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幕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2020-12-15 南風窗

因為疫情的突然到來,今年湖南衛視的元宵晚會錄製現場取消了觀眾席,首次設置彈幕式觀眾席。傳統電視臺與彈幕的首次聯手立刻登上了微博熱搜,並讓這屆年輕人愛玩的「彈幕」走向了越來越多的人。

在此之前,以彈幕起家的B站則用一場跨年晚會收穫了8000萬直播在線觀看、超100萬條「補課」「我後悔錯過了」的彈幕表白,堪稱彈幕界的超級盛會。

第一次辦跨年就讓自己成為頂流

B站在年輕一代的號召力不是吹的▼

那麼,這個受到年輕人熱捧的彈幕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構成了當代年輕人娛樂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的呢?

軍事術語的華麗出圈

_

如果你在20世紀初提起彈幕,身邊的人一定會以為你是一個軍事專家。

那是一種廣泛應用於一戰和二戰中的炮兵術語,指以火炮炮彈形成壓制屏障,掩護步兵向前推進的突擊戰術。由於炮彈密集而連綿,幾乎在前線形成了一道彈丸構成的帷幕,因而被人們稱為「彈幕」。

不僅陸軍炮兵可以提供彈幕 海軍艦炮也可以

(圖片來自wikipedia@dvidshub)▼

最早將彈幕從軍事領域向文化領域遷移的,是一種被稱為「彈幕射擊」的電子遊戲。

比較經典的老彈幕遊戲是《雷電》,這成為了後來一代代「打飛機」遊戲的原型;而最為人熟知的日系彈幕遊戲則是東方Project系列,因為角色是性格各異的美少女受到了宅男們的歡迎。

童年的美好回憶

(圖片來自 android police)▼

這類遊戲的共性,是設計者會有意讓敵我子彈在屏幕上停留很久,這樣遊戲就可以集成「躲避球」和「射磚塊」兩種體驗,變得更加豐富。而大量停留在屏幕上的子彈,很容易形成一道簾幕,在玩家升級並遇到BOSS站時,彈丸遮天蔽日,和戰場上的「彈幕」應用非常像,逐漸就被稱作了「彈幕射擊」。在英語世界,人們稱其為「bullet hell」,也具有相似的意味。

神仙打架,惹不起惹不起

(圖片來自遊戲 Terra Feminarum)▼

很快,在遊戲界獲得新生的「彈幕」又迎來了一次華麗轉身。

2006年,日本二次元網站Niconico動畫上線。一開始,它看上去只不過是和一些服務於宅男宅女的動畫共享網站差不多的一個,但獨具創新的評論功能,讓Niconico很快脫穎而出——在這裡,評論不是顯示在視頻下方的獨立區域,而是以從右向左滑動的形式,在視頻特定的時間點出現在畫面裡。

niconico上一個普通的沙雕視頻

用超巨大吸管吸奶茶

彈幕量在日本已算驚人

(圖片來自niconico)▼

這個改良意義深遠,它取消了視頻內容和評論區之間的區隔,讓視頻內容成為了評論和社交的載體,視頻網站的內涵也因此被大大豐富了。

這主要是因為雖然這些評論的發布有時間差,但它們都會在視頻時間線的某一個點位出現。這讓觀眾有了一種同時與很多人在同時觀看的錯覺,參與討論的熱情因此被點燃。甚至會在討論的過程中形成二次創作,為年輕人自己提供暗語,或是視頻創作者提供粉絲應援梗。

明明是個快手老鐵

怎麼就在B站火了呢?

年輕人造梗能力是關鍵

(圖片來自B站@戴口罩の孫笑川)▼

在早期Niconico的世界裡,可以同時出現100條評論,這大致上是一個評論熱度和視頻觀看體驗的平衡值。但就是100條評論,放在屏幕上遮擋的面積也已經很大,很像當時火爆的彈幕遊戲。在視頻「レミオロメン「粉雪」」(sm48122,現已經被刪除)中,第一次出現了「彈幕」的漢字評論,從此「彈幕」這個名字便流傳了開來。

一個炮兵軍事術語快速出圈,竟然是通過遊戲和動漫領域的兩次推動,或許是當年發明彈幕射擊的軍官們也想像不到的。而在日本率先發明彈幕視頻之後,這種新模式也以燎原之勢迅速傳到了全世界,成為了這一屆全球年輕人共享的現象級可視化文化。

全世界最大的某視頻網站

也已經在去年引入了彈幕插件

畫風是這樣的

(圖片來自Youtube@Edward New )▼

這其中,自然也包括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的中國。

從A站到B站再到酷愛騰

_

中國最早的彈幕網站,Acfun,成立於2007年,也就是Niconico上線的一年後。

2008年3月,彼時的A站尚屬創始人魏軍(Acg_xilin)個人運營的網站,卻模仿Niconico開放了彈幕功能。這為當時中國熱愛二次元文化的人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也開啟了中國的彈幕文化元年,是中國共享視頻史上跨時代的大事。

A站還是那個A站

但A站也已經不是那個A站了

(圖片來自 Acfun.cn)▼

事實上A站的控股權和運營權幾經變更,但廣州彈幕網絡科技和北京彈幕網絡科技是長期存在的兩個身影,可見「彈幕文化」對A站的影響。

不過,在中日兩國,「彈幕」的定義還有細微的區別。在日本,只有非常厚重、形成遮擋的評論才叫彈幕;而在中國,彈幕一詞的含義被引申到了構成遮擋的每一條評論上,一個視頻哪怕只有一條評論,也可以叫彈幕。

厚實的彈幕現在也被B站黑科技解決了

不妨礙看人

(圖片來自B站 Takaki_Uno)▼

如今在娛樂、資本市場受到熱捧的B站,那時候還只是A站亦步亦趨的小弟弟。兩者當時的功能與核心用戶基本相通,但A站的內容數量和外圍用戶更勝一籌。B站創始人徐逸(⑨bishi)也曾公開表示,B站只是A站的後花園。

那時的B站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

只是初音未來粉絲建立的一個社群

(圖片來自B站 麵筋哥_程書林)▼

然而強弱的對比往往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產生巨大的變化。

在2010年左右,A站的用戶開始下沉,社區文化發生了變質,核心用戶與新用戶之間爆發了多次衝突。而A站此時剛剛被出售,運營團隊處在混亂期,對用戶的爭端管理進退失據,最終令A站用戶大量湧入B站,顛覆了兩者的強弱關係,把B站送上了中國彈幕第一站的寶座。

B站的老用戶一定記得它的鎮(萬)站(惡)之(之)寶(源),那首由UP主小太上傳的《綠光》(AV33246)。這支視頻的內容只是一個普通的音樂混剪,但當年卻擁有眾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高級彈幕和代碼彈幕。

還有一些殘存的高級彈幕

但十年過去 留下的已經不多了

(圖片來自B站 小太)▼

很可惜由於彈幕會自動刪除,現在的新人已經見不到當年的盛況了。那是B站核心用戶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B站當然也遇到過危機。2014年左右,B站受到有關部門的注意,在版權和娛樂節目方面作了大量調整,眾多節目撤檔,差點又被它的後花園C站(TUCAO網)顛覆。但那時B站已經具備了擴張的慣性,度過了危機期,成功成為了娛樂新勢力的代表。

C站最後沒能頂替B站

現在的內容在往一些奇怪的地方下沉

(圖片來自Tucao.one)▼

而彈幕文化,也隨著B站的擴張,得到了更多中國視頻平臺的關注。這種有利於活躍社群氣氛,讓視頻內容承載社交和二次創作的小功能,逐漸變成了大量視頻網站的標配。

就拿現在中國視頻網站三巨頭,優酷、愛奇藝、騰訊來說,都開放了彈幕功能。在一些熱劇中,彈幕可以厚到看不清角色的臉。但這三巨頭的用戶門檻和社群文化塑造就遠遠不如AB站了,用戶沒有主動維護彈幕和諧的心態,認知差距也比較大,常常造成彈幕翻車,造梗能力也比較弱,甚至不如和視頻割裂的微博平臺。

某視頻平臺獨播劇的彈幕畫風

色彩夠豐富

但內容並沒有對劇集造成更多補充

(圖片來自 騰訊視頻)▼

但無論怎樣,彈幕跟隨著視頻類平臺的拓展,從二次元文化圈的小眾玩具,變成了人盡皆知的大眾輿論模式。一場屬於彈幕的革命,很快也要到來了。

彈幕的新紀元

_

在中國的二次元圈,有一種古早味的說法是「80後玩A站,90後玩B站」。那時Z世代(95~00)還是中小學生,移動網際網路也不發達,80後剛剛踏上社會,90後還是非主流的代言人,話說到這裡已經足夠。

但隨著更年輕的00後長大成人,傳統的文字彈幕中,他們的身影也在逐漸增多。但那畢竟不是屬於他們時代的平臺,要給上面這兩句話接上下一句,還需要一個具有顛覆性的平臺,讓他們塑造自己的時代文化、承載青春記憶。

B站用戶中00後的比例不低

但僅僅是一個B站

恐怕無法承載這些新人的青春年華

(圖片來自B站 美漫期刊)▼

這個平臺會是什麼樣的呢?找了一圈我才發現,原來這一屆年輕人已經不滿足於文字彈幕了,他們在玩語音彈幕!

這一切要從去年2月上線的一款音樂app,鯨鳴說起。

90後老叔叔偷窺00後的世界▼

簡單來說,鯨鳴是一款唱歌軟體,本身的錄製和剪輯功能已經比較完善,能支持多軌錄製,還有一些傻瓜式的功能比如自動對齊等等,學習時間不超過十分鐘,就能上手錄歌並發布。如果你只是想在首頁聽別人唱歌,也可以像看短視頻一樣上下滑動。小哥哥小姐姐的聲音一個比一個好,聽很久都不覺得累。

但它又不是一個單純的唱歌軟體,因為它有著極具辨識度的語音彈幕功能。如果你在聽的過程中突然觸音生情,也想跟唱,就可以點屏幕下方的「按住 唱彈幕」,跟著唱兩句,一語音彈幕就這樣生成了。

當然,鑑於不是每個人唱得都很好聽,有的魔音亂入還是會影響整首歌的聽覺體驗,所以鯨鳴把審核彈幕的權限交給了上傳音頻的作品演唱者本人。如果你的彈幕得到了演唱者的認可,就能與其同臺獻唱,如果沒被選上,那也是在提醒你回去再練練。

飄在半空的聲音片段就是語音彈幕

相關焦點

  • 休斯頓紅隊羅伯特·考文頓NBA歷程,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休斯頓紅隊羅伯特·考文頓NBA歷程,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 走到這一步,「藍委」:吳敦義可憐的韓國瑜
    他認為國民黨應該全面檢討不足之處,以及將來如何重新贏得選民的信任。至於林為洲,在的選舉過程中犯了許多錯誤,自提名以來,存在郭董之無序和非分割無序,」不該檢討一下嗎?他還說,不能為失敗找藉口,讓人民再次信任國民黨。
  • 法國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的?-虎嗅網
  • 鬼谷奇門:川普是如何一步一步挑起「黑白之戰」的?
    那麼,究竟川普政府是如何使事情一步一步變糟的呢?鬼谷子有言:「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 最後,請所有種族主義者,不要忘記下面這個人,沒有他,就沒有白人孩子與黑人孩子一起「打籃球」,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世界。
  • 同是貓科動物,貓和老虎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 女團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黑人女性走到臺前,直白地唱出女性對愛情的衝動與渴望,在動聽的旋律和悅耳的節奏中擁抱自己的情感,同時具備了大眾化、年輕化傳播的土壤。 她們的音樂觸及並塑造了流行樂的本質——Simple、Catchy and True,簡單,抓耳,真實。這是後來的女子流行樂乃至大眾流行樂通行的審美根基。
  • 《誅仙》VS《仙逆》平庸少年,踏入仙途,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巔峰!
    剛剛走到集市口,有人便在後面喊,「狗剩,你他媽還欠我八十個小錢,到底多久還啊?」第二部《仙界歸來》推薦星級:★★★★★★★作者:靜夜寄思簡介:仙界一代通天巨擘魂飛魄散,一縷魂魄回歸到地球上原本的身體之中,唐修驚訝地發現仙界過去了一萬年,地球上才過去了一年時間。▼▼點擊連結免費獲得閱讀特權▼▼精彩段落:「老闆,現在怎麼辦?」
  • 民眾:德國走到這一步,和美國關係很大
    一直被拿來與柴契爾夫人相提並論的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其確實有不輸柴契爾夫人的政治勢力,但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德國「鐵娘子」其卻在前不久的一次演講中落下了眼淚,確實德國人民正在遭受的新冠疫情的洗禮,其痛苦是只有德國人民自己知道,不過就在這些情況發生之後,也一直有聲音認為,德國走到這一步,
  •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二)如何理解課文中「這是嚴禁和不可能的化身。」明確:懸崖60英尺,太高了。作者的身體很弱,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強壯,而且不能冒險。(三)文中「我猶豫不決,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這才開始滿頭大汗、渾身發抖地往上爬。」寫的是外在行為表現,實際在寫什麼?實際在寫心理狀態。
  • 李小璐的婚姻走到這一步,早在15年前就有所預兆
    年少成名、演技好、外形討喜,卻一步走錯前途盡毀,甚至受盡人們的非議。 但其實,李小璐的婚姻走到這一步,早在15年前就有所預兆。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這個人名叫楊鎖,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23歲那年他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楊鎖出生在河南某地的農村,他是80後,他的父母老來得子,老兩口把楊鎖視為掌上明珠,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他們把所有的寵愛強加到楊鎖身上。
  • 一步一步地前進
    在前行的過程中,有時候是漸變的,按照一個方向在一步一步地前進。還有的時候,人生突然面臨了重大的變化,比如我們組建家庭,決定事業,還有最終面臨人生的終點。我們所獲得的,是我們曾經所給予的,也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了周圍的環境,這個過程就好像是一顆顆的種子,在逐漸地呈現出相對應的花朵。
  • 災難始終慢我一步
    「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瑞茲。如果真的能認認真真寒窗苦讀17載,那麼我想我可以說:災難慢我一步。出了校門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複雜。與想像中的完全不同。如果能認真虛心多學習有一技之長,那麼我想我可以說:災難始終慢我一步。殘酷的競爭,或明或暗。一技之長在身,走到哪都會有安身之所。總是後知後覺。如果我真的有別人所沒有,那麼我就是不可替代的。
  • 如何理解「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風平浪靜和海闊天空,是大家都嚮往的心境,這一句話告訴我們,獲得這種心境,首先要做到忍和和退。那麼,忍的是什麼?退的又是什麼?忍的情緒,退的是想法。想法退後一步,情緒立即就變了,也無需再忍了。
  • 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圖解 第4講
    如何做到黃色十字呢?我們的方法是,讓點變成拐彎,拐彎變成橫條,橫條變成十字。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圖解配視頻 第5講 魔易魔方三階魔方教程
  • 如何在PPT中做出彈幕的效果?
    我有個習慣,就是看視頻的時候喜歡開著彈幕,一邊聽嘻哈,一邊看網友吐槽,真的非常好玩。前段時間,在留言區有個小夥伴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用PPT製作一個彈幕?」,我覺得是時候講一下了。於是,我就根據網絡視頻彈幕的形式,製作了下面這樣一頁PPT,是不是還蠻酷的。接下來,我來教大家如何製作這樣一頁彈幕PPT。
  • 第五人格:推理之徑走到最後一步,再繼續走下去,會墜入懸崖嗎?
    第五人格推理之徑的盡頭是4974步,這個4974步是一個裡程碑,一將功成萬骨枯,無數爆肝的玩家倒在沿途,走到這個終點的人屈指可數。近日有一個叫釣神陰陽怪氣玩家,他做到了。他在第五人格貼吧直播了走到推理之徑終點的全過程。 看著偵探的身影定格在推理之徑的終點,莫名熱血。
  • 秦時明月:路人劉季是怎樣一步一步成為主角的?
    那麼遲還不出現怎麼跟項羽爭奪王座,今天就讓我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吧。文|真祐動漫百科大家知道古時候,人對排行第三的人有「季」這個說法,而歷史記載劉邦在家中排行老三,故劉邦即劉季。在人物分析中,劉邦出身農家,劇中劉季也出身農家,隨便此農家非彼農家,但畢竟是改編嘛,有些出入也正常。早年不喜歡勞作,有遊手好閒的樣子,而劇中劉季也恰好是這幅樣子。
  • 光刻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_騰訊新聞
    那麼,光刻是如何一步一步變成了晶片製造的卡脖子技術?本文試圖一探究竟。 光刻技術是利用光學和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利用化學和物理的刻蝕方法,把電路圖形製作到半導體基片、或者下一層介質材料之上,經過有序的多次光刻工序疊加,最終把立體的電路結構製作在半導體基片上,形成完整功能的晶片。
  • 3本「心機」女主的小說,我就是要讓你,一步一步愛上我!
    3本「心機」女主的小說,我就是要讓你,一步一步愛上我!大家好,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3本「心機」女主的小說,我就是要讓你,一步一步愛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