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一種有機分子,與地球一致,或能證明生命存在

2020-12-16 奇點使者

在19世紀70年代末期,當時火星抵達了近地點,很多天文學家都紛紛將觀測的目光投向了火星,當時,很多天文學家都表示,自己在火星上看到了運河的存在,作為人工開鑿的水利工程,很多人都開始感到擔心,認為火星上存在著火星文明,擔心未來會攻打地球。

一直到上世紀中後期,人們都非常擔心火星會入侵地球,當時很多科幻小說家都因此寫了很多關於火星人入侵的小說,因為傳播太廣了,而且小說的內容又描述的太過真實,一直到上世紀40年代之前,有數萬人都認為,火星人是真實存在的,後來科學家們進行解釋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是火星人已經與地球人達成了某種協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前蘇聯在太空競賽之中,將探測火星也列入了「比賽範疇」,最早1960年,前蘇聯首先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器,不過,並沒有成功抵達火星。後來又過了5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且成功抵達火星的國家,後來,美國又陸續發射了很多顆探測器,這些探測器在火星上,為人類傳回了非常寶貴的素材和資料,同時,也讓人們意識到,火星上並沒有火星人存在。

那麼,火星上就連最原始的生命——微生物也沒有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家們是眾說紛紜的,一些科學家認為,火星雖然處於宜居帶,但是它上面的環境太惡劣、太荒涼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遠古時期的火星環境或許曾經存在過一段非常宜居的時期,雖然相對高級一些的生命形式不太可能存在,但是微生物之類的 ,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在2018年,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有機分子,科學家們將它稱為「噻吩」,這種分子在地球上也同樣存在,那麼,它的作用是什麼呢?因為它是一種與早期生命非常相似的有機分子,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在火星的兩極地區,可能仍然存在著一些非常原始的生命,比方說某種細菌,特別是火星進入到夏季的時候,兩極地區或許會迎來生命的活躍時期,因此,好奇號才有機會發現了它們。

不過,一些科學家卻並不認可這個看法,他們覺得這些有機分子,或許是好奇號從地球帶上火星的,因為此前也發生過微生物通過運載火箭等進入到太空站的情況。當然,絕大部分的科學家都相信,「噻吩」可以看做是火星存在生命的直接證據。

下一步,NASA將發射新的火星車抵達火星,對於「噻吩」進行大規模的採集和研究,以此來揭開火星上到底是否存在生命的真相,此外,還有很多其它國家也要紛紛加入到探測火星的行列,如此看來,火星移民或許就要被提上日程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有機分子!或許與早期火星生命有關
    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發現有機分子!地球上有一種叫做噻吩的有機化合物,它存在於煤和原油當中,而且奇怪的是,就連美食家和野豬都喜愛的白松露中也有它的身影。最近,科學家們也在火星上也發現了噻吩,華盛頓州立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認為噻吩的存在與火星存在早期生命的假設是一致的。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柏林技術大學的德克·舒爾茨-馬庫奇(Dirk Schulze-Makuch)和雅各布-海因茨(Jacob Heinz)探索了噻吩在火星的一些潛在起源。
  • 火星上發現松露中的有機分子 或存在遠古生命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王楠】據外媒報導稱,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在火星上發現了可能源自生物的有機化合物——噻吩。據悉,被稱為噻吩的有機化合物在地球上的煤、原油中被發現,並且在美食主義者和野豬喜歡的白松露中也發現了噻吩。研究人員稱在火星上發現噻吩,可能會對探究火星上的生物起源有幫助。華盛頓州立大學和柏林工業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在2月份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了該論文。
  • NASA好奇號發現的有機分子或有望成為火星生命跡象的新證據
    據外媒BGR報導,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在火星上找到任何生命的痕跡。紅色星球可能具有適合生命存活的條件,特別是在地下深處,但科學家尚未真正證實這一點。就目前而言,科學家可能已經接近即將發現火星生命跡象的目標,而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實際上已經找到了一種可能的證據。
  • 研究顯示,火星上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來源於生物?
    有關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乾燥的火星泥土中發現有機分子的新分析提出了一種有趣的可能性。科學家們得出結論,我們不能排除這些有機分子實際上是生命的起源物質。雖然我們對於火星上分子的了解有限且不完整,但我們掌握的信息可能與數十億年前這顆紅色星球上的生命是一致的。
  • 「火星生命」實錘?NASA好奇號在火星上探測到有機分子
    而最近,發射於2011年11月的美國「好奇」號火星車返回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它在火星的土壤內發現了有機分子——噻吩。這種分子在地球上被發現於生物體內,這是否也能證明火星曾經存在生命呢?似乎這次,它也要替人類證實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了。
  • 火星世界雖死氣沉沉,但也可能存在微生物,好奇號發現有機分子
    然而火星探測器給地面傳輸回去的數據卻指向了人們期盼的另一個盡頭,火星上死氣沉沉。早在蘇美開始探索火星之前,有不少天文學家借著火星運行到近地點的時機對其進行了長期的觀測。有天文學家聲稱在火星表面發現了類似運河的結構,要知道運河是人類開鑿出來的,該言論一經傳播立即引起了公眾的熱議,難道火星上也存在著生命和文明?
  • 科學家又一個重大發現,可有力證明:火星上曾出現過生命
    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蓋爾撞擊坑存在著沙漠和河流,而河裡的水是鹹的,還有相對舒適的Ph值。科學家普遍認為,適宜的Ph值和豐富的水——最有利於生命的誕生。事實上,經過多年探測研究,科學家們已經確切知道,火星表面有河流,有富含礦物質的湖泊,甚至還發現了有機分子。這些跡象都可以證明,火星上曾經出現過生命。至於有沒有出現過火星人等高級生命,目前還難以下結論。
  • 火星真的存在生命?科學家興奮:已發現噻吩,具有鮮明生物學起源
    火星上有生命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已經探索了幾十年。最近,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蓋爾環形山附近的乾燥土壤中發現了新的有機分子,這一發現讓科學家們興奮不已,因為這些有機分子有著截然不同的生物起源。
  • 隕石發現古老有機分子,或證生命原材料來自外太空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一個無解的謎團,雖然生命出現在地球的時間被科學家推算出是38億年前,但是至今仍無法確定地球上第一個生命體是怎麼「從無生有」?這裡面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原本只存在非生物化學過程的地球又是如何在過去幾十億年裡孕育呼吸、會奔跑、會思考的生物體?
  • 科學家:NASA漫遊者發現了火星上古代生命的證據
    這種有機化合物是火星早期生命的徵兆嗎?一個國際天體生物學家小組聲稱,由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的有機分子可能是火星生命的證據。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小組認為,「噻吩」的存在是地球上煤炭,原油和白松露中發現的特殊化合物,這可能是紅色星球上古老生命的標誌。
  • 火星上的生物起源,噻吩,如何存在?
    簡介:研究人員從蓋爾隕石的火星泥土中發現一組名為噻吩的化合物,很可能蘊含了火星上的生物起源。但並不能作為直接證據,因為噻吩也可以非生物的方式出現在火星上。若能證明它是生物硫酸鹽還原而成,我們既能得到更為確切的結果。
  • 好奇號:火星上發現有機物
    此外,它還在一塊巖石中確鑿無疑地檢測到了火星上的其他有機物。不過,這不意味著火星上現在或者過去一定存在過生命。圖片來源: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漫遊車(Curiosity)發現,它周圍火星大氣中的甲烷含量出現了升幅達到10倍的峰值。此外,好奇號還在巖石上鑽孔獲取的粉末樣本中檢測到了其他有機分子。
  • 火星或存在生命?好奇號發現,火星湖泊與地球海洋有相似之處
    其中,火星和我們地球一樣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整體的宇宙環境都是比較優越,因此有觀點認為,火星可能會存在生命。當然,我們目前沒有在火星上發現大型的生物,所以即使火星存在生命,基本上可能只是一些微生物了。在火星上面尋找微生物的跡象,確實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因為這些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很微小,所以我們沒法通過拍照的方法將它們找出來。
  • 勇氣號出現故障,卻讓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火星或真的存在生命!
    早在上個世紀,人類就開始對外星生命展開了探索,科學家首先就盯上了火星,因為火星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並且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是類地行星,因此科學家認為火星上很有可能會存在外星生命。但是科學家驚奇的發現,火星上空還存在甲醛,大約佔大氣中的千萬分之一,這意味著甲醛是由甲烷氧化形成的,令科學家感到奇怪的就是,甲烷是不可能由非生命製造出來的,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火星上是存在微生命的。
  • 火星隕石中發現含氮分子,距尋找地外生命更近一步!
    日本東京理工學院地球生命科學研究所(ELSI)的研究科學家小林惠子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太空與航天科學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小池瑞穗組成的研究小組,在火星隕石的碳酸鹽礦物中發現了含氮的有機化合物質。自火星的諾亞紀時代以來,這種有機物質很可能已經保存了40億年。
  • 隕石中發現有機分子的關鍵構件
    來自日本和美國的科學家發現,在隕石中存在一種關鍵的有機分子,它可能被用來構建其他有機分子,包括一些生命使用的有機分子。這一發現驗證了地外環境中有機化合物形成的理論。生命是運行在有機化合物上的,有機化合物是含有碳和氫的分子,其中還可能包括氧、氮和其他元素。
  • 隕石中發現未知蛋白,地球生命或來自奧爾特星雲
    首先需要甘氨酸的合成,其次附著在塵埃上的甘氨酸需要在分子雲熱量的誘導下碰撞連接成鏈。如果這項研究被最終確認,就代表著太空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將會變大,畢竟一個貧瘠的巖石星球都能出現生命,為什麼物質更豐富的宇宙不可以呢?
  • 生命起源畫上句號?日本科學家:可能來自太空,隕石撞擊形成元素
    這項研究報告是來自日本科學家給出的結論,是通過實驗模擬給出的結果。當然本身來說,在之前就存在一個假說,那就是最初的「生命之源」來自太空,隕石中存在胺基酸和其他生物分子也能證明這一點。但相信生命起源於複雜有機物的人稱,RNA和DNA的前體是在地球環境中形成的。
  • 科學家在死海的岸邊發現了生命可能起源於地球的物質
    能夠參與化學過程並能溶於水的磷化合物是形成初級生命的必要條件。自然界中的磷只存在於惰性的磷酸鹽類礦物的成分中,因此它們不可能成為合成第一個生物體的磷源。對科學家來說,哪些磷化合物促成了RNA和DNA等分子的構建模塊,這仍然是一個謎。
  • 發現生命了!科學家在地殼海底火山巖發現微生物!
    尋找系外行星,甚至尋找外星生命是科學家的主要目標,然而直到現在為止,儘管我們發現了一些類地行星,甚至是超級地球,但是它們大多數要麼離我們較遠,要麼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如果科學家一直盡力希望想在地球附近找尋生命的宜居行星,比如火星。