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一汽-大眾造車的能量,像火山一樣迸發。而華東基地無疑是一汽-大眾汽車產業版圖的能量最燃點之一。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建成投產在區域內形成產業集聚的「一汽-大眾效應」,影響的不單是產業經濟,還有區域經濟,助力區域發展模式更健康和地方經濟騰飛。可以說華東基地帶來的不僅是一個企業,更是一個完善的產業鏈,甚至是整個區域產業、城市的再升級。
帶著使命和溫度,填補山東高品質轎車生產空白
2014年11月,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項目在山東青島奠基,2018年5月工廠全面建成投產。華東基地一期佔地面積110萬平方米,規劃產能30萬輛/年,整體計劃投資為100億餘元,現有員工3300餘人,平均年齡28歲,滿產後,可實現年產值300多億元。與此同時,華東基地還吸引了來自配套供應商的投資,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隨著集智能、科技、環保於一身的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建成投產,青島將步入汽車產業發展的快車道,成為國內重要的汽車產業聚集區,乃至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
帶著使命而來,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項目的落成,實現青島造轎車零的突破,也填補青島乃至山東大規模生產高品質轎車的空白,更是帶動山東由汽車消費大省向生產大省的轉變。2020年9月9日,全新奧迪A3 Sportback在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正式下線,成為華東基地投產的首款奧迪品牌車型,也是青島市乃至山東省首款豪華車品牌車型。以此為起點,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將加速助力青島千億級汽車產業集聚,進而打造更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智能製造業基地。
帶著溫度而來,在項目推進過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以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理念,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的行業典範。2020年,華東基地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工廠」。值得一提的是,華東基地項目還是國內汽車行業首個同時榮獲中國綠色工業建築「三星設計認證」及「三星運行認證」的項目。在生產過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嚴格遵循「節能環保」和「質量至上」的原則,實行先進的綠色生產工藝、節能環保工藝、採用高效綠色物流,努力建設成為代表中國汽車行業最高水平的綠色工廠。
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奧迪特(Audit)評審同樣值得一提,高品質汽車的誕生離不開這個以「苛刻」著稱的質保體系的監督管理。一汽-大眾的奧迪特評審檢測標準始終採用與德國統一的標準,該標準普遍適用於大眾旗下的任何級別的車型,下至A級車,上至如賓利、蘭博基尼、布加迪、保時捷等高端豪華品牌車型。
整車奧迪特檢測範圍涉及車輛的方方面面,小到每一顆螺絲釘的檢查,細到出風口鬆動、中扶手縫線脫落、柱護板劃傷、座椅下部的視覺盲區等都包含在內,為的就是確保車身表面的每一處缺陷都能被發現,讓消費者擁有完美無缺的產品。據了解,奧迪特評審員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質檢評審員,且要考取難度非常之大的德國大眾質保資格認證,他們被要求獨立地站在用戶使用產品的立場上檢測產品。正是因為他們以高端豪華車型的奧迪特評審標準來檢測經手的每一款產品,才使一汽-大眾的產品成為同級別車中的品質翹楚。
聚焦智能製造,助推產業升級
以打造世界一流的「高品質 高效率」智慧工廠為發展目標,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從建成伊始就著力推進基地智能製造、數位化建設進程。如今,華東基地已成為雲集各類高新技術、自動智能化程度行業內首屈一指的智能工廠。
作為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緊跟資訊時代的大趨勢,率先採用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該系統主要通過勒剖森和FIS系統組成,實現了產品信息數據化、備件管理網絡化、生產鏈條網絡化、質檢信息數據化等一系列製造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華東基地新建成的衝壓、焊裝、塗裝、總裝4大車間,智能製造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據了解,華東基地工藝、硬體都是採用了行業最先進的設備和相關的儀器,在運營上也是積極響應未來的發展,向工業4.0靠近。在車的四化方向——電能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等提前進行了前瞻性布局。
作為整車生產的第一道工序,衝壓是汽車四大工藝之首,主要用於生產引擎蓋、車門等車身零部件。一汽-大眾華東基地衝壓車間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舒勒衝壓伺服生產線,完成拉延、衝孔、修邊以及整形等工序的衝壓生產。壓機壓力達到跑車級標準。每分鐘最多可生產18個工序件,3分鐘內就可完成自動換模。華東基地採用高端車型及跑車造型中使用的6道衝壓工序,以應對複雜車身造型的衝壓要求。如在全新一代寶來上,其前引擎蓋上類似銳稜的4條稜線及側車身「利箭式」雙腰線,對於衝壓工藝要求非常高,正是得益於舒勒衝壓伺服生產線6道衝壓工序,才實現了完美的形面轉折效果。可以說,全新一代寶來的衝壓標準可與豪華車型相媲美。
華東基地的焊接車間是機器人的「天下」。這裡擁有當前一汽-大眾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1036臺機器人全面實現生產自動化,自動化率高達93%,是一汽-大眾當前自動化率最高的焊裝車間。華東基地率先採用的熱鍍鋅三光斑雷射釺焊技術,比普通點焊強度高出40%,使得車輛在受到碰撞後不易變形斷裂,為駕乘人員提供更安全的保障。另外,焊裝車間引入了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對焊接完成的焊點部位進行100%範圍的檢驗,保證新車焊點質量控制的有效和可靠。在國內率先應用塗膠檢測系統和超聲波無損檢測技術,則確保了車輛密封性,有效杜絕傳統檢測過程中的噪音及粉塵汙染。
塗裝車間利用了中央控制系統,能全時全過程監控設備狀態,實現車間生產全自動化。據了解,華東基地塗裝車間是目前國際已建成的最先進的塗裝生產線之一,生產標準可以同時滿足大眾品牌和奧迪品牌的工藝要求。在噴漆的各個環節中,華東基地還引入新型膜厚檢測設備,確保油漆膜厚度和均勻性。工廠利用中央控制系統,全時全過程監控設備狀態。華東基地塗裝車間的最大亮點就是乾淨環保。得益於乾式水幕技術,塗裝車間實現85%空氣循環,每年能夠節水1.7萬噸,整體能耗下降70%;還有水性漆工藝,以環保的水性漆取代溶劑漆,使得單車VOC下降80%,全年可減少1200噸VOC排放。
總裝車間緊跟資訊時代的大趨勢,率先利用IT大數據分析系統來武裝「大腦」,全面推廣自動化技術,實現輸送、擰緊、檢測、目視化全自動化。在底盤結合工位上,華東基地採用了國內最先進的整體式底盤結合方式,自動定位高精度擰緊軸對底盤進行自動定位和擰緊工序。針對擰緊質量,車間採用TIMS擰緊網絡系統自動獲取擰緊任務,監控整個擰緊過程,擰緊數據自動儲存上傳至FIS系統並保存15年,實現了擰緊結果可追溯。此外,華東基地總裝車間還採用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設備,通過Andon目視化系統實現對整個車間內設備和生產狀態的監控,將車間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的生產缺陷和異常在最短的時間裡將信息傳遞出去,使問題能夠得到快速解決。
數位化將推動汽車走向智能化時代,而智能化生產則是製造升級的必由之路。在這方面,以華東基地為代表的一汽-大眾憑藉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實踐,走在了汽車行業的前列。近兩年來,華東基地自主創新研發的國內首個自動工裝檢測機器人、國內首個頂蓋全自動化生產線、國內首個PVC拆堵件機器人等智能自動化項目相繼落地。在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在區域汽車數位化建設、產業新生態構建等各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復工復產助力抗疫阻擊戰,華東基地57秒下線一臺車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市場持續下行雙重影響,汽車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逆勢之中,一汽-大眾華東基地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以創新驅動凝聚起度危求進、逆勢突圍的強大合力。2020年2月13日,華東基地在一汽-大眾內率先復工復產,克服疫情帶來的生產資源斷點、生產調試時間壓縮、實驗周期緊張等諸多挑戰,實現兩款奧迪車型的提前下線。截至2020年11月,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累計生產整車57.7萬輛,平均不到一分鐘就有一臺整車生產下線。
逆勢上揚的背後蘊藏的是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積極擔當、主動作為。在疫情的衝擊下,汽車產業受影響的程度更高,華東基地打出系列組合拳,跑出了後疫情時代的加速度。抓工作落實,抓項目落地,促進產業提速再升級。在做好復工復產的同時,作為責任企業,第一時間捐款捐物,支持相關抗擊疫情的工作,對抗擊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關愛行動也同步開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防控關乎生命,復工復產關係生計。可以說,生產一線亦是戰「疫」前線,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發揮企業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確保了生產經營有序開展,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企業的責任擔當。
創變之年,破局而立
2020年,一汽-大眾將其定義為「創變」之年,肩承產業領軍者使命,進行多維度創變。一汽-大眾不斷提升公司應對時代發展的適應力與競爭力,以傲人的成績向企業成立30周年獻禮,更為中國汽車產業升級注入了全新動能。
一汽-大眾的優良傳統,就是始終關注市場需求。知道消費者現在要什麼,研判未來消費者想要什麼,這是一汽-大眾一直在追求的答案。面對車市整體下滑的趨勢,一汽-大眾關注消費者需求,在這場風浪中穩操船舵,強勢前行。2020年,一汽-大眾攜大眾、奧迪與捷達三大品牌迎難突破,實現持續向上的銷量增長。1-11月,一汽-大眾累計終端銷量為187.02萬輛,同比增長1.4%。紮實的品質為一汽-大眾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強大的品牌力和產品力已成為一汽-大眾決勝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2020年,包括華東基地在內的一汽-大眾五大基地齊頭並進,高效有序復工復產,推進數位化轉型,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產運營效能。1-11月,一汽-大眾累計生產1892948輛整車,為中國汽車產業全面復甦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樣板力量。
2020年3月30日,一汽-大眾迎來2000萬輛汽車下線的重要裡程碑時刻。這是一汽-大眾強大體系能力和三大品牌凝聚力的體現,也是廣大消費者對一汽-大眾認可和信賴的結晶。在各行業積極復工復產的特殊時期,這份成績單為企業前行注入了動力,更為中國汽車產業復甦乃至轉型升級提振了信心。
眾所周知,汽車產品擁有較長的產業鏈。目前,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的「磁吸」作用已初露鋒芒,一汽富維、一汽富奧、一汽富晟等30餘個核心零部件配套企業集中落戶青島汽車產業新城。其中,華翔、英利、長瑞、瑞爾、佛吉亞等近20個項目將與一汽-大眾主機廠同步投產。一汽-大眾華東基地除直接投資95億餘元外,還吸引供應商58億元採購投資及17億元土建設備投資,帶動相應配套供應商提供近萬個就業崗位。截至目前,華東基地已累計繳納稅收38.4億元,有效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先進技術的集大成者,一汽-大眾華東基地,憑藉著強大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已然在青島形成區域經濟生態圈效應,加快了青島千億汽車產業集聚,成為山東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東基地紮根當地,開枝散葉,這裡既有科學的理性嚴謹,也有回報社會的責任擔當,既有現代工業的智能、高效,也有融合自然的綠色環保。從這樣的工廠誕生的高品質汽車,也必將為中國的汽車文明帶來更多的正能量。
原標題:《一座基地一座城,一汽-大眾華東基地 融入區域發展大局,點亮汽車生產新版圖!》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