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作為和智商一樣,已經成為不少人與他人交往的必備技能。情商高的孩子,往往人緣比較好,情商低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排擠。
從小說,情商影響著孩子的人際交往;從大說,情商也是孩子素養高低的體現,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情商的高低是無法掩蓋的,它體現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所以如果孩子常說這「3句話」,其實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引導。
一、愛說這「3句話」的孩子,往往「情商」很低
1、「都是他的錯......」
情商低的重要表現就是喜歡推卸責任,一旦遇到問題,無論是不是自己出錯,都說是別人的錯誤。比如說幼兒園小朋友不小心撞到別的小朋友,當老師進入調停時,習慣推脫說:「不是我的錯,誰讓他站在原地擋了路。」
只關注與自己的情緒,嚴重缺乏共情能力,以自我為中心,總是指責別人的孩子,往往情商非常低。
2、「我就要!」
不聽他人的建議,不能管理自己的情緒,也是缺乏情商的重要表現。現實生活中,我們常看見不少熊孩子對著商場的玩具哭鬧、滿地打滾,即使家長再怎麼訓斥,孩子還是哭鬧著「我就要!」,甚至威脅家長不願意就不走。
這類孩子不能和自己的情緒共處,只關心自己的欲望,無法克制、忍耐不良情緒,而且還在喜歡通過暴力來發洩自己的情緒,家長要特別注意,無法管理自己情緒的孩子勢必被他人排斥。
3、「我覺得我不行」
總是覺得自己不行,懦弱的孩子其實也缺乏情商。因為膽小的孩子只願意活在自己的舒適區,不願意接受新事物,或者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很低。
面對他人的邀請總是說「覺得我不行」,還沒嘗試就選擇了放棄,無法接納自己的情緒,這不是情商低是什麼呢?
二、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
1、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悲傷、難過、沮喪、興奮、嫉妒等,人的情緒實在是太多了,孩子根本無從分辨。家長可以讓孩子看一些關於情緒的繪本,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每一次情緒變化以及其中代表的含義。
這樣孩子才能分辨出他人的情緒,並且做出對應的溝通。
2、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所謂情商,其實我們對自身情緒的了解和管控,對他人情緒的感知能力。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
孩子哭泣時,不暴力鎮壓孩子的不良情緒,而是通過運動、哭泣等手段引導出來。
3、教會孩子負責
有責任感的孩子更受歡迎,因為他們既能承擔起自己的重擔,也能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所以孩子犯錯時,家長可以鼓勵孩子承擔錯誤並為之負責,時間一長,孩子的責任心自然而然的就培養起來了。
總結
孩子情商低的「口頭禪」其實不只是這3句,但這3句無疑是家長生活中最常見的。一旦家長發現孩子總是說這些話,那麼家長就要做好引導,提高孩子的情商,讓孩子健康成長。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