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融媒體記者 翟羽 邢虹
實習生 張瑜倩
「冬至已至,且待春來。」昨晚,河西金鷹世界數百米高的玻璃幕牆上亮起的冬至標語在南京市民的朋友圈中刷屏了。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國人重視的傳統節日。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昨日的南京城,處處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走在河西街頭,「冬至」卡通玩偶提醒大家,吃頓餃子是冬至不可或缺的儀式。走進綠柳居、永和園、真知味等品牌餐飲門店,雞湯、豆腐等老南京冬至特色飲食喚醒了市民的節日記憶。夜幕降臨,新街口新百大樓巨大玻璃幕牆閃現出「冬至大如年」標語,提醒著人們這是「我們的節日」。
儀式感讓市民感受「冬至大如年」
昨天中午,記者在綠楊春常府街餐廳看到,店裡張貼著「冬至大如年」「點老母雞湯送水餃」等充滿節日氛圍的海報。
上周,「我們的節日」南京工作室、南京餐飲商會聯合向會員單位發出「過好中國傳統節日」的倡議。「我們號召商會會員單位統一布置冬至節日氛圍,在店內外電子屏打出『冬至大如年』 的標語。會員單位統一推出2020冬至祝福套餐,點一份雞湯,送一份餃子。」南京餐飲商會會長沈加華稱,倡議發出後,得到了南京廣大餐企的積極響應,全市有1000多家餐企門店開售冬至套餐。
在老鄉雞逸仙橋餐廳,市民李倩正在喝雞湯,手邊是份餃子。李倩是附近的上班族,冬至日中午她特意趕來喝一碗雞湯。「我老家是連雲港的,冬至吃餃子。在南京工作生活多年,入鄉隨俗冬至要喝一碗雞湯。」夜幕降臨,南京各大餐廳迎來客流高峰,市民齊明勇一家四口到頌福樓酒店吃家宴。「南京人都說『逢九一隻雞』,我們老家東北,在冬至吃餃子才能不被凍掉耳朵。不同的習俗文化,都非常有意思。」
記者探店時發現,有不少打包完畢的餃子、雞湯外賣訂單正等待外賣騎手接單。外賣騎手王聰告訴記者,冬至日他跑的訂單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雞湯或者餃子,這也讓他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讓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社會生活
「消費者大多衝著冬至喝雞湯這個習俗來的。點一份雞湯,我們再附贈一碗餃子,他們都感覺到很溫暖、很滿意。」綠楊春常府街餐廳前廳經理黃濤稱,一碗餃子的成本對於飯店來說並不高,但是能給顧客帶來家的溫暖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真知味酒店月牙湖店的餐廳門口巨幅海報上寫著「冬至大如年」,鮮紅色調讓人倍感年味漸濃。店長劉莉告訴記者,冬至當天餃子的銷量達到平時的七八倍,外賣從早上9點就有人訂餐。綠柳居菜館副總經理吳瓊稱,冬至在人們心裡是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餐廳要努力營造氛圍。「客人點雞湯希望來年好身體,那我們就送餃子讓客人一年都『彎彎順』。不僅讓到店的客人感受到節日的溫暖,也對菜館形象提升有幫助。」
弘揚傳統文化、過好傳統節日,需要各方面推陳出新、共同努力。南京曉莊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馬緣園表示:「調動商家參與節日文化構建,通過市民最熟悉的飲食文化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內涵的關注,有利於引導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社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