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東基地 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點亮汽車...

2020-12-18 澎湃新聞

最近幾年,一汽-大眾造車的能量,像火山一樣迸發。而華東基地無疑是一汽-大眾汽車產業版圖的能量最燃點之一。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建成投產在區域內形成產業集聚的「一汽-大眾效應」,影響的不單是產業經濟,還有區域經濟,助力區域發展模式更健康和地方經濟騰飛。可以說華東基地帶來的不僅是一個企業,更是一個完善的產業鏈,甚至是整個區域產業、城市的再升級。

帶著使命和溫度,填補山東高品質轎車生產空白

2014年11月,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項目在山東青島奠基,2018年5月工廠全面建成投產。華東基地一期佔地面積110萬平方米,規劃產能30萬輛/年,整體計劃投資為100億餘元,現有員工3300餘人,平均年齡28歲,滿產後,可實現年產值300多億元。與此同時,華東基地還吸引了來自配套供應商的投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隨著集智能、科技、環保於一身的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建成投產,青島將步入汽車產業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乃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

帶著使命而來,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項目的落成,實現青島造轎車零的突破,也填補青島乃至山東大規模生產高品質轎車的空白,更是帶動山東由汽車消費大省向生產大省的轉變。2020年9月9日,全新奧迪A3 Sportback在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正式下線,成為華東基地投產的首款奧迪品牌車型,也是青島市乃至山東省首款豪華車品牌車型。以此為起點,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將加速助力青島千億級汽車產業集聚,進而打造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智能製造業基地。

帶著溫度而來,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以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理念,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行業典範。2020年,華東基地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值得一提的是,華東基地項目還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個同時榮獲中國綠色工業建築「三星設計認證」及「三星運行認證」的項目。在生產過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嚴格遵循「節能環保」和「質量至上」的原則,實行先進的綠色生產工藝、節能環保工藝、採用高效綠色物流,努力建設成為代表中國汽車行業最高水平的綠色工廠。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奧迪特(Audit)評審同樣值得一提,高品質汽車的誕生離不開這個以「苛刻」著稱的質保體系的監督管理。一汽-大眾的奧迪特評審檢測標準始終採用與德國統一的標準,該標準普遍適用於大眾旗下的任何級別的車型,下至A級車,上至如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保時捷等高端豪華品牌車型。

整車奧迪特檢測範圍涉及車輛的方方面面,小到每一顆螺絲釘的檢查,細到出風口鬆動、中扶手縫線脫落、柱護板劃傷、座椅下部的視覺盲區等都包含在內,為的就是確保車身表面的每一處缺陷都能被發現,讓消費者擁有完美無缺的產品。據了解,奧迪特評審員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質檢評審員,且要考取難度非常之大的德國大眾質保資格認證,他們被要求獨立地站在用戶使用產品的立場上檢測產品。正是因為他們以高端豪華車型的奧迪特評審標準來檢測經手的每一款產品,才使一汽-大眾的產品成為同級別車中的品質翹楚。

聚焦智能製造,助推產業升級

以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品質 高效率」智慧工廠為發展目標,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從建成伊始就著力推進基地智能製造、數位化建設進程。如今,華東基地已成為雲集各類高新技術、自動智能化程度行業內首屈一指的智能工廠。

作為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緊跟資訊時代的大趨勢,率先採用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通過勒剖森和FIS系統組成,實現了產品信息數據化、備件管理網絡化、生產鏈條網絡化、質檢信息數據化等一系列製造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華東基地新建成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4大車間,智能製造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據了解,華東基地工藝、硬體都是採用了行業最先進的設備和相關的儀器,在運營上也是積極響應未來的發展,向工業4.0靠近。在車的四化方向——電能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等提前進行了前瞻性布局。

作為整車生產的第一道工序,衝壓是汽車四大工藝之首,主要用於生產引擎蓋、車門等車身零部件。一汽-大眾華東基地衝壓車間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舒勒衝壓伺服生產線,完成拉延、衝孔、修邊以及整形等工序的衝壓生產。壓機壓力達到跑車級標準。每分鐘最多可生產18個工序件,3分鐘內就可完成自動換模。華東基地採用高端車型及跑車造型中使用的6道衝壓工序,以應對複雜車身造型的衝壓要求。如在全新一代寶來上,其前引擎蓋上類似銳稜的4條稜線及側車身「利箭式」雙腰線,對於衝壓工藝要求非常高,正是得益於舒勒衝壓伺服生產線6道衝壓工序,才實現了完美的形面轉折效果。可以說,全新一代寶來的衝壓標準可與豪華車型相媲美。

華東基地的焊接車間是機器人的「天下」。這裡擁有當前一汽-大眾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1036臺機器人全面實現生產自動化,自動化率高達93%,是一汽-大眾當前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華東基地率先採用的熱鍍鋅三光斑雷射釺焊技術,比普通點焊強度高出40%,使得車輛在受到碰撞後不易變形斷裂,為駕乘人員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另外,焊裝車間引入了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對焊接完成的焊點部位進行100%範圍的檢驗,保證新車焊點質量控制的有效和可靠。在國內率先應用塗膠檢測系統和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則確保了車輛密封性,有效杜絕傳統檢測過程中的噪音及粉塵汙染。

塗裝車間利用了中央控制系統,能全時全過程監控設備狀態,實現車間生產全自動化。據了解,華東基地塗裝車間是目前國際已建成的最先進的塗裝生產線之一,生產標準可以同時滿足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的工藝要求。在噴漆的各個環節中,華東基地還引入新型膜厚檢測設備,確保油漆膜厚度和均勻性。工廠利用中央控制系統,全時全過程監控設備狀態。華東基地塗裝車間的最大亮點就是乾淨環保。得益於乾式水幕技術,塗裝車間實現85%空氣循環,每年能夠節水1.7萬噸,整體能耗下降70%;還有水性漆工藝,以環保的水性漆取代溶劑漆,使得單車VOC下降80%,全年可減少1200噸VOC排放。

總裝車間緊跟資訊時代的大趨勢,率先利用IT大數據分析系統來武裝「大腦」,全面推廣自動化技術,實現輸送、擰緊、檢測、目視化全自動化。在底盤結合工位上,華東基地採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整體式底盤結合方式,自動定位高精度擰緊軸對底盤進行自動定位和擰緊工序。針對擰緊質量,車間採用TIMS擰緊網絡系統自動獲取擰緊任務,監控整個擰緊過程,擰緊數據自動儲存上傳至FIS系統並保存15年,實現了擰緊結果可追溯。此外,華東基地總裝車間還採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設備,通過Andon目視化系統實現對整個車間內設備和生產狀態的監控,將車間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的生產缺陷和異常在最短的時間裡將信息傳遞出去,使問題能夠得到快速解決。

數位化將推動汽車走向智能化時代,而智能化生產則是製造升級的必由之路。在這方面,以華東基地為代表的一汽-大眾憑藉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實踐,走在了汽車行業的前列。近兩年來,華東基地自主創新研發的國內首個自動工裝檢測機器人、國內首個頂蓋全自動化生產線、國內首個PVC拆堵件機器人等智能自動化項目相繼落地。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在區域汽車數位化建設、產業新生態構建等各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復工復產助力抗疫阻擊戰,華東基地57秒下線一臺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場持續下行雙重影響,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逆勢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以創新驅動凝聚起度危求進、逆勢突圍的強大合力。2020年2月13日,華東基地在一汽-大眾內率先復工復產,克服疫情帶來的生產資源斷點、生產調試時間壓縮、實驗周期緊張等諸多挑戰,實現兩款奧迪車型的提前下線。截至2020年11月,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累計生產整車57.7萬輛,平均不到一分鐘就有一臺整車生產下線。

逆勢上揚的背後蘊藏的是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疫情的衝擊下,汽車產業受影響的程度更高,華東基地打出系列組合拳,跑出了後疫情時代的加速度。抓工作落實,抓項目落地,促進產業提速再升級。在做好復工復產的同時,作為責任企業,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支持相關抗擊疫情的工作,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關愛行動也同步開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可以說,生產一線亦是戰「疫」前線,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發揮企業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確保了生產經營有序開展,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企業的責任擔當。

創變之年,破局而立

2020年,一汽-大眾將其定義為「創變」之年,肩承產業領軍者使命,進行多維度創變。一汽-大眾不斷提升公司應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與競爭力,以傲人的成績向企業成立30周年獻禮,更為中國汽車產業升級注入了全新動能。

一汽-大眾的優良傳統,就是始終關注市場需求。知道消費者現在要什麼,研判未來消費者想要什麼,這是一汽-大眾一直在追求的答案。面對車市整體下滑的趨勢,一汽-大眾關注消費者需求,在這場風浪中穩操船舵,強勢前行。2020年,一汽-大眾攜大眾、奧迪與捷達三大品牌迎難突破,實現持續向上的銷量增長。1-11月,一汽-大眾累計終端銷量為187.02萬輛,同比增長1.4%。紮實的品質為一汽-大眾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強大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已成為一汽-大眾決勝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020年,包括華東基地在內的一汽-大眾五大基地齊頭並進,高效有序復工復產,推進數位化轉型,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產運營效能。1-11月,一汽-大眾累計生產1892948輛整車,為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復甦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板力量。

2020年3月30日,一汽-大眾迎來2000萬輛汽車下線的重要裡程碑時刻。這是一汽-大眾強大體系能力和三大品牌凝聚力的體現,也是廣大消費者對一汽-大眾認可和信賴的結晶。在各行業積極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這份成績單為企業前行注入了動力,更為中國汽車產業復甦乃至轉型升級提振了信心。

眾所周知,汽車產品擁有較長的產業鏈。目前,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磁吸」作用已初露鋒芒,一汽富維、一汽富奧、一汽富晟等30餘個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集中落戶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其中,華翔、英利、長瑞、瑞爾、佛吉亞等近20個項目將與一汽-大眾主機廠同步投產。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除直接投資95億餘元外,還吸引供應商58億元採購投資及17億元土建設備投資,帶動相應配套供應商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截至目前,華東基地已累計繳納稅收38.4億元,有效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憑藉著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已然在青島形成區域經濟生態圈效應,加快了青島千億汽車產業集聚,成為山東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紮根當地,開枝散葉,這裡既有科學的理性嚴謹,也有回報社會的責任擔當,既有現代工業的智能、高效,也有融合自然的綠色環保。從這樣的工廠誕生的高品質汽車,也必將為中國的汽車文明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原標題:《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東基地 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點亮汽車生產新版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點亮汽車生產新版圖!
    最近幾年,一汽-大眾造車的能量,像火山一樣迸發。而華東基地無疑是一汽-大眾汽車產業版圖的能量最燃點之一。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建成投產在區域內形成產業集聚的「一汽-大眾效應」,影響的不單是產業經濟,還有區域經濟,助力區域發展模式更健康和地方經濟騰飛。
  • 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南基地
    【結語】作為我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企業,一汽-大眾伴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飛速發展。從成立到年10萬輛,一汽-大眾用時9年;從年產10萬輛到年產100萬輛,一汽-大眾用時11年,從年產100萬輛到年產200萬輛,一汽-大眾僅用時7年,在2018年和2019年更是連續兩年全年產量突破200萬輛,為中國的汽車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和標杆榜樣。成為體量巨大的「頭部大號」並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有了如巨鯨般的身軀,仍然要保持靈活,保持增長。
  • 攻堅創效 深度解讀一汽-大眾五大基地戰略布局
    一汽-大眾在實現自身穩健發展的同時,還對整個行業發展、區域經濟提升以及供應鏈體系成長、促進就業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東南西北中」五子落地布局的戰略規劃,更為汽車合資企業樹立了新的標杆。以長春基地為例,這裡是一汽-大眾夢開始的地方。
  • 「創變」之年,一汽-大眾跑出持續發展「加速度」
    2020 年被一汽-大眾定名為「創變之年」,揭秘,或該從此入手。「戰略」創變,讓一汽-大眾在時代變革下,穩坐頭椅。產品和技術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作為中國汽車產業成長發展的見證者與親歷者,一汽-大眾深諳此道。
  • 「汽車人」2000萬輛再出發,一汽-大眾行穩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如今,一汽-大眾擁有世界領先的整車製造工藝,並覆蓋全國五大生產基地,在衝壓、焊裝、塗裝和總裝四大工藝上成為行業典範。強大的製造及研發體系是達成卓越的前提。與先進的生產工藝相匹配,一汽-大眾不斷夯實技術研發體系,不僅通過汽車試驗場、新技術開發中心等項目的順利推進,實現研發實力新躍升,而且大力推進新能源戰略,強化新能源合作,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
  • 特殊時期凸顯硬實力 一汽-大眾的2020發展啟示錄
    尤其是,第2000萬輛汽車的下線,不但提振了行業信心,也掀開了一汽-大眾五大基地創變升級的新篇章。作為一汽-大眾第一個雙品牌共線生產基地,華北基地創新提質,實現產值達450億元;華東基地,成為大眾、奧迪雙品牌生產基地的同時,加速助力青島千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長春基地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加速電動化布局。
  • ...一汽大眾|四川一汽豐田|吉利控股集團|成都工廠|沃爾沃汽車集團
    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生產的XC60下線。(沃爾沃汽車供圖)川報觀察記者 趙張冬 趙澤宇3月30日上午9時許,一輛嶄新的捷達VS7駛出位於成都經開區的一汽-大眾西南基地總裝線,這是一汽-大眾所生產的第19999999輛汽車。幾分鐘後,一汽-大眾第2000萬輛汽車——新邁騰GTE在長春基地總裝車間下線。
  • 一汽-大眾試驗場於長春市農安縣完成
    未來,一汽-大眾將繼續秉承「創·享 高品質」的企業品牌理念,以「技術」為核心驅動力,努力構建高效可持續和諧發展體系,以前瞻的眼光加快新的業務布局,為區域經濟的繁榮發展和中國汽車強國夢的實現做出貢獻。提振東北重新開始一汽-大眾順應時代需求,順應潮流,將長春市政府和吉林省政府的政策與企業長遠發展有機結合,使企業發展與區域繁榮同時產生共鳴。
  • 加大中國投資力度APP310動力電機項目在津投產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
    天津北方網訊:初冬時節,德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華北地區核心零部件基地──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眾汽車天津變速器工廠)仍是綠意盎然。陽光下,一棟灰色廠房靜靜矗立。
  • 打造汽車露營基地多樣業態 貴州省汽車露營基地建設推進座談會在...
    12月4日,貴州省汽車露營基地建設推進座談會在安順舉行。來自貴州省體育旅遊經濟發展中心、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管理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各市(州)體育部門分管負責人,省體育局補助經費的53個汽車露營基地項目主要負責人及所在縣(區)體育分管負責同志近12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上海一座落寞的影視基地,曾經遊客如織,如今荒廢為「鬼村」
    而小陸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它被許多網友稱為是最落寞的遊玩景點,也是一塊如今少有人知的影視基地,曾經遊客如織,如今卻被荒廢為一座「鬼村」,它就是上海的東海影視樂園。 上海東海影視樂園是一座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所建立的比較火的一塊影視基地,被很多網友稱為是中國影視樂園的元老,不僅僅是上海地區的一塊重要外景拍攝基地,同時也是整個華東地區拍攝的重要場所
  • 數位化、電動化同發展 一汽-大眾以變革迎接新時代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一汽-大眾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劉亦功在致辭中表示:「一汽-大眾將持續加強國際國內合作,匯聚全球優勢資源,為用戶帶來超越期待的綠色出行體驗,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豐田計劃在富士山基地建造一座「未來城市」
    新京報訊(記者 劉陽 實習生 汪林)1月8日,新京報記者獲悉,在2020 CES展會上,豐田汽車透露了一項在富士山基地建造一座原型「未來城市」的計劃,這座城市被稱為「WOVEN CITY」。豐田汽車表示,這座佔地175英畝的「WOVEN CITY」將用於測試豐田在「現實生活」環境中的各種技術,尤其是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多項人工智慧新技術。同時,這座城市將主要由氫燃料電池(加上太陽能)供電,並有一個由車速指定的道路網。
  • 一汽-大眾按下電動化數位化轉型「快進鍵」
    當前,全球汽車產業處在大變革時代,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不僅意味著抓住變革新機遇,更關係著掌握髮展主動權。電動化與智能化是未來出行的兩大核心已成為行業共識,一汽-大眾洞見產業脈搏,提早布局。在電動化轉型方面,隨著華南基地佛山MEB智慧工廠以及長春基地MLB evo平臺的投產,一汽-大眾建成了具備國際競爭力和行業領導力的電動化製造體系。
  • 【汽車人】比特世界裡,一汽-大眾已領先半個身位
    對於即將迎來成立30周年、年銷量超過200萬輛的一汽-大眾而言,過去的成績與龐大的體量卻不是變革的包袱,相反,它以「創變」的決心和魄力破浪前行,走出一條值得借鑑的新路徑。廣州車展前夕,一汽-大眾在佛山舉辦「電動化、數位化」高峰論壇,產學研多領域的領軍人物齊聚一堂,共話產業大勢,共謀發展未來。
  • 電氣化平臺MEB和MLBevo投入使用 一汽-大眾電動化轉型進入「快車道」
    資料顯示,作為我國第一個按經濟規模起步建設的現代化乘用車生產企業,一汽-大眾經過近30年的積澱與成長,構建了涵蓋研發、質量和營銷在內的完善體系;完成了遍布全國的五大基地生產布局;構築了3大品牌20餘款產品的矩陣,累計用戶超過2000萬,成為了中國汽車產業領軍企業。
  • 貴州省汽車露營基地建設推進座談會舉行
    該基地項目以舒適居住為主的樂生活聚居區和以休閒娛樂為主的樂休閒康體區為主,基地內有房車營地、帳篷營地、木屋營地,其中房車營地裡設有託掛式房車營位17個,自行式房車營位20個,帳篷營地中有帳篷營位14個。優途絲路天龍谷露營基地目前是我省汽車營地中發展業態較全,有特色、有代表性,並受到國家體育總局認可的基地,因此,作為標準示範案例成為了推進會的觀摩點之一。
  • BBS集團自動化產業華東總部基地開工
    11月23日上午,BBS集團自動化產業華東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在崑山開發區奠基,項目總投資超8億元。市委常委,崑山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沈一平;BBS集團中國總部總經理劉春豔出席奠基儀式。2018年,BBS集團開始加大對中國投資力度,並於2019年9月在崑山開發區設立了其華東區域設計研發和裝配集成中心以及BBS在中國的投資性控股總部。一年多來,得益於中國疫情防控突出成效,BBS集團中國工廠為其全球業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中,崑山工廠2020年預計實現銷售額超4億元。BBS集團此次在崑山開發區持續加碼,旨在打造自動化產業華東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未來年產值將超10億元。
  • GDP這麼牛,一座城不能沒有「雙一流」
    1月1日青島市政府官網公布了《中共青島市委關於制定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高標準推進康復大學、中德工業大學等,支持在青高校「雙一流」建設。在河南,洛陽「十四五」時期支持河南科技大學開展「雙一流」建設。同時,河南科技大學將搶抓洛陽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重大機遇,積極融入全省「雙引擎」洛陽「新引擎」發展戰略。
  • 寶能產城布局華東 聚焦南京
    2020年,寶能城發以城市建設者姿態融入城市,通過「產業帶動地產、地產服務產業」的成功模式,以新產業、新動能為著力,堅定在科技孵化、商務商貿、大物流、大健康、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投資布局,進一步聚焦、深耕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