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藝術啟蒙怎麼做?事實上成年人的藝術史是有答案的

2020-12-24 了一直心疼你的人

不幸地。現在讀一本有點「功利色彩」的書:讀完這本書,我怎麼能和我的孩子們分享呢?

這是我從《大話西方藝術史》開始的初衷:我對藝術一無所知。本書以簡潔詼諧的語言和清晰的邏輯,梳理了3萬多年西方藝術史的精髓,真正為我們的藝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藝術史認知框架小白。

(如圖所示,作者使用「我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作為凡高的主題,因為他已經成為國際「大IP」。事實上這34篇文章的主題和寫作風格是接地氣。)

我真的很佩服作家易公子,如果我不了解整個西方藝術史,很難用這種幽默的語言把這麼多藝術流派藝術家和代表作串聯結合起來。

在帶問題閱讀書籍時,很容易引起作者的共鳴;同時也發現,即使這本書的讀者不是兒童,你也可以在作者的解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兒童藝術啟蒙怎麼做?

一、什麼是兒童藝術?

什麼是藝術?更不用說他對兒童和成人都有深遠的影響。在總結「藝術的起源」時,葉公子先生簡潔地說:藝術家以不同的方式將線條、形狀和色彩結合在一起,不僅使我們的日常生活豐富多彩,而且創造的名作不勝枚舉。

小周大約1.5歲時開始去「藝術課」,實際上,是繪畫和手工,對於孩子,這應該是兩個最可接受的「藝術」表單,但事實上文學藝術(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視覺藝術(繪畫、素描、雕塑等)、平面設計、造型藝術(如雕塑、造型)、裝飾藝術(如馬賽克、房間等)、室內設計、表演藝術(如戲劇、舞蹈、廣告、音樂等)都可以包含在範疇的藝術中或多或少地在書上展示。

所以讀完這本書,我鬆了一口氣:藝術是一個大概念,如果我們從概念本身開始,孩子們很難明白;藝術是一個小概念,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與孩子們分享美,這是一個藝術啟蒙的過程。

「有意識」這就是為什麼我先學習藝術史,然後和我的孩子們分享他。正如葉公子先生最後所說,面對一張白紙形狀的作品,就是一種懶惰而不學習的傻瓜式的藝術體驗「我們不需要成為藝術界專業的學者,但也不能以純粹無知的狀態去欣賞藝術」。

例如,在第一章《藝術的起源》,如果我不讀藝術史,看到這些野牛、野馬和野豬,我最多只能告訴孩子們,看,這是小牛EEE,cow。只有了解了藝術的基本知識,才能知道這是古人,當面對這些兇猛的矯健動物時,我們用礦石來吸引他們,並在我們的腦海中打敗他們。

其實,讀完這一章,我就和小周分享了。儘管他兩歲半,他還是跟著碎碎念畫了一隻只有他能理解的小蟑螂,他說他不怕。

二、為孩子們搭建一個框架,在這個框架裡談論藝術

在文章的開頭,葉公子提到「很多人之所以對西方藝術望而卻步,理由往往是『看不懂』。」是聖經故事在許多西方藝術作品中的表現,因此在欣賞作品之前,只要我們對希臘神話和聖經的結構有一個很好的理解,欣賞作品就會容易得多。這樣,即使有些作品你無法理解,你也可以在理解基礎上中找到源頭並再次欣賞他們。

五一期間,我帶著小周和侄女去一個民俗村玩。在村裡的田野上,許多人用稻草,塑料和其他工具展出。在《西遊記》四位師徒之後,我非常興奮地邀請兩個孩子來看看,多麼有趣的藝術形象啊!

他們兩個都看了一眼,但他們一點也不覺得。對他們來說,只有四樣東西不合拍,他不如小豬佩奇家庭!

就藝術範疇而言,這個稻草人屬於視覺藝術或造型藝術。他們對這種藝術不感興趣,更不了解藝術最終呈現的載體——四師徒。如果我們提前幫助他們建立一個中國傳統神話的藝術框架,或者至少西遊記框架,他們肯定會看到這四個人和我一樣忍俊不禁。這種構造可以用動畫片、圖畫書、故事和其他類似朋友們的方式來完成。在他們構建了西遊記藝術框架之後,他們也會願意通過繪畫或泥塑,甚至可能會假裝孫猴子或豬八戒,以及另一個「行為藝術」來表達他們對故事的理解。

用藝術來啟發孩子不是很難嗎?

三、什麼是藝術?

在高中的時候,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學會了「文藝復興」,但是20多年後,我似乎已經學會了明白背後的真正含義。

古希臘和古羅馬樹立了西方美學的典範,但在長達一千年的中世紀時間裡,這些都被抹去了中世紀藝術形象相似,面容平淡,表情沉悶,沒有任何光環。這是因為在中世紀中,藝術創作的目的僅僅是傳播教義,而僅僅是為宗教服務歐洲藝術註定會死亡。因此「文藝復興」在義大利語中的意思是「重生」:藝術家致力於帶回古希臘和古羅馬自由而壯麗的藝術風格。事實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文藝復興」確實創造了歐洲藝術「重生」,這一時期的藝術不僅煥發出新的光彩,而且誕生了達文西和《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和《大衛》,拉斐爾和聖母雕像,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

(拉斐爾麥當娜)

這也讓我想,我們讓孩子們學習藝術,用藝術來啟迪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更高的分數和榮譽甚至是為了家長的炫耀,最終會抹殺孩子的天賦和興趣。

小周現在才兩歲,他對一切都很感興趣,所以他不專上繪畫課。即便如此,每次約會前,他都會徵求他的意見:你是想畫畫還是出去玩?我只希望在他越來越大,學習或成績的負擔越來越重的時候,我們能堅持這個最初的想法。

西方繪畫突破了如果沒有喬託的宗教限制,注重個人的情感和思想,不會再把注意力轉向人性和自然的美,也不會有隨後的文藝復興。我認為這正是藝術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就像一公子的總結「藝術不是外星人突然丟到地球上的包裹,而是一代代藝術家用自己的作品推動、發展得來的精神產物」。

因此對孩子藝術啟蒙的最大意義在於引導孩子關注自我,關注生活,引導他們表達真情,並為這個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和探索勇氣。

你對對孩子藝術啟蒙了解多少?歡迎分享!

謝謝你的閱讀!我是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的創造者、我也是公務員母親,藝術碩士,健康經理。關注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用繪本解讀藝術啟蒙的密碼,給孩子最高級的審美
    03藝術史或藝術流派類--適合青少年或者成人這類藝術啟蒙類圖畫書站在更宏觀的視角介紹藝術,對人類藝術史發展的來龍去脈按照時間或地域線索分門別類,以淺顯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們娓娓道來,幫助讀者理清藝術發展的前承後繼,而不是像前兩類圖書,
  • 書單|13本精選藝術類繪本,世界大師們給孩子的藝術啟蒙
    噹噹書香節,這幾天我也在給雪球買書,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適合低幼兒童的藝術啟蒙類繪本。《有顏色的藝術:藝術大師給孩子的色彩啟蒙(全4冊)》【法】貝亞特麗斯·豐塔內爾 著適合年齡:3~6歲這套《有顏色的藝術》另闢蹊徑,它以顏色這個角度做為切入點,落腳到名畫上。一套四冊,分別以紅、黃、藍、綠4種顏色為主題。
  • 除了貢布裡希,還有哪些西方藝術史入門書值得一讀
    大致上,東亞、南亞、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地理區域的藝術史,都是依照某個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節點強行分成前後兩章,分別插入歐洲中世紀藝術之後和現代藝術之後。比如日本藝術史,是以鎌倉幕府滅亡的1333年作為劃分節點,這一歷史事件與日本藝術的發展有實質關係嗎?而1333年之前的日本藝術史,跟與之時間上平行的歐洲中世紀藝術史具有任何可比性嗎?
  • 馮雪:藝術檔案與美術博物館的藝術史建構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新博物館理論1 的勃興帶來了對博物館文化身份的挑戰,即宣稱美術博物館――也包括博物館「族群」中的其他成員――並不像通常認為的那樣「中立」,博物館的藏品以及藏品被闡釋的方式既不神聖,也非確定無疑,因為博物館在事實上是一種「社會發明」2,它的藝術史建構方式反映了根植於社會制度中潛在的價值體系,也包含了個體所作的主觀選擇。
  • 《大話西方藝術史》:用新奇有趣藝術故事串起一部西方極簡藝術史
    《大話西方藝術史》的作者意公子獨闢蹊徑,採取講故事的方法,為我們普及西方藝術史,令人稱道。而更吸引人的是這些故事的名字。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足夠有趣又吸引眼球的名字。「畫個圈圈詛咒你」,這是什麼梗?這是介紹藝術起源的故事。
  • 朱青生談藝術教育:大學為什麼需要藝術史?
    所以,作為國際藝術史行業協會主席,筆者致函邱勇校長以感謝其具有象徵意義的舉措,反映了專業界對這個行為的推崇和重視。或者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近年出現高考專業選擇考古或藝術史的一個預兆。 在中文語境中,「藝術」 實際上有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 第一種 「藝術」 概念,是指與 「科學」 相對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動。
  • 當畫家遇見兒童:藝術史中那些著名的小朋友
    兒童形象在西方藝術史中很常見。暫不說聖經主題中的聖嬰和天使,文藝復興以來,許多以現實中的兒童為主角的油畫肖像,給藝術史增添了一股清流。《宮娥》局部委拉斯凱茲 穿白色連衣裙的特蕾莎 105×88釐米 布面油畫 1656年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即便有大師相伴,宮廷嚴苛的生活和被規劃好的人生,卻讓特蕾莎早早嘗到了生活的苦難。
  • 還在用簡筆畫和填色書對孩子藝術啟蒙嗎?90%的家長都做錯了!
    在人生初始,每個小孩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畢卡索。 保護兒童天然的靈感,鼓勵獨特而大膽的想像,激發他們創造出有獨特思想的藝術作品,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到以下幾點: 1.藝術發展到今天,
  • 兩位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搞定孩子的藝術啟蒙問題
    本篇文章將為家長們分享兩位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幫助您搞定孩子的藝術啟蒙問題。 第一套 《柯薇塔異想世界》(全套三冊) 適合0-3歲的兒童,用來感受色彩和感知藝術。
  • 高考藝術史論知識普及,藝術史論詳細介紹。什麼是高考藝術史論
    面對這種問題,到底需要怎麼做,怎麼做?在高考藝術史上,會發生什麼,不會發生什麼。我們都知道,如果它有意義,那麼就必須仔細考慮。我們必須面對一個非常困難的現實,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說,總結一下,就我而言,高考藝術史論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說是非常嚴重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從這個角度來看,鄧拓說了一句哲理性的話,越沒有技巧,越自命不凡。我希望你能很好地理解這個句子。我們都知道,如果它有意義,那麼就必須仔細考慮。
  • 《非洲藝術史》:完整的非洲,完整的非洲藝術
    近日,由浙江師範大學陳鳳姣副教授、潘江龍副教授翻譯的著作《非洲藝術史》出版。這是國內非洲藝術通史譯著,非洲藝術研究的重要著作。《非洲藝術史》是非洲研究協會藝術委員會眾多專家應教學需要研究的結晶。非洲研究協會藝術委員會會員親自捐贈實地照片和歷史照片,為讀者提供豐富的文化語境,帶領讀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非洲藝術。諸多學者通力合作完成的這本書,內容橫跨整個非洲大陸,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還包括馬達加斯加、尼羅河流域和北部非洲,並涵蓋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歷史作品。全書分為5部分,按照非洲藝術的地理和時空順序,詳述整個非洲藝術的歷史。
  • 成都一親子美術館,對兒童藝術啟蒙,展出的作品創意和腦洞大開
    祖國的風光要看,藝術也要跟得上。其實一直認為小孩眼裡的世界是無限可能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也是需要從小被保護並培養的。在成人的世界呆久了,抓住這樣的好機會一定去感受一番充滿童趣的世界。有孩子的家庭也一定帶著小朋友去找找藝術的啟蒙,雖然這是專門給小孩子的兒童藝術展,當然大人們有興趣也是可以去看看。
  • 歷時一年半匠心打造12大主題96堂課,堪比藝術史「百科全書」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藝術?在最具有嘗試欲望和探索精神的年紀,藝術為孩子打開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門。透過這扇大門,孩子可以更加直觀的感受到世界的多彩和生命的豐盛。什麼才是真正的兒童藝術啟蒙?好的藝術啟蒙,能夠開啟孩子心靈之窗,保留孩子寶貴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藝術滋養下長大的孩子,思維不會被禁錮,今後面對學業和工作,總有新鮮的idea冒出來。艾兒思美國幼稚園為T班和PS班量身打造的「基礎美學」課,孩子們收穫的是未來「扛起世界」的能力。
  • 這套書分分鐘搞定你娃藝術啟蒙!
    要知道,藝術啟蒙,對孩子體驗美感,甚至在未來獨立生活中,都能運用到,更別說影響他們的氣質了!所以,從小給孩子一次全面的藝術啟蒙吧,全面而深入,專業地了解,還得靠最專業的藝術啟蒙書,今天就隆重推薦給大家!這套《圖解青少年藝術史》一共有4冊,分別為:1.《和米開朗基羅一起,打開文藝復興的大門》2.
  • 美術研究|藝術史在中國——論中國的藝術觀念
    「藝術史」的概念在中國的發端,是從接受西方藝術史的觀念開始的,但卻以掩蓋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藝術的觀念為代價。今天,我們討論藝術史在中國這個問題,實際上有兩個範疇:其一是研究與西方所不同的、中國的藝術觀念是什麼;其二是討論西方的藝術觀念是如何引入中國而替代中國的藝術觀念的。
  • 豆瓣評分9.8,這檔火了18年的兒童藝術啟蒙節目,點燃孩子的內驅力
    對兒童來說,做任何事都是學習的延伸。很多東西,如果能以「好玩」的方式進行,他們不會有壓力,反而能夠獲得更多。尤其是要讓孩子能夠動起手來,自己嘗試和創造,對拓展孩子的思維,挖掘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有極大的好處。
  • 《大話西方藝術史》:了解30000年西方藝術發展史,這本書就夠了
    也因此,藝術和普通人之間,總是有一段距離。意公子的《大話西方藝術史》,是成功縮短這種距離的產物。瀟涵,人送外號「意公子」,是當下深受大眾喜愛的藝術自媒體「意外藝術」創始人,所著《大話西方藝術史》講述的是新奇有趣的藝術故事。
  • 分享一個兒童英語啟蒙的重要方法:三步訓練法
    01輸入 input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大量的輸入,是英語啟蒙的第一步。不僅僅是學外語,即使是母語啟蒙,幼兒至少要有一年多的大量輸入,才能逐漸明白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3)輸入的方式最後,輸入的方式也決定著兒童英語啟蒙的效率。有父母圖省事,或是因為自己英語基礎不好,每天打開電視,然後就讓孩子一直看英文兒歌視頻,自己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這樣的輸入,註定是無效輸入。常見的輸入方式有三種:聽、讀、看。
  • 英國藝術史留學有什麼學校?(附申請攻略)
    這個專攻藝術史領域的學院有著完整的藝術史教育體系。在資源豐富的倫敦,常年有各類藝術活動舉行,為學生提供活躍的社交活動。體驗倫敦當地著名的畫廊和博物館能讓藝術史的學習更有意義。04、愛丁堡藝術史專業的就業問題是很多藝術學者一直討論的話題,大部分藝術史畢業的人會去從事藝術教育相關行業,或繼續某一專業方向的研究以成為專家,或是撰寫藝術評論,在藝術界摸爬滾打,還有有一部分人則會選擇進入策展和藝術管理行業。
  • 開團 | 法國幼兒園的藝術啟蒙教材,在家就能為孩子開啟藝術之旅.
    同樣,這套《法國藝術啟蒙大書》也是來自法國,並且在法國幼兒園裡就被當做美術課的教程,絕對是純正法國血統的藝術啟蒙。另外,考慮到家長們會有口音的顧慮,出版社專門邀請了有經驗的美國外教為這套書配音。《亨利和瑪奇》的詳細內容可以查看今天的第二條文章。▼下面先來詳細介紹《法國藝術啟蒙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