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太陽系內公轉軌道在地球之外的一顆巖石行星,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對火星報以希望,無論是新生命的發現還是未來可能移居的新家園,火星都能排在第一位上。人類太空探索雖然只有半個多世紀,但是對太陽系內大部分的主要天體都進行過探查,目前並沒有發現生命存在的痕跡。
人類真正踏足過的天體只有月球,這顆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距離我們38萬公裡,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進行了七次載人登月,其中阿波羅13號失敗了,共成功了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同時也是人類踏足異星的第一個腳印,意義非常深遠。
未來人類踏足的第二顆地外天體必然會是火星,這顆出乎意料的沙漠星球。火星是肉眼可見的行星之一,在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讓人們更具清晰的認識天體。而火星就是其中之一,有人發現火星的表面上竟然布滿縱橫的條紋,因此大家都認為那是火星運河。
可以說我們對於外星人的第一次幻想,那就是火星人,尤其是早期的科幻作品描述的大都是火星人。人們滿懷期待的去探測火星,但是最後我們都知道了,火星上是非常荒蕪的,目前並沒有發現生命的存在。從火星上的環境能來看,也不支持存在生命。
但火星仍然深深地吸引著各國的科學家,因為火星上發現了河流存在過的痕跡,有科學家猜測遠古時期的火星可能和現在的地球一樣生機勃勃,同時對於火星生命的存在一直都報以希望。在今年火星探測窗口期,大約也就是7月的二十幾號,我國會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美國也會繼續發射「毅力號」火星車。
火星這顆沙漠行星熱度還是很高的,未來還可能會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其實NASA現在已經有了「重返月球,登陸火星」的計劃,並且正在實施。不久前俄羅斯科學院科學家奧列格·奧爾洛夫接受採訪表示,隨著人類在太空領域的逐漸發展,我們可能會遇到新的生命形式。當然這裡的新生命並非指的是外星生命,只不過是一些由太空飛行器帶過去的地球生命。
但是這些生命可能會因為火星環境變得不同,要區別於地球生命了。生命的適應能力是非常強的,尤其是一類微生物,適應環境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進化。因此說人類的航天探測活動,可能會給其他天體上帶去生命,如果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演化,它們最終又會變成什麼樣哪?
因此俄羅斯這位科學家特意提到未來登陸火星,如果外星生命形式也不要太意外,它們很可能是曾經的地球生物。當然對於火星上的環境,科學家目前並沒有完全否認地外生命的存在,只不過類似的環境地球生物太難生存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