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玉簟秋賞析,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2020-12-16 匠人詩心

寫這篇文,背景音樂是本文的作者通過某個音頻錄音軟體錄製的安雯版本的《月滿西樓》,這首歌的歌詞,就是本文要講的宋代詞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作者個人也喜歡這首詞的韻律和這首歌的旋律,同時也想把一篇文章做得更飽滿一點,即通過圖文和音頻的整體創作來表現,所以就自己進行了錄製。唱得不好,請看官不要見笑,只取一個氛圍和意境融入主題。一曲《月滿西樓》,與君共賞~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牌名

一剪梅的由來,最開始是北送的詞人周邦彥創作的一首《一剪梅·一剪梅花萬樣嬌》,全詞如下:

一剪梅·一剪梅花萬樣嬌

一剪梅花萬樣嬌。斜插疏枝,略點眉梢。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

夜漸寒深酒漸消。袖裡時聞,玉釧輕敲。城頭誰恁促殘更,銀漏何如,且慢明朝。

唐詩宋詞元曲,要說我最喜歡的,還是宋代的詞,因為詞的體裁有很多種,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韻律和文字結構來恣意地表達。這首詞牌名「一剪梅」分為上下兩闋(que,四聲),闋字義是「停止」的意思,用在詞裡面,一般指「一段」的意思,這首詞牌名是分為兩段的,第一段稱為上闋,第二段稱為下闋,一剪梅的上下闋結構完全一樣。

「一剪梅」又稱「玉簟秋」,就是因為李清照的這首詞太出名了,寫得太好,以至於她以一剪梅形式承載的故事就成了一剪梅的代名詞。這個大概和什麼類似呢?舉個例子,比如某一首歌,原唱唱了很多年都沒唱紅,但是某天另一位誰就重新演繹了一下,然後這歌以及重新演繹的歌手就被大眾熟知了,大概是這種感覺。所以,「一剪梅」又稱「玉簟秋」。

李清照與玉簟秋

李清照這首玉簟秋是創作於她與結婚不久的丈夫離別後。「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寫出因為相思所帶來的無端無尾的悶與苦楚,「一」「兩」「相思」「閒」「愁」這些字輕巧單調,但是經她一組合,帶上自心情緒的排列,頓生經典。要不然怎麼說李清照是婉約詞人,她就優秀在這些地方,全不見字面的豪邁與盪氣迴腸,但覺內心攪動起起伏不斷的漣漪。「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樣的,「眉」「心」「下」「上」這些字單個真不覺得有什麼,但是李清照又是排列組合得清新秀麗,一下渲染出無法消遣的這一份愁。

荷葉凋零,蓆子也有了涼意,這是一個秋天。穿上合適的和服身份的衣服,獨自上了一葉輕舟。你會給我寄來書信嗎?雁回月滿,這麼美好,可是,你卻不在我的身邊。花依然飄落,水也依舊自顧自不斷地流啊流,而我們,自從別離,相思和愁悶便一刻也不得停息。怎麼辦呢?!沒辦法,這份愁緒是沒辦法消除的,即便眉頭舒展得以舒展片刻,可不經意間,便早已瀰漫上了心頭。唉……如何是好啊……

好了,關於李清照的《玉簟秋》,今天就分享到這裡~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詩文內涵和情感細膩解析,可以右上角關注一下喔,謝謝!

註:本文所展示圖片皆為精選網絡圖片,圖片作者可聯絡本文作者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吟誦|視頻: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賞析這是一首傾訴相思、別愁之苦的詞。作者在詞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縱即逝的真切感受,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語言表現出具體可感、為人理解、耐人尋味的東西。「紅藕香殘玉簟秋」寫荷花凋謝、竹蓆浸涼的秋天,空靈蘊藉。「紅藕」,即粉紅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蓆。
  • 「每日詩詞」一剪梅 · 紅藕香殘玉簟秋,「千古第一才女」清新脫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青小居,ID:muqing2020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剪梅—宋代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 紅藕香殘玉簟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詞》等。
  • 致敬經典,分享詩詞十二:《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宋代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今天我們在回望李清照以及她的詩詞的時候,在那樣的一個年代,她是一個敢於把握自己的命運的堅強的女性代表。也是她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偉大的女作家的重要原因之一。荷已殘,香已消,一個人的竹蓆孤枕難眠,白雲深處,誰會將錦書寄來?大雁正南歸,月光沁人脾。花,只顧自己隨意地飄零,水,只顧自己隨意地漂流。
  •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李清照詞賞/文瀾珊
    明天就是光棍節了,用李清照的詞提前預熱一下。都說相思千般苦,如何描述,來看看我們的千古第一才女,是怎麼表達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 ] 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我的理解和翻譯:荷花謝了,那如玉一般的蓆子也透著秋的涼意。輕輕脫下羅綢外套,獨自登上了精緻的小船。(抬頭看天空)那大雁排著隊高高地飛著,雲中誰給我寄一封信?
  • 宋詞欣賞——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這首一剪梅,本人覺得這首詞的語句非常優美,詞意蘊和境界也最深刻,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使這首詞充滿了藝術的美感,下面和大家一起欣賞下這首優美而又意境深刻的一剪梅。第一句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 懷春女孩子的心事你別猜之《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因為她的一首詩,使我們格外的幻想愛情,異常地渴望這位夢中的女子會真實地出現,幻想她就是那個會與自己舉案齊眉相濡以沫之人,那就此情境,一同來賞析李易安的這首《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紅藕香殘玉簟秋。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行流動,《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李清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真是一個奇蹟。李清照的真正本質是「生當作人傑,還是人比黃花瘦,還是悽悽慘慘戚戚呢?」,這裡我們一起來來探索一下。李清照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女人,李清照的詞總是覆蓋著一層淡淡的悲傷和一層淡淡的面紗。每當人們想念親人時,都會想到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 李奕明毛體書法:經典宋詞之七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
    李奕明毛體書法:經典宋詞之七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 《一剪梅·紅藕香殘》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
  • 一曲《羽水霓裳》​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一剪梅 · 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宋)紅藕香殘玉簟秋。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每日一首古詩詞】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因為離別而產生的同一種相思之情,將你我兩人的閒愁牽連起來。 這相思之情無法排解,才從眉眼間消散,又悄悄爬上了心頭。 在蘭舟上抬頭遠眺,藍天白雲,幾隻鴻雁飛過,勾起作者無限相思。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那說起描寫相思最深情的詞人,非北宋時期的才女李清照,她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描寫愛情,並且寫得極為真誠,尤其是一首經典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那更是處處充滿了憂愁。而且這首詞寫得也是很巧妙,完全是在描寫內心的感受,並沒有過多的鋪墊,一開篇便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之感,使得我們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那種深沉的相思之苦。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寫給丈夫的最美情書,翻譯就是「我很想你」
    她的前期詞作多寫悠閒的、無憂無慮的愛情生活,尤其是寫給丈夫趙明誠的情書,韻調優美、令人心醉,可以說驚豔了時光,溫暖了歲月,如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膾炙人口、流傳千古,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
  • 如果你有愛人在遠方卻不知怎麼表達思念,李清照這首詞一定要讀!
    是相思。相思之情,柔腸百轉,摧人心肝,是極難用語言來形容的。特別是愛人遠在異鄉,想見而不得相見之時,卻有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那麼李清照這首《一剪梅》你一定要讀一讀,看看千古第一才女是怎麼表達自己思念丈夫的心情的!
  • 每日記歌詞|李清照《一剪梅》
    2.背景介紹這首詞寫於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別離之後,表達了李清照不忍離別的深情。這是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3.文章注釋一剪梅:詞牌名藕:紅色的荷花。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蓆。備註:李清照家在逃難之前還是非常有錢的。
  • 行書書法作品:才女李清照《一剪梅》、《如夢令》、《武陵春》詞
    她在疊句和偶句運用上的美感效果己達到了極點,讓人高不可攀,雖前朝也有詞人運用之法,但根本與她無法比肩,就連大家辛棄疾寫詞都自稱仿李清照之法,同時她又善於移性於物,更多的釆用比擬的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明志,善於熔鑄典故和前人詩詞。如《一剪梅》、《如夢令》等。
  • 美麗的情書千古第一個才女李清照給她丈夫的情書被翻譯成我很想
    她早期的詞作寫的愛情生活更加悠閒,無憂無慮尤其是寫給丈夫趙明誠的情書,韻味優美,魅力迷人,可以說時光已經溫暖了歲月,比如,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已經有了幾千年的知名度和流傳,她「儘可能多說但不盡意,卻有無盡的感情」的優雅風格發展到了頂峰。
  • 霹靂人物·步香塵演繹的李清照《一剪梅》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李清照的著名詞句《一剪梅》,被用來形容步香塵,真的是別有一番意趣,口白大師黃文擇用成熟女性的聲音,以閩南語朗誦了整首李清照的《一剪梅》,閩南語獨特的發音保和動人的古韻, 為這首詞平添了別樣的風情。
  • 李清照經典詞,最深的思念,最美的文字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玩耍高興了,才乘舟回去,不小心進入藕花深處。於是,努力划船,努力划船出去,卻驚飛了一群鷗鷺。又到了重陽佳節,詞人躺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將全身侵透。在東籬飲酒到黃昏後,淡淡的清香盈滿雙袖,此時此地怎麼不令人傷感呢。風起,捲簾而入,簾中的人因為思念而變得比黃花還要消瘦。這是詞人婚後所作,通過重陽節把酒賞菊的情景烘託出悽涼寂寥的氛圍。表達了詞人思念丈夫的孤獨和寂寞的心情。
  • 十首《一剪梅》: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古代時候,相隔兩地的人往往通過贈送對方一枝梅花來表達相思。如南朝陸凱的《贈範曄》: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南宋詩人劉克莊有句云:「輕煙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詞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