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禁野令」中的江西果子狸之鄉:從心存僥倖到及時止損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10月的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家住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竹園村的唐九壽喝了口水走出房門,院子裡停放的摩託車輪胎上還粘著前一天下鄉的泥,他戴上紅色頭盔,一腳邁上了摩託車,開往一百公裡外的村莊,挨家挨戶推銷「家禽」。

今年46歲的唐九壽很久沒有如此為生計奔波過了。儘管他是當地貧困戶,妻子沒有工作,膝下還有四個孩子需要撫養,但此前的五年,以養果子狸為生的他,從沒為生活擔憂過。

▲江西萬安原本是「中國果子狸養殖之鄉」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官網發布《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包括竹鼠、果子狸、刺蝟、中華蟾蜍在內的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明確了分類管理範圍,並要求積極引導竹鼠、果子狸、豪豬、狍等有關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

8個月前,有著「中國果子狸養殖之鄉」稱號的江西萬安,就因疫情下的「禁野令」處於尷尬兩難境地,禁養、放生、賠償、轉型……一個個接踵而至的問題讓養殖大戶和貧困戶們措手不及。

八個月過去了,有人轉型做普通家禽養殖,有人還在為重新創業發愁,「禁野」中的他們該何去何從?

【剛擴規模】

「貧困戶能掙這麼多錢不容易」

一隻果子狸,一天只需餵一次,每天的飼養成本約1元錢,以8個月出欄期計算,成本總共只需240元左右。然而這些可長到10至12斤的出欄果子狸,每斤市場價格可達120至160元左右,按10斤算,賣出一隻果子狸的純利潤約1000元。

早年間,萬安縣政府以及上百家農戶,正是看中了果子狸養殖產業勞動強度小、產業效益高、養殖技術比較簡單、生產周期較短的多項優勢,由萬安縣百嘉鎮的果子狸養殖合作社牽頭,帶領當地村民特別是貧困戶,大力發展該產業,農戶養好的果子狸再由合作社收購,價格達到200元每公斤。

唐九壽就是該合作社成員之一。2015年,在政府扶持下,唐九壽得到一組政府發放的果子狸種苗,一公兩母。隨後政府組織貧困戶到果子狸基地實地參觀,讓他進一步了解基地的實力和果子狸的養殖方法,第二年,他又買了六隻,直到現在他已經有了二十餘只果子狸。

▲原本的狸舍

養殖是門學問。果子狸為毛皮動物,怕高溫、高溼,要保持狸舍乾燥、清潔,通風良好,以減少疾病的發生。果子狸對飼養及飼餵方式有固定的習慣,也不能隨便更換日糧成分、餵飼時間和飼餵方法。

起初,很多村民因為是第一次接觸果子狸,不夠上心,然而,果子狸屬雜食性動物,在餵養方面有講究,如果一次餵得多了,它會腹瀉,不少人種苗拿回去沒多久就死掉了。唐九壽自幼喜歡小動物,所以對果子狸十分有耐心,他嚴格按照培訓上要求的日糧搭配,泡發膨化飼料,每天規律地定量飼喂,一天一頓,很快便上手。

「特別是在產仔期間,如果驚擾到果子狸,它會咬死自己的幼仔甚至吞食,但是母狸分娩後飼餵肉、魚的比例應增加,每日可增到3兩,水果可增至4兩,有時候還要餵牛乳,我都是傍晚悄悄地去加飼料。」唐九壽說道。

去年,唐九壽下定決心,擴建了規模,在院子裡修了三棟養殖場舍,每棟30間,其中兩棟裡的九十幾隻是政府交由代養,他參與分紅。

▲唐九壽家原本的三間果子狸場舍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果子狸是夜行動物,為滿足其夜間活動的需要,果子狸的場舍較寬散,用紅磚砌成,中間留有一條寬約1米的走廊,兩側各有15間場舍,每間佔地面積約兩平米,四周及門窗均用鐵絲網圍成,場舍中間橫著一條直徑約20cm的木樁,以供果子狸自由攀爬和睡覺。

「今年擴了規模,按計劃可以賣40多隻,減去日常消耗,純利潤3萬元左右,對我們貧困戶來說,能靠自己掙到這麼多錢,很不容易了。」唐九壽說到這有些激動,他望了眼如今被鴨、兔佔據的場舍,低下了頭。

【「禁野令」之下】

「從心存僥倖到及時止損」

所有計劃都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戛然而止。

疫情剛出現時,專家說病毒很有可能來自野生動物,唐九壽的心「咯噔」一下。去場舍轉了一圈,看著上百隻果子狸,他心裡琢磨,本想靠它們為四個孩子攢點學費,到頭來賣不出去可怎麼辦?

很快,「禁野令「出爐。2月24日,全國人大表決並通過了「禁野」決定,明確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動物,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

5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公布了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果子狸未能「倖免」,它沒有被列入目錄之中,便不能食用。這個消息,讓江西萬安的養殖戶們陷入茫然焦慮之中。

▲2014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江西省萬安縣「中國果子狸養殖之鄉」稱號

一開始,很多養殖戶抱著僥倖心理,相信會有一個折中的辦法來收回成本。「上百家農戶都以養果子狸為生,一刀切的做法會讓我們過得很艱難,而且這麼多隻果子狸要怎麼處理呢?」家住高陂鎮某村莊的農戶王大哥說道。於是,他們在惴惴不安的同時,仍咬牙堅持每天按時餵飼料,期望在政策下來前能夠賣掉一批。

可隨著時間越拖越久,每天的飼料錢讓他們開始吃不消。「雖然果子狸吃的是膨化飼料,每隻每天的飼料費大約1塊錢,但我家上百隻,一個月也要花費上千塊。我們接到通知也不能殺了或者放生,實在是養不起了。」慢慢地,王大哥每天只餵少量甚至不餵飼料,有時雜著豬飼料,以此節約成本,想著「及時止損」。

同樣備受煎熬的,還有當地政府部門。「從2月到5月的三個多月時間裡,養殖戶和合作社三天兩頭給我們打電話,問我們怎麼辦,我們也著急,覺得很可惜,畢竟是我們的扶貧項目,但是這關乎疫情,我們儘量安撫他們的情緒,也建議他們適當想想轉型的出路。」當地林業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紅星新聞記者從萬安縣林業局獲悉,按照相關規定,今年5月底,萬安縣組織林業、財政、公安等相關部門及相關鄉鎮,對全縣納入本次處置的野生動物——眼鏡蛇、王錦蛇、滑鼠蛇、果子狸、竹鼠、豪豬、藍孔雀、灰雁等8類物種進行了確認。經精準摸底排查,全縣蛇類存欄50303.5斤(約5萬條);其他物種存欄13842隻,其中果子狸存欄11875隻,竹鼠存欄1738隻,豪豬存欄207隻,藍孔雀存欄16隻,灰雁存欄6隻,涉及農戶、企業、合作社共76戶(其中貧困戶32戶),分布在全縣16個鄉鎮。

隨後當地根據省林業局提出的處置意見,6月下旬至7月底對野生動物全部進行了分類處置。其中對果子狸的處置,一是科學放歸自然,包括果子狸1500隻;二是無害化處理,包括果子狸6075隻;三是轉為非食用,將3000隻果子狸外發至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生輝養殖場做鱷魚飼料,將少量果子狸轉作種源。

【轉型困局】

「從頭開始,可能還得花上10年」

唐九壽原本養著的那一百多隻果子狸,是在7月底被處理的。

看著上躥下跳的果子狸被一筐一筐裝進貨車,唐九壽有些無奈,「我們這邊補償費用很高了,每隻1650元,但是我家裡比較窮,眼看以後就不能靠這個多賺一點錢了,就心裡比較難受,有落差。」從果子狸被運走那天起,唐九壽常常在空空的場舍裡打轉。

▲唐九壽家的場舍一度空置,牆角結滿了蜘蛛網

隨後,政府和基地聯繫了很多農戶,通知大家轉型是一定的,但是如何轉型每家農戶的情況不同,還有待商榷。

萬安縣境內地形以中低山、丘陵為主,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又因這裡溫和多雨,光照充足,有利於發展亞熱帶農業生產,再過幾天,漫山遍野種植的臍橙就成熟了。

萬安縣農業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禁食令」出臺後,為幫助養殖戶轉型轉產,一是鼓勵養殖戶發展油茶、果樹等種植業,發展其它養殖業、加工業以及就近或外出務工,縣財政予以一定的獎補;二是縣林業局、農業農村局、勞動就業局以及有關鄉鎮組織各類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三是給予養殖戶信貸支持,最大限度支持養殖戶轉產。

「都說讓我轉型,但迷茫的是該如何轉型。」黃先生是本地人,成年後,他選擇在外務工,十年後返回家鄉,投身到果子狸養殖業,在買種苗上花了30多萬,修建場舍等基礎設施花了60萬,到去年年底共養了400多隻果子狸,如果沒有意外,今年大概可以產出6、700隻。

「當時鼓勵我們幹這個,而且基地技術成熟,還有市場,我就回來了,當時就是一頭扎進去,認定了就放手去做,如果不是疫情,今年我們的純利潤在30到40萬。現在雖然賠償了80多萬,我還完貸款,還有10萬的債。」黃先生說。

果子狸被處理後,黃先生考慮過養殖家禽,比如雞鴨鵝,但是他認為轉型成本太大。「果子狸的場舍是為它們打造的,每個房間很小,但是雞鴨鵝是開放式飼養,場地不夠大,這個廠房養豬也養不了,門是木門,兩百斤的豬撞一下就倒了,如果改造廠房,挖掘機進不了,請人工去敲又是一筆大開支。」

▲當地一些果子狸養殖戶已經轉型改養雞等家禽

但是真正讓黃先生下不了決心的,是普通家禽的收益遠低於果子狸,「鴨子3塊錢一斤,果子狸120一斤,就算同樣的成本,鴨子有時候因為市場要降價,說不定還要虧本。」

黃先生坦言,除了果子狸,他們手上沒有其他技術,脫離市場也6、7年了,穩定的家庭生活已讓他無法如十年前隻身一人外出打工,所以他還是希望能在家鄉自主創業,只是還沒找到機會,「我也想轉型,但是我還沒有找到機會,該做什麼產業呢?又比如資金方面,我還欠銀行的錢,我不能又借了錢去創業,所以希望能有一些優惠政策。」

黃先生認識的另一位養殖戶則表示,他養殖果子狸10年,為此付出的心血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果子狸是爬行動物,且在晚上更活躍,我們在建場舍時要求內牆要對平,外牆也要對平,稍有傾斜,果子狸便容易爬出來,我們在防逃措施這塊兒下了功夫,但是這些沒人看得到,我們的心血又該如何賠償呢?」他表示,轉型也不是口頭說說就能辦到的,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辦到的,「就像我做了十年才有了成果,再從頭開始可能還要花上十年。」

【尋求出路】

「總要走出來的,生活還得繼續」

「鴨子有多少只?雞呢?」晚上7點多,當地最大的果子狸合作社的合伙人郭先生坐在辦公室裡,一手拿著電話,一手翻著報表,辦公室外一輛貨車裝滿了家禽,正準備發往外地。

▲郭先生的果子狸養殖基地現在已改為養雞場

作為當地果子狸養殖業的帶頭合作社,他合夥的養殖合作社連續10年被省林業廳評為「江西省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稱號。突然的轉型,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我們現在的生活作息完全顛倒了,之前果子狸很好養,不用操什麼心,但是現在養雞要晚上抓,還得立即裝運送貨,有時候加班到凌晨1點。」

郭先生稱,「禁野令」下來後,許多養殖戶們在情感上無法接受,但是對政策是理解的,「生活還得繼續,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做好,只是時間問題,兩三個月前我們商量開始做家禽類養殖,也帶著之前跟著我們的貧困戶一起,我給他們最低價,他們進行二次銷售。目前才剛起步,這個產業雖然很普通,我們希望能通過努力做出一套家禽養殖的標準,在管理和價格上面佔領優勢。「

在養殖基地內,紅星新聞記者在一個公告牌上看到,有111名貧困戶對該基地的果子狸入股認養。記者了解到,該合作社通過發展「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經營模式,在海南成立了海源野生動物經營有限公司,對養殖戶出產的果子狸實行統一捆綁銷售,讓養殖戶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在他的帶動下,合作社現發展社員五百餘戶,部分貧困戶沒有條件養殖,可在果子狸基地進行入股認養。

▲養殖基地的一個公告牌上,列有111名對該基地果子狸入股認養的貧困戶

紅星新聞記者從萬安縣林業局獲悉,4月上旬,貧困戶養殖的果子狸全部交由當地村級基地接收飼養,對入股果子狸養殖企業的進行退股和分紅結算,及時為貧困戶止損。對貧困家庭養殖戶,縣委、縣政府要求有關鄉鎮根據養殖戶實際情況和意願,逐戶制定轉型措施,明確幫扶幹部為轉型責任人,對種植油茶等經濟林、養殖家禽家畜的養殖戶,縣財政予以獎補,戶均發放獎補資金1300多元。另外對在果子狸基地進行入股認養的部分貧困戶,將其投入的5000元轉入到村集體經濟,籤訂6年協議,每年固定分紅1000元。

此外,為了防止貧困家庭因野生動物退養返貧,4月中旬,萬安縣財政先行安排資金63.84萬元,對自養果子狸的22戶貧困戶按1200元/只的標準發放到戶,同時安排資金51.8萬元,對114戶利益聯結貧困戶的入股及分紅資金予以結算。6月4日,江西省出臺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扶持指導價格後,全縣野生動物養殖戶扶持資金共計2398.87萬元,其中省級財政補助763萬元、市級財政補助490.76萬元,縣級承擔1145.11萬元。

「另外江西省出臺的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扶持指導價格,綜合考慮養殖戶人工繁育野生動物成本、設施設備投入、養殖模式、處置費用等因素,普遍高於去年的市場價,基本上解決了養殖戶之前擔心收不回成本和無力還債等問題。「萬安縣林業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農戶基本都有田地、家禽等多種產業,此次轉型「對生活不會造成負擔」。

「禁野令」後,唐九壽開始養雞、兔,在後山種植臍橙。10月初,他又回到了合作社,以最低價買入家禽,再向百公裡以外的寶山鄉、澗田鄉與武術鄉村民銷售。他說以前的果子狸售賣靠市場,現在的雞鴨鵝靠人脈,購買的農戶基本只買一兩隻,但唐九壽每斤可以賺2元的差價,一天能賣百來斤。

▲如今,唐九壽的果子狸場舍部分用作兔舍

「現在一天比做小工掙得多,之後我再跑到更遠的地方去賣,過去的事就不想了,總要走出來的,生活還得繼續。」唐九壽和摩託車轉眼消失在竹園村小路的盡頭。

紅星新聞記者 羅丹妮 江西萬安攝影報導

編輯 李彬彬

相關焦點

  • 果子狸養殖戶起訴北大教授,「禁野令」造成的損失要讓他人買單?
    果子狸在疫情中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關于禁食野生動物的討論也經久不息。「禁野令」的出臺讓一些果子狸養殖戶蒙受損失,於是他們開始了「反擊」。 近日,江西萬安縣一家果子狸養殖戶將北大教授呂植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對方所謂「人工馴養繁殖野生動物行業監管不力」「容易出現貿易洗白」等言論對行業聲譽造成嚴重損害。 那麼,馴養的果子狸被「一刀切」合適嗎?養殖戶的損失應該由誰買單?
  • 「禁野令」後探訪果子狸養殖戶,200多隻果子狸籠中待命
    3月14日,在該農場,韓家文告訴記者,一批母狸即將進入受孕產仔期,若沒有這次疫情,農場果子狸數量年內會增殖約1000隻。同時,他的果子狸基地也在籌劃中。「基地如果建好,今年就能投入運營,效益會很好。」但如今,不但這個養殖基地「藍圖」要擱淺,就連要不要給母狸產仔,他都拿不定主意。即便如此,韓家文還是表示會支持政府的決定,但同樣希望能有完善的補貼機制,幫他們養殖戶日後成功轉型渡過難關,打好基礎。
  • 最嚴禁野令出臺,不讓養也不讓賣,疫情下的果子狸養殖戶何去何從
    養殖300多隻果子狸不能賣,最嚴「禁野令」出臺後,疫情下的果子狸養殖:不讓養也不能賣。3月16日,安徽肥西,韓先生養了300多隻果子狸,疫情前可正常銷售。最嚴「禁野令」出臺後,果子狸不能賣,待產的母果子狸產仔量預計到年底達一千隻。
  • 江西數千隻圈養果子狸放歸自然,網友:養殖的放生會破壞生態平衡
    在江西宜春的一名野生動物養殖戶,就作出了表帥,把自己圈養的數千隻果子狸放歸野外。在今年的2月,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出臺各地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此決定出臺後,有小部分野生動物養殖戶,肯定會有些經濟損失。自己養殖的野生動物不能買賣,不能賣一直養著,那麼養殖的成本每天都要支出,長久下去養殖戶肯定挺不住。
  • 歷史悠久的花面狸,為何又被稱為果子狸?
    早期人們會根據花面狸面部斑紋的特徵差異將花面狸屬劃分3種,但實際上這些類群的面部斑紋的差異很大[1]。花面狸為靈貓科果子狸屬,廣泛分布於亞洲南部各國,在我國可見於長江流域以及江南各個省區,往北可達到北京和山西大同,是靈貓科動物分布最北的一種,由於它的臉具有清晰的白紋,與黑色形成明顯的反差,黑白相稱。
  • 江西養殖戶放歸五百隻果子狸,專家:需進行長期生態監測
    王義華養殖的果子狸。受訪者供圖放歸果子狸未經過野化訓練6月3日,銅鼓縣港口鄉政府一負責外宣的工作人員介紹,養殖戶放歸果子狸,具有相關的政策背景。放歸的養殖果子狸此前並未經過任何野外訓練,「但是相關部門評估了它們的野外生存能力,之後才放歸的。」據其介紹,之後,合作社養殖的多隻果子狸,均將按計劃分批次、分地點科學放歸,不符合放歸條件的,作無害化處理。港口鄉英朝村果子狸養殖合作社的養殖場。
  • 【科普】什麼是果子狸?
    麝香貓最出名的是它們在生產麝香咖啡中扮演的角色,在印度尼西亞被稱為貓屎咖啡,在菲律賓被稱為貓屎咖啡。這個名字有點誤導人,因為它指的是一種實際上不是貓的動物,而與貓鼬關係更密切。然而,它的外表更像一隻貓。
  • 明確養殖詳細目錄,也是脫貧攻堅應有之舉
    比如,在廣西靈山縣,有約8000戶農戶養蛇,之前這些農戶90%都是貧困戶,通過養蛇陸續脫貧了;在江西萬安縣,以養殖果子狸聞名,許多人通過養殖果子狸成功脫貧。該禁的必須依法禁,但對於依靠野生動物養殖業生活的人來說,哪些不能養哪些還可以養、不從事野生動物養殖要靠什麼生活,無疑是天大的問題。
  • 森林公安放生一果子狸
    經確認,該動物為果子狸,是一種珍貴的野生動物,體色為黃灰褐色,身體略胖,頸部粗短,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果子狸已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Ⅲ。經觀察發現,該果子狸並無受傷跡象,於是,縣森林公安將其放歸自然。  當前,全縣保護野生動物的氛圍濃厚,群眾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縣森林公安提醒,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 男子太閒上山捕食2隻果子狸 頂風作案還有這些人
    貴州男子捕殺食用果子狸被查處近日,貴州省畢節市公安局七星關分局團結派出所查處一起偷獵並食用野生動物果子狸的案件。經調查,疫情期間,閒在家無事可做的胡某想用自己做好的捕獵器去山上打點「野味」換個口味。其將捕獵器安裝在後山的樹林中,通過非法手段捕獲了兩隻野生動物果子狸,隨後自行宰殺食用。當民警訓誡其捕殺野生動物屬於違法行為且極易傳染病毒時,胡某表示十分愧疚和後悔。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果子狸。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公安局七星關分局。
  • 史上最嚴「禁墅令」下,東莞別墅成珍稀產品?
    ▎政策分析丨By:世聯評估「禁墅令」出臺背景21世紀初,中國的耕地面積僅剩18億餘畝,守住這條紅線,是國土部的重要職責。而別墅戶均用地量太大,必須嚴格控制。禁墅令的執行,將直接從土地源頭切斷別墅供應。此次東莞市發布的「禁墅令」堪稱史上最嚴「禁墅令」,因為它是第一個在規劃設計環節對「禁墅」作出細節規定的城市。
  • 給依規退出的養殖者補償,為全面禁「野」消阻力
    ▲圖片來自湖南省政府官網「禁野令」發布後,那些在養野生動物該怎麼處理,成了很多養殖戶關心的話題。而最近湖南發布的首個省級野生動物養殖退出方案,就給出了答案。疫情洶湧,讓社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此一「疫」,全面禁「野」已成社會共識。但養殖野生動物產業涉及很多人的生計和權益,「全面禁野」的確很有必要,但與此同時,也必須在法律框架下兼顧各方利益,作出合理統籌安排。此次湖南省野生動物養殖退出方案,就給出了一個可行路徑。
  • 「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兒童刊物稱果子狸可吃?武大出版社回應
    >存在可以吃野味的不當表述「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脂肪是化妝品生產中難得的高級原料,可以醫治燙傷,皮毛可做皮手套,尾毛和針毛可製成毛筆和畫筆……」面對質疑,昨天下午武漢大學出版社回應稱,已第一時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其他相關事宜正在繼續調查處理中。
  • 果子狸的肉能吃,到底刺激了誰的神經
    近日,有網友指出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存在關於果子狸的不當表述。一時間,媒體和網友們紛紛指責武漢大學出版社怎麼能在給孩子們看的科普讀物書,充斥著這類低俗的內容。11日,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回應稱「我們關注到有網友指出,我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存在著關於果子狸的不當表述。
  • 少兒百科把果子狸當食材介紹,荒唐!
    近日,有網友發現,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存在關於果子狸的不當表述。這部少兒百科性質的圖書,竟然荒唐地寫道:「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稀有『山珍』。」這種低級的錯誤,這部書招來了大量批評,而果子狸作為SARS病毒中間宿主的身份,更讓公眾對此十分敏感而不滿。2月11日,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回應稱,已第一時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此時此刻,我們正在面對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便很可能是有人濫吃野味造成的惡果。為此,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拒食野味理應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 果子狸是珍稀動物,此兒童讀物卻說:珍貴可食用,網友:有點意外
    中國是一個美食之國,這裡盛產多種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要是有這種東西,中國人都能做出來。但是也不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吃的,近年來中國法律不斷完善也越來越重視保護這些珍稀動物不受人類之口。這可不是危言聳聽,比如令世界印象最深的2003年非典,這起源就是吃果子狸引起,因為果子狸感染了蝙蝠上的SARS病毒,從而攜帶病毒被人類吃下去引發非典。還有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不也是吃野生動物吃出來的嗎?無論是昔日的非典還是今日的新型冠狀病毒它們都不是故意來找人類的,而是我們人類主動去找它們的。因此野生動物不可亂吃,人類要管住自己的嘴。
  • 武漢大學錯將浣熊當成果子狸?
    有網友發文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動物小百科》中,存在可以吃野味的不當表述,該書曾在2017年5月再次印刷。面對質疑,2月11日下午,武漢大學出版社回應稱,其出版的《動物小百科》中存在著關於果子狸的不當表述,已第一時間通知全國各銷售網點全面下架該書,其他相關事宜正在繼續調查處理中。購書平臺搜索顯示,目前書籍已下架。但是,網友們都注意到了一件事,這書上的圖片看上去怎麼這麼不像果子狸啊!是武漢大學弄錯了嗎?
  • 縣區|冷水灘: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果子狸被解救放生
    楊村甸鄉政府立即通知林業局、派出所工作人員一起趕到現場,確認是一隻受傷的果子狸,林業局工作人員仔細察看後,只是受了點小傷,立即進行了簡單包紮,待果子狸好轉後進行了放生。「目前我國發生了新冠肺炎,我從電視上和政府的宣傳中了解到新冠肺炎是由於食用野生動物引起的,國家規定現在禁止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所以我通知你們過來進行處理。」伍某說道。
  • 電商平臺還在公然售賣野味 涉及果子狸等高危動物監管部門提醒不要...
    不過記者注意到,電商平臺已經開始採取禁售野味的手段。今天上午,記者在淘寶上搜索果子狸、黃麂子、肉獾、獐子等野生動物的名字,均已搜索不到結果。在搜索「穿山甲」時,搜索結果頁面跳出「守護地球阿里在行動「的環保頁面。現象果子狸獾子肉等公開售賣「此時此刻的淘寶。」
  • 寧海縣森林公安救助一隻國家保護動物果子狸
    經確認,該動物為果子狸,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經觀察發現該果子狸並無受傷跡象,目前寧海縣森林公安局已將其放歸自然。寧海縣森林公安提醒,如遇到野生動物闖入生活區域,不要驚慌,以防驚嚇野生動物,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請大家立即報警,保護好自身安全。同時,任何擅自獵捕野生動物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非法獵捕、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