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生命與傳統:關東大地震後,日本女性如何面對和服?

2021-01-20 浩然文史

最近,日本和服在網絡上火了一把。為迎接2020年東京奧運會,日本發起了「KIMONO PROJECT」項目,要為196個國家製作代表其國家特色的和服,一個國家一個樣式。如今已經完成了100件和服的製作。

日本為中國製作的和服,其花紋有五色祥雲、長城牡丹、紅梅翠竹,還有玄底碧海和熊貓寶寶,配色黑、白、紅、綠、金,這些中國元素很好地體現了端莊典雅的中國風致,和自強不息的中國精神。和服製作者高倉慶應說,要用和服表現一個偉大的國度,此話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好感。

一、和服和西裝的碰撞

和服是日本傳統服飾,日本人口99%是大和民族,和服之名由此而來。它的形制經過了漫長的過程。明治維新以前,日本視泱泱中華為老師,他們學習我們的政治制度、建築風格和衣冠服飾等。拿和服來說,它還有一個名字「吳服」,因為三國東吳的織物和衣服製法傳到日本以後,被日本人沿襲下來,融合進民族服飾中。今天很多製作和服的服裝店還叫「吳服店」。在學習吳服的基礎上,日本還模仿隋唐服飾,綜合而成和服,因此和服又叫「唐衣」。

和服最華美的時期,是在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年),相當於中國唐宋時期。這一時期是日本的「國風時代」,日本人在學習了唐文化後,開始發展獨具大和民族特色的新文化。至明治時代,現代意義上的和服才基本定型。

然而,在明治時代,西裝席捲了日本,好不容易定型的和服,受到了西裝的衝擊。

1868年10月,日本第122代天皇明治宣布改年號為「明治」,次年6月,開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司法、宗教等領域進行社會改革,向西方學習,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天皇

明治維新以後,日本全盤西化,表現在社會生活方面,從官方到民間,掀起了剪西式髮型、穿西式服裝的熱潮。不過這個規定,只限於男人。要是不剪西式髮型,不穿西裝,絕對會被群嘲。

1871年11月,日本政府派巖倉具率領48人使節團出訪歐美,學習資本主義制度和西方文化。使團所有人都剪了西式髮型,穿上西裝,只有巖倉具仍穿著和服、梳著髮髻。結果到美國後,留美的日本留學生看不下去了,直呼穿和服、留髮髻就是未開化的象徵。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巖倉具換上西裝,剪了西式髮型。

服裝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改革服裝會遇到極大的阻力。在日本,倡導服飾改革方面,出現了一個鐵血人物——大久保利通。此人號稱「東洋匹斯麥」,為了改革,遇山劈山,鐵血無情。他說:如果我們還穿著過時的和服,西方國家就不會平等對待我們。

1878年,大久保利通被7名武士刺殺,享年49歲。他用生命加速了日本歐化的速度。

動漫中的大久保利通形象

日本男性,特別是上層社會的男性,基本都穿上了舶來的西裝。而民間婦女大多仍喜歡穿和服。誰又能預料,美麗的和服,有一天會絆住人們逃生的腳步。

二、關東大地震、大火和海嘯

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之間,板塊活動劇烈,因此地震多發。

1906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助理教授今村明恆發表了一篇文章,預言50年內日本相模灣將發生大地震。同校地震學泰鬥大森房吉看到此文後,猛烈抨擊今村。大森說:「這樣會導致人心惶惶,不利於社會穩定。」大森房吉是日本地震學的開山鼻祖,他的否定,導致今村明恆很難在圈裡混了。

1923年9月1日,星期六,一場末日浩劫正向日本關東地區逼近。中午時分,街道上人潮熙攘,家庭主婦們正在準備飯糰和味噌湯,寫字樓裡上班族正在忙碌著。沒有人察覺,他們正在滑向人間地獄。此時,大森正在澳大利亞雪梨天文臺訪問。突然,地震儀記錄筆瘋狂搖擺。沒想到,17年前被他否定的大地震,正在東京西南部50公裡外的相模灣爆發,震級8.3。

關東大地震

11點58分,東京、橫濱等城市淪為人間地獄。震後引發了大火和海嘯,成千上萬的日本民眾被大火、海嘯吞噬,很多人在房屋高樓倒塌之前逃了出來,卻又掉進了深不見底的裂縫……

震驚之餘,大森房吉心臟病發作,回到日本不久便去世了。死前,他將後事拜託給了今村明恆。這次大地震給日本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死亡15萬人,受傷20多萬人,200多萬人無家可歸,東京城85%的建築,橫濱城96%的建築,化為廢墟。這是20世紀地震史上「三大毀滅性地震」之一。

三、震後和服的命運與服制思考

地震發生時,由於很多婦女兒童仍然穿著和服,行動不便,躲避不及,結果遭遇不幸,或身體留下殘傷。

在地震之殤與和服之美間,日本婦女必須做一個選擇題。1924年,她們發起運動,推進女裝西洋化,改穿套裙或其他服裝,只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才穿和服。

在生命與傳統之間,該如何抉擇? 是用生命捍衛傳統,還是傳統讓位給生命?在生命與美麗之間,又該如何抉擇?是用生命照亮美麗,還是用美麗照亮生命?

傳統是每一個人在歷史的長河中抒寫的,每一個人都是傳統的構建者和參與者,如果人都不存在了,那麼傳統就是沒有活力的死的東西。同樣,美麗也是人們來呈現的,人不存在了,美麗也只是一個面具而已。對於傳統,有所選擇的保留,這才是對傳統應有的珍惜、理解與尊重。服飾應該服務於人,適應於自然與社會,否則人不就成了服飾的奴隸了嗎?

日本藝伎

文史君說

和服不適合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不過作為傳統在現代的映照,而被保留下來。如今,西式服裝已成為主流,但在日本人心中,和服仍是他們向世界誇耀的遺產。這也是日本在即將到來的奧運會上,以傳統和服為載體,向外界傳達「同一個世界」理念的初衷。

現代如何接納傳統?傳統如何照進現代?在現代社會,中國的漢服與日本的和服,面臨的困境何其相似。在漫漫歲月裡,漢服詮釋著中國人的典雅與端莊。在物換星移中,和服遮蓋了日本人羅圈短腿的身體特徵,將身體的不足化為一種風致。今天,日本用傳統和服表達「同一個世界」的現代理念,體現的是日本民眾對傳統的呼喚。在我國掀起的漢服熱,也是中國人對傳統的自信。

大街上時常可見小哥哥小姐姐們穿著美麗的漢服,有人覺得這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有人覺得這是復興傳統。其實,文史君倒覺得,現代是從傳統中來演進而來,開放、包容、多元正是現代社會的特徵,在適當的場合和節點,通過多種形式展現漢服的魅力,體現的正是我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趙豐等編著:《日本和服》,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魏柏林編著:《地震與海嘯》,廣東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

顧申主編:《和服》,青島出版社2012年版。

王鵬華:《舊日本 新日本》,中國財富出版社2013年版。

竺小恩、葛曉弘:《中國與東北亞服飾文化交流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青驄馬小史博士)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相關焦點

  • 當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北洋政府捐了3.5億,結局如何?
    關東大地震爆發後,舉世震驚,很多國家都對日本提供了援助,包括當時的北洋政府當時執掌北洋政府的是曹錕,聽聞日本關東發生大地震,曹錕馬上指示攝政內閣商討援助事宜,外交總長顧維鈞提出「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 日本關東大地震死傷慘重,北洋政府全力援助,日本:做夢也沒想到
    ——塞萬提斯(西班牙)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76,閱讀約2分鐘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爆發7.9級強烈地震,史稱關東大地震。地震造成15萬日本人死亡,200多萬人無家可歸。這句話用在關東地震上可能並不合適,但它確實發生了。注意,關東大地震發生時,由於日本在一戰後強佔青島,中日關係異常緊張。但出於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北洋政府仍給予慷慨援助。當日本地震的消息傳到中國時,政府的行動速度驚人。北洋政府首先派人到日本駐華大使館表示慰問。
  • 日本關東大地震有多慘?天災令人不寒而慄,但更可怕的是人心
    正值中午,大家一如往常做飯飲食,休息娛樂,誰也不能預測到在11點58分竟然爆發了殘忍的關東大地震。此時此刻,大地就像喝醉了酒一樣開始搖晃,大地上的人就像是乘坐著在海上漂泊著的小舟一般,站立不住,無法行走,眼見著一棟又一棟的高樓無比脆弱的倒下,有些人開始絕望,高樓如此,人又如何?
  • 大正時代︱影響現代日本國家走向的關東大地震
    稍微定神後想到大路邊上的山形酒店吃午餐。卻見酒店餐廳牆壁崩落,餐桌都移到馬路上了,兩三個人在椅子上坐著。飯後想回家看看,但震動不停不能入內。我坐在庭院裡,止不住戰戰兢兢。」 (筆者譯自永井荷風《斷腸亭日乘》(摘錄版)巖波書店,1986年9月)記錄關東大震災的永井荷風《斷腸亭日乘》在視頻錄像尚未發明的大正時代,永井荷風的記載還原了災難突發一刻的慘烈之象。
  • 20年代關東大地震:成為壓垮和平的稻草,讓日本邁入對外擴張道路
    日本作為一個火山和地震頻發的島國,平均每年有震感的地震要超過1000起,全世界超過6級的地震每5起就有1個發生在日本。在2011年的時候,日本發生了芮氏9級的大地震,造成了2萬多人的傷亡。不過近代歷史上日本發生的破壞力最強的地震並非此次地震,而是80年前那場——將日本走向軍國和對外強勢擴張,間接發動二戰的關東大地震。
  • 日本福島、關東地區接連地震 大阪緊急演練嚴防東京大地震
    來源:海外網圖源:關西電視臺海外網2月20日電當地時間本月19日至20日,日本福島縣、北海道及關東地區接連發生地震,雖然未引發海嘯,但也牽動了不少日本民眾的關注。為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大阪氣象部門也緊急開展相關演練。綜合日本時事通訊社、關西電視臺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9日晚9時53分左右,日本福島縣淺川町觀測到芮氏3.7級地震, 震源深度約為10公裡。
  • 1923年關東大地震,美國援助最多,日本為何最感謝中國
    但是在無數地震中最嚴重的要數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和2011年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的9級大地震,今天要說的就是1923年的關東地震。1923年日本關東地震在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的人民還沒有感知到危險的來臨,暴風雨的前夜總是很平靜。
  • 日本9級大地震已9周年!日本氣象廳:它叫東日本大地震
    作為對比,2011年2月26日拍攝的這一地區,正常的海岸線上是沒有海水侵蝕的痕跡的,從這個對比上說,仙臺市沿海岸線洪水侵襲的情況是3月11日襲擊日本的破壞性地震和海嘯的明顯痕跡。而時至2020年3月11日,距離那大地震已經過去了9年。
  • 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溥儀變賣國寶捐30萬美元,這是為何?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大地震爆發,東京和神奈川為重災區,地震震級為7.9級。此次大地震讓日本損失慘重,僅僅在東京就有17231棟房屋損壞,而地震後引發的大火又致使17萬多所房子被焚燒。據統計,關東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多達十五萬人,更是有兩百多萬人流離失所。
  • 7級大地震後,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地震可以預測嗎?
    而最近,關於日本地震的問題再次引發了大家熱議,這也是日本千島群島海域發生7級大地震之後的首個地震熱議話題 日本東京有特大地震? 當然這個確實不好回答,自從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確實發生了多次地震,所以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
  • 嚴防東京發生特大地震!日本專家警告:必須做好這些
    海外網2月17日電自今年2月以來,日本關東地區多次發生地震,很多人在深夜接到手機發來的警報,一時間也引發輿論對於東京發生特大地震的擔憂。據日本雜誌《女性自身》網站17日報導,此前就有日本地震專家表示,該國首都東京在未來30年內,有70%的機率會發生「首都直下型地震」。也就是說,地殼運動導致地殼變形,在東京正下方發生地震的隱患在不斷加大。
  • 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希望可以豐富大家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在此謝過。原標題:日本和服和女性身後「小包包」的秘密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民族服飾,也是日本人最喜愛的服裝,在日本的很多重大節日中,人們都必須穿著和服到場。
  • 如何向孩子講述災難?看看日本的繪本是怎麼做的
    眾所周知,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地震和火山爆發頻繁,可謂多災多難。十年前的3.11東日本大地震,及隨之而來的巨幅海嘯,無情地捲走了無數東北居民的生命和家園,釀成了福島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的慘劇,至今仍是一道未及癒合的隱痛。與此同時,或許是「久病成醫」,日本民眾在面對天災時的鎮定有序,一直以來受到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關注及欣賞。
  • 日本神秘異臭源頭有了新結論,關東大地震時也有過,地質活動所致
    在最容易給人類造成災難的地質事件中,地震首屈一指,並且遠超火山、泥石流、地陷等造成的災害程度和規模,所以人類對地震總是有一種恐懼心理,而地震到來之前通常會有一些前兆,如地下水水位和水字突變、氡氣逸出、異味出現、動物表現異常、海底動物上浮等,看到這樣的情況,也常常會讓人們惴惴不安。
  • 全球災難大爆發!地震!洪水!病毒,2020太難了!
    圖文:人民網 版權屬於原作者2020年6月23日,墨西哥,一堵由於強烈地震而坍塌的牆體。圖源:路透社全球已經進入超級災難期!火災、水災、蝗災、雪災、新冠病毒,從我們撕去2019年最後一張日曆開始,各國深陷絕境的體驗也拉開序幕。墨西哥、美國、紐西蘭、日本,在今年6月幾乎同時爆發地震,恐引來海嘯。
  • 日本歷次大地震[高清圖集]
    1923年9月:日本關東發生7.9級地震,造成約143,000人死亡。圖為在地震中遭破壞的東京市日本橋地區,日本橋一帶是東京最繁華的區域之一。   1946年12月:日本西部地區發生8.1級地震,造成約1,330人死亡。圖為田邊地區的災後情形。
  • 手繪照片:關東大地震前的橫濱有多繁華1900年
    橫濱位於日本關東地區南部,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東臨東京灣,南靠橫須賀,在1923年之前非常繁榮。但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後,整個城市的房屋設施遭到重創,古城隨之消失,之後重建現代建築拔地而起,原本在橫濱的古代建築景觀消失的無影無蹤。
  • 小國地震,中國捐款數億,8年後該國忘恩負義,出兵侵略我國
    而且在其他國家給予自己幫助後,也總會懷著感激之情。因此,知恩圖報這個優秀的傳統美德至今仍在流傳。但農夫和蛇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農夫救了蛇後,不但沒有表示感謝,反而被咬了一口,而早在上個世紀,中國就本著能幫忙就幫忙的態度,向遭受地震災難重創的鄰國伸出援助之手,但沒想到,受援國8年後恩將仇報。說到日本人,學過地理學後知道日本由於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所以地震頻發。
  • 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影像記錄震後畫面
    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地方發生強烈地震,因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以及神戶至大阪間的都市為主而被稱為阪神大地震。2020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25周年之際,在日本神戶的一個公園裡,當地民眾為地震受害者祈禱。
  • 面對各國的災難事件,nike、clot和supreme等品牌都是怎麼做的?
    這場大火已經持續5個月之久,至今約600萬公頃土地化為焦土,5億動物的生命消失在烈火之中。面對這樣一場浩劫,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渴望儘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做些什麼,在知名潮牌NOAH宣布推出慈善系列服飾後,陳冠希在IG上宣布:CLOT將推出一款「ONE EARTH」限定tee和一款澳大利亞民族色彩為基礎的限定荊棘2.0衛衣,出售所獲收入全部援助給澳大利亞當地紅十字會和慈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