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歲前,千萬別錯過這件事!家長做不好,就別耽誤孩子了

2020-12-21 親子派

你敢相信6歲萌寶就能當「翻譯官」?

是真的!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在《一起出發吧》育兒綜藝裡,竟然勝任了小小「外交官」的職責。

節目組要求5個孩子向外國藝術老師David 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別的小朋友因為不會英文,兩眼茫然地看著David老師,聽不懂也不知道說什麼,只能幹著急,而Jasper卻自信大方地和外國人表達了自己的繪畫理念。

機智寶寶餃子趕緊向Jasper求助「麻煩幫我翻譯一下」,Jasper熱情地幫助其他小朋友,用地道的英語口語完成了任務,真是給節目組省了一筆翻譯開支啊!

當初陳小春出國也是自帶翻譯小弟。一次在國外的計程車上,向來威武嚴肅的山雞哥也有手足無措的一天,他不知道怎麼跟司機師傅說明要去的地方。

最後還是Jasper幫忙翻譯,陳小春無奈「如果我聽不懂,你解釋給我聽」。

後來陳小春在採訪中直接爆料——自己的英語還是兒子教的……

Jasper這一口流利的英文實在太給爸爸長臉啦!試問誰不想出國旅遊隨身帶一個「可攜式迷你同聲翻譯」呢?

不得不說,英語說得好的娃,一開口就贏了!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沒上小學,字母都不認得就學英語,會不會太早了?

事實上英文啟蒙一定要趁早。華盛頓大學的教授在兒童語言研究上發現,0-7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黃金期,因為這個時期是大腦「布洛卡」區域的敏感期。

孩子7歲以後語言學習能力開始下降,所以家長要把握英語學習黃金期。

很多家長也確實有意識地趁早給孩子英語啟蒙,娃醒來就放一段英文兒歌,娃玩玩具時就在旁邊放美劇電影,娃吃飯就放BBC新聞,美其名曰「磨耳朵」。

派媽也試過,真的沒有用處,沒有經過解碼的聽力輸入對於孩子而言就是噪音。所以作為家長,引導孩子輔助學習語言,才是最關鍵的。

這幾點,家長要留心。

第一是有很多時間。

每天有很多空餘的時間陪伴孩子學習。要想孩子掌握一門語言,首先家長就要自己以身作則投入進去,父母需要一直耐心陪伴ta,並且帶領ta從中尋找到英語的樂趣,陪伴在身邊。

孩子面對一項新的學習肯定是無法適應的,但是一旦有了家長的陪伴,學習接受度會大大提高。

第二是帶孩子練習。

孩子在「磨耳朵」的時候,父母最好能用英語加肢體語言,跟孩子解釋聽到的內容,幫助孩子理解,這樣他更容易形成英語思維。這才是有效的輸出。

第三就是能夠堅持。

父母要把陪孩子「磨耳朵」的工作長期堅持下來。如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剛有進步,又把學到的東西忘記了,這樣一定是沒有效果的。

相關焦點

  • 3歲是孩子「性啟蒙」的黃金時期,避免悲劇,家長別再做這兩件事
    因此,有些孩子會和異性家長一起洗澡。這其實是很不好的,家長朋友們可能節約了時間,但絕對是弊大於利,同異性長輩一起洗澡會模糊孩子的性別觀念。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應該讓他形成鮮明的性別觀念,父母們一定要停止這種行為,不要讓他認為異性之間一起洗澡也是沒有問題的。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孩子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低估摔倒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這兩個嬰兒的家長犯了同一種錯誤,那就是:沒有重視! 兩個嬰兒分別在墜床7個小時後和第二次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但家長認為是驚嚇所致,故沒有在意。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 經醫生診斷後得知:兩個嬰兒均為顱內出血且因失血過多出現貧血症狀,最後緊急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兩個寶寶的性命。
  • 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
    原標題: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一個家庭幸福的莫過於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的寶寶,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由於社會發展的競爭殘酷性,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寶貝腦發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可愛!對比您家寶寶是否有這些問題,要注意了!
  • 兒科主任忠告:3種傷脾食物,耽誤孩子長高個,家長別往娃嘴裡塞
    我的閨蜜彩芬有一個可愛的孩子,小志今年已經6歲了,平時乖巧懂事,但是就是個頭顯得比較矮小。彩芬以為是孩子在幼兒園吃得不好,營養不夠,才導致小志比同齡的孩子矮。所以彩芬經常給娃補充營養,希望能夠幫助娃長個頭。
  • 阻止孩子長高的4種食物,媽媽趁早知道,別耽誤了孩子
    阻止孩子長高的4種食物,媽媽趁早知道,別耽誤了孩子 阻止孩子長高的4種食物,媽媽趁早知道,別耽誤了孩子 阻止孩子長高的4種食物,媽媽趁早知道,別耽誤了孩子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傲人的身高,特別是男生,矮了不好找對象
  • 10歲前,這4件事千萬別逼孩子!尤其第二件,你天天都在做
    這對父子陷入了漫長的僵持,父親堅決不肯伸手幫一把,哪怕孩子已經哭的聲嘶力竭。父親想必是希望孩子能夠勇敢,而不是動輒哭泣求助。但是,在孩子幾乎崩潰的情緒下,這樣的逼迫只能適得其反。李玫瑾教授說過,十二歲之前的性格培養,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基礎。但是,我們希望具備的那些美好品質,卻並不是逼出來的。養育孩子,最忌過猶不及。10歲之前,這4件事千萬別逼孩子。
  • 離婚前後,這3件事千萬別做,否則自討苦吃
    這篇文章是來自一個離婚女人的忠告,她說自己在離婚前後太莽撞、太衝動了,連著做了幾件錯事,教訓慘痛。同是天涯淪落人。她說每個正在經歷離婚的女人都是苦命的女人,所以想把自己的這些慘痛教訓分享出來,希望對那些打算離婚,或正在辦離婚手續的女人一些啟發和警示。
  • 寶寶安全無小事,這幾種類型的衣服千萬別給孩子穿
    前段時間,孩子幼兒園的同學不慎吞下了一枚紐扣,老師及時發現讓家長帶到醫院去檢查,後來有驚無險自行排出了,讓老師和家長虛驚一場。還好那枚紐扣邊緣還比較光滑,一般也不會損傷腸道黏膜,引起消化道的損傷以及出血等危險,但是遇到這樣的事也給我們作家長的敲響了一次警鐘,提醒我們在孩子的事情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家長,別讓孩子做這2種事,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
    家長注意:別再讓孩子做這「2種事」了,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人的身高70%受基因影響,剩下的30%與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後天的因素當然,這些辦法並不全都有效,有的還可能無益於孩子長高,甚至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在這裡,小編想提醒各位家裡有孩子的家長,別再讓孩子做以下這「2種事」了,不然影響孩子「長高」。
  • 孩子8歲前,千萬別隨便報興趣班,請逼孩子養成這種底層能力 !
    有些家長會覺得圍棋難,怕孩子學不會,別怕,如果有任何顧慮,這一定是你離學會圍棋,打破思維慣性最近的一次。  嘗試,是所有進步的起點!  有道精品課,家長值得信賴的機構,今天特別推出《有道縱橫》圍棋課。
  • 若孩子有這6種表現,他可能正在經歷校園欺凌,家長別大意
    孩子不想去上學有兩種不同的現象,第一種是每天早晨起不來,或者作業沒寫完不想去上學,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沒必要擔心。 但如果孩子無緣無故突然跟你說不想去上學,說明孩子在學校裡可能被欺負或者被排斥了,因為在學校被欺負後會對學校產生恐懼心理,這種心理促使著孩子遠離學校,所以孩子才會和你說不想去上學,家長千萬別覺得孩子是厭學而不聞不問!
  • 孩子3歲前家長必做的13件事,最後一件很多人都忽略了!
    畢竟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誰也沒經驗,面對各種情況難免有些慌張。今天,Dr.X就和大家好好說說,寶寶3歲前父母們必須做的一些事情。說這些前,可能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成長順其自然,按時補充營養,按時睡覺,生病就去醫院,做好這些就行了,哪有那麼多講究。如果你也是這樣的想法,不妨一起看看郭麒麟的故事。
  • 崴了腳,千萬別去睡覺,馬上做這件事
    崴了腳,千萬別去睡覺,馬上做這件事 2020-12-1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幾個徵兆預示要長個子,家長別錯過,孩子身高能往上躥一躥
    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身體是有長高的徵兆的。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幾個徵兆,家長如果把握住了,他的身高就能往上竄一竄,千萬別錯過哦。1、孩子腿疼。明明上初中的時候,有段時間老是喊腿疼。後來家裡人帶他去醫院拍片,沒發現什麼問題,醫生告訴父母這是生長痛造成的。原來孩子在長個子的過程中,骨骼要比肌肉神經發育更快一些,所以會牽扯出疼痛感。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孩子長個的一種重要徵兆。 當孩子出現腿疼的時候,預示要長個子了。家長如果能讓孩子多喝牛奶,注意補鈣,幫助骨骼生長,這能有效促進孩子長高。
  • 孩子鼻子受傷了怎麼辦?這幾件事千萬別做,會傷害孩子鼻子
    當意外發生,家長要如何面對?NO1.流鼻血寶寶挖鼻子,擦鼻涕動作不當,天氣乾燥身體上火等等,這些原因都有可能導致寶寶鼻流血緊急處理方法:擤鼻涕時如果發生鼻出血,家長首先要鎮靜,要安慰孩子,別讓他哭鬧,讓孩子立即低下頭,然後立即用拇指及食指將寶寶兩側鼻翼向鼻中隔捏緊,壓迫止血,張大嘴呼吸,一會兒就沒事了
  • 孩子頭髮粘上膠水,老師幫忙剪掉,家長:耽誤做生意,索賠兩萬
    我查了一下,這件事情發生在前不久,事發一家培訓機構,一個小女孩因為玩發泡膠,導致發泡膠粘到了頭髮上。培訓機構的老師經過跟小女孩奶奶溝通之後,把小女孩粘到發泡膠的頭髮剪了下來。這個老師萬萬沒想到,這麼一件小事,居然給自己惹來大麻煩。孩子的父母知道之後,要求老師要麼賠償兩萬塊,要麼把剪掉的頭髮接上,再不然就要當事老師把自己的頭髮剪掉。
  • 老師讓學優生帶後進生,家長:別耽誤我孩子的時間
    但是,有些學優生的家長不願意了,在他們看來這是浪費自己孩子的學習時間。這不,前兩天就有家長在班級群裡抱怨說學校要老師是幹啥的,為什麼讓自己的孩子幫助後進生檢查作業、背誦課文和聽寫等,在群裡怒氣衝天地責備老師。那麼,老師讓學優生帶後進生學習,是真的浪費時間嗎?老師不這樣認為,這個活動受益的不僅是後進生,學優生從中也能收穫很多。
  • 以下年齡段,是男生身高增長的「關鍵期」,家長可別錯過
    19歲左右的女生平均身高也增加了6釐米,達到了163.5釐米可以說,整體的身高都有不小幅度的上升。這數值一下來,就是幾家歡喜幾家憂了。有的家長很開心,兒子超過標準身高了。有的家長滿臉愁容,自己家孩子拖後腿了。而且,還拖了不少。一般來說,影響身高的因素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遺傳,一部分是後天。
  • 寶寶眼睛很脆弱,家長注意這四種光,千萬別讓孩子碰
    成年人都這樣更何況是個孩子,陽光的傷害就是十倍百倍的。經常能看到推著嬰兒車,家長會在頂上蓋一層布,這就是用來擋陽光的。但是3個月的寶寶,對光線已經有了辨識度,還有1歲的寶寶,視覺已經在發育敏感期,遮擋久的話可能會對寶寶視力有影響,所以家長儘量在陽光充沛的時候不要帶孩子出去。2.
  • 為何家長看好的「超前教育」,專家卻極力反對?別讓無知毀了孩子
    別讓無知毀了孩子在生活中大家常常會看到,一些家長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會把孩子送去早教班學習,還有就是本來孩子才三年級,就要給孩子報四年級的學習班,而且這樣的現象不是個別情況,現在的超前教育在社會中可以說很普遍,而且家長對此都很重視,可是,作為權威的教育專家對此卻是極力反對,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