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菩薩立像
飛鳥時代
木造、彩色
像高93.7cm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這是飛鳥時代、7世紀日本佛像雕刻黎明期的珍貴作品。從正面看,衣服左右對稱地展開。頭很大,從側面看的話,會被身體非常薄而吃驚。這些都可以說是從中國引進朝鮮半島流行的飛鳥時代的佛像的特徵吧。從同一時期製作的金銅佛中類推的話,頭上會有像冠一樣大的裝飾。
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衣褶上有青黑色的綠藍色,耳朵到脖子上有金色的漆箔。在製作的時候,身體被金箔覆蓋,衣服被塗上了鮮豔的顏色。可能和現在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
話說回來,這尊佛像是木製的。現存的飛鳥時代的佛像大部分都是銅製的,是非常稀少的例子。使用的是樟樹。
自古以來,作為靈木被信仰的樟樹的一種木材雕刻出來,從左右展開的衣服和腰圍交叉的裝飾品等,可以認為模仿了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銅佛。相對於大腦袋,將身體表現得極薄也是古代銅佛的特徵。
中國和朝鮮半島很少有使用樟木製作的佛像,但在日本,直到奈良時代為止都是用樟木製作的佛像。長得非常大的樟樹,作為神宿的聖樹成為信仰的對象。這尊佛像是將樹木本身的神聖性表現為佛像的形狀的嗎?
在佛教傳入初期的時候,日本人是如何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想像,都可以在這件作品中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