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勞動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5日在平壤開幕,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致開幕詞。預計會議將持續幾天。分析人士認為,新的國家經濟發展5年計劃、勞動黨領導層變動,以及對美政策表述,將成為會議的最大看點。
遠未達標
當天,金正恩身著黑色西裝,佩戴祖父和父親像章出席大會。陪同參會的包括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崔龍海、內閣總理金德勳,以及金正恩的妹妹、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部長金與正等官員。
韓聯社稱,勞動黨政治局委員、勞動黨中央領導機關成員250人、各組織代表4750人與會,2000人旁聽會議。朝中社圖片顯示,與會者未佩戴口罩,也未隔位就坐,這與最近其他一些公開活動有所不同。
金正恩在開幕詞中坦承,國家經濟發展5年計劃(2016—2020)已全面結束,但大部分目標遠未達成,自己吸取了「痛苦的教訓」。他強調,必須從主觀方面尋找原因,如果放任不管就會成為更大的阻礙和絆腳石。
在致辭中,金正恩稱讚黨員們「始終保持了安定的防疫形勢」「在全球公共衛生危機面前毅然克服了困難」。他還提到,朝鮮大力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在全國各地新建2萬餘處住宅。此外,金正恩還就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工作做總結報告。
朝鮮勞動黨成立於1945年10月,此前已召開過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於2016年5月召開,是勞動黨時隔36年召開全國代表大會。韓國國家戰略研究所專家申範澈認為,朝鮮八大按時召開,表明金正恩正在尋求政權穩定和黨內政治生活正常化。
再次發力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鳴認為,新的國家經濟發展5年計劃、勞動黨領導層變動,以及對美政策表述,將成為本次會議最大看點。
具體而言,在經濟發展方面,受制於主客觀因素,朝鮮前一個5年計劃沒有完成。劉鳴認為,客觀因素在於朝鮮受到國際制裁、新冠疫情衝擊以及自然災害影響。
至於主觀因素,劉鳴認為,主要表現為朝鮮國內體制沒有理順——雖然想改革,也提出了具體計劃,但5年來主要集中於微觀層面調整(包括調動企業工廠積極性,實行刺激計劃,鼓勵自由市場經濟活動等),沒有做到全面放開。再加上效率低,積弊多,僅憑微觀改革和領導人意志,難以衝破結構性束縛。
劉鳴認為,下一步朝鮮有望制定更詳盡的規劃,預計將在開發區等領域多下工夫。「朝鮮建了20多個不同類型的開發區,但效果不彰。下一個5年可能對中朝邊界和沿海地區的開發區加大投入,力爭在疫情緩解後,能夠在對中國、韓國、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的開放合作中取得收穫,提振朝鮮的旅遊、外貿和勞務輸出。」
韓國慶南大學朝鮮問題專家林乙川說,「金正恩正痛苦地意識到朝鮮社會內部的問題,他在講話中說官員已被派往全國各地,真誠地傾聽基層黨員、農民和工人的聲音。這表明金正恩願意理解草根階層的情緒,並制定一個更現實有效的解決方案。」
鞏固權威
外界關注的另一大問題是:勞動黨領導層是否會出現變動。
國際朝鮮問題研究所專家安江日認為,會議反映「迫切需要內部團結」,鞏固政權權威。有分析人士注意到,金與正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表明她的地位越來越高。
外媒稱,金與正坐在金正恩身後一個顯眼的位置。她的出現應該會打消觀察人士最近的猜測,即在領導了一場有爭議的針對韓國的施壓運動後,她的權力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猜測是:在大會後她是否將獲得提拔。
除了金與正的仕途,其他人事變動也引起關注。首爾朝鮮研究大學教授楊武仁表示,金正恩可能會將朝鮮未能實現經濟目標歸咎於內部勢力,並對那些被認為腐敗和懶政的官員重新「洗盤」。林乙川預測,存在大規模改組官員的可能,更多技術型官員有望擔任要職。
劉鳴認為,朝鮮近幾年官員變動是常態,並非等到八大再做根本性調整。「例如,去年金德勳任總理、李炳哲任中央軍委副委員長等都屬於重大任命。」劉鳴說,「總之,(官員)不行就換。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2019年七屆五中全會進行大幅人事調整之後,當時確立的黨中央部長級人物此次基本都在八大的主席團名單內。」
「至於金與正,未來很可能負責對韓談判,進入政治局委員名單的概率也不小。」劉鳴說。
後發制人
金正恩在這次聚焦國內的講話中沒有提到美國,不過他說,敵視朝鮮的反動勢力「受到了嚴重損害」。
《華盛頓郵報》稱,與2016年大會不同的是,金正恩這次沒有提及核武器。他的措辭為與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接觸敞開了大門。「金正恩留下了與拜登政府打交道的空間。」韓國延世大學教授約翰·德呂裡指出,「很難認為(措辭)不是刻意為之的。」
但也有專家懷疑,朝鮮不會給美國新一屆政府好臉色。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分析師高明鉉表示:「川普下臺後,朝鮮將重申對美傳統敵對立場。」就在幾個月前,朝鮮在閱兵式上展示了迄今最大一枚洲際彈道飛彈,八大之後不排除再上演一場閱兵式。
劉鳴認為,金正恩的外交策略會與國內戰略緊密相連——在國防自主戰略、高科技發展上,不會因為無核化和經濟制裁的束縛而停止或放慢腳步,但他會追求更穩健的、在現有基礎上的發展。
「平壤不一定去追求高調的、突破性的、衝撞聯合國制裁決議的實驗性活動。」劉鳴說,「而會通過更穩健、更低調的高科技活動,確保經濟發展中心不變。」
而在無核化的政策宣示方面,朝鮮預計也不會超越先前立場,即美國必須先放鬆制裁,在和平機制和安全擔保上邁出實質性步伐後,再確立分階段實現無核化的目標。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劉鳴認為,金正恩對待拜登會採取「後發制人」,不會主動與美國談無核化。「因為太過主動,就會顯得軟弱。金正恩要顯示球在美國一邊,自己有籌碼,也不急於見。」
從拜登方面看,他上任後會忙於經濟、疫情和大國關係,朝核問題不是首要目標。「這對朝鮮是有利的,由於美國無暇他顧,平壤壓力會減輕。再加上平壤應該不會進行大規模核試驗,也就不會面臨來自美國的更多壓力。如此一來,金正恩的精力就可以放在國內經濟,以及在疫情後推進對華合作上。」劉鳴說。
「而如果美國急於要談,就需要拿出新方案。」劉鳴指出,「值得觀察的是,在拜登執政半年後,能否拿出一個面向中期的、有關控制朝鮮核導發展的臨時解決方案——通過減緩聯合國對朝制裁,換取朝鮮暫停發展和部署遠程飛彈、暫停濃縮鈾項目。如果有了這種方案,朝鮮又覺得可以討價還價,那麼美朝間或許能出現互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