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造型奇特的飛鳥時代木雕菩薩立像

2020-12-22 旃檀佛藝
木雕菩薩立像

飛鳥時代

木造、彩色

像高93.7cm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這是飛鳥時代、7世紀日本佛像雕刻黎明期的珍貴作品。從正面看,衣服左右對稱地展開。頭很大,從側面看的話,會被身體非常薄而吃驚。這些都可以說是從中國引進朝鮮半島流行的飛鳥時代的佛像的特徵吧。從同一時期製作的金銅佛中類推的話,頭上會有像冠一樣大的裝飾。

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衣褶上有青黑色的綠藍色,耳朵到脖子上有金色的漆箔。在製作的時候,身體被金箔覆蓋,衣服被塗上了鮮豔的顏色。可能和現在的印象有很大的不同。

話說回來,這尊佛像是木製的。現存的飛鳥時代的佛像大部分都是銅製的,是非常稀少的例子。使用的是樟樹。

自古以來,作為靈木被信仰的樟樹的一種木材雕刻出來,從左右展開的衣服和腰圍交叉的裝飾品等,可以認為模仿了中國和朝鮮半島的銅佛。相對於大腦袋,將身體表現得極薄也是古代銅佛的特徵。

中國和朝鮮半島很少有使用樟木製作的佛像,但在日本,直到奈良時代為止都是用樟木製作的佛像。長得非常大的樟樹,作為神宿的聖樹成為信仰的對象。這尊佛像是將樹木本身的神聖性表現為佛像的形狀的嗎?

在佛教傳入初期的時候,日本人是如何接受的,各種各樣的想像,都可以在這件作品中展開。

相關焦點

  • 飛鳥時代銅鍍金:菩薩立像
    飛鳥時代 7世紀重要文化財銅製鍍金像高38.0 cm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頭髮紮起宛如頭巾、僅裝飾在正面的髮結式頭飾、下擺翻起的裙,菩薩像的這些特點令人聯想起印度風俗。菩薩像的面容和姿態、天衣及衣裙的穿法、前端帶有稜角的臺座蓮瓣形狀等,都與法隆寺相傳的錘鍱佛像中的阿彌陀三尊及比丘像(例如N-198)的侍從菩薩像具有相同之處。本體及臺座為分別鑄造。本體部分包括雙腳下造出的榫採用一次鑄成,頭部到裙擺的內部為中空,裙擺底面的雙腳之間向外開口。銅層厚度較薄且整體厚度基本均勻。從頭頂至腹部的內部殘留有鐵芯。
  • 法相莊嚴:品中國古代木雕佛像之美
    在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東晉名士戴逵曾耗時3年,為會稽山(今浙江紹興)靈寶寺以整棵樹雕成一尊一丈六尺的木無量壽佛像。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存較大的木雕佛像為河北承德普寧寺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通高27.21米,也是世界上較大的金漆木雕佛像。
  • 現存最古老的木雕彩繪五尊伽藍聖眾神像
    十三世紀 鎌倉時代木雕 彩繪 鑲嵌玉眼 三尊坐像分別高:97.5 cm 98.6 cm 94.7cm 二尊立像分別高:132.2 cm 129.5 cm 日本神奈川臨濟宗建長寺珍藏 日本建長寺全稱為建長興國禪寺,是鎌倉幕府第五代攝政者北條時賴於1253年為從中國邀請來的南宋高僧蘭溪道隆而建。
  • 合金鏨花蓮花手觀世音菩薩立像
    合金鏨花蓮花手觀世音菩薩立像 蓮花手觀世音菩薩一面雙臂,頭戴三葉冠,螺發高髻,束髮繒帶呈兩小扇面形,裝飾於耳邊。此尊造像從工藝和風格上考證,具有典型的克什米爾造像特點。據《大譯師仁欽桑布傳記》記載: 「為了報答慈父之恩,大譯師攜帶二十兩黃金前往克什米爾專為父親的圓寂定製與慈父身材等同的觀世音菩薩立像。畢後,在克什米爾大班智達夏達噶熱瓦彌進行加持後運回阿里,供奉於寺廟」。從史料得知,此尊佛像鑄造於11世紀,具有一定的學術、藝術價值,是一件工藝精湛的上乘之作。
  • 飛鳥時代金銅釋迦太子像
    飛鳥時代誕生釋迦佛立像材質:銅造、鍍金規格:総高11.5,像高8.3,髪際高7.6所蔵者 東京國立博物館這尊小巧可愛的佛像,表現了釋迦佛誕生時候的場景,天真無邪的相貌和自然的軀體的表現是7世紀末金銅佛的特徵。據說釋迦佛從母親摩耶夫人的右脅出生後,馬上走了7步,腳底下開著蓮花。然後指著天地,高喊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為了拯救這個世界上所有人而發出的宣言。
  • 13尊超絕國寶|日本藥師佛鑑賞指南
    (圖中的金色背光為後世所加)該佛像在追求佛的理想形態中,注入了寫實主義色彩,豐滿的造型和安穩的面相令人感到親切,雖然使用金屬材質製成,但身上的衣服呈現出極度的輕盈感,堪稱奈良時代前期(白鳳時代)的佛像代表作。
  • 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但不在雍和宮
    普寧寺的主殿是大乘之閣,建築宏偉,結構奇特。前面六層,後面四層,逐層向內收進,最上面是眾星捧月造型的五個銅鎏金寶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佛像立於雕刻精美的蓮花寶座上,體型高大,比例勻稱,他身披瓔珞,手腕和胸前的各種裝飾繁複細膩,頭頂上還有一尊高為1.53米的無量光佛,但遊客站在木雕菩薩腳下卻根本看不到。
  • 透過這尊鎌倉時代的木雕佛像,我們看到日本的匠人精神
    漆金木雕阿彌陀佛接引像創作年代:1269年材質:柏木、漆、金箔、顏料、水晶鑲嵌高度:94.6釐米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這尊華美的阿彌陀佛像雙手結下品上生印,以站立的姿態正在迎接即將往生極樂淨土的眾生。從這尊佛像的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鎌倉時代的造像雖然也如奈良時代一樣繼承了中國唐代造像的樣式,但已經明顯的形成了日本造像的風格。比如身材略顯單薄、溫和少曲線的身段、平穩的衣服紋路;而造像細節豐富,表面的裝飾花紋盡顯工藝的極致。在佛像開臉的處理上則更加顯示出大和風的變化,唐式的佛面更強調立體感,五官也比較大氣開張;而日本化的佛面更像日本人的面孔了,臉型圓而扁平,五官顯得細小而緊湊。
  •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飛鳥時代觀音菩薩立像
    飛鳥時代 7世紀銅製鑄造鍍金像高23.1 cm東京國立博物館菩薩像包括本體及雙足下的榫在內為實芯一次鑄成。頭部、腰部及腹部等部位可見較大鑄造氣孔。像表面多處已剝露出底色,鍍金極少,僅發現天衣前端等部位施有鍍金,色彩狀況無法辨認。
  • 「每日文物鑑賞」慈航之寶——金觀音菩薩立像
    南京博物院藏品中有一部分來自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另一部分來自建國後的考古發掘徵集、收購、捐贈、接收及交換藏品的年代從舊石器時代直至當代金觀音菩薩立像金觀音菩薩立像通高88釐米用41斤純金打造而成上面還點綴了不少珍珠和寶石
  • 這尊唐代木雕十一面觀音像,精美至極,可惜不在中國
    這是一尊極為精美傳神的七世紀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觀音菩薩立像。此為傳入日本的中國制檀木像先例之一,相傳源於多武峰。
  • 寺院大雄寶殿中,各種3尊佛菩薩像的組合,90%的人分不清或混淆!
    在大雄寶殿中,有各種3尊佛菩薩像的組合,很多初信佛的佛教徒都不清楚具體含義,更別提旅遊參觀的朋友們了,經常分不清楚或混淆,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詳細說一下。01佛祖和二弟子很多寺院的大雄寶殿一進來,在釋迦牟尼佛像旁塑有兩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這是佛的兩位弟子
  • 日本飛鳥時代的佛寺布局 | 一帶一路佛教藝術展專題
    期間,筆者多次前往奈良縣的明日香村、橿原市、斑鳩町,大阪府的天王寺區、羽曳野市等地,探尋日本飛鳥時代佛寺遺址,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  飛鳥時代(588-710),是日本全面學習大陸文化的時代,也是佛教在日本迅速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的日本佛教寺院,帶有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和朝鮮三國時代(百濟、新羅、高句麗)的深刻烙印。
  • 「千手千眼」造型,不一定就是觀世音菩薩
    具足一千隻手臂的觀世音菩薩造像提到「千手千眼」,大家自然會想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誠然,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示現化身最多的菩薩之一,在顯密二宗裡,都有千手千眼的造型。另外據說陝西藍田水陸庵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是這種具足造型,其他地方是否有還有具足一千隻手臂的造型,尚不得知。
  • 世界最大木雕千手觀音
    普寧寺大乘之閣的千手觀音,是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這尊佛像高27.21米。其中須彌底座高為1.22米。須彌底座上蓮花底座至無量光佛頂部高度為22.29米,底下3.7米。大佛腰圍15米,重量為110噸,僅頭部重就達5.4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載入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