,自我感覺良好,每次一聽到別人開口唱歌,她總要上去比劃幾下,以顯示自己更專業。比如,這句要怎麼唱,哪個地方要停頓,哪個地方要重音等等,而且她總是不顧別人的想法,一個勁的叭叭,要求別人聽自己的。明著看,是控制欲很強的表現,其實也是一種界限不清的表現,試圖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
同樣的,寧波吾同物業公司和寧波新上海國際物業公司,這兩家物業公司,在林女士這些年繳納物業費的情況下,仍將她家別墅當作樣板房在使用,也屬於明顯的界限不清,因為他們都沒有過問過業主林女士自身的意思。
界限不清會有什麼表現
1.控制
控制,簡單的說,就是沒有把別人當成獨立的個體,而是把別人或別人的東西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像使用自己的物品那樣去使用別人的東西,並且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小劉自認為在育兒方面上有很有一套。她對別人說,自己小時候想學鋼琴沒機會,於是安排女兒去學鋼琴。後來,她看到鄰居家孩子畫畫得很好,又安排女兒去學素描,甚至於孩子作業寫什麼,也要按照她說的,一字一句寫下來。看著很操心,其實是將女兒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一個人為什麼要控制,為的就是 「為我所用」。因而當人想控制別人或別人的物品時,通常不關注別人的內心感受,甚至有意壓制別人的內心感受,比如小劉從來不過問女兒喜不喜歡鋼琴,喜不喜歡素描,只想著自己說什麼,女兒就要聽什麼。對於控制者而言,一件工具如果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無法完全駕馭它。故而,控制者總是千方百計否定別人,打擊對方的自主性,使他喪失自我,乖乖地服從控制,這在小劉等控制欲極強的家長身上表現得很明顯。
控制通常有三種形式:硬控制、軟控制和無形的控制。
硬控制主要表現為批評、教育、命令、懲罰、指責、羞辱、跟蹤、調查、要挾、限制人身自由等形式;軟控制主要表現為討好、利誘、撒嬌、胡鬧、施苦肉計等形式;無形的控制主要以信用、承諾、保護、恩賜、威望等形式表現出來。
小劉和很多控制欲極強的家長,對子女進行的就是硬控制,教育、命令、限制自由等。而寧波這兩家物業公司則是以信用為擋箭牌進行無形控制,憑藉著「物業管理」的便利性,將林女士託管的鑰匙視為自己的物品,認為自己對林女士的別墅有使用權和租借權,將別墅前後租給了數家劇組使用,並收取了相關費用,其中《大約是愛》劇組付給了物業7天6萬元的場地費。
2.侵犯隱私
在人際交往中,有些人特別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到了別人家裡,非要去人家的臥室裡轉一轉、看一看,仿佛別人的臥室就是個展覽館;交朋友,認為朋友之間應該分享秘密,不分享秘密就算不上朋友……這是界限不清的一種典型表現,它打破了人際界限,闖入了別人的私人領地,侵犯了別人的心理空間。
小陳和小李是好朋友。小陳每次遇到什麼感情上的困擾,都會找小李傾訴,小李也很耐心地開導她,時間久了,小陳覺得自己和小李就是一家人,不分你我。
可是有一次,小陳到了小李家,看到小李臥室門開著,招呼也沒打就進去東看看西看看,小李臉上有點不悅,又覺得算了。過了一會兒,小陳拿起小李桌上的清涼噴霧往自己臉上噴,這下,小李就不樂意了,她委婉地說道,「每個人的皮膚不一樣,所用的護膚品也不一樣,隨便用對皮膚有害。」小陳卻認為沒什麼,「就噴一下而已,不至於過敏吧」,一副好像沒聽懂的樣子,還拿著小李的噴霧拍照發朋友圈。
當她看到小李放在桌子上的記事本,問都沒問,直接就拿起來翻,一副看得津津有味的樣子。這下,小李徹底不高興了,「凡事要有個度,別人的東西不要隨便碰,這是基本的尊重。」小陳卻說,「沒關係啦,我們是好朋友嘛。」
「好朋友也不行,好朋友之間更應該互相尊重!」小李的態度很明顯。
這下,小陳不高興了,「小器!」她甩手就走,還覺得自己很委屈。
小陳的這些行為已經侵犯了小李的隱私,是界限不清的表現。
這方面的表現有很多。例如衣著過分暴露,穿著睡衣會客,借別人的貼身衣服穿,未經同意用別人的物品,隨便進入別人的臥室和翻別人的抽屜,隨便翻看別人的手機和聊天記錄等,以及在陌生人面前或不熟的人面前隨便暴露自己的想法,都是屬於在隱私上的界限不清,是一種侵犯隱私的行為。
同樣的,林女士購買了小區別墅,將鑰匙交到物業手中,只是為了備不時之需,並不是將使用權轉給物業。作為物業有行駛管理的義務,但無權隨意將業主的別墅隨意處置、租借他人。但物業公司似乎認為,既然自己有鑰匙,可以打開門,自己就可以使用這棟別墅。
3.糾正與幹涉
界限不清的另一種表現,就是總想糾正和幹涉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身上。
當你產生某種想法、想做某件事的時候,TA會告訴你,你的想法、情緒和行為是錯的,不應該這樣,應該那樣。TA將自己的感受和經驗投射到你身上去,認為你和TA應該是一樣的人,一旦發現你和TA實際上不一樣,TA就認為你錯了,你必須和TA一樣,你就是TA,是屬於TA的一部分,於是就來糾正你、幹涉你。
有一次去移動營業廳辦事,向櫃檯一位美女進行諮詢。結果,櫃檯旁邊一位帥哥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每說一句,他就要插一句,似乎認為我這樣說不對,要按照他的說法才對。比如我問,「辦理了,我這邊的網線就可以接了,是吧?」這位帥哥連忙糾正道,「不是網線可以接,是網絡可以開通。」後來我又問道,「那我需要加多少錢,才可以上門安裝?」這位帥哥又趕緊糾正道,「不是加多少錢才可以上門安裝,而是購買什麼套餐才可以開通網絡。」
一連幾次接我的話,不停地糾正,終於,我忍無可忍,扭頭就走,去了對面的聯通營業廳。
這其實是雙重的人際界限不清。第一,TA以為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一樣的;第二,TA覺得自己要對你負責。
物業公司見林女士這麼久沒有回來住,心裡多少產生了一種「反正空著也是空著」、「空房子浪費」的想法,加上鑰匙在自己手中,覺得自己有必要讓這棟別墅不被浪費,於是就有了將林女士的別墅出租給劇組的舉動,造成林女士家中多處受損。
界限不清影響自己也影響別人
除了上述表現,界限不清還有控制、拯救、依賴、討好、猜忌、敏感、分離焦慮、強調意義、過度暴露、窺探隱私、侵犯隱私、道聽途說、過度忠誠、糾正、幹涉等10多種。鑑於篇幅限制,這裡僅就「林女士的別墅被當成電視劇拍攝場地」這一事件進行分析。
在人際關係中,好的界限感,能收穫長久、健康、幸福的關係;壞的界限感,毀掉一切關係。
一個人越是人際關係界限模糊不清,就越難成為自己。
當一個人成為不了自己,就會不停的允許和縱容別人踐踏自己的界限,以及無意的跨越或踐踏別人的界限。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並且每天都在我們的生命中上演。
#多年未住別墅成劇組拍攝地#
作者裡外雅堂:解析生活,分享心理,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